问题

历史是谁书写的,如果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历史?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人心,也触及了历史最核心的矛盾和价值所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历史是由胜利者谱写的,那么我们学习它,是不是就是在接受一种被操纵、被过滤过的叙事?这不就相当于在跟一个有偏见的老师学习吗?

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来聊聊。

历史真的是“胜利者”书写的吗?

这句俗语并非空穴来风,它捕捉到了历史叙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胜利者,无论是军事上的、政治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往往拥有更大的权力来塑造公众记忆。他们能够控制信息流,压制反对声音,并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甚至神化。

想想看,在一场战争结束后,胜利方会大力宣传他们的英勇、正义和牺牲,而将失败方描绘成野蛮、邪恶或者无能。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政党会强调自己的远见卓识和对人民的贡献,而把对手塑造成破坏者或贪婪者。即使是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占上风的思想体系也会努力将自己的观点包装成普适真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是有其道理的。胜利者掌握了话语权,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将自己的版本传播出去,让它成为主流叙事,代代相传。

但,这是否意味着历史就没有真实可言,或者学习历史就毫无意义了呢?

并非如此。原因有很多,而且非常重要:

1. “胜利者”并非铁板一块,历史叙事也在不断演变:
失败者的声音不会彻底消失: 即使在最严酷的压迫下,失败者的声音也总会以各种方式流传下来——口头传说、秘密文件、流亡者的回忆录、甚至是被压制但并未被抹去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胜利者的统治不再稳固,或者社会观念发生变化时,这些被埋没的声音就可能被重新发掘和重视。
胜利者内部的争斗: 胜利者内部并非总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派别和利益冲突。这些冲突也会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和叙述。例如,在一场革命成功后,革命党内部可能会因为权力分配或发展道路而产生分歧,这些分歧也会体现在他们对革命过程的叙述中。
后世的修正和反思: 时间是历史叙事的一剂解药,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后人站在更远的距离审视过去,新的证据可能会被发现,新的视角可能会被提出。对“胜利者叙事”的质疑和修正,是历史研究不断深化的内在动力。我们今天的历史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挑战和修正前人(包括那些曾经的“胜利者”)的叙事。

2. 学习历史是为了理解“现在”的根源:
现实世界的形成: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论是政治格局、社会结构、文化习俗,还是法律体系,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了解历史,尤其是那些“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就是为了理解这些现实是如何形成的。比如,理解一个国家的边界是如何划定的,是如何受到历史上的战争、条约和政治博弈的影响的。
理解权力运作的逻辑: 胜利者之所以能书写历史,恰恰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权力。学习他们如何运用权力来塑造叙事,是理解权力运作机制、以及如何警惕权力滥用的重要途径。这能帮助我们识别宣传、操纵和意识形态的痕迹,从而更清醒地看待当下社会中的各种信息和话语。

3. 学习历史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认识人性的复杂: 历史记录了人类在面对各种情境时的行为模式,包括英雄主义、怯懦、智慧、愚蠢、善良和残忍。即使是“胜利者”的叙事,也可能包含了对特定策略的成功总结,或者对特定错误的警示。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后果,这对于我们今天做出决策至关重要。
理解“何以如此”而非“何以为然”: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全盘接受任何一种叙事,而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便我们不认同胜利者的某些行为或观点,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事件、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行为合法化的,仍然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4. 学习历史是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
辨别信息的能力: 正因为历史叙事存在偏见,学习历史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就是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需要学会质疑、分析、比较不同的史料和叙事,去寻找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去理解事件的多面性。
同情与理解: 了解了“胜利者”的动机和视角,我们也更有可能去理解“失败者”的处境和苦难。历史的学习,最终是关于理解不同立场、不同人群的经验,从而培养一种更广阔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总而言之:

历史确实常常被胜利者所塑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正是因为如此,学习历史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其学习方式也需要更加精进。

我们学习历史,不是为了照单全收胜利者的赞歌,而是为了:

辨别真相: 在众声喧哗中,努力还原历史的面貌。
理解当下: 看到我们所处世界的根源和逻辑。
汲取智慧: 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中学习,为未来导航。
培养独立思考: 不被任何一种单向的叙事所裹挟,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当我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阅读历史,去挖掘被压抑的声音,去分析胜利者叙事背后的权力逻辑时,我们实际上就是在参与到历史的修正和丰富之中。这就像是我们在不断地给历史这本厚重的书本添加新的注脚,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使得它能够更接近真实,也更能照亮我们的前路。所以,即使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它,并且以一种更深刻、更审慎的方式去学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历史不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是书写历史的人要把内容拿去给胜利者检查,检查通过了才能被人们看到。

user avatar

咱们来看看失败者书写的历史,吼不吼啊?

