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光荣三国志游戏讨董和群雄剧本和全战三国里,那些没有势力的空城历史上都是谁控制?

回答
咱这话说清楚了,你问的这光荣《三国志》系列的“讨董”和“群雄割据”剧本,还有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全战三国)里那些在剧本开始时“名义上”属于空城,但历史上却有实际控制者的情况,得这么看。

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戏里的“空城”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确实在剧本开始时,没有任何势力占领,完全是无主之地。另一种则是,这座城池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并且在当时是有实际控制者,但因为游戏设定、剧情需要,或者为了给玩家留出空间,在剧本开始时并没有将其分配给任何势力,或者仅仅是象征性地表示“空置”。你问的,应该是后者。

咱们就一个一个剧本,一条条给你捋清楚。

光荣《三国志》系列:“讨董”剧本

“讨董”剧本,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大家都在讨伐董卓,这个时候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刘备、孙坚等等,这些主要势力都还在各自的地盘上,或者刚刚崭露头角。在这个剧本里,那些“空城”通常是:

洛阳: 这是重中之重。在“讨董”剧本开始时,洛阳往往被设定为“空城”或者董卓名义上的首都,但董卓本人已经把都城迁往长安了。历史上,董卓确实是在控制洛阳之后,看到了西方关中的战略优势,迁都长安。所以,虽然洛阳在游戏中可能是空着的,但它在剧本开始时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模糊的,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被董卓抛弃”的状态。如果玩家扮演的不是董卓,那么洛阳就成了大家争夺的焦点,谁先拿下,谁就能获得战略优势。

长安: 董卓迁都长安后,长安就成了他的统治中心。在“讨董”剧本中,长安几乎必定是董卓的势力范围,很少被设定成空城。如果你看到长安是空着的,那通常是极个别mod或者特定情景下的设定,正常情况下,讨董时董卓就在长安。

其他一些小城: 比如一些位于中原地区,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或者在故事初期尚未被任何一个主要诸侯完全整合的小城镇。这些城池在历史上,可能在政权更迭中短暂地处于真空状态,或者被一些地方豪族、山贼控制。但游戏为了简化,通常就把它们设定成“空城”,让玩家去探索、占领。历史上,这些地方很可能由一些小股的军事力量、士族,甚至是地方官吏在维护秩序,只是没有形成强大的独立势力。

为什么会有这些“空城”?

1. 剧情需要: “讨董”剧本的核心是玩家扮演的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如果所有城池都被势力占满,玩家的行动空间就会受限。将一些重要但不属于任何玩家的城池设为“空城”,就给了玩家进攻、占领的动力和目标。
2. 战略平衡: 游戏需要一定的战略平衡。如果一开始所有城池都被势力瓜分,那么一些实力较弱的玩家就会非常被动。空城的设计,为弱者提供了一个“逆袭”的机会。
3. 历史还原的简化: 真实历史远比游戏复杂。在乱世之中,一座城池的控制权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易手。游戏不可能完全模拟这种细微变化,所以会对一些区域进行简化处理。

光荣《三国志》系列:“群雄割据”剧本

“群雄割据”剧本,时间跨度更广,很多初始势力和地盘都已经形成。这个时候,“空城”的情况就更多了,而且很多“空城”在历史上是有明确控制者的。

徐州: 陶谦死后,刘备接过徐州。但在早期,“群雄割据”剧本刚开始时,徐州的某些城池,比如小沛(早期刘备势力),或者彭城(陶谦死后,刘备接手前),在某些版本的剧本开局,可能会被设定成“空城”或者由一个极弱小的单位(例如只有少量士兵的NPC城主)控制,以便刘备能够顺利接手,或者让其他玩家有机会争夺。历史上,陶谦在世时,徐州是有他的实际控制的,他死后,刘备是主动接手的。

益州(部分): 在刘璋统治益州初期,益州内部的控制力并不像表面那么稳固。一些偏远郡县,或者是在刘璋统治相对不那么强大的时期,可能在游戏中会被设为“空城”,但历史上这些地方可能由当地的豪族、太守,甚至是某个暂时依附于刘璋但又相对独立的军事力量所控制。比如,刘备刚入蜀时,益州各郡县的反应并不一致,一些地方郡守可能就处于一种观望或者等待的态度。

