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义相对论为何选择了流形?

回答
理解广义相对论为何选择了“流形”这一数学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到它的核心物理思想和它试图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流形提供了一个在数学上精确且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宇宙的弯曲时空,从而让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得以构建。

引力的 Newtonian 困境:

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统治着我们对引力的理解。牛顿认为引力是一种瞬时作用的力,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存在一种“超距作用”,无论它们相距多远,引力都能立即传递。然而,这种观点在物理学上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难题:

1. 瞬时作用 vs. 光速限制: 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任何信息(包括引力作用)的传递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牛顿的瞬时作用与此直接冲突。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将瞬间感受到引力变化,这在相对论框架下是不可能的。
2. 引力的本质: 牛顿定律描述了引力的“是什么”(即引力的数学形式),但没有解释引力“为什么”存在,它的物理本质是什么。引力似乎凭空存在,作用于所有有质量的物体。
3. 运动的参考系: 牛顿的理论是在一个绝对的、平直的空间和均匀流逝的时间框架下建立的。然而,当我们将引力效应考虑进去时,会发现“惯性参考系”(即不受外力作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的概念变得模糊。例如,一个自由落体中的宇航员,他感觉自己处于一种“无重力”状态,尽管地球的引力作用在他身上。

爱因斯坦的革命性思想:等效原理

爱因斯坦在构建广义相对论时,从一个革命性的物理原理出发——等效原理(Equivalence Principle)。这个原理可以粗略地表述为:

引力等效于加速度: 在局部范围内,引力效应与加速度效应是无法区分的。

想象一下,你身处一个封闭的电梯里。如果电梯静止在地球上,你会感受到向下的引力。但如果电梯在无引力的太空中以 $9.8 m/s^2$ 的加速度向上加速,你也会感受到一个同样大小的向下“推”力,仿佛你被压在了电梯底部。这两个情境在电梯内部的物理体验上是完全一样的。

等效原理的深远意义在于,它将引力从一种“力”的概念,转化为时空几何的弯曲。如果引力可以被加速所模仿,而加速度又与物质的存在有关,那么引力本身就不是一种外加的“力”,而是物质对它周围时空几何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表现。

为什么需要“流形”来描述弯曲的时空?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流形”是描述这种弯曲时空的理想工具:

1. 局部平坦性: 宇宙的真实几何可能是弯曲的,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以及我们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的物理实验,都发现时空近乎平坦,就像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得几何一样。流形这个数学概念的核心特征就是局部平坦性。这意味着,任何一个足够小的区域,都可以用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得空间(或者在狭义相对论中是闵可夫斯基时空)来近似描述。就像地球表面看起来是平的,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球体。在局部,我们可以用平坦的坐标系来描述。

2. 全局弯曲的描述: 虽然局部是平坦的,但不同局部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全局的几何性质,却是可以弯曲的。流形提供了一种数学框架,可以“粘合”这些局部的平坦片,形成一个在整体上可能是弯曲的、但处处都“光滑”的整体。
坐标系: 在一个流形上,我们可以定义多个局部坐标系。在每个局部区域,坐标系都像我们熟悉的笛卡尔坐标系一样工作。
过渡映射: 关键在于,这些局部坐标系之间可以通过“过渡映射”(Transition Maps)联系起来。这些映射是光滑的(可微的),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局部坐标系切换到另一个局部坐标系,而不会出现“断裂”或“不连续”。这正是描述时空从一个区域过渡到另一个区域,以及时空如何“弯曲”连接的方式。

3. 几何与物理的统一: 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引力描述为时空几何的弯曲。物质和能量的存在会“弯曲”周围的时空,而物体(比如行星)的运动,则是在这个弯曲时空中遵循“最直”路径(称为测地线)的表现。
度规张量(Metric Tensor): 在流形上,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度规张量。这个张量是描述时空几何的最基本工具。它告诉我们如何在时空中测量距离和时间间隔,以及如何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在弯曲时空中,这个度规张量不再是简单的欧几里得距离公式,而是包含着时空弯曲的信息。
爱因斯坦场方程: 爱因斯坦场方程正是连接物质/能量分布(由能量动量张量描述)和时空几何(由度规张量描述)的桥梁。方程左边描述的是时空的几何性质(它有多弯曲),右边描述的是时空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什么导致了弯曲)。正是流形提供的几何框架,使得这种描述成为可能。

