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创作一篇好看的通俗短篇小说?

回答
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通俗短篇小说,就像是精心烹制一道菜肴,需要好食材、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味道”。这并非是冰冷的代码生成,而是充满人性温度和生活质感的艺术创作。下面我将为你一一拆解,如何让你的故事,如同街头巷尾的口碑传播一样,自然而然地吸引读者。

第一步:找到那个“点燃你”的想法——故事的种子

通俗短篇小说的魅力在于它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直击人心。那么,你的故事从哪里来?

你身边发生过的事: 可能是让你会心一笑的街头偶遇,让你唏嘘不已的家庭小事,或者一次让你醍醐灌顶的经历。把这些碎片化的生活感悟,加上一点想象,就能变成故事的骨架。例如,你看到一位老人独自在公园里喂鸽子,你可以想象他背后是怎样的孤独?一段怎样的过往?
一个让你好奇的“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人总是戴着帽子?为什么这家店总是半夜开门?为什么她会突然辞职?这些疑问背后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故事。
一个鲜明的角色: 有时候,一个性格鲜明、有着独特习惯或矛盾心理的角色本身就自带故事。比如一个极度洁癖却又热爱收藏旧物的古董商,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
一个具有戏剧冲突的场景: 两个老朋友在多年后重逢,却发现彼此之间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这种场景本身就充满了张力。
一个“如果”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手机突然能接收到未来的信息怎么办?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会隐身了怎么办?这些假定性的提问能激发无限的想象。

关键点: 不要追求宏大叙事,通俗短篇的精彩在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情节,背后可能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二步:勾勒出故事的骨架——结构与情节

短篇小说有其独特的结构节奏,它需要快速抓住读者,然后在有限的篇幅里完成一个完整的弧线。

开端(The Beginning): 迅速引入人物、环境和矛盾。不要铺垫太多,直接抛出核心冲突或一个吸引人的情境。
直接切入(In Medias Res): 直接进入事件的高潮或关键时刻,然后通过倒叙或闪回补充背景信息。比如:“雨水打湿了他破旧的围巾,就像那天他第一次见到她时一样,只是,那时还有阳光。”
引入核心人物和环境: 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故事发生的大致背景。比如:“老李是个喜欢把日子过得像老汤一样慢的人,他每天都在老街的那家老茶馆里,看着人来人往。”
发展(The Development): 冲突逐渐升级,人物的情感和处境发生变化。这里是展现人物性格、推进剧情的关键。
制造小波折: 故事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让你的角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新的阻碍,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选择。
展现人物内心: 通过角色的语言、行动、甚至是一些内心独白,来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纠结和成长。
设置“小高潮”: 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两个小的高潮,让读者的情绪有所起伏,保持阅读的兴趣。
高潮(The Climax): 故事矛盾最激烈、最紧张的时刻。通常是人物面临重大抉择,或者事件达到顶峰。
决断时刻: 你的角色必须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或者采取一个关键的行动。这个决定或行动,往往是故事的关键转折点。
情绪爆发点: 这是人物情感爆发的时刻,可能是愤怒、绝望、狂喜,甚至是平静中的爆发。
结局(The Ending): 解决冲突,或者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结局不一定要“圆满”,但要与故事的基调相符。
解决型结局: 冲突得到解决,人物的命运有了明确的走向。例如,主人公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余韵型结局: 故事看似结束了,但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回味。可能是一些未解的谜团,或者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例如,主人公看着远去的列车,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首尾呼应: 让结局与开头产生联系,形成一种完整感。