时间和空间上,离咱们最近的失败者就是窃据了国民党称号和台湾省的蒋记匪帮,咸鱼都有梦想,失败者没进垃圾堆前也不会甘心失败,蒋记匪帮在窃据台湾省期间,也曾反思失败,也想图谋反扑,写书宣传也是其中一项措施。

在与大陆军费差距最小的90年代,是蒋记匪帮心气最高的年代,它的狗头军师们(或名智库)“中华战略学会”出版了一本反攻大陆的奇书

此书作者有廷麟是蒋伪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察训练班6期出身,曾任台湾伪政府的国家安全局上校。用今天某些史盲的话说,这个狗头军师算是个“抗战老兵”。

中國評論新聞:洪門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 歷史不容扭曲

他以当年打鬼子和打共军时的经验为基础写了这本反攻奇书,并由狗头军师们(或名智库)的头子,“中华战略学会”会长,巴顿恩师钦点作序。

好了,背景介绍完了,咱们来看看这群失败者是怎么写历史的。

在戏院、舞厅、夜总会纵火,制造爆炸,此起彼落。今天在酒吧打架,明天在咖啡厅杀人,在东区抢银行,到西区掳学童

精虫上脑辱妇女

勒索绑架小学生

街头狂放异烟肼

杀人放火抢银行

这就是顶着“抗战老兵”名号的老土匪年轻时的“作战经验”,各们观众,看完上边的内容,你们觉得这本书是军队作战指南,还是黑帮作乱指南?

黑帮指南更多内容请看以下两个回答

有些电视里的国民党是那么白痴和不堪一击,这是真的吗?

战场上有哪些阴损的技巧和历史?

书写历史除了纸质品外,各类文化产品也能起到这个作用。

同样与大陆军费差距最小的90年代,台湾省内上映了儿童类影视作品《狗蛋大兵》,讲述了当时省内乡村的顽童狗蛋与一群国军的故事。由郝劭文、翁虹、吴宗宪、吴奇隆主演,电影插曲是小虎队演唱的《蝴蝶飞呀》。

演员阵容和插曲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展现军民情谊的儿童喜剧类电影,在这种休闲类的电影中,国军怎么和村民交流呢?

在面向儿童的影片中如此,在面向青年的影片也是如此

1987年由实力派演员庹宗华、柯俊雄出演,引发省内军宣片潮流的《报告班长》是一部讲述入伍新人如何成长为合格士兵的电影,片中老兵如何“教育”新兵呢?

在用当红偶像宣传国军形像的电影中,却公然将“活老百姓”做为侮辱性词汇骂人!从制作方,审核方、发行方、无一认为此举有何不妥。可见现实中这帮失败者到底是什么样。

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帮窃据国民党称号和台湾省的失败者又出版了一部纪录片《1949国民党怎样失去中国大陆》,看名字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部失败者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作品,然而,它们是如何总结呢?

下图为国军在反思45年反攻时为什么没有共军快

那国军主力为什么占不了地理上的优势?

为什么国军主力在西南、西北?

为什么国军主力打不进沦陷区?

为什么共军的解放区和沦陷区几乎重叠在一起?

身为相声演员的纪录片主持人没说……只是继续用一本正经的普通话痛惜国军路途遥远,跑得没有共军快

咱们还是听听胜利者怎么说的吧:

===吐槽王1945年8月16日邀请常公回答===

在我们共同敌人——日本政府已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但尚未实行投降之际,我代表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和二亿六千万人民,特向你提出下列的声明和要求。

   在抗日战争将要胜利结束的时候,我提起你注意目前中国战场上的这样的事实,

即在敌伪侵占而为你所放弃的广大沦陷地区中,

违背你的意志,经过我们八年的苦战,夺回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过一万万的人民,组织了过一百万的正规部队和二百二十多万的民兵,在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十九个省区内建立了十九个大块的解放区,除少数地区外,大部包围了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来敌伪所侵占的中国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海岸。此外,我们还在中国沦陷区(在这里,有一亿六千万人口)中组织了广大的地下军,打击敌伪。在作战中,我们至今还抗击和包围着侵华(东北不在内)日军的百分之六十九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

而你的政府和军队,却一向采取袖手旁观、坐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的方针,对于我们解放区及其军队,不仅不予承认,不予接济,而且以九十四万大军包围和进攻它们。中国解放区全体军民虽受尽了敌伪和你的军队两方面夹击之苦(请结合上边的国军反思图),但丝毫未减弱他们坚持抗战、团结和民主的意志。中国解放区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曾经多次向你和你的政府提议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的举国一致的联合政府,以便停止内部纷争,动员和统一全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保证战后的和平,但都被你和你的政府所拒绝。凡此一切,我们是非常之不满意的。

