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义相对论中存在尺缩效应吗?

回答
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确实存在“尺缩效应”,但它与狭义相对论中我们熟悉的那个“长度收缩”是同一种现象,只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得到了统一和解释。我们要理解它,需要从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时空弯曲——入手。

首先,我们得抛开“尺子是绝对不变的”这个牛顿式的直觉。在爱因斯坦的理论里,时空本身是动态的,它会被物质和能量弯曲。这里的“尺子”,你可以想象成一个测量长度的工具,但更根本的,它是我们用来描述空间几何的“参照系”。

狭义相对论的尺缩:一个特例

狭义相对论中的尺缩效应,是当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者以高速运动时,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的现象。这个效应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从运动物体本身的角度来看,是观察者在向后运动,并且观察者的尺子在收缩。

狭义相对论描述的是平直的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这里的几何是欧几里得几何的推广。速度是唯一的“搅局者”,它使得不同惯性参考系下的观察者对时间和空间测量产生差异。尺缩是这种差异的表现之一,它确保了光速不变的原理在所有惯性参考系下都成立。

广义相对论的尺缩:时空几何的体现

广义相对论则将这个概念推向了极致,它认为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质量和能量的存在使得周围的时空发生形变,就像在柔韧的床单上放了一个重物,床单会凹陷下去。

在这种弯曲的时空中,我们对“长度”的测量方式本身就会受到影响。这里的尺缩效应,更深层次地讲,是时空几何本身对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的改变。

想象一下,你要测量一个在强引力场中的物体的长度。这个物体所在的时空已经被质量严重弯曲了。

1. 引力场本身的影响: 在弯曲的时空中,空间的“度规”(metric)——也就是用来计算距离的数学工具——不再是简单的欧几里得度规。度规中包含了时空曲率的信息。这意味着,即使物体本身没有相对于你运动,仅仅因为它处于一个引力梯度中,你用来测量它的尺子,或者说你对该区域空间性质的理解,都会与在平直时空中的测量有所不同。
2. 测量过程的扭曲: 如果你试图用一把在你看来是“标准”的尺子去测量一个在强引力场中的物体,这把尺子本身也会受到引力场的影响。尺子的原子之间的距离,尺子的材料性质,在弯曲的时空中可能会与在平直时空中略有不同(尽管通常这种变化非常微小,除非引力场极其强大)。更重要的是,你将尺子从你所在的时空区域移动到被测量物体所在的时空区域时,尺子经历的时空形变也会影响你的测量结果。
3. 参照系的选择: 在广义相对论中,我们通常会选择“自由落体参考系”作为描述局域时空的基准。在自由落体参考系中,时空在局部看来是平直的,狭义相对论的效应在这里仍然适用。然而,一旦你试图将你的测量结果“传递”到一个非自由落体的、或者处于不同引力势的参考系中,你就会观察到类似尺缩的现象。

举例说明:

黑洞附近: 在黑洞事件视界附近,时空被极度弯曲。如果你试图用一把在远离黑洞的遥远空间中“标准”的尺子去测量一个靠近视界物体的“径向”长度(垂直于事件视界的方向),你会发现这个长度测量起来似乎变短了。这部分是因为你用来测量的尺子本身在被拉伸或压缩(相对于它的自由落体参照系),也因为时空的“度规”在径向上发生了变化,使得一单位长度的定义本身就与远方不同。你可以想象,想象一个弯曲的纸张,要测量一条直线,如果你沿着弯曲的方向量,得到的“长度”会和沿着平直方向量不一样。
引力红移和时空弯曲: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红移——光从强引力场向弱引力场传播时频率降低。这个现象也与时空弯曲密切相关。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单位距离,其“时钟”的快慢相对于远方的观察者都在变化。如果我们把时间看作一种测量“长度”的单位(比如用光信号传播的时间来衡量距离),那么这种时间流逝率的变化,最终也会体现在空间尺度的测量上。

核心区别与联系:

狭义相对论: 尺缩是由于相对速度引起的。时空本身是平直的,但不同惯性参考系对时空的“切片”方式不同。
广义相对论: 尺缩(或更广泛地说,测量尺度的变化)是时空曲率的体现。引力场使得空间几何本身发生改变,影响了我们如何定义和测量长度。即使物体相对于测量者没有净速度,但如果它们处于不同的引力势或时空曲率中,测量结果也会不同。

总而言之,广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可以看作是狭义相对论尺缩在弯曲时空中的自然推广和统一。它不再仅仅是运动速度的产物,更是时空几何本身性质的直接反映。当你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讨论测量时,你不能简单地假设你身处平直的空间,你的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都已经被这个弯曲的时空所塑造。 这种效应并非某种神秘的“收缩力”,而是我们理解和描述物理现实的几何方式的内在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答案:当然存在