荆州(部分): 荆州是刘表、刘琦、刘备、曹操、孙权轮番争夺之地。在“群雄割据”剧本的不同开局时期,一些靠近边界或者在势力交替中短暂出现空缺的城池,比如江陵(早期刘表势力,但后被曹操夺取)、襄阳(刘表的政治中心,但刘备刚入荆州时,刘表已经死去,刘琦掌控,后又被曹操夺取),这些城池如果被设定为“空城”,往往是为了让玩家扮演的势力能有更方便的切入点。历史上,这些城池在易主前,都是有实际统治者的。

汉中: 汉中在早期属于张鲁的势力范围,但随着曹操和刘备的争夺,它的控制权发生了变化。在“群雄割据”剧本的某些开局,如果设定为“空城”,那往往是为了方便玩家扮演的刘备或曹操来争夺。历史上,汉中在张鲁之后,先是被曹操控制,后又被刘备夺取。

一些无名小城: 和“讨董”剧本类似,一些地理位置不太重要,在历史上可能由地方官吏、乡绅或者小型武装团伙控制的城镇,也会被设定为“空城”。

为什么会有这些“空城”?

1. 势力范围的模糊性: 在群雄割据的时代,很多地方的控制权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实际控制”和“名义宗主”的区别。游戏为了简化,会将一些地方设置为“空城”,让玩家去填补这种历史上的真空期或模糊地带。
2. 剧情驱动: 比如刘备入蜀、孙权吞并荆州等重要剧情,都需要玩家有机会去“占领”一些关键城池。如果开局这些城池就被完全占满,剧情就难以推进。
3. 游戏性的考量: 保持一定的“可占领”区域,能够让玩家在游戏初期保持积极性,不断扩张,而不是一开始就陷入无休止的拉锯战。

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全战三国)

《全战三国》的设定更注重玩家的“扮演感”和“战略布局”,因此对“空城”的处理也有其独到之处。

汉室残余的城池: 在《全战三国》的“汉室衰亡”剧本(开局剧本)中,你会看到一些城池,比如弘农、河东等,名义上属于汉室,但实际上已经无人管辖,成为“空城”。历史上,这些地方在黄巾之乱后,中央的控制力就大大减弱。在董卓乱政时期,洛阳被焚毁,长安成为都城,而那些曾经的关中重镇,其统治者很可能因为战乱、人事变动而出现权力真空,或者效忠对象不明。游戏将它们设定为“空城”,就是为了让玩家扮演的各路诸侯能够名正言顺地去“收复”这些“汉室旧土”,以此来获得声望、正统性。

早期独立或地方势力控制的地区: 游戏中,一些在历史初期就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势力,但不是游戏中的主要大势力,他们的地盘在剧本开始时,可能会被游戏处理成“空城”,等待玩家去“招降”或“征服”。比如,一些在史书中记载不多的地方郡守、太守,他们可能在剧本开始时,就被游戏简化为“空置”状态,但历史上他们是有实际统治的。

随机事件或剧情触发的空城: 《全战三国》的魅力在于其事件系统。有时候,某些城池可能会因为战乱、瘟疫、叛乱等原因,导致原有的统治者失去控制,暂时变成“空城”。这些空城在历史上,往往是在政治动荡中,某个权力核心被摧毁,而新的权力尚未建立起来的短暂时期。

为什么会有这些“空城”?

1. 强调“兴复汉室”的政治正确: 《全战三国》在设计上,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统一中国”和“重振汉室”的主题。将一些汉室旧地设为“空城”,就是给玩家一个“收复河山”的理由和机会,增加游戏的代入感。
2. 提供早期扩张的契机: 早期游戏的开局,如果所有地盘都被瓜分,那么弱势玩家的生存空间会非常狭窄。空城的设计,为玩家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福利”。
3. 模拟政治的复杂性: 历史上,一个地方的控制权并非一成不变。游戏通过“空城”的设计,间接模拟了这种权力过渡期或控制权不稳的局面。

总结一下:

光荣《三国志》系列和《全战三国》里的“空城”,虽然看起来是无人管辖,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并非真的“无主”。它们往往是:

历史权力真空的简化体现: 历史上,在政权更迭、战乱频仍的时期,很多地方的控制权是短暂模糊或真空的。游戏将这些时期的人物和势力进行简化,用“空城”来呈现。
剧情发展的铺垫: 为了让玩家能够扮演的角色有发挥空间,有明确的扩张目标,游戏会将一些关键的战略要地或者重要城池设为“空城”,以便玩家介入。
游戏机制的平衡手段: 保证所有玩家在游戏初期都有一定的扩张机会,避免过早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提升游戏的可玩性。