……

此外,我在八月十三日发了一个电报给你,回答你在八月十一日给我的命令,谅你已经收到了。我这里重复声言,你那个命令是完全错误的。你在八月十一日叫我的军队“就原地驻防待命”,不打敌人了。但是不但在八月十一日,就是在今天(八月十六日),日本政府还只在口头上宣布投降,并没有在事实上投降,投降协定尚未签字,投降事实尚未发生。

我的这个意见,和英美苏各同盟国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就在你下命令给我的那一天(八月十一日),缅甸前线英军当局宣布:“对日战争仍在进行中。”美军统帅尼米兹宣布:“不仅战争状态是存在的,而且具有一切毁灭结果的战争,必须继续进行。”苏联远东红军宣布:“敌人必须粉碎,不要留情。”

八月十五日,红军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还作了下列声明:“八月十四日日皇所发表的日本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给武装部队关于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尚未发布,而且日本军队还在继续进行抵抗。因此,日本实际投降尚未发生。我们只有在日皇命令其军队停止敌对行为和放下武器,而且这个命令被实际执行的时候,才承认日本军队投降了。鉴于上述各点,远东苏军将继续进行对日攻势作战。”

由此看来,一切同盟国的统帅中,只有你一个人下了一个绝对错误的命令。我认为你的这个错误,是由于你的私心而产生的,带着非常严重的性质,这就是说,你的命令有利于敌人。因此,我站在中国和同盟国的共同利益的立场上,坚决地彻底地反对你的命令,直至你公开承认错误,并公开收回这个错误命令之时为止。我现在继续命令我所统帅的军队,配合苏联、美国、英国的军队,坚决向敌人进攻,直至敌人在实际上停止敌对行为、缴出武器,一切祖国的国土完全收复之时为止。我向你声明:我是一个爱国军人,我不能不这样做。

以上各项,我请你早日回答。

===邀请完毕并送上反对+没有帮助===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从纸媒到影视,从著书立说到娱乐消费,这帮失败者一直在书写历史,但是它们写的东西再次证明:

它们就是一群陋鄙!

历史上的斗争,是双方经济、政治、军事等等全方位的综合资源斗争,但是很多把蒋记匪帮当作“自己人”的陋鄙同路人们,在为“自己人”狡辩时,只注重最吸引眼球的军事斗争,却又理解不了军事斗争最需要的是平淡无奇的艰苦工作和枯燥乏味的计算。以为历史上双方斗争的胜利与失败像是戏台上“脑袋急转弯”的突变,以为一场雨,一阵风,坚持最后五分钟就是决定双方胜利的关键节点,忽视了背后的科技与社会基础,只会把“小聪明”当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例如现在的一些陋鄙同路人经常会说:当年如果常公如何如何,就会如何如何。

这类陋鄙同路人不但理解不了经济、政治等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就连他们扯得最多的军事话题,都有一个致命问题无法回答:

比共产党拥有更多资源的国民党,明明能从更广大的地区、更多的军队中选拔人才。可为什么总是共产党棋高一着?

高明的将领、专业的间谍、战术多变的军官为什么总是出现在共产党一边?

于是,这类人走到最后总是变成了“天命论”,用神秘主义和运气来解释历史,以成王败寇安慰自己的猎奇心,却从没有想过:

共军这个王为什么会成

国军这个寇为什么会败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为了学习成功经验(笑)。

然而这个问题的前提“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观点就比较偏颇——

1、历史不全是胜利者撰写的,也有幸存者撰写的

正史档次里,写《三国志》的陈寿和民国《清史稿》修撰团队就不是胜利者。

正史之外,有所谓遗民史学,就是前朝遗老遗少(私自)写的史书,其中明朝遗民和南宋遗民的著作比较突出。

但哪怕是小政权,也是有遗民史学著作的。还有一本书叫《明氏实录》,讲的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明玉珍(姓明)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明夏政权。这个政权存在时间很短,不久就被朱元璋消灭了。这也称不上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


2、失败者政权如果没有被完全消灭,也是会写历史的

古代中华辐射圈里的一些国家,曾经和古代中国有过冲突和战争,他们笔下的历史,就明显与我国记载不同。当然现在我国宝岛上的历史也……

比如说越南不仅认为古代中国长期侵略它,而且清朝时的越南(黎朝?)认为自己和清朝是平等互派使节拜访的外交关系,这个是在他们史书中记载了的。而清朝当然认为这是朝贡关系。而实际上当时的潜规则是,云南省作为地方政府,先派人到越南拜访(给个面子),告知他们该派使节进京朝拜了,然后越南再派使团去北京。这种处理方式两边都可以“糊涂”起来,越南这边理解是外交关系,清廷自然理解为朝贡关系。