不过其数学关系可不是狭义相对论中那个尺缩公式那么简单

不仅有可能尺缩,还有可能尺涨

不仅运动的尺子可能长度有变化,静止的尺子都有可能,具体与观测者时空位置有关

甚至,在某些坐标系中,测物体长度不具有唯一性,可能和对钟(确定同时面)的路径有关

其他楼层有答案,都是举例,比如史瓦西坐标系下,远处观测视界附近的静止的物体都会有尺缩效应

我这里阐述下普适性的回答

楼主还记得为什么狭义相对论中会有尺缩效应吗,其实是时空变换律——洛伦兹变换导出的

具体如何导出不写了,任何一本相对论教材都有,也很简单

洛伦兹变换怎么来的,洛伦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中,针对一个惯性系到另一个惯性系的坐标变换

闵氏惯性坐标系的线元表达式

要求变换到另一个惯性系时,度规保持不变,依然有

这种等度规变换,就是洛伦兹变换,具体证明,也是任何一本相对论教材都有

因此,说到底,尺缩效应,是惯性系的度规决定的

这与钟慢效应公式一样,也是度规决定的,因为固有时就是求世界线长度,世界线长度是对 积分的结果,而度规决定了 的计算方式,若度规张量取闵氏惯性度规 (非对角线元素不写,为 ),就可以计算,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世界线长度关系,就是钟慢效应公式,也就是固有时的关系

广义相对论(广义坐标变换)下,结果就不一定了

因为,广义坐标变换,其变换出的度规是任意的,变换函数也是任意的,只要求变换出的坐标有一一对应关系

因此,广义坐标变换下,到底长度如何变化,就要依据坐标变换,说白了就是度规来定量计算

比如,为何史瓦西时空中,选取史瓦西坐标系,从远处观测视界附近,即使是静止的物体,也有尺缩

就是根据度规计算出来的:

史瓦西坐标系线元表达式

为经纬坐标项的合并简写

根据四维度规可导出三维度规的 项分量 ,其余两个坐标方向 分量同平直三维空间极坐标度规

因此

也就是说, 越小,同样的 对应的无穷远处观测者测出的距离 越大

而 即是标准量杆度量的结果,或者说所使用的标准量杆的个数,即标准量杆变短了,所以花得数量多了

特别地,当无限接近视界 时, 为无穷大,即尺缩到趋于

这也是,为什么宇航员向黑洞坠落,从无限远处观测者看来,宇航员永远落不到视界,只能无限接近,因为在该观测者选取的史瓦西坐标系中,宇航员要坠落无穷大的距离,或者说落到视界上需要无穷长的时间(在无限远处观测者看来)