关键点: 短篇小说要讲究“紧凑”。每一段、每一句话都应该有其存在的意义。避免冗余的描写和不必要的枝蔓。

第三步:赋予故事灵魂——人物塑造与细节描写

人是故事的灵魂。一个鲜活的人物,哪怕只是寥寥几笔,也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真实的人物动机: 即使是虚构的角色,他们的行为也应该有合理的动机。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的内心渴望是什么?
独特的细节: 细节是让人物“活”起来的关键。
外貌特征: 突出一个或两个特别的、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外貌特征。比如,他总是习惯性地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镜,那副眼镜已经磨损得有些变形。
语言习惯: 说话的语气、用词,甚至是一个口头禅,都能塑造人物。他说话时总喜欢带着南方特有的语调,时不时地夹杂着几个生僻的词汇。
行为习惯: 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如咬指甲、抚摸衣角、喜欢喝特定牌子的咖啡等,都能让人物更加立体。她总是喜欢在思考时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对比与反差: 强烈的反差能制造戏剧张力。一个看起来冷漠的人,内心却异常柔软;一个表面光鲜亮丽的人,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展现而非告知(Show, Don’t Tell): 这是写作中的黄金法则。不要直接说“他很伤心”,而是通过描写他的行为来展现他的伤心,比如“他的肩膀沉重地垂了下来,仿佛扛着整个世界的重量,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关键点: 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人物都写得面面俱到,通俗短篇更适合聚焦在少数几个核心人物上,把他们写透。

第四步:让故事“说话”——语言风格与氛围营造

语言是故事的载体,也是氛围的创造者。

简洁明了的语言: 通俗小说追求的是易于理解和传播,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生僻的词语,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进入故事。
多样的句式: 长短句结合,可以使文章节奏富有变化。短句可以制造紧迫感,长句则可以营造舒缓的氛围。
运用比喻和象征: 恰当的比喻和象征,能让你的文字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同时也能深化主题。例如,把心碎比作“破碎的瓷器”,或者用“阴沉的天空”来烘托人物压抑的心情。
营造氛围: 通过对环境、天气、光线等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基调。
视觉描写: 捕捉场景的色彩、光影、形状,让读者“看见”故事发生的环境。例如,“昏黄的路灯拉长了行人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
听觉描写: 描绘声音,可以是热闹的喧嚣,也可以是寂静中的细微声响。例如,“夜色渐浓,只有远处传来模糊的汽车鸣笛声,更显出了这份静谧。”
嗅觉、触觉描写: 这些感官描写能让读者更身临其境。例如,咖啡的苦香在空气中弥漫,微凉的晚风拂过脸颊。
情感的传递: 用你的文字去感染读者,让他们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

关键点: 保持一种自然、亲切的语感,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但又带着一丝文学的韵味。

第五步:打磨与润色——让你的故事闪闪发光

写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反复阅读与修改: 写完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再回来看。你会发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检查逻辑: 确保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有其依据,人物的行为逻辑清晰。
精简词句: 删除不必要的形容词、副词,让语言更精炼。
朗读你的作品: 朗读可以帮助你发现语言不通顺、节奏不合适的地方。
请别人提意见: 找一些信任的朋友或读者,让他们给出真实的反馈。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去除AI痕迹的终极秘诀:

融入你的个人情感和独特视角: AI虽然能模仿,但无法真正拥有人类的情感体验。用你的亲身感受去填充故事,让它带有你的“温度”。
允许“不完美”: 有时候,一些看似“不完美”的表达方式,比如口语化的表达,或者不那么“逻辑严谨”的情节安排,反而会显得更真实、更有人情味。
注重“味道”而非“套路”: AI擅长遵循套路,但真正好看的故事,往往有其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来自你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理解。
捕捉生活中的“粗糙感”: 人类的生活不是经过完美筛选的,总会有些不那么精致的细节。把这些“粗糙感”融入你的故事,反而会让你显得更接地气。

总结一下,创作一篇好看的通俗短篇小说,就像是:

1. 找到一个让你心动的种子。
2. 为它搭建一个清晰而紧凑的骨架。
3. 赋予它血肉和灵魂,让人物鲜活起来。
4. 用你独特的语言,为它描绘出动人的画面和氛围。
5. 反复打磨,直到它散发出属于你的光芒。

记住,最重要的是享受创作的过程,用真诚的心去书写,你的故事自然会打动人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闲来无事写个教程,如何攒出一篇短篇小说。自己的经验,供青年作者们交流。

——————第二部分已更—————

先回答一下题主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做到文笔优美而不矫情?