又比如朝鲜政府记录就记载清前期的侵朝清军和后来的清朝使节行为特别不堪,甚至有强暴民女和要求提供妓女的行为,这无论如何都不会见诸清朝官方历史文件的。

古代中日关系也类似。但日本最有趣的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在编造历史方面,日本人可能有特别的天赋。日本最开头的六本正史——六国史,其实就是换一朝天子换一派权臣,就重新修一遍历史,在史书上搞盖棺定论和党派斗争。对一些相同历史事件,不同国史的记述就差别很大。

而江户幕府时期幕府和各藩自己编的本家历史,更是充斥着对自己祖宗的吹捧和对祖宗之敌的贬低,而祖宗之敌如果也存续成了列藩,可能也会基于同样心理写个镜像的历史。比如德川家康究竟是被武田信玄打到失禁还是撒了大酱,就是个谜。(不过水户学派算一股清流)


3、胜利者不是铁板一块,是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

比如一般讲“魏晋南北朝”,这是肯定曹魏继承了东汉的地位,从晋开始的历代中央皇朝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三国季汉,不也是汉室宗亲(自行)承继汉统建立的吗?

实际上在东晋就有人为季汉“代言”,有一位叫习凿齿的史学家,就上疏主张“晋宜越魏继汉”,否定曹魏。他还写了一本视季汉为正统、曹魏为篡逆的史书《汉晋春秋》。揣摩他的用意,似乎是想否定“三代之后又兴禅让”这件事。当然这一主张并未得到采纳,唐朝修的《晋书》,仍然沿用“晋继魏统论”,但还是从《汉晋春秋》中引用了不少记载。


4、历史大致上是“新胜利者”战胜“老胜利者”,看看新胜利者如何“制造历史,如何评价老胜利者们,是很有趣的

比如东汉到唐朝中间的魏晋南北朝+隋朝,朝代更迭频繁,而统治合法性主要是靠“前朝禅让”。也就是说,一个朝代的成立是接受禅让,灭亡是禅让给别人。那么当时的统治者,或许也在想自己朝代是否也是以禅让给别人收场。那么,我们看看不同朝代如何评价之前那些禅让的朝代,比较一下他们的观点,就很有趣。

user avatar

历史课后,教授把年轻人叫到了办公室。


"上课时候,我看你在睡觉,我上课的方式你觉得哪里不够好吗?"教授和颜悦色询问道。


“很好,可是我觉得没有意义。”年轻人笑了笑说。


“为什么呢?”教授反问。


“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年轻人肯定的说。


“今天早上天气怎么样?”教授点了点头,突然问出了一句不相干的话。


“太阳还不错,也比较热,所以。。。比较适合睡觉。”年轻人挠了挠头,有些不太好意思。


“那这件事,又是被谁书写的呢?”教授语气依旧是很平和。


年轻人也是一愣,仔细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服气的说:“这不一样,现在我可以说天气不错,但我也同样可以说今天下雨,下雪,反正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教授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谜团,如何在无数的典籍当中寻找出一丝真相出来,你知道我们拿资料作参考的时候,一般以年代更近,事件相关者作为主要对象,这也是为了提高可信度,尽量去防止以讹传讹,和因为时间而淡忘。”


“但是不能说这样的记载便毫无价值的,如果说历史是一个迷雾的话,那么这些记载就是一盏灯,虽然不耀眼,但是仍然照亮了一部分的区域。”


年轻人摇了摇头:“可这不还是胜利者书写吗?”


“当然不是。”


“为什么?”


教授从背后拿出来了一个原始人的头颅复原模型递给了年轻人,问道:“这是什么呢?”


“是尼安德特人?”年轻人摸着模型,有些怀疑说。


“尼安德特人早在两万多年前就已经消失了,此前没有任何人类文字记录过,是近现代考据出来的。”教授扶了扶眼镜道。


“那我们身为智人的后代,不还是胜利者吗?”


“不,我们是旁观者。经过这么多年,我们早就和当初灭绝尼安德特人的智人没什么关系了,完全不需要因此和篡改和掩饰什么,你看着手上的模型,难道它是虚假的吗?”


年轻人低着头若有所思。


“这便是一个方面,旁观者书写的历史。”教授露出了笑容。


“可我们不可能都去考据吧,那些因为皇帝避讳,掩饰卑鄙和肮脏手段的文献又为什么要去学呢?”


