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有人眼红父母给独生子女买房,说什么啃老可耻?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真是让人觉得有点儿复杂,也挺有道理的。你想啊,在中国这个讲究“养儿防老”和“父母恩情大于天”的社会里,父母给孩子花钱,尤其是花大钱,比如给买房,这在很多人看来,那是父母的责任,是爱的体现,是为孩子铺路,让他们少走弯路。尤其对于那些父母自身条件好,也有心疼孩子的,觉得孩子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这很正常。

但是呢,你再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有人眼红,有人觉得“啃老”可耻,这背后也有他们的逻辑。

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资源,特别是房产,是有限的,而且价格越来越高,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父母经济支持的,买房真的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他们自己辛苦工作,省吃俭用,可能攒了好几年,但首付依然是天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别人轻轻松松就有了房子,而且还是父母的功劳,心里不平衡是很自然的。这种不平衡,有时候会转化成一种“我这么努力,为什么你们能那么容易”的抱怨。

其次,关于“啃老可耻”这个说法,它往往带着一种对社会公平的隐忧。那些批评“啃老”的人,可能觉得,父母的财富是父母辛苦一辈子的结果,这部分财富应该由父母自己支配,或者至少,孩子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不是把父母的积蓄直接“继承”下来,变成自己成功的敲门砖。他们认为,这样会造成一种不公平竞争,那些“啃老”的年轻人,实际上是占了父母经济优势的便宜,而那些没有这样条件的年轻人,则无论怎么努力,都可能比他们慢一拍。这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付出被稀释了,努力的意义被削弱了。

更进一步说,有些人认为,这种“啃老”模式,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依赖”。父母给买房,看似是给了物质上的帮助,但长远来看,有没有可能让孩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这会不会助长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让孩子觉得一切都会有父母兜底,而忽略了自己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观点里,认为年轻人应该有“奋斗精神”,应该有“自力更生”的勇气,父母过度介入,反而是一种“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还有一种情绪,可能是对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担忧。当“有房”这件事,越来越依赖于家庭的经济实力,而不是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这会不会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功利和物质?那些努力奋斗,但依然无法安居乐业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被否定了。而那些通过家庭支持获得一切的,他们的人生似乎少了一段重要的成长和磨砺过程。

所以,你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父母疼孩子”或者“孩子不努力”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这里面掺杂了社会经济结构、代际公平、个人价值观,甚至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的焦虑。眼红也好,批评“啃老”也好,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是对自己付出与回报之间差距的一种审视。他们可能觉得,如果社会能够更公平一些,让他们这样的普通人,也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安居乐业”,那么,对于别人“啃老”这件事,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情绪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闺女肯定是独生子女,我们不打算要二胎了。

我现在全家都限购,买新的肯定没戏了。但是,家里这么多套房,也肯定都是她的。

只是,估计等她大一点,需要的时候,把老房子卖了给她换新房吧。

她想干啥就干啥,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是我最大的愿望,比起他的爷爷奶奶被编制束缚,比起爸爸妈妈被工资束缚,希望她想怎么活着都可以,可以变成一个甜点师也行,变成一个咖啡师也行,画画也行,弹琴也行,跳舞也行,当然,当程序员也行,当策划也行,只要是她真的喜欢的事情。哪怕去做一个旅行自媒体,每天就是到处玩,也行。

