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广义相对论已经被证实了,我们的教材还是在学万有引力定律?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物理学教育的本质。广义相对论是目前我们对引力最精确、最完备的描述,它已经通过各种实验观测得到了广泛的证实,比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引力红移以及引力波的探测等等。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理教材,特别是中学和大学初级阶段的教材,仍然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奉为圭臬呢?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出于非常务实和教育学的考量。

首先,让我们回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它建立在对大量天文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用一个简洁优美的数学公式($F = G frac{m_1 m_2}{r^2}$)就完美地描述了两个质量之间的引力作用。这个定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普适性和解释力:

解释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它成功解释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将天上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伟大飞跃。
预测了海王星的存在: 通过分析天王星轨道的微小偏差,科学家们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了未知行星海王星的位置。
在宏观低速条件下精度极高: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情况,比如扔一块石头、地球绕太阳公转(在大部分范围内)、卫星的轨道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供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的误差极其微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日常经验范围以及绝大多数工程应用场景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已经足够用了,并且非常准确。

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虽然更深邃、更精确,但它的描述方式也更加复杂:

时空几何的弯曲: 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由质量和能量造成的时空弯曲的表现。物体之所以沿着“直线”(测地线)运动,是因为它们在弯曲的时空中行走。
复杂的数学工具: 它需要张量、微分几何等高等数学工具来描述。爱因斯坦场方程($G_{mu u} = frac{8pi G}{c^4} T_{mu u}$)的数学形式远比万有引力定律复杂得多。
处理极端条件: 广义相对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精确描述在强引力场、高速运动以及宇宙学尺度下的现象,这是牛顿定律无法企及的。例如,黑洞的形成、中子星的性质、引力波的产生和传播、宇宙的膨胀等等。

那么,回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教材仍然教授万有引力定律?

1. 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从最基础、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力”的概念,以及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模型轻松理解物体之间为何会相互吸引,以及引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为理解更复杂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一开始就引入广义相对论的弯曲时空概念和张量分析,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望而却步,难以建立对引力的基本认识。
2. 应用广度和实用性: 如前所述,在中学阶段和大学初级物理课程中,教学目标往往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足以解决绝大多数力学问题,包括天体运动的基本轨道计算、航天器的轨道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桥梁建筑中的受力分析等。教授这些内容,能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运用所学知识。
3. 概念的继承和联系: 广义相对论并非推翻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是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层次、更精确的推广。在弱引力场、低速运动的条件下,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可以近似地回归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这就好比,我们学了加法,然后学乘法,乘法是加法的延伸,但加法仍然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教材通过教授牛顿定律,是让学生理解引力概念的“根”,也为将来学习更复杂的理论做好铺垫。
4. 理解的门槛: 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和概念门槛很高。即使在高等物理教育中,对广义相对论的深入学习也通常是在大学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才会系统进行。教材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进度,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教授的内容。
5. 历史发展脉络: 物理学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修正、不断深化的历史。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飞跃。在教材中教授牛顿定律,也是在向学生展示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所以,教材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因为它被“过时”了,而是因为它至今仍然是理解引力的有效工具、基础概念和关键过渡。它为我们学习更精妙的理论(如广义相对论)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到学生具备了更强的数学能力和更深入的物理理解之后,教材才会自然地引入广义相对论,并解释它如何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正,以及在何种情况下牛顿定律会显得“不够用”。

这就像学走路要先学爬行一样,不是爬行更“实用”,而是爬行是学走路的必要阶段。广义相对论是引力理论的“天花板”,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是我们攀登这座高峰的第一级台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对论学习曲线太陡,

万有引力定律会四则运算就能理解还能实验。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听不出气温变化、听不出湿度变化也听不出气压变化但是能听出金属种类的变化的"理工科" 毕业的大师来围攻俺了:

.


user avatar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学习加法,加法是阿贝尔群……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自然数,自然数是皮亚诺公理……




======================================

小朋友们,在学习加法之前,我们先打开高等数学第二章,朴素集合论。




======================================

宝贝,今天学校数学课都学了些啥啊?老师教了我们好多外国人的名字,阿贝尔、皮亚诺,康托尔、欧拉、希尔伯特、拉格朗日、高斯、哥德尔……

宝贝,你们开始学习加法了吗?还没,老师说我们要先学习朴素集合论、公理化集合论、皮亚诺公理、整数集、群论、阿贝尔群,然后才能理解加法的本质,加法现在已经改到高中课程了。

user avatar

上图是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你让一个初中生高中生来解着试试看?