4. 处理复杂的时空: 宇宙并不是简单的平坦空间,它包含了复杂的物质分布,并且可能会出现黑洞、虫洞等极端情况。流形提供了一种足够灵活和强大的数学语言,能够描述这些复杂的、非欧几里得的几何结构。

总结来说:

广义相对论选择流形,是因为:

等效原理暗示了引力与时空几何的关联: 引力不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是物体“改变”了时空的形状。
流形能够精确描述这种“弯曲”: 它允许我们在局部使用熟悉的平坦几何,同时又能描述全局的非欧几里得性质,并且保证了这种过渡的平滑性。
流形为几何量(如度规张量)的定义提供了框架: 这些几何量是描述引力效应(即时空弯曲)的关键。
流形的数学框架使得爱因斯坦场方程得以建立: 这个方程成功地统一了物质、能量和时空几何,提供了对引力现象的深刻解释。

可以说,流形是广义相对论的“画布”,它为爱因斯坦描绘宇宙引力图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语言和结构。没有流形,广义相对论将难以想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流形?这里引用我上微分流形课的时候老师说的第一句话:

流形局部平直Euclid空间,在其中可以做微积分

然后要知道,广义相对论的目标是什么?是尝试构建一个大尺度上的引力理论。首先,既然信号传播速度(光速)有限,我们相信物理是局域的,当然考虑对时空的局部描述。然后,大尺度上我们的描述总是粗粒化的,不用担心时空在微观上会不会因为剧烈的量子涨落成为破碎的分形,不妨看成一个连续的,光滑的,可以做微积分的结构。当然,也许将来涉及微观的量子引力理论,代数结构比几何或拓扑结构更适用。相关讨论也见