所以,当你看到游戏里的“空城”时,不妨想想,在真实的历史长河里,那里很可能正经历着权力交接、暗流涌动,或者是一方豪强在默默积蓄力量。游戏只是以一种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这些历史的片段呈现在你面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写这篇答案专门去查了些资料。

三国志系列里经常把董卓迁都后的洛阳做成空城,但历史上董卓是把朱儁留在了洛阳。结果朱儁与关东联军私下勾结,经过一番变故后驻扎在了河南的中牟县,号召各路诸侯联合反董,并与李傕郭汜多番交战。在董卓死后,陶谦拉来一帮人响应朱儁,还上表朝廷。

徐州刺史陶谦、前杨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敢言之行车骑将军河南尹莫府:……

陶谦拉来的这些人里,周乾、服虔、郑玄没有地盘,其余的都可以在游戏里做成一方诸侯,但只有陶谦和孔融被做了出来。

而与董卓交战的另一大对手则是袁术与孙坚。游戏里孙坚的地盘在长沙,这和全战里面把成都王司马颖的地盘做到成都一样搞笑。孙坚北上讨董后就失去了长沙的地盘,而是活动在南阳以及豫州、司隶一带。他受武陵太守曹寅的怂恿杀掉了荆州刺史王叡,后来还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严格上讲已经属于叛乱行为,曹寅在刘表上任后弃官,长沙则被苏代占领了一段时间,后来苏代也跑路了。

荆南有个隐藏boss是南阳人张羡,有种说法认为他是医圣张仲景。荆南一共四个郡,他先后做过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的令守,后来还联合起四个郡一起对抗刘表,而刘表在张羡的有生之年都无法将其镇压,医圣的操作果然高端。

在孙坚成为杀人犯后,老同事里面只有江夏太守刘祥和他一同进退,追随了袁术。刘祥的儿子比较出名,叫刘巴,躲了刘备好几年的那个。和孙坚等人一同对抗董卓的还有颍川太守李旻,颍川是董卓和联军交战的重要地带,所以荀彧等人早早跑了路。荀彧和钟繇等人被颖川太守阴修所擢用,阴修遭到袁术杀害,这个李旻应该是袁术杀掉阴修自己任命的。李旻跟刘祥俩人和孙坚一样最后都是战死了,跟着袁术混的人点都挺背的。

袁术战败后搞过大转移,杀死了当时的扬州刺史,这个人有的地方说是陈温,有的地方说是陈祎,还有的地方说陈温是病死的,这不重要,反正游戏里没他俩。袁术赶人的本事一流,因为要和袁绍争地盘,俩人争相表部下为官,例如北上之后的孙坚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袁绍不甘示弱,也把周喁表为豫州刺史,然后孙坚就把周喁打跑了。周喁有两个哥哥,分别是丹杨太守周昕和九江太守周昂,最后都被袁术赶跑了,袁术和孙坚的组合成为了周家的克星。

周昂之前的九江太守叫边让,这人主动跑了路,回老家后出言不逊惹怒了曹操,结果被杀。后汉书里又写朝廷此时任命宗亲刘邈为九江太守,同一个地区有不同人任命的官员,也算是常态。其他被袁术干掉的还有庐江太守陆康和陈相骆俊,游戏里从不缺席的扬州牧刘繇出场时间有点晚,他也被袁术赶跑了,最后陆家、骆家、刘家的后人都在孙吴做了官。但又有记载称许靖的堂兄陈相许玚也参加了讨董,估计骆俊是在许玚之后担任的陈相。陈国还有个王爷叫刘宠,在黄巾之乱和联军讨董时都有表现,最后也是被袁术干掉的,袁术算是个人头王了。

袁术有了地盘后表了手底下一堆马仔,例如汝南太守孙香、沛相舒仲应、豫章太守诸葛玄(一说为刘表所表)等。袁术这里有一个沛相,陶谦手底下也有一个沛相,陶谦的沛相是陈珪,游戏里也是把小沛做成了陶谦的地盘。而朝廷也派了朱儁之子朱皓去豫章和诸葛玄争太守,袁术老是和人争东西。