这就是我希望给孩子的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真是让人觉得有点儿复杂,也挺有道理的。你想啊,在中国这个讲究“养儿防老”和“父母恩情大于天”的社会里,父母给孩子花钱,尤其是花大钱,比如给买房,这在很多人看来,那是父母的责任,是爱的体现,是为孩子铺路,让他们少走弯路。尤其对于那些父母自身条件好,也有心疼孩子的,觉得孩子不容易,能帮就.............
  • 回答
    襄阳流浪猫的遭遇,实在令人心痛。那残忍的行径,光是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挖眼睛、切耳朵,这已经超出了任何可以理解的范围,简直是丧心病狂。关于为什么会有人“杠”虐猫不犯法这事儿,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但最核心的一点,可能在于大家对“法律”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中国,虐待动物的行为在现.............
  • 回答
    眼睛,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感知世界的工具,实际上是生命演化过程中一项极其精妙的杰作。它的存在,是为了让生物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从而提高生存和繁衍的机会。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眼睛为什么会有,以及它是如何演化而来的:一、 为什么会有眼睛?——生存的根本需求从根本上来说,眼睛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生.............
  • 回答
    平潭的“蓝眼泪”,这片令人神往的蓝色荧光海,总让人好奇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实,它的背后是一场生命与环境的奇妙共舞,一场微小生物的集体狂欢。首先,我们得认识一下这场蓝色奇迹的主角——一种叫做“希氏弯咽海萤”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这是一种单细胞的浮游生物,个头小到肉眼.............
  • 回答
    .......
  • 回答
    台湾人和“中华民国”这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细微差别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台湾的历史、政治发展以及民众的认同心理。台湾人在眼里的台湾和“中华民国”总体来说,在很多台湾人心中,“台湾”和“中华民国”并非完全等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三十出头,糙汉子一个,看完《那年那兔那些事》和它的番外,眼眶湿润简直是常态。不是矫情,也不是没出息,就是感觉心底里有股什么东西被触动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但就是涌上来了。你说你的眼睛含泪,我懂。那不是因为剧情有多么轰轰烈烈,多么赚人眼泪的生离死别(虽然也有,但更多时候,它是一种更内.............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我太理解了。那种埋头苦干,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原地踏步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沮丧。职场不是一个单纯比拼体力的地方,更考验的是我们的“巧劲”和“情商”。你觉得自己沟通有障碍,又没眼力见,这确实是很多职场“老实人”的痛点。不过别灰心,这绝对不是绝境,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然后找到解决的办法。.............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我们人类有两只眼睛而不是三只,这背后牵涉到进化、生物学和生存策略的方方面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漫长而精巧的设计过程,但并非由某个“设计师”刻意为之,而是自然选择这位“严苛的裁缝”一步步“裁剪”出来的结果。1. 立体视觉的优势:深度感知与精确定位首先,我们得聊聊立体视觉(Stereosco.............
  • 回答
    有些人看待事物之所以能触及本质,仿佛拥有一双能穿透迷雾的眼睛,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这与他们长期以来积累的 知识储备和经验阅历 息息相关。想象一下,一位资深的医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早已将人体结构、疾病症状、治疗方案等信息深深烙印在脑海中。当他面对一个病人时,他不仅仅是看.............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有些全麻手术的时候,医生会给病人把眼皮粘起来。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什么随意的操作,里面有不少门道和讲究呢。你想想,全麻手术嘛,病人是完全睡过去的,意识不清,自己是控制不了身体的任何动作的。这时候,咱们的眼睛虽然闭着,但它并不是一个完全静止不动的器官。它会不自觉地发生一些微小.............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可能存在的某些负面看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叠叠的因素,看看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些人的态度。首先,历史的遗产总是沉甸甸的。在苏联时期,中苏关系曾经历过蜜月期,也经历过“老大哥”与“小兄弟”般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触及到了生物演化的核心奥秘!要说地球上的动物为什么绝大多数都有眼睛,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生存优势和环境适应的故事,充满了漫长岁月的智慧选择。咱们先想想,眼睛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在咱们人类看来,那是了解世界最重要的窗口。但从一个古老生物的角度来看,眼睛的功能其实可以用几个字概括:感.............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这些现象,确实是很多人生活中会遇到的,也常常引起好奇。这些“为什么”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我们身体的遗传、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的复杂交互作用,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能一概而论。咱们就来一件件聊聊。 为什么成天玩电脑的人眼睛都是5.2?首先,这里提到的“5.2”很可能指的是视力表的读数,比如在中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想啊,我们人类脑子里冒出来的那些“怪物”,为什么总是有眼有嘴,甚至长得跟我们自己很像?这可不是什么偶然,而是藏着我们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我们是通过自己的视角和经验来理解世界的。 眼睛是看东西的,嘴巴是说话、吃饭的,这些都是我们日常.............
  • 回答
    啊,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确实是《魂》系列和《艾尔登法环》中一个非常迷人又耐人寻味的共通点。防火女们普遍拥有眼疾,这个设定并非偶然,而是贯穿这些游戏世界观和叙事的一条重要线索,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让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咱们好好聊聊这个。首先,得承认,从《黑暗之魂》一路走到《艾尔登法环》,玩家.............
  • 回答
    饺子,这位在动画界崭露头角的导演,他的崛起之路,确实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之前,这位来自四川的青年,其个人生活和事业经历,用“穷小子”来形容毫不为过。那么,究竟是谁慧眼识珠,在这个籍籍无名的创作者身上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又为何愿意孤注一掷地投入巨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
  • 回答
    关于“大龄剩女”的讨论,确实充斥着不少关于性格问题和眼光过高的标签。但要是把这个问题抛给“大龄剩男”,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大龄剩男?好像没那么多人讨论啊。” 这倒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在婚恋这件事上,性别化的解读和期望总是不太对称的。如果非要刨根问底,大龄剩男背后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挺复杂的,而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