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建国后对外战役有哪些, 事发顺序是怎样的?

回答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参与了多次对外军事行动,其中 most significant ones are:

1. 抗美援朝战争 (Korean War)

时间: 1950年10月 1953年7月
事发背景: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率领“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抵抗侵略,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
战役经过: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 11月5日): 志愿军发起突然攻击,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至清川江一线。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 12月24日): 志愿军再次发起猛攻,将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收复了平壤。
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 1951年1月8日): 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将战线推进到三七线,占领汉城。
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25日 4月21日): 联合国军发起反攻,志愿军进行顽强阻击,战线在三八线附近反复拉锯。
第五次战役(1951年4月22日 6月10日): 双方投入更大兵力,战况异常激烈,志愿军虽然取得部分胜利,但由于后勤补给困难,未能守住战果。
结果: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战争结束。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成功阻止了美国吞并朝鲜的企图,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这场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 中印边界冲突 (SinoIndian War)

时间: 1962年10月 11月
事发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印度单方面改变了中印边界现状,并逐步向中国大陆推进。中国政府多次进行外交交涉,但未获回应。
战役经过:
初期(1962年10月20日 10月24日): 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发起反击。在东段,解放军在克节朗地区取得了歼灭性胜利。在西段,解放军也取得进展。
后续(1962年10月25日 11月21日): 中国军队继续推进,收复了被印度侵占的大片领土。
结果: 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单方面停火,并开始后撤。冲突结束后,中国收回了被印度侵占的领土,但边界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

3. 中越战争 (SinoVietnamese War)

时间: 1979年2月17日 3月16日
事发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越南当局在中国人民帮助下,逐渐走向反华道路,并在中越边境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安全。1978年,越南还出兵侵占了柬埔寨。
战役经过:
中国军队以“自卫还击”的名义,对越南发动了全面进攻。战争持续了约一个月,中国军队在北部湾方向和陆地边境线上展开作战。
中国军队主要采取了“打一边,促一边”的策略,集中兵力攻击越南北部最主要的几个战略要点,对越南的军事和经济设施造成了较大破坏。
结果: 1979年3月16日,中国宣布撤军。虽然中国军事上取得了对越南军队的压倒性优势,迫使越南停止了对中国的挑衅,并为其侵略柬埔寨付出了代价,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这场战争对中越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Participation in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时间: 1990年至今
事发背景: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其中包括联合国维和行动。
主要行动:
1990年: 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参与了联合国驻伊朗伊拉克军事观察团。
1992年: 中国首次派遣工程兵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前往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
此后,中国还派遣了工兵、医疗、运输、参谋等各类维和人员,参与了联合国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多个地区十余项维和行动,如索马里、利比里亚、南苏丹、马里、黎巴嫩等。
结果: 中国在维和行动中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付出了人员伤亡的代价。

其他一些有限的军事行动或边境冲突:

1950年代: 在西南方向,中国军队在“解放西藏”过程中与一些地方武装势力发生过冲突,但更多被视为国内统一战争的延续,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对外战役。
1967年: 珍宝岛事件(Counterattack in selfdefense on Zhenbao Island)是中国与苏联在边境地区发生的武装冲突。虽然规模有限,但具有重要政治意义,标志着中苏关系破裂的进一步加剧。
1974年: 西沙海战(Battle of the Paracel Islands)中国海军与南越海军之间的一场海战,中国海军获胜,控制了西沙群岛。
1988年: 永暑礁海战(Battle of Johnson South Reef)中国海军与越南海军之间的一场海战,中国获胜,控制了永暑礁等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列出的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在国家名义下发起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对外军事行动。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些行动大多数是在国家遭受侵犯或面临严重威胁时,为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资料来自