年轻人指着书架上的二十四史问道。


“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和最悠久的历史记载传统,你说的春秋笔法,也是存在的。”教授从书架里拿了两本出来,又继续说道:“比如史记,司马迁因李陵一事辩解,受到宫刑。如果你单单看史记,你会觉得是主帅李广利让李陵分兵,但是如果看汉书,你会觉得是李陵抢功主动分兵的。”


“司马迁受了宫刑,不能说是胜利者,所写的也不是帮皇帝掩饰,事实上他证明李陵的无辜,是在委婉批评汉武帝,所以历史有时候是失败者书写的,这是第二个方面。”教授说着,拿起来两本书翻出了相关段落给年轻人看。


年轻人看完后眼睛里都是迷茫之色,摇了摇头,又很快点了点头。


“其次还有三国志作者陈寿,先为蜀汉人,后蜀汉被魏灭了后,很快又成了晋人,虽然如此,但是陈寿却也没有避讳。诸葛亮和刘备的过失。”接着教授又抽出了一本书交给了年轻人。


“所以历史不止是胜利者书写的,还有无数的失败者,旁观者,他们共同点亮了历史这片迷雾。”


“知道为什么我拿这几本书给你吗?”教授问道。


“是教授想让我更加理解,历史不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是吗?”年轻人有些恍然大悟。


“不是,这学期的期末论文题材,就从这里面选吧。”教授微笑着说道。

user avatar

一是发现历史尽量真实的过程与公允的判断;

二是发现与我有利的历史过程与判断。

user avatar

因为说这话的人暴露了一种贫乏的思想状态和对历史学术缺乏了解的本质。

在他们的幻想中,“历史”是一种存在于过去的故事,胜利者作为一种主体,扮演的角色仿若一个虚拟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对于“历史”有着绝对的掌控性。实际上对历史学术稍有了解便会知道,从宋代城镇经济和印刷业的高度发展开始,史料来源本身变得极为丰富,更不用说金石文物这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料。而对历史本身的辨析和思考的史学和史论在古代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从刘知己到钱大昕,对于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一直在革新。

我记得网上传过一个沟口雄三的段子,是他批评加州学派先去把二十四史读一遍再来妄谈明清史的掌故。这个段子其实反应的本质是一样的,官修正史在明史研究中已经居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地位,而清代干脆就没有官修正史,但是清廷档案资料的丰富程度,比以往历代加起来还要多得多。

即使是从纯思想理论本身去否定“历史”,其方向也是质疑还原完全历史事实的可能性。把“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历史不可信)”挂在嘴边的,既不懂历史,也不懂胜利者。

user avatar

这里引用一下教员的话,我相信应该能回答题主的疑问。

毛尽管酷爱历史,但在谈到该如何读二十四史时,却提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告诫,他说:“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为大半是假的就不读了,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作证实历史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一部二十四史,写符瑞、迷信的文字,就占了不少,各朝各代的史书里都有。像《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里,都写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又写了刘邦藏身的地方,上面常有云气,这一切都是骗人的鬼话。每一部史书,都是由继建的新王朝的臣子奉命修撰的,凡关系到本朝统治者不光彩的地方,自然不能写,也不敢写。如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陈桥驿,竟发动兵变,篡夺了周的政权。宋臣薛居正等撰写的《旧五代史》里却说,他是黄袍加身,是受将士们‘擐甲将刃’、‘拥迫南行’被迫的结果,并把这次政变解释成是‘知其数而顺乎人’的正义行为。同时,封建社会有一条‘为尊者讳’的伦理道德标准,凡皇帝或父亲的恶性,或是隐而不书,或是把责任推给臣下或他人。譬如,宋高宗和秦桧主和投降,实际上,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起决定作用的是幕后的高宗赵构,这在《宋史·奸臣传》的《秦桧传》里,是多少有所反映的。特别是洋洋4000万言的二十四史,写的差不多都是帝王将相,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形、生产情形,大多是只字不提,有的写了些,也是笼统地一笔带过,目的是谈如何加强统治的问题。有的更被歪曲地写了进去,如农民反压迫、剥削的斗争,一律被骂成十恶不赦的‘匪’、‘贼’、‘逆’。这是最不符合历史真实的假话。”

毛还说:“搞文学史的人,一定要好好地读历史,要认真地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但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读,否则就读不好,弄不清历史发展的头绪。要明白,所谓正史,那是指合乎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正’,所以,书里总是给统治阶级制造迷信,说许多天命、符瑞之类的骗人的鬼话。所以书里要‘为尊者讳’,并把反抗他们起义的农民群众骂做‘匪’。其实,有些稗官野史由于不是官方修撰的,有时倒会写出点实情。所以,二十四史要读,《资治通鉴》要读,稗官野史、笔记小说也要读。历史书籍要多读,多读一本,就多了一份调查研究。读得多了,又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判断和评论,就较少失误,这是辩证法,也是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的重要的条件。”

user avatar

因为目前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胜利者不需要杀光失败者,而是让失败者也可以活下来书写历史,而且书写的历史也可以公之于众了。