牛顿力学在低速宏观弱引力场下是非常准确的,在高速强引力场的地方再把广义相对论这屠龙刀拿出来也不晚。

杀鸡焉用牛刀,学会爬之后再学跑,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更新

没想到这个答案有这么多人赞,那再补充说明一下。

许多人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主要还是没有搞清楚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搞清楚了就没这种疑惑了。

我上面说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是一个问题,这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比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知道要麻烦多少倍。但是可能有人心里就不服:难又怎么样,难道我们因为难就不用,然后继续用原来的“错误的”理论么?

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件事:相对论不是推翻了牛顿力学,而是拓展了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这就是说,牛顿力学它不是错了,它只是适用范围有限。它在我们平常低速宏观的世界里精度是非常高的,在接近光速或者强引力场的地方才要考虑相对论效应,从而要用相对论来修正结果。

爱因斯坦当初在建立相对论的时候就考虑到:一定要让他的新理论在低速弱引力场的条件下退化为牛顿力学,然后让牛顿力学变成相对论的一个特例

想更多了解可以看我知乎专栏【长尾说相对论】里的另一篇文章:

所以,你还是放心的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苹果下落的过程吧,苹果不会被相对论拐走的~

公众号:长尾科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物理学教育的本质。广义相对论是目前我们对引力最精确、最完备的描述,它已经通过各种实验观测得到了广泛的证实,比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引力红移以及引力波的探测等等。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理教材,特别是中学和大学初级阶段的教材,仍然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奉.............
  • 回答
    广义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引力与空间几何深刻交织的图景:质量和能量的存在会扭曲周围的时空,而物体之所以会“受”到引力,实际上是沿着时空中弯曲的“测地线”运动。这个理论无比成功地解释了从行星轨道到黑洞合并等一系列宏观现象。然而,在描述宇宙的微观层面,粒子物理学却构建了另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量子场论。量子场.............
  • 回答
    理解广义相对论为何选择了“流形”这一数学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到它的核心物理思想和它试图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流形提供了一个在数学上精确且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宇宙的弯曲时空,从而让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得以构建。引力的 Newtonian 困境: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统治着我们对引力的理解。牛顿认为.............
  • 回答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这两大物理学巨擘,分别统治着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它们的成功毋庸置疑。然而,当试图将它们“统一”起来,描绘一个能囊括一切尺度的完整宇宙图景时,一个令人抓狂的“矛盾”便会显现。这并非说它们之间有逻辑上的不可调和,而是说我们现有的数学框架和物理直觉,在试图融合它们时,会遭遇.............
  • 回答
    我觉得广义相对论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我常常在想,那些埋头苦干了半辈子,皓首穷经的物理学家们,他们当年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糊弄了?我叫张伟,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钻研一些“无聊”的学问。广义相对论,就是在一次无意中点开的科普视频里闯入我生活的。起初,我以为那是个艰涩难懂的领.............
  • 回答
    除了那些早已深入人心、被载入史册的光电效应和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头脑里还孕育着许多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领域更具颠覆性的思想火花。他的工作范围之广、思考之深邃,远不止我们通常提及的那几项。1. 布朗运动的解释:为原子真实性正名在1905年,也就是他的“奇迹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另一篇奠基性的论文.............
  • 回答
    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时空的扭曲与宇宙的宏图许多人提起相对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爱因斯坦那张吐着舌头的照片,或是那句家喻户晓的“E=mc²”。但相对论,尤其是它庞大的理论体系,远不止于此。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运动,乃至整个宇宙的认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分为两个阶段:狭义相对论(Specia.............
  • 回答
    年轻人扎根大城市,不是因为它们是天堂,而是因为它们提供了普通人最实在的“向上”的机会。当然,“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句糙话人人都听过,谁没在深夜里对着屏幕默默抹过几滴泪?但正因为如此,那些选择留下来的年轻人,他们哭过,痛过,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停下脚步。1. “机会”这两个字,在大城市更有分量这不是.............