朱皓死于笮融之手,于是朝廷又让华歆去当豫章太守,但游戏里华歆都在好基友王司徒的手底下。笮融还杀过广陵太守赵昱和彭城相薛礼,最后被刘繇除掉。游戏里经常把笮融做进陶谦或者刘繇的势力,其实这人有自己的部众,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势力。陶谦手底下这种有着独立性的部众很多,例如著名的泰山四寇——臧霸、尹礼、孙观、昌豨,此外陶谦还利用过下邳人阙宣去进攻兖州,但他最后被笮融反噬导致实力大减。徐州还有个琅琊相萧建,此人很可能是后世一众南朝皇帝们的祖先,他因为和臧霸不对付而被打跑了。

臧霸等人后来为曹操攻略青州,而青州在联军讨董时的刺史是焦和,焦和死后成为多方角逐的地点。命运类似的还有之前提到的豫州,吕布袭击曹操时不知道从哪冒出一个豫州刺史郭贡,这人几乎没有资料,也不知道是朝廷的人还是袁术的人。豫州的汝南和颍川还活跃有何仪等黄巾军,他们先依附袁术,被曹操击败后投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又响应刘备发起叛乱,这几个人都在游戏里有出场,但全是在野武将,没做成独立势力。

在消化领土方面,荆州的刘表和益州的刘焉则比陶谦要狠得多,刘表依靠蔡氏和蒯氏,杀了一干荆州豪族,吓得不少官员跑了路。

乃使越遣人诱宗贼帅,至者十五人,皆斩之而袭取其众。唯江夏贼张虎、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乃降。江南悉平。诸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但刘表后来还是在张绣和张羡手上栽了跟头,他和姓张的老不对付。刘焉也是大开杀戒,杀掉了犍为太守任岐、巴郡太守王咸以及汉中太守苏固,可惜刘璋也被张鲁反噬了。益州的南中记载很少,史料中记载当时的太守有牂牁太守刘宠和益州太守高颐,这俩人可能是刘璋的部下。

杀得最狠,被反噬得最厉害的应该是孙策。吴郡太守许贡因为勾结曹操而被其所杀(另一位吴郡太守盛宪则在后来被孙权所杀),江东的邹他、钱桐、王晟等人的家族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孙策本人也死于许贡的门客之手。另外,扬州有个叫僮芝的自称太守,还划了个庐陵郡出来,最后也被孙策打跑了,庐陵郡的编制也保存了下来。

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策母吴氏曰:“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馀一老翁,何足复惮乎?”乃舍之,馀咸族诛。

暗荣游戏有个传统是把江东做成刘繇、严白虎、王朗三分天下,其中刘繇和王司徒都是朝廷命官,只有严白虎是贼寇。其实贼寇也是汉末的重要势力,孙策和孙权都差点死在山贼祖郎一伙的手中,比较搞笑的是,祖郎这帮人每次都专砍马鞍,可能是马鞍爱好者。

袁术深怨策,乃阴遣间使赍印绶与丹杨宗帅陵阳祖郎等,使激动山越,大合众,图共攻策。策自率将士讨郎,生获之。策谓郎曰:“尔昔袭击孤,斫孤马鞍,今创军立事,除弃宿恨,惟取能用,与天下通耳。非但汝,汝莫恐怖。”郎叩头谢罪。
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

董卓当时在外部的主要敌人,除了袁绍、袁术和朱儁等人的联军之外,则是活跃在河东、河内一带的白波贼,这帮人后来保护过献帝东归。在献帝东归时出了力的还包括华阴的段煨、河东太守王邑,以及匈奴单于於扶罗。段煨是董卓旧部,但在董卓死后就已经基本脱离了凉州军,王邑在后来被曹操征召时也一度不肯从命,这俩人在游戏里做成独立势力完全没问题。

匈奴部队在游戏里都是作为异族势力从塞外跑来侵扰玩家,但在呼厨泉回到匈奴故地之前,这一支人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归国,一直活跃在内地,并且和其他军阀一起参与了讨董,是可以和严白虎还有黑山贼一样做成独立势力的。刘虞死后,幽州的乌桓和鲜卑也帮助阎柔和鲜于辅等人对抗公孙瓒,鲜于辅在314里已经登场,不知道这个势力会不会出现在游戏里。