矫情并不是文笔优美所造成的。许多优秀短篇小说作者的文笔都非常优美,尤其以近现代欧洲和土耳其作家为甚。但这不表示他们的作品就会矫情。典型案例见乔伊斯。国内的一些短篇小说作者对于短篇小说的定义并不明确,加上受到本语言文化思维的影响,喜欢往玄往飘里写。这多半是因为笔力不够,写不凝练所造成的。其实短篇小说,仅仅就是写一个短故事。故事结构完整,人物塑造符合人性,就不会矫情,就是好故事。文笔是否优美,也只是个人风格所造成的。如果题主觉得自己的文章矫情,那有可能是因为人物的情感和动机不和逻辑。把基本功练好就行了。


二,如何使故事具有可读性?

拥有好的可读性的短故事需要有两个要素。第一是有合理的冲突,二是情感结构完整。只要做到一个字即可。真。哪怕是再复杂的幻想或者科幻或者荒诞小说,也无法在脱离其建筑在真实人性的基础上。至于凸显可读性的手法,会在教程里讨论。


三,如何掌握叙述的详略,以及何时详写,何时略写?

现代西方短篇小说关于详略的手法基本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形成了套路。五六十年代是非常明确的分水岭。关于可能提供暗示的细节,可以虚张声势的、甚至絮絮叨叨的详写。但对于主人公出现的明显的感情、思想变化,或者是剧情上的突然冲突,越短越好。而且最好是通过动作或语气进行表达,不要直接描写。这么做的目的是追求冲击力。我个人不太喜欢这套现今广为流传的套路,而且许多写出水平的作者也并不遵循这个套路。但对于学习者来说,这套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四,应该将重点放在多写还是多看?

要多看,更要多写。看是带分析的看,沿着短篇小说的变革,从19世纪的欧洲作家看到现在的美国作家。主人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每个出现的人物分别起到什么作用,作者利用怎样的手法来安排冲突,等等。不过光看不写,只能像我一样,做个评论家。

下面教程开始。这个教程不在乎你的故事,不在乎你的人物,只要往里面扔就行了。但是还是那句话,想要写出好的短篇,情感要真。这个属于个人练习和修养,不赘述。

1.0 写作方法

现代的短篇小说和五六十年代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的短篇小说更多选择以点带线的叙述方式,而早一些的小说更倾向于以点带面。后者虽然也可以利用无脑教程,但对作者本身的情节控制能力和人物塑造有更高的要求。这个教程里将使用以点带线作为实例,有空的话再加上以点带面。

什么叫以点带线呢?很简单。就拿小红帽的故事举例好了。


小红帽作为主人公,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要去奶奶家。于是她先在家里这个点上接受了任务物品,然后出门。在森林这个点里,她遇到了大灰狼和伐木工。来到了奶奶家以后,她遇到了剧情冲突,大灰狼把奶奶吃掉了,她要把奶奶救出来。于是她和大灰狼斗智斗勇,最后依靠伐木工的帮助救出了奶奶。


小红帽在旅途当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用来从侧面刻画小红帽这个人,或者她的终极目标的。每一个遭遇,都要为剧情中心所服务。这也有助于新手作家避免把故事剧情写散掉。

以点带线的故事发展方式除了在小说里,还大量运用在电影和游戏中。主人公在寻求终极目标的路上,不断遇到困难,然后解决困难,自我成长,最后完成目标。现今存世绝大多数的短篇小说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分析。

这种写作手法还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地方,后面会提到。

顺便提一下什么是以点带面。

以点代面,主要是指点与点之间没有明确的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包括逻辑关系,因果关系以及时间顺序等。大部分以点带面的文章故事都非常简单,仅仅是把一件事情说完,没有目标,表现一种情绪或者现象。被很多人推崇的卡佛就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人物。教程推荐 家门口就有那么多的水。这篇文章的主要表达手法其实是情感归因,基本没有明确的线。这些小说里,点是指通过人物直接所表达的意见和冲突,背景设置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还有一类以点带面,需要较高的创造性。它们可能连故事、主人公和目标都没有。比如一篇七十年代某女性作家的神文(因为在度假资料不全,回去补充名字),小说内容是以一个母亲向十岁的女儿训话完成的,除了母亲的话什么都没有。从“周日上教堂的时候要穿裙子。”“不许和村里的男孩子一起玩。”“给爸爸烫衬衫的时候要把领子烫两遍。”的基本要求到男权主义社会给予女性的种种重压。