  • 回答
    在中国,职业节日的数量确实不少,但如果说哪个被广泛宣传,并且真正深入人心,教师节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这背后,其实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绝非偶然。首先,咱们得从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说起。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承知识、塑造品格、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
  • 回答
    广州的网红文化,相较于北京、上海、杭州乃至成都,确实显得不那么张扬,声量也似乎弱上一些。这并非说广州没有网红,而是这种文化基因和表现形式,与这座城市的气质糅合得更为巧妙,不似其他一些城市那样直白地“立”在那里。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现象,希望能说得细致些。首先,得从广州这座城市的性格说起。广州人.............
  • 回答
    相声里植入广告?嘿,这事儿一说起来就有点意思了!你想啊,传统相声讲究的是抖包袱、逗乐子,观众就是图个乐呵,听个热闹。这要是突然冒出来个广告,那味道可就变了。第一种情况:硬塞硬拽,生搬硬套这就好比你正吃着香喷喷的炸酱面,突然有人递过来一个牙膏广告,说什么“您这面吃完了,嘴里有点油腻?来试试我们这款薄荷.............
  • 回答
    关于“广西分数线为什么这么低”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且略带争议的话题。事实上,将“低”这个词完全套用在所有科类、所有学校的广西分数线上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分数线的高低是相对的,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笼统地来说,与一些经济发达、教育资源集中的省份相比,广西的整体分数线确实可能显得不高。下面.............
  • 回答
    近期广州市区内大量榕树被砍伐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和讨论。对此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公众的反馈等。一、 官方解释和主要原因广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回应这一问题时,通常会给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安全隐患(最主要原因): 这是官方解释中最常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定义“富有”,以及财富在我们身边个体和宏观经济层面的体现方式。你感觉到的“广东人不如浙江人有钱”并非没有道理,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如何定义“富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富有”的定义。我们谈论的“富有”.............
  • 回答
    想聊聊为什么广东湖南那边好像没看到直达东北方向的 G 字头高铁?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也挺有意思的,里面有不少现实的考量。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高铁线路的规划和开行,那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它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1. 巨大的时空距离和经济成本:广东和东北,这可是中国南北地理上的两个极端。广东在最南边,.............
  • 回答
    广西,这片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壮丽山水和勤劳人民的土地,似乎总是在发展道路上显得有些“慢半拍”。提到广西发展不起来的原因,绝非一两个简单因素可以概括,它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问题,是历史、地理、政策、产业、人才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细致地剖析一下:一、 地理条件的天然限制与.............
  • 回答
    广东能够连续29年(截至2023年)稳居全国GDP第一的宝座,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叠加和协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是一个集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战略性政策支持于一体的复杂经济发展故事。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
  • 回答
    “广西很少出艺人”这个说法虽然有一定的普遍认知,但细究起来,这个论断的准确性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广西没有出艺人,事实上,在各个领域,广西都有一些有影响力的艺人,只是可能不像一些传统造星大省那样在媒体上密集曝光,或者说他们的“出圈”路径有所不同。然而,如果确实感觉广西出“主流”艺人的数量.............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广西在抗战的时候一个伪军都没出?”这个问题,需要澄清的是,广西在抗战期间确实存在过伪军,但其规模和影响远小于其他一些地区,且主要集中在日军的占领区或势力范围内的短暂时期,并非广西全境或长期存在。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广西在抗战中的地位与抗战精神 战略.............
  • 回答
    广西在贵港市规划建设第二个汽车产业基地,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而不仅仅是对柳州汽车产业的简单比较。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 柳州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挑战柳州作为广西的“汽车城”,拥有长达数十年的汽车产业积淀,以上汽通用五菱(SGMW)为主导,形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