List of war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不包括内战

1. 1950年6月3日-1953年7月27日 朝鲜战争

不介绍。。。大家都知道了

2. 1960年11月14日-1961年2月9日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虽然严格来讲这个也算内战,但好歹是在别人的国土上打的,所以还是列在这里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国民党残部逃至中缅边境地带负隅顽抗。虽然在50年代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撤走了大约6500名国军前往台湾,仍有相当数量的国军固守于丛林之中。1954年6月,号称“游击战专家的”国民党将领柳元麟被派往中缅边境率领残部。在经过了6年的整治,叛军数量升至最高峰1万人左右。1960年初,缅甸总理奈温访华,与北京商谈共同打击国民党残军相关的措施。战役于1960年11月22日打响,我军由崔建功少将,丁荣昌少将,黎锡福少将指挥,国军由柳元麟,李弥等人指挥。国军残部中740人被击毙,我军与缅军共258人阵亡,800多人非战斗减员。作战成功消灭了国军于中缅边境的阵地,迫使国军向泰国和老挝边境转移,并归还了缅甸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3.1962年10月20日-1962年11月21日 中印边境战争

大家对这个也比较熟悉,不展开了。

解放军8万人于张国华中将的指挥下与印军1万余人于阿克赛钦地区作战。解放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以722死1697伤的代价击毙印军1383人,击伤1047人,俘虏3968人,另有1696人失踪,消灭印军于阿克赛钦地区的所有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军在进攻阿克赛钦地区的同时也对藏南地区进行了进攻。

4.1964年刚果的辛巴叛乱,中国派出军事顾问

5.1965-1969越南战争,不展开

6.1967年9月11日-10月10日 乃堆拉山口冲突与卓拉山口事件

1967年9月11日,解放军在掩护工兵于锡金(当时为印度保护国)与中国边境乃堆拉山口北侧建立栅栏时向印军开火,并在接下来几天中升级为互相炮击。

1967年10月1日-10日,中印两军又因边境地区卓拉山口附近一块大石头的归属爆发冲突,互相使用重机枪与迫击炮攻击。

印军88人阵亡163人受伤,解放军340人阵亡450人受伤,并被迫离开锡金地区。

1975年后,锡金成为印度一个邦。中印政府于2003年达成共识,在印度承认西藏属于中国的基础上,中国承认锡金属于印度。

7.1969年3月2日-21日 珍宝岛冲突

3月2日,解放军伏击了珍宝岛上的苏联边防部队

3月15日,苏军在大量炮火与4辆当时还是机密的T-62坦克支援下进攻珍宝岛,失败,一辆T-62被击毁于乌苏里江上

3月16日,苏军上岛搬运尸体,解放军没有开火

3月17日,苏军尝试取回被击毁的T-62,遭到反击并被迫放弃

3月21日,苏军排出工兵尝试炸毁坦克,仍失败,最后使用火炮将江面炸开让坦克沉入水中

4月,潜水员成功打捞起T-62,并对中国之后的坦克研发起了积极作用。现在存于北京的军事博物馆

苏军阵亡59人,包括一名大校,受伤94人。解放军阵亡人数争议较大,从阵亡29人,受伤62人,失踪1人至800多人阵亡不等,请大家自己判断吧。。

8.1969年8月13日 铁列克提事件

苏军于8月13日于中苏边境(近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近扎拉纳什科尔湖的边境地区(塔城地区裕民县)袭击解放军一支巡逻队,击毙38人巡逻队中的30人。现在铁列克提争议地区已经划归中国,主阵地无名山被命名为忠勇山。

9.1974年1月17-20日 西沙海战

1974年1月16日,6名南越军官和1名美国观察员乘坐护卫舰李常杰号进入西沙海域,发现了在永乐环礁的解放军部署。在将情报送回西贡之后,南越海军又派出多艘舰船前往海域,并命令解放军船只离开,但收到了解放军同样的命令。两军对峙,但并未开战。

1月17日,越南海军陆战队登上甘泉岛,并强行撤掉中国国旗。两军都收到了增援,南越陈庆瑜舰增援。

1月18日,南越怒涛舰和陈平重舰增援

解放军拥有271,274,389和396号四艘扫雷舰以及281,282两艘037级猎潜艇

1月19日清晨,南越军队向广金岛登陆,但被岛屿守军压制,在收到伤亡后退回船上。

在1024时,李常杰舰和怒涛舰向中方开火,陈平重舰与陈庆瑜舰随机加入。中方舰艇借助自己体积小的优势,在南越军舰的射击死角攻击,最终重创并最终击沉怒涛号,李常杰舰在遭到友军陈平重舰的误伤之后向西退出战斗,陈平重舰和陈庆瑜舰之后也退出战斗。