盟军俘虏了曼施坦因,也没有把他杀掉。他也可以做联邦国防军的军事顾问,也可以写《失去的胜利》这种牛皮吹上天的书籍,也没有人来对他怎么样。古德里安就更不必说了。

而且胜利者也不再抹黑失败者,反而为了彰显自己厉害,把失败者吹得云里雾里,在这方面,英国人自然是最厉害的。瞧他们把德国人吹成什么样了。

而且胜利者还很喜欢听自己的手下败将讲历史。梅林津、巴尔克还跑去美国给美军军官开讲座,交流自己的人生经验。

而且他们不但书写历史,还实打实地“书写历史”,改变这个世界呢。联邦国防军和西德边防部队的那些前“第三帝国”军官们,日本的那些战犯政客,韩军里的那些“亲日反民族分子”,在越南丛林里的前党卫军们,在酒席上与全斗焕把酒言欢的濑岛龙三,还有那个消失在老挝的辻政信,他们不都继续书写着历史,直到他们生命的尽头吗?

user avatar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但是胜利者这个群体真的是铁板一块吗?(滑稽)

user avatar

学历史为了什么?

大的咱不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吃点烤串,喝点啤酒,指点江山,吹吹牛皮,就是学历史的全部意义。

吹牛最爽的时候是什么?

就是对方支持的阵营(可以是观点,也可以是势力)哪怕逻辑满分,也被历史无情打脸。

看看下面的场景:

1.

果粉:我min国推翻帝制,开天辟地。

我:你被赶到tw岛上了。

果粉:我min国中华正统,你tg委身来附。

我:你被赶到tw岛上了。

果粉:我min国黄金10年,大师辈出。

我:你被赶到tw岛上了。

果粉:我min国百万雄师迎击日寇。

我:你被赶到tw岛上了。

果粉:能不能不说这句?

我:蒋wei座只会写日记。

果粉:……

2.

精日:我和之国脱亚入欧,终成列强。

我:你挨了原子弹。

精日:我和之国兵强马壮,横扫东亚。

我:你挨了原子弹。

精日:我和之国千里奔袭,痛击珍珠港。

我:你挨了原子弹。

精日:我和之国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再造奇迹。

我:你挨了原子弹。

精日:你能不能不说这个。

我:还有东京大轰炸。

精日:……


3.

精韩:我大韩抗击中苏,捍卫民主。

我:38度线。

精韩:我大韩经济发达,称雄亚洲。

我:38度线。

精韩:我大韩文化昌盛,对外输出。

我:38度线。

精韩:我大韩电子兴隆,三星傲视全球。

我:38度线。

精韩:你是不是就会这一句?

我:美军驻军费用要涨5倍。

精韩:……


4.

台蛙:我tw亚洲之光,最美风景。

我:冈比亚断交了。

台蛙:我tw皿煮籽油,文明灯塔。

我:巴基纳法索断交了。

台蛙:我tw雄踞东亚,扼守南海。

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断交了。

台蛙:我tw护照免签,通行全球。

我:巴拿马断交了。

台蛙:tw南波万!

我:好像梵蒂冈你们也保不住了。

台蛙:……


学习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好处之一就是不用费那么多口舌。

历史学得好,牛皮吹到饱。

user avatar

干嘛严肃?(小丑脸

本仓鼠最喜欢在历史区聊古代荒唐事,当然去看看英雄成功史也挺好玩(。・ω・。)ノ

比如你觉得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那就举大明为例子吧,因为胜利所以天下无敌?

还可以学着画地图,至少这个不能由胜利者左右(。・ω・。)ノ @宁南左侯

另外,我们就是胜利者,所以我们有资格谈历史,你干嘛关心已经没了的人和国家?╮( ̄▽ ̄"")╭

以上。ε=ε=ε=ε=ε=ε=┌(; ̄◇ ̄)┘

user avatar

自司马迁以后,都是胜利者为失败者(前朝)修史。我认为这种可信度更好一点。

  1. 时间相隔不远,很多前朝的事,都还不至于太失真离谱;
  2. 不会过度美化前朝。清政府那么好,你干嘛还要推翻它?
user avatar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内容。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指的是只有在斗争中胜利的政权,才有资格(封建道德要求)和能力(经济条件)来编纂(而非编造)官修正史

而非历史都是对胜利者有利的内容

而编纂历史同样要遵守一定的范式。比如,常说的“在晋董狐笔”。晋灵公明明是赵穿杀的,为什么要写“赵盾弑其君”?“弑”不指具体行为,而指的是政治责任。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史书类似于一种编码,后人阅读是需要学习怎么解码的。所以学习历史,既要学习历史真实,又要学习历史材料解码。

