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安买菜难,是真的吗?

回答
近来,“西安买菜难”的说法在不少地方传得沸沸扬扬。作为一名在西安生活了多年的居民,我确实也感受到了一些变化,也听到了一些身边的声音。这事儿吧,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是”或者“不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买菜难”到底指的是什么。

有人说的是买不到新鲜菜,有人说的是价格太高,还有人说的是买菜的地方少了,出门不方便。这些细微之处,往往决定了大家感受到的“难”有多深。

从我的切身感受和身边观察来说,西安的买菜情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市场和超市的供应情况:

大型商超和连锁超市: 像沃尔玛、大润发、永辉这些大家伙,通常情况下,他们的货源是比较稳定的。即使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前段时间的疫情管控),它们也往往能通过各种渠道保证供应。我印象里,即使在最紧张的时候,这些地方的蔬菜水果也总能见到,只是品种可能略有调整,价格也可能因为运输成本上涨而有些许波动。
农贸市场和小菜贩: 这部分就比较复杂了。有些传统的老市场,因为城市规划、拆迁等原因,数量确实在减少,或者位置变得不太便利。这意味着一些习惯了去家门口菜市场的老居民,可能需要走更远的路去买菜。另外,一些小菜贩的货源可能比较依赖本地或者某个固定的批发市场,如果批发市场出了问题,或者天气原因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他们那里的品种和数量就更容易受到影响。
线上买菜平台: 像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淘鲜达等平台,在过去几年里发展得非常迅速,也确实方便了很多上班族和年轻人。它们在疫情期间的作用尤其突出,提供了“无接触”的购物方式。但是,这些平台也受制于物流、人员调度等因素。在某些高峰期或者特定区域,可能会出现配送慢、部分商品缺货的情况。而且,对于一些上了年纪、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居民来说,线上买菜并不是一个普适的解决方案。

2. 价格因素:

“买菜难”有时也和价格有关。整体而言,西安的蔬菜价格和其他大中城市一样,会随着季节、天气、节日以及一些突发事件(如疫情、运输受阻)而波动。

季节性涨价: 比如冬季,很多蔬菜的产量会下降,或者需要温室种植,成本自然就高了,价格也会比夏季贵一些。
突发性涨价: 某些时候,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影响了产地,或者某个区域出现了疫情导致物流中断,那么短时间内某些蔬菜的价格飞涨是很正常的现象。我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因为某个蔬菜产地出了问题,一种很常见的蔬菜价格翻了好几倍,那段时间大家确实都感觉有点“贵”。
经济因素: 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传导到农产品上。

3. 便利性问题:

社区布局和便利店: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老旧的农贸市场被改造或取缔,新建的社区商业配套也需要时间来完善。如果在一些新建或发展中的区域,商业配套还没完全跟上,居民可能就会觉得“买菜不方便”。
交通: 如果买菜的地方离家远,交通又不便利,那“买菜难”的感受就会加剧。

所以,回到“西安买菜难”这个问题,我认为:

不是绝对的“难”: 对于大多数住在大型社区、习惯去大型超市或使用线上平台的人来说,日常买菜基本能得到满足,只是在品种选择或价格上可能有一些变动。
存在结构性或区域性差异: 部分居民,尤其是居住在老旧小区、依赖传统菜市场,或者在一些商业配套不完善的新区域的居民,可能会感受到更大的不便,包括买菜点的减少、路途的遥远,或者菜品不够丰富。
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像前几年的疫情,对整个社会的供应链都造成了冲击,买菜难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过,西安也不例外。但疫情过后,情况普遍有所好转。
“难”的标准因人而异: 有的人要求的是“品种齐全,价格实惠”,有的人可能只是“能买到基本蔬菜就行”。

总的来说,西安的买菜情况,应该是一个正在发展和变化中的状态。 城市在进步,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农贸市场、超市、线上平台等多种业态并存,为市民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但同时,一些传统模式的消逝,新模式的建立,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扰动,都会让一些居民在某个时期、某个方面感受到“买菜难”。

我个人觉得,与其说“买菜难”,不如说是一种“新的买菜方式的适应期”或者“特定群体买菜便利性的挑战”。城市管理者也在努力优化,比如增加社区商业配套,规范市场管理等等。作为居民,我们也在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自己的买菜习惯。

希望我的这些描述,能让你对“西安买菜难”有更全面一些的了解,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直看到这个问题,觉得自己的个例不足做代表,来来回回看了,后来想,我这部分谨慎的中年人也能代表一部分吧。