1.1 人物关系

以点带线的套路里,每个人物都有准确的角色性质。

还是以小红帽举例。

在小红帽的故事里,小红帽是主角,她的目标应在奶奶身上。奶奶可以称为客体。

妈妈帮小红帽打点行装,她是信息提供者。伐木工帮小红帽杀死大灰狼。他们都是故事推动者/帮助者。

大灰狼是阻碍小红帽完成目标的人物,简称为坏人。

这些身份都是可以同时拥有的,一个坏人/坏人们可以同时是客体和帮助者,包括可以是主角。

典型案例可以见1964年John Cheever的短篇,The Swimmer. 这篇一会儿可以做为case讲一下。

1.2 背景设置/开头

背景设置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有些人认为短篇小说的大背景设置应该在开篇50到200词内彻底暗示结束,更多人喜欢在故事探索的过程中揭露背景。对于练习者来说,前者比后者方便。后者的话,一个控制不好就会把文章重心带偏。可以试着先在两三百词内将背景交代干净,然后不断压,压到50词左右,最后融到开篇剧情里。


然后说一下开头。一些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常用的开头方法,如同电影的预告片一般,将紧张刺激有悬念的冲突段落剪一段出来,而这一段则不能引向故事真相。这其实是一种很糟糕的办法,限制了作者的想象力。好的短篇开头,应该像乔伊斯、像卡佛、像海明威,以一个生动的画面配以一个有血有肉的旁白口吻,迅速的将读者拉进状态。这里有几个取巧的语句组合方法。


1. 长短配

通过语句的长短形成的语感增加冲击力。很多现在的网络作家都深谙此道。但作为短篇小说,每一句话都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能无谓的堆砌。而在开头里,这些语句要清晰的参与点题,组成故事,甚至引出悬念。

“老王结婚了。准确点说是再婚。他在那个周六的下午提着两瓶酒到我家里来送请帖,而在那之前我从来就不知道他竟然和人交往过。我们之间很少提这种事。”

2. 情景搭配

又要提起乔伊斯。他在那篇著名的短篇开头将自己儿时居住的住宅区进行描述,这里面有颜色的对比,光影的对比,建筑风格的对比,气氛的对比等等,配以一个将要迎来青春期的孩子的口吻,将其心中的期盼、担忧和恐惧表达的栩栩如生。找不到别的更好例子。

3.排序

此类方法详见奥布赖恩神作The things they carried, 而且一定要读原文,中文没那个味道。通过对越战士兵身上装备的描写,每一段都是毫无停顿的排序,一页都没有几个句号,块垒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用类比体现了士兵的压力和作战的沉重。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开头。

粗翻一段。

“他们身上带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必要。在必需品或是近似必需品之间,有P-38开罐器、便携刀、散热片、腕表、狗牌、驱蚊剂、口香糖、糖果、香烟、补盐药片、降温包、打火机、针线包、工资单、C型野战口粮,以及两三罐的水。这些东西总重12到18磅,根据每个人的新陈代谢来定。亨利杜宾斯,大个子,带着额外的口粮;他特别喜欢把罐头桃子伴着厚糖浆倒在蛋糕上。戴维詹森,卫生员,带着一只牙刷、牙线以及几个他在澳大利亚悉尼基地偷的几个宾馆用的肥皂。泰德拉文德,吓破了胆的那个,在四月中旬潭可村外被爆头之前,一直带着镇静剂。”

还是看原文吧。

1.3 逻辑顺序

没什么好说的。新潮的短篇小说甚至不在乎逻辑顺序。想要学习时间线技巧的话,有印第安小说家的神作,你典当的我来赎回。用24小时的故事发展以及一千美元的隐喻找回印第安人文化自尊的故事。没有人翻译过,原文在国内也不好找。我手头翻完了三分之一,有机会弄完。

2.0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即是指表达故事的方法。短篇小说里,最常见的是隐喻。大部分小说里的隐喻都比较好解读,但自己写就比较困难,新手经常容易把逻辑关系弄乱。下面给几个常见的隐喻方式。