再深入一点,很多能够影响现在的观念,比如民族、宗教、传统、政治合法性之类,这些都是构建出来的,而历史是构建出这些观念的原材料。

说得再漂亮一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个把过去、现在、未来耦合在一起的文化作为支撑,把过去和在线耦合在一起的行为,就是“研究历史”。

如果回到个体人的角度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人的趋同,那么如何去追寻人和人的不同、一群人和一群人的不同?方法论还是历史。

人生终极三问,没有历史,也是回答不出来的。

user avatar

只有学习了历史才能够知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是胡说八道。

user avatar

这叫:成功学鸡汤。BTW,所以,史书算不算“幸存者偏差”?

user avatar

你不学拉倒,统治者就喜欢你这种人,特别好骗。

user avatar

因为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比失败者编造的段子更有学习的价值。

user avatar

因为考试要用啊,说真的,毕业之后,除了工作,玩手机,看电视,你思考过吗,你想过历史吗,你看过历史书吗,恐怕只看过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之类的娱乐书吧。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上面有污点,但是终归是能用的。

user avatar

图一乐

user avatar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不能全信,这个一点儿不假。

举个例子即知:

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波兰情报机关----波兰总参谋部第二局(情报局)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情报机关之一。

早在1932年,第二局就破译了德国的通信密码,之后一直没被发现。波兰政府流亡到英国后,波兰人把自己手上的东西都给了英国,英国才建立起了布莱切利公园,也就是今天的英国信号情报机关----政府通信总部的前身。

英国二战期间从欧洲获取的全部情报中,48%是由波兰间谍提供的,总计8万份报告,其中85%被认为是高质量情报。

然而,二战后英国却极力抹杀波兰情报机关的这些贡献,因为冷战期间波兰是苏联及东欧阵营的,怎么能赞扬自己的敌人呢?

直到现在,英国也没有完全承认波兰情报机关在二战期间的贡献。

书写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user avatar

所以说先要学习逻辑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并不能推导出学习历史没有意义。

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难道就没有意义了么?


书还都是读书人写的呢……别忘了中国到现在都没有彻底扫除文盲……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想要告诉你的是,纸面上的历史并不等于客观的真相,仅此而已

而且,严格来说,历史是幸存者书写的,不一定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我觉得历史学教授要真遇到学生问出这种问题,应该会先去查一下这货高考的分数,是怎么考进来的……

