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同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节油的优势明显吗?

回答
关于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节油方面的优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多数情况下,确实能提供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但这里的“明显”程度,以及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

核心原理:为何涡轮增压能“省油”?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回到涡轮增压的基本工作原理。涡轮增压器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再由涡轮带动压气机,将更多的空气“压”进气缸。空气密度变大,意味着在相同的气缸容积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氧气。更多的氧气,就能燃烧更多的燃油,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

那么,这和“省油”有什么关系呢?关键在于“同等动力水平”这个前提。

1. 小排量发动机实现大排量动力: 涡轮增压技术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让小排量发动机爆发出媲美甚至超越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例如,一台1.5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能就能提供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带来的节油优势: 当你在需要较大动力时,比如超车、爬坡,涡轮发动机可以通过增压器“压榨”出更多动力。但在日常低负荷工况下,比如城市通勤、匀速巡航,这台1.5升的涡轮发动机实际上是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排量在工作。而一台2.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即使在低负荷时,其内部的机械损耗(如活塞往复运动、曲轴转动等)依然存在,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油来维持运转。这就好比,让一个小伙子(小排量涡轮)干一份大活(高动力输出),他在不干大活时,消耗自然比一个本就体格壮硕但只能做点小事(低动力输出)的壮汉(大排量自然吸气)要少。

2. 更优化的燃烧效率: 涡轮增压器能够提供更充足的空气,使得燃油燃烧得更充分。在相同的动力输出下,更充分的燃烧意味着更少的燃油浪费,能量转化效率更高。

3. “按需”输出动力: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响应是可以通过油门深度来控制的。你轻轻踩油门,它可能就像个小排量发动机一样温和运行;你深踩油门,涡轮介入,动力便源源不断。这种“按需”的动力输出,让发动机在低负荷时可以保持在更经济的运行区域,避免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在高负荷时“力不从心”,而被迫消耗更多燃油的窘境。

举个例子来理解:

假设有两款车,A车搭载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B车搭载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它们都能输出大约150马力。

城市拥堵路况(低负荷):
A车(2.0L自然吸气):虽然只需要约30马力的动力就能勉强维持低速行驶,但发动机的排量和内部结构决定了它在低负荷下的燃油消耗仍然相对较高。
B车(1.5L涡轮增压):此时涡轮可能并不介入,发动机以1.5升的排量在工作,即使需要30马力,它的运行效率也相对更好,理论上油耗更低。

高速巡航(中等负荷):
A车(2.0L自然吸气):如果此时需要输出50马力,它能平稳输出。
B车(1.5L涡轮增压):涡轮可能轻微介入,以1.5升的排量加上适度的增压,也能轻松输出50马力,并且由于更充足的空气,燃烧效率可能比2.0L自然吸气略好。

激烈驾驶(高负荷,如超车):
A车(2.0L自然吸气):需要尽力榨取动力。
B车(1.5L涡轮增压):涡轮全开,1.5升的排量爆发出巨大的动力,甚至可能比2.0L自然吸气输出的动力更强劲,而且是在一个相对小排量发动机的基础上实现的。

节油优势的“明显”程度:

所以,从原理上讲,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同等动力水平下,节油优势是存在的,而且在很多工况下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日常驾驶中,城市工况占比较大,或者需要频繁超车、加速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更容易体现。

理想状态下(厂家标称): 很多厂家在宣传新车型时,都会强调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的提升,通常能看到10%20%甚至更高的降幅。这是在经过优化的测试循环下得出的结果。
实际驾驶中: 实际的节油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驾驶者的驾驶习惯。
积极的驾驶者: 如果驾驶者习惯深踩油门,频繁起步和加速,那么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小马拉大车”的优势就越发凸显,燃油经济性提升会比较明显。
温和的驾驶者: 如果驾驶者总是轻柔地驾驶,很少触及涡轮介入的转速区间,那么与同等动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节油优势可能会被涡轮增压器自身带来的额外损耗(如涡轮轴承的摩擦、废气旁通阀的运作等)所抵消一部分,甚至在极低的负荷下,可能不如一些非常高效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需要注意的几点:

1. 涡轮迟滞(Turbo Lag): 早期或者调校不佳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涡轮介入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导致动力输出不直接,需要更深的油门去唤醒涡轮,反而可能增加油耗。不过,随着技术进步,例如可变截面涡轮、双涡管涡轮、电控涡轮等技术的发展,涡轮迟滞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2. 涡轮增压器自身的损耗: 涡轮本身是一个额外的机械部件,它需要机油润滑和冷却,并且废气通过涡轮时存在一定的压力损失,这些都会带来额外的能量消耗。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损耗被其带来的“小排量大动力”优势所覆盖。
3. 发动机维护: 涡轮增压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更高,一旦机油品质不佳或者保养不及时,涡轮的寿命和发动机的整体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影响燃油经济性。
4. 高负载下的表现: 在发动机持续处于高负荷状态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优势可能会缩小,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长时间高转速持续输出最大功率时,油耗可能和同等动力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当,或者由于涡轮工作更卖力而略高。

总结:

总而言之,在同等动力水平的前提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在节油方面普遍具有优势,尤其是在日常综合工况下。 这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小排量实现大动力”的能力,使得发动机在大部分低负荷和中等负荷工况下,都能以更小的排量、更优化的燃烧效率来工作。

至于这个优势“明显”到什么程度,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调校以及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如果您的驾驶习惯偏向于日常代步,或者需要经常进行超车,那么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节油效果会比较直观。但如果您追求的是极致的平顺和极低的油耗,并且驾驶习惯非常温和,那么一些高效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并非不能与之媲美。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如今的涡轮增压技术,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低扭弱、易坏”的代名词。很多先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精密的电子控制、高效的涡轮技术,已经能够做到动力充沛、响应迅速、并且燃油经济性出色。所以,在选择车型时,涡轮增压发动机无疑是兼顾动力和油耗的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同上,同时涡轮发动机是靠增加进气量,加强油料充分燃烧而增加动力,但为什么部分车型油耗比同排量自吸发动机高?那么涡轮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节油方面的优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简单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多数情况下,确实能提供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但这里的“明显”程度,以及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核心原理:为何涡轮增压能“省油”?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触及到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的一个核心理解点。很多人看到“最大扭矩区间”就以为这转速区间里发动机“最能干”,但实际驾驶感受却不是那么简单。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把这其中的门道讲透了。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扭矩 (Torque):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发动机输出的“劲儿”.............
  • 回答
    许多人可能会想,既然都是增加进气压力的装置,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是不是水火不容,一个装了就不能再装另一个?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绝对,但把它们混装在一起,就像给同一匹马套上两套完全不搭界的缰绳,费力不讨好不说,还可能把自己弄得一团糟。咱们先拆开来看看这俩家伙是怎么工作的。机械增压:就像一台永动机(但不是真的.............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关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增压值”,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背后有很多门道,值得好好聊聊。别以为就一个数字那么简单,它直接关系到你开这辆车的感受,甚至是日后的养护成本。先搞懂什么是增压值简单来说,增压值,或者更专业地说,“涡轮增压压力”,就是涡轮增压器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转化为驱动空.............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挺深入的!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注重低扭表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按理说,这么早就达到最大扭矩,应该意味着动力随叫随到,怎么还会有涡轮迟滞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技术细节,咱们一点点来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一两千转输出最大扭矩”和“明显的涡轮迟滞”这两个描述,在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喜欢玩车的朋友们关心的。咱们就唠唠这个,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简单来说,小排量大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就是你说的“压榨马力”的发动机,跟大排量发动机比起来,确实在某些方面对使用寿命和故障率会有一些潜在的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技术和使用习惯上的东西。先说说“压.............
  • 回答
    你说到的这个现象,确实是许多消费者观察到的,而且在很多主流的混合动力车型上,我们似乎看不到涡轮增压的身影。这并不是说涡轮增压和混合动力就是水火不相容,而是当前市场主流和技术取向的侧重点,以及一些现实的考量所致。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现在的混合动力普遍选择自然吸气发动机。首先,咱们得明白混合动力.............
  • 回答
    咱们聊聊您这台雷凌1.2T发动机,在广东这个火辣辣的地方,用0W20 SN级别的机油到底值不值得,有没有那个必要。这事儿呀,不能一概而论,得结合实际情况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几个概念: 0W20: 这是机油的粘度级别。“0W”代表的是低温启动性能,数字越小,在寒冷环境下机油流动性越好.............