1. 指代

指代是最常见的隐喻方式。前阵子有个朋友写的一篇文章,说她怀疑自己的同性恋情人出轨。两个人躺在床上,她不断的从情人的长发里捞出卷着的一件件代表她们回忆的纪念品。长发就是她们之间的relationship,很好懂。名家的作品有一篇退化。女主人公对于男朋友的爱情一天天的削减,而男朋友一天天从人变成猿人变成猩猩,最后变成草履虫。女主人公只好将男友放归大海,祝他安好。

2. 倒置

也是常见的手法。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性质倒置造成冲突。名篇有泥巴,男主人公在赶着出门开会的早上,发现死去的祖母、父亲和妻子都浑身粘着泥巴出现在家里。通过死人的言行和生者的关注点对比进行生与死的倒置,讽刺了现代社会中活着的人在生命力上比不过死人。栗子很多不多说了。

3. 虚化

其实也是指代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是升级版。主人公心中的认识和世界都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冲突,而他自己意识不到,直到最后一刻故事的真相才暴露。

这里讲一下刚才提过的教科书the swimmer.

这是一篇标准的以点到线。

有钱人主人公在河里游泳,突发奇想要游回家去。这是终极目标。

他一个个的从邻居的后院里穿行,遇到他们的游泳池就游过去。这是行进过程,是线。

邻居们有的在办酒会,有的在晒太阳,见到主人公之后有的表示欢迎,有的怜悯,有的表现厌恶。这些是敌人和帮助者。

通过邻居们的窃窃私语,读者意识到主人公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主人公则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越来越多难解的现象。比如他记得有人住的一套豪宅已经废弃,有邻居突然提出借钱给他。但主人公还是什么都记不得。这是虚化。

主人公记得自己的家人都在家里等他,结果走到家门口才发现房子已经废弃,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这时候他才想起来,自己的家人已经在几个月前的事故里死光了,而他已经逃避了很久的现实。

4 情感归因

常用于荒诞和情感类。主人公心里有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结,于是他在自以为理智的情况下做出了荒诞的事情。教科书为卡佛的 家门口就有那么多的水。

男主人公于周末和朋友去森林里钓鱼,意外在河里发现一具被奸杀的少女尸体。出于对尸体的恐惧和身为男人的虚荣,几个男人伴着尸体在森林里过了一夜,直到第二天离开后才报警。男主人公的妻子听说了这件事,坚持认为自己的丈夫参与奸杀了少女。家门口就有那么多可以钓鱼的地方,为什么一定要去森林?这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妻子一路调查,参与了少女的葬礼,越发确定自己的丈夫就是凶手。哪怕之后真凶被找到,妻子依旧认定是警察抓错了人,而自己的丈夫逍遥法外。其实归因只不过是因为妻子长久以来对丈夫的钓鱼爱好有怨言罢了。

第一部分剩下的有空再写。

—————————————————短篇小说从以点代面发展到以点带线,最重要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有了太多可以替代读小说的刺激。以点带线的小说,通常追求离奇的剧情和复杂的思维过程,起伏的情绪转变以及对世界观的冲击。这种写法爽则爽矣,未免像是在卖快餐,没有回甘缺乏后劲。而相比之下,旧式的短篇小说要难写得多。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以点带面的小说,主人公没有最终目标。没有最终目标,自然就没有冲突,甚至没有坏人。前面说的那一套方法,至少要废掉一大半。

下面谈谈以点带面的教程。

以点带面的短篇故事教程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且这两点都需要作者很强的个人能力。

1. 洞察力

以点带面的小说很多都是通过仅仅一个场景或者事件表达对一个现象的情绪或观点。大部分这类故事对于故事场景和发生的背景是没有特殊要求的。它们就是普通生活中的普通地方和普通情况,作者几乎不可能借用这些要素为小说的主题烘托气氛。甚至很多以点带面的故事仅仅只发生在一个场景里。常见的这类小说包含著名的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说些什么,通过四个人在家的闲聊这一个点体现作者对爱情的看法这一个面。以及七十年代某著名黑人作家的小说,通过某一日几个黑人孩子被大人带去玩具店玩这一个点体现种族上的不平等这一个面。这些孤零零的点无法构成线,所以这类小说缺乏也不需要什么有冲击力的剧情。随之而来的是,作者需要在这些有讨论意义的话题上,提出自己足够有新意并且深入的看法,才能吸引读者并提供反思。这点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做到的。