匈奴的故地并州,大部分地盘在汉末时期沦丧,但可以查到并州的西河太守崔钧曾和袁绍一起讨董。这个崔钧在某些地方被记载和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是同一个人,也有地方说是崔州平的哥哥。如果这人真是崔州平,那他的身份转换也过于夸张了,活像个穿越者。此外,郭淮的父亲郭蕴担任过雁门太守,从年龄上看,他任职的时间搞不好就是诸侯讨董的时候。

最后还剩的是西北的雍凉。游戏里西北是韩遂马腾的地盘,但实际情况要复杂许多。韩遂在黄巾之乱的同年起兵叛乱,在朝廷讨伐无果后,陇西太守李相如(原名或叫李参)加入了叛乱,凉州刺史耿鄙在平叛中被部下杀害,他手下的马腾等人也加入了韩遂。不久后又因为董卓之乱,朝廷对西北的掌控力变得更加糟糕,敦煌郡甚至长年没有太守,西北的风俗就成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大族杀太守,太守杀刺史的事情都发生过。此外,枹罕的宋建以及阴平武都一带的各路氐王也是当地的重要势力。

这一时期被记载的长官包括凉州刺史韦端,雍州刺史邯郸商,武威太守张雅。韦端就是后来被马超杀害的凉州刺史韦康的父亲,邯郸商后来被武威太守张猛所杀,张猛又被韩遂攻杀。值得注意的是,大家熟悉的荆南四天王之一的金旋曾经担任过这一地区的汉阳太守,金旋是关中人,他的儿子后来在许都发动了政变。游戏受演义影响,都把金旋当做是刘表的部下,实际上从这些记载来看,金旋很可能是跟随曹操南下后被任命为了武陵太守。