  • 回答
    关于90年代日本性能车(撇开本田)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何如此普遍,这个问题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法规限制以及文化情怀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回到90年代那个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涡轮增压技术在那个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并且逐渐从赛车领域向量产车推广。日本厂商之所以钟情于涡.............
  • 回答
    机油“溢出”?涡轮直喷本田发动机的“隐疾”不容小觑对于许多钟情于本田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以下简称“本田T动力”)的车主来说,那份澎湃的动力和高效的燃油经济性无疑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然而,近年来,不少车主却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发动机机油液位似乎在“悄悄上涨”,甚至出现了异常增多的情况。这可不是小.............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发动机涡轮增压这档子事儿,保证把您听得明明白白,绝不生硬套路。您有没有想过,为啥有些车跑起来嗖嗖的,动力特别足,好像使不完的劲儿?其中一个大功臣,就是这个“涡轮增压”。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发动机请了个“大力士”,让它能吸进更多空气,从而产生更强的动力。核心原理:借“废气”之力,增“进.............
  • 回答
    活塞发动机的增压涡轮为什么普遍是离心式而没有轴流式的?这个问题,咱们得从涡轮增压器的基本原理说起,然后深入聊聊离心式和轴流式涡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尤其是它们如何契合活塞发动机的工况需求。涡轮增压器,简单来说就是给发动机装了个“空气泵”,让它吸进更多的空气,燃烧更多的燃油,从而输出更大的动力。 这.............
  • 回答
    涡扇发动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科技感和力量感,它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汽车里那种简单的机械增压或者涡轮增压那么简单。它是个复杂且精妙的“大家伙”,在航空领域是当仁不让的动力心脏。要说它属于哪种,其实它是一种涡轮机械,但它的增压方式和我们熟悉的汽车增压器在原理和作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更为高级.............
  • 回答
    关于大众1.4T发动机的涡轮增压介入时机,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说个具体数字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灵敏度”的问题,和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咱们得明白涡轮增压是怎么工作的。简单来说,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驱动涡轮叶片旋转,这个旋转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叶片,压气机就会把新鲜的空气吸进来,然后加压,再.............
  • 回答
    不少车迷,尤其是一些资深的汽车爱好者,提到发动机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偏爱自然吸气(NA)发动机,认为它比涡轮增压(Turbo)发动机“更纯粹”、“更有灵魂”。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自然吸气发动机自身的一些特质,以及它在驾驶体验上带来的独特感受。1. 动力输出的线性与平顺:一种顺畅的节奏感想象一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汽车工程师们在设计混动系统时,对不同技术路线权衡和选择的核心考量。日系和德系厂商在起步阶段以及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积累、市场定位、以及对性能和环保的侧重点不同,确实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一下。一、技术哲学与历史积累 日系:以丰田为代表,追求平顺、可靠.............
  • 回答
    现在市面上,特别是家用车领域,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出现频率可谓是越来越高了,仿佛一夜之间,各个品牌的主力车型纷纷挂上了“T”的标签。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驱动着这场变革?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涡轮增压器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耐不耐用?毕竟,它听起来不像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那样“朴实.............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燃气涡轮发动机不被广泛用于增程电动汽车(EREV)中的发电机,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背后涉及一系列技术、经济和实际应用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虽然燃气涡轮机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与EREV发电机所需的特性并不完全匹配,反而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难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核心工.............
  • 回答
    涡扇发动机,这个我们日常出行离不开的空中巨兽,它的心脏跳动之所以如此强劲有力,离不开几个关键组成部分的巧妙协作:涡轮、风扇以及中间那个至关重要的增压器。当然,这里提到的“增压”,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发动机内部通过涡轮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增压”的过程,以实现更高的推力。咱们就从最直观的“风扇”说起。涡扇.............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且极具潜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电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但续航焦虑依然存在的背景下。简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开发小型涡轴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为电池组供电,从而实现增程式电动车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这并非天马行空的设想,而是有其技术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个想法背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