也可以从科学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是从简单的线性结构发展起来的,我们更熟悉 这样的线性空间。微积分也是在以直代曲,找线性的结构,同时它也是Newton引力理论的基础。那么二十世纪初的新引力理论采用以直代曲来描述弯曲空间的微分几何理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这样的想法在二十世纪的物理中处处可见,例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广义相对论为何选择了“流形”这一数学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到它的核心物理思想和它试图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流形提供了一个在数学上精确且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宇宙的弯曲时空,从而让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得以构建。引力的 Newtonian 困境: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统治着我们对引力的理解。牛顿认为.............
  • 回答
    我觉得广义相对论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我常常在想,那些埋头苦干了半辈子,皓首穷经的物理学家们,他们当年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糊弄了?我叫张伟,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钻研一些“无聊”的学问。广义相对论,就是在一次无意中点开的科普视频里闯入我生活的。起初,我以为那是个艰涩难懂的领.............
  • 回答
    广州的网红文化,相较于北京、上海、杭州乃至成都,确实显得不那么张扬,声量也似乎弱上一些。这并非说广州没有网红,而是这种文化基因和表现形式,与这座城市的气质糅合得更为巧妙,不似其他一些城市那样直白地“立”在那里。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现象,希望能说得细致些。首先,得从广州这座城市的性格说起。广州人.............
  • 回答
    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场方程(Einstein field equations, EFE)确实以其简洁的数学形式著称:$G_{mu u} + Lambda g_{mu u} = frac{8pi G}{c^4} T_{mu u}$其中: $G_{mu u}$ 是爱因斯坦张量,描述了时空的几何结构(.............
  • 回答
    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确实存在“尺缩效应”,但它与狭义相对论中我们熟悉的那个“长度收缩”是同一种现象,只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得到了统一和解释。我们要理解它,需要从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时空弯曲——入手。首先,我们得抛开“尺子是绝对不变的”这个牛顿式的直觉。在爱因斯坦的理论里,时空本身是动态的,它会被.............
  • 回答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这两大物理学巨擘,分别统治着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它们的成功毋庸置疑。然而,当试图将它们“统一”起来,描绘一个能囊括一切尺度的完整宇宙图景时,一个令人抓狂的“矛盾”便会显现。这并非说它们之间有逻辑上的不可调和,而是说我们现有的数学框架和物理直觉,在试图融合它们时,会遭遇.............
  • 回答
    广义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引力与空间几何深刻交织的图景:质量和能量的存在会扭曲周围的时空,而物体之所以会“受”到引力,实际上是沿着时空中弯曲的“测地线”运动。这个理论无比成功地解释了从行星轨道到黑洞合并等一系列宏观现象。然而,在描述宇宙的微观层面,粒子物理学却构建了另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量子场论。量子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物理学教育的本质。广义相对论是目前我们对引力最精确、最完备的描述,它已经通过各种实验观测得到了广泛的证实,比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引力红移以及引力波的探测等等。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理教材,特别是中学和大学初级阶段的教材,仍然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奉.............
  • 回答
    除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还有哪些新故事?广义相对论无疑是描述引力这只“巨手”的最成功理论,它解释了行星运行的轨道、黑洞的诞生,甚至宇宙膨胀的壮丽图景。然而,物理学家的好奇心从不停止,他们总是在寻找更深层次的理解,去弥合广义相对论在量子世界中的尴尬,或者解释一些广义相对论难以触及的宇宙现象。因此,除了那只.............
  • 回答
    广义相对论,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大而化之”的劲儿,好像一下子就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里拽到了宇宙深处,去思考那些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但其实,它的核心思想,如果剥去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就像是给我们的时空观念来了一次彻底的“大翻新”。想象一下,我们过去一直以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存在的舞台,无.............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到了学习广义相对论的核心门槛。我的回答是:想要“彻底搞明白”广义相对论,那么,至少要对微分几何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并且很有可能需要在学习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同步或者回顾地学习微分几何。说它“必须看一遍”固然有些绝对,但可以说,没有微分几何的铺垫和支撑,你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将只能停.............
  • 回答
    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无疑是现代物理学最宏伟、也最棘手的挑战之一。简单来说,它们各自在描述宇宙的不同尺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试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难以逾越的矛盾。广义相对论,由爱因斯坦提出,是描述引力的几何理论。它将引力视为时空弯曲的结果,物体沿着时空的“直线”运动。它在宏观尺度.............
  • 回答
    在当今的物理学界,广义相对论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其受到的信赖程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牢不可破”,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种“求知若渴”的期待。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理论的完备性和解释力来看,广义相对论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引力最成功的框架。它不仅仅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
  • 回答
    广义相对论中的张量符号体系,初看起来像是外星人的密语,充满了上标、下标和那些奇奇怪怪的希腊字母。但一旦你摸清了门道,它就像一个高效的瑞士军刀,将复杂的几何概念和物理定律巧妙地包装起来。理解这套体系,核心在于理解它所表达的数学本质,以及它如何服务于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1. 张量是什么?抛开定义,看它.............
  • 回答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尤其是时间差的确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巧妙且令人惊叹的工程。很多人看到“时间差”三个字,可能会想当然地觉得就是直接用两个表比一比,但实际操作起来,远比这复杂得多。你想知道他们怎么确定那些相差的时间,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方面:如何制造和控制这些“相差时间”的条件,以及如何精确地测.............
  • 回答
    当然,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实际且广泛应用的技术体现。乍听之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毕竟我们平时使用GPS更多是想知道导航路线或实时位置,似乎跟抽象的引力理论没什么关系。但事实恰恰相反,没有广义相对论的修正,GPS系统将无法提供我们今天所依赖的精确.............
  • 回答
    引力波的观测证实,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直接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关于时空涟漪的预言。然而,要说这就能“解开”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恐怕言之过早,甚至有些过于乐观了。这更像是在长久以来笼罩在科学界头顶的迷雾中,悄悄拨开了一角,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宏大的景象,但前方的道路依旧曲折漫.............
  • 回答
    想要从数学和物理基础开始,系统深入地学习广义相对论,这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极具回报的学习旅程。广义相对论不仅仅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更是我们理解引力、时空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核心框架。要真正掌握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基石。下面我将为你推荐一些我认为非常适合打好基础并逐步深入学习广义.............
  • 回答
    除了那些早已深入人心、被载入史册的光电效应和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头脑里还孕育着许多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领域更具颠覆性的思想火花。他的工作范围之广、思考之深邃,远不止我们通常提及的那几项。1. 布朗运动的解释:为原子真实性正名在1905年,也就是他的“奇迹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另一篇奠基性的论文.............
  • 回答
    贴吧上那些自称“初二大神”却又声称掌握了广义相对论的现象,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真的掌握了,不如说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更有趣的东西。首先,得承认,初中生能够理解并精通广义相对论,这在科学领域来说,是极其罕见的。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它对空间、时间、引力有了全新的认知,其数学模型涉及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