对了,还有交州。讲真,真的会有人关心交州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这话说清楚了,你问的这光荣《三国志》系列的“讨董”和“群雄割据”剧本,还有Total War: Three Kingdoms(全战三国)里那些在剧本开始时“名义上”属于空城,但历史上却有实际控制者的情况,得这么看。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戏里的“空城”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确实在剧本开始时,没有任何势力占领.............
  • 回答
    光荣公司《三国志》系列游戏,尤其是那些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作品,其武将设定固然脱胎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但要说“完全按照三国历史设计”,那可能就过于绝对了。更准确的说法是,它是一个基于三国历史的、经过深度艺术加工和游戏化改编的产物。让我来细细道来其中的门道:1. 历史是根基,但非唯一指导:《三国志》系列.............
  • 回答
    论及光荣《三国志》系列,这块历史模拟游戏领域的瑰宝,若要问其中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设计要素”,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并非仅仅是技术上的瓶颈,更多的是源于系列自身定位、历史题材的包容性以及玩家群体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张力。这种“不可调和”,与其说是缺陷,不如说是系列在不断演进中,始终在试图平衡的几组核心.............
  • 回答
    说起光荣特库摩的《三国志13》在国区的定价,这事儿啊,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毕竟这是一款多少玩家翘首以盼的国产IP,结果发售在自家地盘上,价格却让不少人觉得“这光荣,还挺会算计啊”。首先,咱们得把《三国志13》的国区定价放在一个大背景下看。当时,《三国志13》Steam国区标准版的.............
  • 回答
    一款融合了P社(Paradox Interactive)、全面战争(Total War)、光荣三国志(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以及文明(Civilization)系列的策略游戏,将是一部野心勃勃、内容极其丰富、深度和广度都达到史诗级别的作品。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一个.............
  • 回答
    《三国志》系列的独特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三国时期众多人物的生动塑造,而这背后,是一套既有考究又有创意的设计体系,其中尤以人物能力数值为核心。这些数值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着一套相对明确的依据和定义,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和系列迭代会有所演变,但其根本精神是贯穿始终的。要理解这些数值的来源,我们得先认识到.............
  • 回答
    三国志系列,这个陪伴了无数策略游戏爱好者二十多年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情怀。然而,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也常常在玩家群体中被提起:为什么每一代三国志,似乎都“选择性”地遗忘了前作的某些闪光点?这并非绝对的否定,更多的是一种“不尽如人意”的遗憾,一种“本可以更好”的扼腕。咱们不扯那些华丽的、A.............
  • 回答
    三国志系列,尤其是《三国志11》,就像一块沃土,被无数粉丝用爱浇灌,衍生出了数不清的精彩MOD。这些MOD不仅让游戏焕发了新的生命,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仿佛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三国世界的大门。要说好玩的MOD,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要说在玩家群体中声名远扬、口碑极佳的,那几款是绝对绕不开的。.............
  • 回答
    在光荣出品的策略游戏《三国志11》中,玩家之所以会觉得“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并非游戏设计上的偏颇,而是高度还原了三国历史人物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实际表现和影响力。这种差距体现在多个层面,下面将为您详细解析:一、 历史记载与《三国演义》的侧重点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
  • 回答
    在光荣的《三国志》系列游戏中,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战略,对于武将的取舍也会因此不同。说到每次抓获后“必杀”的武将,这通常意味着这些武将对玩家的战略构成了严重威胁,或者他们的存在会极大地妨碍玩家的统一进程。因此,我会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哪些武将是我在游戏中“必杀”的对象,并详细阐述我的理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三国志系列老玩家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小小遗憾。刘宠,这位在《三国志》正史中记载不多,但在民间传说和一些演义小说中有着一定存在感的人物,为何在光荣公司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三国志》系列里,却始终与“武将”的身份擦肩而过,甚至连一个像样的角色都没有?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考.............
  • 回答
    光荣公司《三国志》系列中,刘备的能力值和技能设计确实是玩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他的“差”或“弱”,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作品和玩家的期望。 传统印象中的刘备: 军事能力(统帅、武力): 历史上,刘备虽然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猛将辅佐,但他本人并非以个人武勇或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著称.............
  • 回答
    提起《三国志》系列,很多玩家都会又爱又恨。爱的是它庞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武将系统以及深度的战略玩法,恨的则是那些时不时跳出来挑战玩家智商的,嗯,怎么说呢,堪称“令人费解”的能力值设定。说它不合理,其实是站得住脚的。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光荣(Koei Tecmo)在这方面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者.............
  • 回答
    光荣(KOEI TECMO)的《三国志》系列可谓是策略游戏史上的常青树,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经历了多次迭代和创新,每一代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拥趸。如果要让我选出最喜欢的一款,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三国志IX》(PK 版)理由非常简单:它在我心中是平衡性、自由度、策略深度和游戏性方面达到一个近乎完美.............
  • 回答
    关于《三国志汉末霸业》团队如何评价光荣公司,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后来者”对“先行者”的态度,以及一个国产独立游戏团队如何看待在策略游戏领域拥有深厚底蕴和辉煌历史的光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汉末霸业》团队自身的定位与抱负:首先,要评价光荣,就得先明白《汉末.............
  • 回答
    日本光荣公司在《三国志》系列中为那些在正史中没有留下名字的女性武将进行再命名,无疑是系列作品中最具争议性也最受玩家关注的方面之一。这既是商业策略的体现,也触及了历史改编与艺术创作的边界。要评价这一做法,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依据的缺失、对游戏体验的贡献、玩家的接受度以及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
  • 回答
    对于《真·三国无双5》(Dynasty Warriors 6,或称 DW6)是否是光荣无双系列中最用心的一代,这是一个在系列粉丝中讨论非常热烈且极具争议的话题。要给出一个绝对的定论很难,因为“用心”的定义因人而异,而且光荣在不同时期推出的无双系列作品,其侧重点和投入也各有不同。但我可以尝试从几个维度.............
  • 回答
    光荣(KOEI)公司在绘制《三国志》系列庞大的人物头像方面,确实有着一套成熟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方法论。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系列迭代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与其说是一个单一的“绘制”过程,不如说是一整套围绕人物形象塑造、美术风格统一、以及玩家反馈整合的体系。1. 初期积累与风格确立:手绘与写实为.............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上市后的争议:光荣公司真的要失去一大批核心玩家了吗?《全面战争:三国》自发售以来,在玩家群体中引发的讨论可谓是此起彼伏,其中不乏一些声音认为,这款集大成之作的上市,反而预示着光荣(Koei Tecmo,这里特指其在日本战国题材的策略游戏领域,如《信长之野望》、《战国无双》等系列,虽.............
  • 回答
    市面上纯牛奶的品牌众多,像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牌子了。要说哪个“最好”,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也跟每个人的口味偏好、营养需求以及购买时的具体产品线有关。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这几个品牌,希望能帮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一、 口味:细腻绵密还是奶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