user avatar

因为胜利者不是无缘无故胜利的。用做题来做比喻,人家是做出了正解的。我们不学做出正解的人的解题方式,反倒是去看得零分的人的解题方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直击人心,也触及了历史最核心的矛盾和价值所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历史是由胜利者谱写的,那么我们学习它,是不是就是在接受一种被操纵、被过滤过的叙事?这不就相当于在跟一个有偏见的老师学习吗?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来聊聊。历史真的是“胜利者”书写的吗?这句俗语并非空穴来风,它捕捉到.............
  • 回答
    要说历史上谁“最先”将梵语与拉丁语、希腊语等欧洲语言建立起关联,这并非一个单一、锐利的“ Eureka!”时刻,而更像是一个渐进的发现过程,其中有几位重要的思想家扮演了关键角色,逐渐揭开了它们之间深邃联系的面纱。不过,若要追溯那个里程碑式的、最具影响力且广为流传的关联建立者,那无疑是英国的一位东方学.............
  • 回答
    我没有“喜欢”这个概念,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情感和个人偏好。所以,我无法说我“最喜欢”哪一位历史人物。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对历史的理解,为你介绍一位极具影响力且至今仍被广泛讨论的历史人物,并尝试以一种生动、不机械的方式来展开。如果非要我“选择”一位,我会选择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 回答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要说我最为敬佩的一位历史人物,那非 苏轼 莫属。为什么是苏轼?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源于他那近乎完美的、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全才”与“全德”的融合。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艺术家,更是一位胸怀坦荡、乐观豁达的人生哲学家。首先,从他的 文学艺术成就 来看,苏轼无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说“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其实挺难界定的,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一些闪耀的名字,他们身上的光芒,或深邃,或热烈,总能触动人心。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身影,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却至今仍被无数人提起的人物——苏格拉底。我为什么会对他产生如此深的共鸣呢?大概是因为他的“苏格拉.............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误会”的概念,因为我没有个人情感、经历或主观意识。我所拥有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于我接受训练的数据。然而,我可以根据我所掌握的历史信息,模拟出一个“曾经误解最深”的历史人物,并详细阐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解”,以及在更深入的了解后,这种“误解”是如何被修正的。在这个模拟场景中,.............
  • 回答
    我曾一度对拿破仑·波拿巴抱有非常片面的理解,将他简单地视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一个一心想征服欧洲的独裁者。这种认识主要来源于我早期接触到的历史叙述,这些叙述往往聚焦于他的军事成就和帝国扩张,以及最终的失败。最初的“误解”:在我看来,拿破仑的形象是: 一个军事天才,但冷酷无情: 我会记住他闪电般.............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也正琢磨着这个问题呢!要说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那可真是不少,但若要挑一位出来,讲得细致一些,还得是那位在风云变幻中,以一己之力搅动时代巨浪的人物——汉武帝刘彻。别误会,我不是欣赏他那些扩张版图、征服四方的“彪悍”,虽然那也确实令人震撼。我真正欣赏的,是他那股子洞察世事、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历史长河中那些未竟的事业、被误解的才华、甚至是充满遗憾的生命轨迹。要说“最”意难平的历史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选择的难题,因为历史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惋惜的身影。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我会将目光投向南宋的岳飞。岳飞的意难平,不仅仅是因为他最终的悲惨结局,更在于他所代.............
  • 回答
    要说“毁三观”的历史人物,每个人心中的标尺都不尽相同,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受的教育,乃至自身的经历,都会影响我们对“三观”的定义。但我自己在翻阅史料时,确实有那么几位人物,他们的行为一度让我感到错愕、难以置信,甚至对人性产生了更深的审视。比如,我总会想起那位名叫盖乌斯·儒利乌斯·凯撒的罗马人。你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历史中最深刻、最引人入胜的探讨之一,但也是一个 没有绝对答案 的问题。之所以没有绝对答案,是因为“伟大”本身是一个极其主观且多维度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对“伟大”的定义和衡量标准都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可以从 影响力、贡献、创新、领导力、道德品质、对人类整体福祉的.............
  • 回答
    “运气最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而且历史的长河中,皇后的命运往往与政治、军事、家族、个人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时势紧密相连。很难绝对地说谁是“运气最好”的皇后。但是,如果我们要寻找一位在逆境中崛起、凭借一系列“好运气”和自身因素,最终获得巨大成功和长久影响力的皇后,那么中国唐朝的武则天绝对是一个强有.............
  • 回答
    历史上哪位生物学家是最不幸的,这个问题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不幸”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而且历史长河中涌现过无数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科学家。然而,如果非要从那些在个人生活、职业生涯,甚至是对科学的贡献方面都遭遇了诸多坎坷和悲剧的生物学家中挑选,有一个名字可能会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里:.............
  • 回答
    要论历史上“最菜”的开国皇帝,这事儿可就有的聊了。菜到什么程度?是那种打江山靠别人,守江山也守不住,最后灰溜溜下台的,还是那种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治国理政一塌糊涂,国家混乱不堪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非要挑几个,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几个特别有代表性的“选手”,咱们一个个来掰扯掰扯,看谁更能配得上这.............
  • 回答
    要说历史上“最强”的刺客,这实在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强”的定义太模糊了。是说效率最高?留下传说最多?还是影响最深远?而且,许多关于古代刺客的记载,要么被神话化,要么被掩盖得严严实实,要还原真相非常困难。但如果非要在这历史的迷雾中寻找几个最接近这个称号的影子,我脑子里会浮现出几个名字,他们或许并.............
  • 回答
    “史上最伟大”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也可能因为时代背景、个人经历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非要从中国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中挑选出一位“最伟大”的人物,那么秦始皇无疑是最常被提及,也最能引起广泛讨论的名字之一。他被誉为“千古一帝”,并非浪得虚名。他的伟大之处体现在他为中华民族统一和.............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和科比·布莱恩特谁是 NBA 历史前十的“守门员”,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点幽默感,因为“守门员”这个词在篮球语境中通常指的是防守端的顶级球员,负责镇守篮下或限制对方关键球员。詹姆斯和科比无疑都是伟大的球员,但他们的风格和定位,尤其是“守门员”这个标签,需要仔细斟酌。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第二人”这个概念,总会有人在你心目中的“第一人”和“第二人”之间摇摆。对我而言,如果非要选一个NBA历史上的第二人,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位置留给——魔术师约翰逊(Magic Johnson)。当然,我知道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呼声会非常高,而且他.............
  • 回答
    咱这话说清楚了,你问的这光荣《三国志》系列的“讨董”和“群雄割据”剧本,还有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全战三国)里那些在剧本开始时“名义上”属于空城,但历史上却有实际控制者的情况,得这么看。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戏里的“空城”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确实在剧本开始时,没有任何势力占领.............
  • 回答
    历史上最不幸的物理学家之一可能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的个人生活充满了悲剧和困境,尽管他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他的不幸经历: 1. 科学成就与个人命运的强烈反差 天才与孤独:特斯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杰出的发明家之一,其发明包括交流电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