一直比较谨慎,所以20年疫情过后,家里一直保持米面油调味品各种火锅料都是双份家庭装的量,差不多了就补充,速食方便面螺蛳粉都有一些。西安12月有了第一例的时候,我们除了上班孩子上学就不太出门了,周末也大多在家,这两年西安是旅游城市,疫情常有,也习惯了不出门。因为在大雁塔附近,孩子学校没几天就放假了,我就开始慢慢屯粮了,速冻的披萨饺子牛羊肉卷手抓饼油条等,猪肉排骨啥的买了两百多回来分装存起来。日常又买了洋葱土豆红萝卜白菜能存住的,买了两袋子十斤装的苹果,一兜子爱媛橙子放冰箱了,两盘子鸡蛋,下来就是青菜西红柿蘑菇不能存的隔两天买新鲜的,后来就封控越来越严格,我也不出去了,最后下了一单到家,就买的都是孩子的酸奶牛奶鸡蛋还有一些细菜,后来这部分过了三天送到大门口我去接的,所以疫情防控以来,家里没缺过啥。小区里菜店也有菜,就是稍微贵一点,偶尔买一些,元旦前社区的菜就送到家了,后来还有捐赠了一批蔬菜,完全吃不完,到现在也在冰箱里。就是听着社区物业安排,定时做核酸,孩子上网课。

后来问了问周围的朋友同事,也都差不多,可能到了我们四十岁左右年龄,忧患意识强一些,所以倒还好,就是年轻人也不做饭靠外卖的比较难了,可能饿是饿不着,就是吃不到蔬菜和新鲜饭菜了,盒马的淘菜菜小程序一直可以买,京东速配和七鲜也能抢的到。不过这两天好像可以点外卖了,我看朋友圈昨晚有晒外卖烤肉的。不过最近也是在家穿的稍微多一件,擦玻璃打扫卫生也不敢太张狂,就怕感冒崴脚啥的就麻烦了。

因为就我和孩子在家,所以很遗憾不能去当志愿者帮忙,就是社区需要啥在群里喊,有的就赶紧给送过去,能帮多少是多少。朋友圈里能看到好多朋友有机会都去做做志愿者和下沉社区党员参与防疫工作,还有物资渠道的朋友迄今为止没回过家的,家里两个孩子都顾不上,起早贪黑,特别不容易,非常敬佩,疫情结束,一定要约着聚一聚。

都是普通的中年人,也很少在网上去过多说什么,往往都是看,然后做好自己的工作,照顾好家庭,能力范围之内去回馈社会,踏踏实实过日子,我感觉我周围好多我这样子的人。前两天看微博看的能把我送走,一来生气怎么就这么跟不上,好像那里都捋不顺,乱哄哄的,一来周围现实中大家又都这么努力,我们社区值守的警察和分管的党员,24小时值班都在大门口,生病的定期去医院的都安排的妥妥当当。感情就分裂了吧,然后我就特别掩耳盗铃的把微博卸载了………勉励吧,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西安不够好,我也不够好,我会继续努力的,没有一日就能建成的一线城市,也没有能停下来的脚步,希望西安会更好吧。

user avatar

有可能,为啥,因为西安是全市封城。


去年我们这边,有个保健品店,骗老头老太太,结果讲课的有新冠。


去听课的都给鸡蛋,那时候还有个诗词。

听课送鸡蛋,全家得新冠。


结果那个得病的讲师,还去我们小区旁边溜达了一圈,这下妥了。

直接给我们小区封了,当天又是警察,又是一堆领导,直接封了。


之后就是提溜一群志愿者,挨家挨户采访,通知做核酸,调查行踪啥的。

一个个呼呼啦啦,调查我家的得有十多号人,咱说我就没新冠,他们这一折腾,都给弄出新冠了。


通知我几号去做核酸,之后我问他,我们吃啥啊!。

这群志愿者都不吱声了,我多次询问,人家告诉我,这个不归我们管,等通知吧,兄弟。


之后忽悠一下子全跑了。

我路过阳台一看,这帮选手在底下合上影了,哈哈,估计拍抖音呢。


开始两天,我们是啥吃的也没有,那些岁数大的老头老太太,都习惯天天去买菜。

我家隔壁的老太太家里没菜了,过来问我有没有,我说菜我家也没有啊。

但是冰箱里有牛肉,我就给她提溜了一大块,之后老太太拿回去炖了点土豆子,给我端回来一大盆。


到了第三天晚上,告诉可以送菜了,我问老太太,涨价没。

老太太告诉我,有些东西涨价了一倍,可乐都5块钱一瓶,菜都涨了一部分。


之后就是做核酸,弄的像模像样的,大伙都挤在车库里,后来我一打听。

许多人压根都没去。


做核酸的时候,有个志愿者一直在小区里大吵大闹,口出一些戏词,旁边还有好几个拿着手机拍抖音的。

之后我上抖音一看,还上热点了。


要么说,鲁迅是个大学家,那一刻,我才真的明白,人类的悲欢是不相通的,他们觉得快乐的事,我只觉得吵闹。


还有个事,我记得贼清楚,应该是去年刚过年的时候。

我们本地确诊了一个患者还是两个我也忘了,我去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药店。

N95口罩58元一个,现在这个药店我还能找到。


还有我家附近的药店,N95 40元一个,我记得都贼清楚。


所以说,西安这种全城封城,买菜有困难是正常的。

西安不是开启了紧急救助吗,吃不上饭的可以找那个紧急救助的网址,大家尝试下。

user avatar

我只能说,做人别这么矫情。现在特殊情况都不容易,400块钱一箱菜情有可原。你还嫌菜贵,你不买有的是人买!这么贵的菜,美国人想买还都买不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