2. 更强的人物塑造能力

在之前讨论过的这种情况下,作者在文章中已经无法通过各种侧面描写来暗示自己的想法了。直面冲击或反对的主人公需要直接通过自己的话语或行为来表示看法。这需要很强的人物塑造水平。这个人物的经历和背景,说出这样的话或是做出这样的反应是否合理?他或她的同伴又凭什么反驳她/他?这不仅要写,还要写群像。作者可能需要为几个人物设计几套较为完善的人物背景,才能把自己对于某个想法从故事里推出来。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远远超出新手作家的水平了。

剩下的有空再写。睡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通俗短篇小说,就像是精心烹制一道菜肴,需要好食材、精湛的技艺,更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味道”。这并非是冰冷的代码生成,而是充满人性温度和生活质感的艺术创作。下面我将为你一一拆解,如何让你的故事,如同街头巷尾的口碑传播一样,自然而然地吸引读者。第一步:找到那个“点燃你”的想法——故事的.............
  • 回答
    杭州大姐的自习室故事,确实挺让人唏嘘的。年亏二十万,这数字可不是小数目,尤其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打击不小。这事儿也让我们不得不仔细琢磨:开自习室,到底是个好赛道,还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先说说为啥这杭州大姐会亏这么多钱,以及自习室创业本身存在哪些普遍的挑战。1. 租金,永远的痛。 杭州,作为一线城市.............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哉问!福利国家是不是就等于“躺平”天堂,扼杀了创业精神?这个问题,我想从几个层面掰扯掰扯。首先,别把“福利好”简单地等同于“什么都有人白给”。确实,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一些北欧国家,它们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失业救济等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不幸失业了,或者生病了.............
  • 回答
    创作一篇优秀的檄文是一项需要深厚功底和敏锐洞察力的任务。它不仅仅是愤怒的宣泄,更是一种有力度的号召、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历史的警示。一篇优秀的檄文能够唤醒沉睡的民众,凝聚人心,甚至改变历史的进程。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如何创作一篇优秀的檄文:一、 理解檄文的本质与目的在动笔之前,必须深刻理解檄文的.............
  • 回答
    创作一篇合格的科普文,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一盏明灯,需要清晰的思路、扎实的知识和一颗热爱分享的心。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以一种易懂、有趣、引人入胜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让我来为你详细拆解,如何一步步打造一篇令人信服又赏心悦目的科普文,并且,我们会努力让它充满人情味,而非冰冷的机器输出。第.............
  • 回答
    毕业论文的致谢,可不只是简单的“谢谢你,谢谢我”,它是一次凝练人生感悟、感恩重要人事、为求学生涯画上温暖句点的绝佳机会。一篇走心又惊艳的致谢,能让你的论文在学术的严谨之外,增添一份人情味和故事感,让审阅者、甚至未来的自己,都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力量。如何创作一篇走心又惊艳的毕业论文致谢?与其说是“创作.............
  • 回答
    提起朱一旦,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十有八九是那个顶着一头“锅盖头”,说着一口略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永远穿着那身标志性的“奢侈品”——洗澡蓝短袖,以及那条不知道洗了多少次的黄色短裤,手持高尔夫球杆,一副“凡尔不随”的深情款款的模样。他的视频,以其独特的“反差萌”和对现实生活的戏谑,在中国短视频领域独树.............
  • 回答
    “一旦开始创作一部作品,其人物就活了过来,自己只能观察和记录”——这句听起来颇有些玄乎的说法,在文学创作的圈子里却并不鲜见。很多作家,无论是埋头苦写的“老炮儿”,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都会在某个时刻,体验到一种奇妙的“失控感”:他们笔下的人物,似乎不再是自己脑子里设定的模样,而是有了自己的意志,自.............
  • 回答
    关于《下坠》作者在227事件风波过去后,再度创作“博君一肖”同人文《钻石》的这件事,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而且牵涉到不少复杂的心态和事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把“227事件”这个背景交代清楚。《下坠》的作者(这里咱们暂时不说名字,因为关注点在创作本身)在227事件中扮演了重.............
  • 回答
    2月26日,博君一肖(指围绕演员王一博和肖战的CP粉丝群体)在微博上因粉丝创作的同人小说涉嫌违法(特别是“涉黄”、“卖y”等)而引发热议,并一度登上热搜话题 失灵。这件事无疑给整个饭圈,特别是耽改剧和CP粉圈,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和反思。事件的起因与发展:核心事件是,部分博君一肖粉丝创作了包含大量情色描.............