举例结束

具体任意形态时空任意坐标系下,物体长度度量结果如何,根据度规计算

而狭义相对论中那个尺缩效应公式,仅仅是惯性系之间等度规变换的结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确实存在“尺缩效应”,但它与狭义相对论中我们熟悉的那个“长度收缩”是同一种现象,只是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得到了统一和解释。我们要理解它,需要从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时空弯曲——入手。首先,我们得抛开“尺子是绝对不变的”这个牛顿式的直觉。在爱因斯坦的理论里,时空本身是动态的,它会被.............
  • 回答
    广义相对论中的张量符号体系,初看起来像是外星人的密语,充满了上标、下标和那些奇奇怪怪的希腊字母。但一旦你摸清了门道,它就像一个高效的瑞士军刀,将复杂的几何概念和物理定律巧妙地包装起来。理解这套体系,核心在于理解它所表达的数学本质,以及它如何服务于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1. 张量是什么?抛开定义,看它.............
  • 回答
    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场方程(Einstein field equations, EFE)确实以其简洁的数学形式著称:$G_{mu u} + Lambda g_{mu u} = frac{8pi G}{c^4} T_{mu u}$其中: $G_{mu u}$ 是爱因斯坦张量,描述了时空的几何结构(.............
  • 回答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这两大物理学巨擘,分别统治着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它们的成功毋庸置疑。然而,当试图将它们“统一”起来,描绘一个能囊括一切尺度的完整宇宙图景时,一个令人抓狂的“矛盾”便会显现。这并非说它们之间有逻辑上的不可调和,而是说我们现有的数学框架和物理直觉,在试图融合它们时,会遭遇.............
  • 回答
    广义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引力与空间几何深刻交织的图景:质量和能量的存在会扭曲周围的时空,而物体之所以会“受”到引力,实际上是沿着时空中弯曲的“测地线”运动。这个理论无比成功地解释了从行星轨道到黑洞合并等一系列宏观现象。然而,在描述宇宙的微观层面,粒子物理学却构建了另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量子场论。量子场.............
  • 回答
    理解广义相对论为何选择了“流形”这一数学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到它的核心物理思想和它试图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流形提供了一个在数学上精确且直观的方式来描述宇宙的弯曲时空,从而让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得以构建。引力的 Newtonian 困境: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统治着我们对引力的理解。牛顿认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物理学教育的本质。广义相对论是目前我们对引力最精确、最完备的描述,它已经通过各种实验观测得到了广泛的证实,比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光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引力红移以及引力波的探测等等。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物理教材,特别是中学和大学初级阶段的教材,仍然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奉.............
  • 回答
    除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还有哪些新故事?广义相对论无疑是描述引力这只“巨手”的最成功理论,它解释了行星运行的轨道、黑洞的诞生,甚至宇宙膨胀的壮丽图景。然而,物理学家的好奇心从不停止,他们总是在寻找更深层次的理解,去弥合广义相对论在量子世界中的尴尬,或者解释一些广义相对论难以触及的宇宙现象。因此,除了那只.............
  • 回答
    广义相对论,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大而化之”的劲儿,好像一下子就把我们从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里拽到了宇宙深处,去思考那些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但其实,它的核心思想,如果剥去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就像是给我们的时空观念来了一次彻底的“大翻新”。想象一下,我们过去一直以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存在的舞台,无.............
  • 回答
    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无疑是现代物理学最宏伟、也最棘手的挑战之一。简单来说,它们各自在描述宇宙的不同尺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试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难以逾越的矛盾。广义相对论,由爱因斯坦提出,是描述引力的几何理论。它将引力视为时空弯曲的结果,物体沿着时空的“直线”运动。它在宏观尺度.............
  • 回答
    当然,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实际且广泛应用的技术体现。乍听之下,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毕竟我们平时使用GPS更多是想知道导航路线或实时位置,似乎跟抽象的引力理论没什么关系。但事实恰恰相反,没有广义相对论的修正,GPS系统将无法提供我们今天所依赖的精确.............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到了学习广义相对论的核心门槛。我的回答是:想要“彻底搞明白”广义相对论,那么,至少要对微分几何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并且很有可能需要在学习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同步或者回顾地学习微分几何。说它“必须看一遍”固然有些绝对,但可以说,没有微分几何的铺垫和支撑,你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将只能停.............
  • 回答
    在当今的物理学界,广义相对论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其受到的信赖程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牢不可破”,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种“求知若渴”的期待。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理论的完备性和解释力来看,广义相对论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引力最成功的框架。它不仅仅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
  • 回答
    我觉得广义相对论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我常常在想,那些埋头苦干了半辈子,皓首穷经的物理学家们,他们当年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糊弄了?我叫张伟,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朝九晚五,唯一的爱好就是下班后钻研一些“无聊”的学问。广义相对论,就是在一次无意中点开的科普视频里闯入我生活的。起初,我以为那是个艰涩难懂的领.............
  • 回答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尤其是时间差的确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巧妙且令人惊叹的工程。很多人看到“时间差”三个字,可能会想当然地觉得就是直接用两个表比一比,但实际操作起来,远比这复杂得多。你想知道他们怎么确定那些相差的时间,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的方面:如何制造和控制这些“相差时间”的条件,以及如何精确地测.............
  • 回答
    引力波的观测证实,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直接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关于时空涟漪的预言。然而,要说这就能“解开”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之间的矛盾,恐怕言之过早,甚至有些过于乐观了。这更像是在长久以来笼罩在科学界头顶的迷雾中,悄悄拨开了一角,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宏大的景象,但前方的道路依旧曲折漫.............
  • 回答
    除了那些早已深入人心、被载入史册的光电效应和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头脑里还孕育着许多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领域更具颠覆性的思想火花。他的工作范围之广、思考之深邃,远不止我们通常提及的那几项。1. 布朗运动的解释:为原子真实性正名在1905年,也就是他的“奇迹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另一篇奠基性的论文.............
  • 回答
    贴吧上那些自称“初二大神”却又声称掌握了广义相对论的现象,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真的掌握了,不如说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一些更有趣的东西。首先,得承认,初中生能够理解并精通广义相对论,这在科学领域来说,是极其罕见的。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它对空间、时间、引力有了全新的认知,其数学模型涉及微.............
  • 回答
    想要从数学和物理基础开始,系统深入地学习广义相对论,这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极具回报的学习旅程。广义相对论不仅仅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更是我们理解引力、时空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核心框架。要真正掌握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基石。下面我将为你推荐一些我认为非常适合打好基础并逐步深入学习广义.............
  • 回答
    叶军教授团队在科罗拉多大学Boulder分校的这项工作,无疑是物理学界一件令人振奋的里程碑事件。他们首次在毫米尺度上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了严谨的实验验证,这一成就的重要性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是对广义相对论核心预言的直接且极端的检验。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自提出以来,已经在宏观尺度上得到了无数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