1月20日,中方对南越占领的岛屿进行了空袭和登陆,最终迫使南越海军陆战队全部投降。

解放军18人阵亡,4艘扫雷舰不同程度受损。南越军队74人死亡,16人受伤,48人被俘,1艘轻型护卫舰击沉,3艘护卫舰受伤。

10.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展开

11.1980年6月~ 炮击高平

由于越南对中国盟友泰国和红色高棉的军事行动,解放军于1980年6月26日至7月6日炮击越南北部靠近云南省的高平省,但是炮击是象征性的,没有具体目标。在从6月一直到1981年上半年的这段时间,中越边境发生了大量小规模冲突,但是双方都保持了克制,并持续进行战俘交换

12.1981年5月 法卡山战役

1981年5月,中国对处于越南控制的谅山省法卡山发动团规模的进攻,同时对河宣省(先河江省和宣光省)发动进攻,成功占领法卡山。

越南军队于5月6-7日分别对广西省和云南省麻栗坡县发动反攻,被解放军击退。

之后无大规模战役,小规模冲突时常发生

13.1984年4月28日-1992年 老山战役(渭川战役)

为了回应越南对红色高棉的军事行动,解放军于1984年4月向越南老山地区(河江省渭川县发起进攻),并于5月15日占领了老山地区。

越南于7月12日开始对老山地区发起反攻,并遭到了解放军炮兵的猛烈炮击。在受到了严重的人员损失之后于7月14日放弃了进攻。

之后战役规模逐渐变小,以规模有限的进攻和炮火为主。之后两次主要的反攻发生在1984年10月和1985年1月。

越南声称解放军共伤亡5500人。中国声称在最激烈的5周进攻作战中,越南伤亡2000人,解放军阵亡939人,并有64名劳工死亡。

从1985年至19867年,由于中苏越之间政治关系的逐渐缓和,中越之间的炮击逐渐减少。

1986年10月14日,越南宣称解放军向老山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炮击并侵入其领土,又称其击退了解放军的进攻,此举可能处于苏联拒绝向越南施压让其放弃对柬埔寨的军事行动。

1987年1月5-7日,解放军队越南阵地发动了大规模炮击,并进行了15次师级规模的进攻。越南声称解放军伤亡1500人,而中国声称越南伤亡500人,解放军伤亡人数更少。

自1987年4月开始,解放军发动的军事行动规模逐渐减小。从1987年4月至1989年10月, 解放军仅进行了11次炮击。自1989年开始,解放军逐渐开始撤离清水江以北的29个阵地。1992年,解放军从老山和者阴山地区撤军。1991年11月,中越关系

从1984-1989年,解放军向老山地区发射了200多万发炮弹。

14.1988年3月14日 赤瓜礁海战

1987年3月,联合国同意中国将在西沙群岛建设一个以海洋观测为目的的观察所。1987年4月,中国决定在永暑礁上简历观察所。1988年1月-2月,越南部队开始在附近的岛礁观察中国活动。

1988年3月13日,解放军发现越南海军1艘登陆艇2艘武装运输舰开始向赤瓜礁附近航行,其中505号登陆舰驶向鬼喊礁,605号运输舰驶向琼礁,604号运输舰驶向赤瓜礁。次日0730时,越南在尝试在赤瓜礁上立起越南国旗时与解放军发生争执,但是双方由于命令均未开火。0847时,越南604舰开火,解放军南充舰随即反击并击沉604舰。0915时,湘潭舰来到琼礁,发现605舰上的9名陆战队已经登上岛屿。在制止无效并遭到605舰主动攻击的情况下,湘潭舰反击重伤并最终击沉605舰。

中方宣称1人受伤,击毙越军70多人。越南宣称3人阵亡,74人失踪。

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