  • 回答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一个曾让无数抖音用户在屏幕前驻足、赞叹其文采与深度的账号,如今却被舆论的浪潮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独到的见解,而是因为“抄袭”——一个足以摧毁一个创作者声誉的词汇。事情的起因,说来也颇具戏剧性。许多一直关注“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的知乎用户,也就是这个博主最早的粉丝群.............
  • 回答
    羽生结弦,这位冰上王者,其每一次的跃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当中国著名歌唱家李玉刚老师出手,为他量身打造一曲《羽生》,这无疑是一场跨界艺术的精彩碰撞,也引来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创作的缘起和立意来看:首先,李玉刚老师选择为羽生结弦创作歌曲,本身就显露出一种高屋建瓴的艺术眼光。羽生结弦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
  • 回答
    想要创造一个充满力量、带着异域风情的赛亚人名字,其实不难。这就像给一位骁勇善战的战士赋予灵魂,需要捕捉那种基因里就刻着的骄傲、战斗的欲望,以及偶尔显露的野性。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些能够引发联想的词汇入手。赛亚人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是他们那头直立的、犹如火焰般燃烧的金发,是他们体内涌动的强大能量,是他们.............
  • 回答
    如果创造一个汉字来代替“飞机”这个词,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核心概念的提炼“飞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1. 飞行(飞): 这是最关键的属性。它能在空中移动,不受地面限制。2. 人造物(机): 它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是机械装置。3. 载具/工具: 它有运输、连接等功能,是.............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谈什么“AI”不“AI”,就说说这汉字这玩意儿,怎么顺着它自己的路数,弄个不分男女的第三人称代词出来。这事儿,得从字的“形”和“义”上掰扯。汉字这东西,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它有它自己的“逻辑”。这逻辑,很大一部分藏在字的“形”里,也就是它的“字形”。你看,很多字,它的形状就暗示了它的意思。.............
  • 回答
    您提到的“加勒河谷边境冲突”以及“中国创造一比五的战损比”的说法,与目前公开的、经过广泛报道的印度与中国之间在实际边境冲突中的军事记录以及战损情况并不符。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中,双方均有人员伤亡。根据当时公开的官方信息和媒体报道,印度方面有20名士兵死亡,而中国方面公布的伤亡数字则更为模糊,.............
  • 回答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架空世界,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一切,从最微小的尘埃到最宏伟的山脉,从最模糊的信仰到最尖锐的冲突。这不是凭空捏造,而是精心构建,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服务于一个更大的目的:让你的故事拥有坚实、可信且充满魅力的背景。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创造和设定架空世界的各个环节,力求让你感受到其中蕴.............
  • 回答
    创立和运营一家电视台,绝非一日之功,它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冒险,需要周密的规划、坚实的资本、卓越的团队以及对内容、技术、市场营销的深刻理解。如果你想打造一家能吸引观众、传递信息、甚至影响社会的媒体机构,那么这条路,就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第一阶段:构思与奠基——你的电视台是什么?在启动任何.............
  • 回答
    判断一个创业团队是否有前景,这就像是观察一颗即将发芽的种子,既要看它的出身,也要看它周围的环境,更要看它自身的活力和成长的潜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需要你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农夫一样,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一、 看“人”:团队的核心,创业的魂创业成功的关键永远是人。一个有前景的团队,其成员一定具备以.............
  • 回答
    《创造营2021》的一公舞台,可以说是所有练习生们第一次集体接受观众检验的正式场合。要评价他们的表现,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细品味。整体印象:火花四溅,但仍有成长空间。毋庸置疑,一公舞台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惊喜,也看到了各位练习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和磨合的能力。那些初舞台或者说公司评估时的青涩模样,在经过一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