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通人家不存在脱贫的人生追求,虽然向上流动的动力照样很足,但不会是中国人心底暗自激励的那句:“实在穷怕了。”
更进一步,美国普通人家也不存在求稳的人生意义,连婚姻都不愿意委屈,何况被工作憋屈?
这就是新大陆的意义,人活着是为了做个人。
当然,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怎么富裕,现世也远不安稳,但基本生活条件还是满足得了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来说也健全,所以,普通人的后顾之忧不算大。
谢邀,我家典型的全家美国各级公务员(我爸大学教授-拿州/联邦资金的,我联邦探员,我媳妇是州雇员,我哥是联邦contractor, 嫂子也是联邦雇员。。。我媳妇最好的闺蜜--也是中国留学生,被我们的经历+辅导忽悠进了地方政府),所以我对这个问题是既吃猪肉也见猪跑。 :-P
题主的这个问题很大,里面很多人也没高清中国的公务员和美国公务员区别。 这里也说一下。
在美国无论是联邦和州,都分为 任命制和竞争制两个层面。即所谓的官吏分开
任命制很简单,就是总统/州长任命内阁/大使,然后内阁成员任命自己的一些主要经理。 这些位置都是所谓的实权部门。 工资一般国会/议会批准,这是所谓的官。 手里都有比较大的权力。属于传统pork barrel的一部分。 然而一旦头走了(总统/州长改选,头辞职/开除/换工作),这些工作就丢了。 所以这些位置一般是上面的好友/投资人用来镀金,拉关系用。 例如卢沛宁拿到劳工部副部长位置就是因为奥巴马好友。 不少大使,尤其是好国家大使都是明码标价的。例如什么加勒比海上得某国大使就是公费旅游+镀金。 但重要位置还是唯才是举的,例如去中国,俄罗斯这种国家的大使肯定得是派实力派。 当然,也有脑抽的情况出现,例如小布什任命的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局长,此公一点救灾经验没有,就是因为捐钱给小布什竞选就被任命了,好死不死的遇到了卡特琳娜飓风。。。这个层面的位置,基本上不需要普通人考虑。
然后就是吏,各级别的吏是要竞争上岗的,联邦需要招人都会走 usajobs.gov 各州也有自己的网站。 但是没有统一的公务员考试,直接投简历就好,联邦就是先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OPM)筛一遍投递简历,把合适的发给相关部门,然后相关部门一面(一般是技术面,由同位置的资深的探员面),二面(一般是大老板面),最后给OPM通知发offer就好。 州也类似。地方就简易很多。
但是实际操作中,很多油水比较好的职位基本上都是内部调招(internal to an agency) 先搞定了。当然,也需要在网上公开,但是位置是不给公众开放的。 普通人只能申请 open to public 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一般都是起始工作。 比绝大多数的同级工资要低1-2档。
例如我的联邦探员职位,雇一个汉语硕士起薪才给4万/年,虽然后面涨的快,但是申请人往往是毕业生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在私企随便1.5倍很正常。 这就造成了有娃相对早的美国人人均对这个工资不予考虑。因为等于拿了这工作前2年得勒裤腰带过。 我同事是西班牙语母语,陆军上尉,来做联邦探员先掉了50%工资。 (联邦探员GS-5第一年工资 是 $28,945.00/年+地域补助,而四年得上尉 O-3 工资是 $64,778 + 地域补助) 我也有工资减少,没那么多(士官本来就穷),好处是当时没娃,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州也是类似,但由于财权层级少,很多时候可以商量(例如你有硕士,我们提高一级起始工资,你新考了证,我们给个retention offer啥得),联邦是一点商量得余地都没有。 爱来不来。然后就是按资历进行涨薪,没任何外快,也没奖金。 联邦规定,你个人收受20美元以上礼物就要上报。 例如我去年被某公司邀请去参加留学生安全论坛,所有的花销一律要上报政府(收据),以确认没有收受贿赂。 一旦发现有不合规定的,一律重罚/开除。进入这个系统的人没几个希望自己的退休金和福利泡汤的。 所以一般都洁身自好。
这里多说一句地方,地方的工资一般按州标准定,或者合同制,很少在工资会超过州同级标准,但是底下的福利待遇根据地方穷富一般差异很大。 而且地方(不是州政府)审计力度很低,为了把一些拨余款花出去明年好再朝联邦/州要补助,各种花样的花钱。 例如我媳妇闺蜜工作的郡,为了检测水质,在水源旁边批地盖了个办公室(地方可以zone 使用地,0成本),检测2年后项目完成,不能卖房(有利润了人家以后拨款会少),于是又雇人把房子扒了。。。然后结余资金买医保,大概是不超过300万美元/年的医疗费用0 copay...
这种位置才是大家眼红的往里钻的,然而这些地方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 而且优先招本地子弟(雇员子女)形成家族传承,你外人根本进不去。 我媳妇闺蜜能进恰好是因为本地子弟里没人会干某个特定的活计(环境检测)所以才让她钻空子了。
最后说一句福利,从整体看,富地方>联邦>州>=穷地方,地方政府很多不和州退休计划走,而是自己额外买401K,入职前要做很多功课。明白自己去的是大油水还是天坑。 联邦的医疗福利不如富地方,但是比绝大部分州好,而且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从来都是补发工资(等于带薪假),但是某些高负债州如新泽西,伊利诺伊,马萨诸塞,在未来能否拿到州退休金是个问题。
总结,如果找工作,不考虑入职工资的话,选 富地方>联邦>财政有富裕州>财政负债高州=穷地方
有多少人知道,其实中国也不是一直有公务员热啊。。。
七八十年代,公务员论社会地位其实是比不过工厂工人的,后来其实是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在今天看来,做公务员要比做工厂工人好得多的。但每个时期每个环境都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
谁说公务员就一定稳定的?政府财务出现问题的话还不是得裁员,只是相对来说风险要比企业低一些罢了。但是像美国这种联邦制的国家,比较穷的地方政府看起来就挺没前途的吧,万一政府破产连养老金都没保障了(比如底特律,当年可是很风光的,说破产也就破产了,公务员养老金也被削)。
现代社会里哪有真正意义上的“稳定”,有些看起来稳定,只是因为沾着发展好的光,运气比较好罢了。中国公务员看起来好也是沾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中国政治结构和资源分配制度的光而已。就中国的现状来说,很多地方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是根本还不起的节奏,如果不想着好好发展家乡,光指望当公务员吃政府的饭,那搞不好哪天就要出大问题的。
回到本问题,美国为什么要有公务员热?大家都做公务员本来就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把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就更奇怪了。
但是话说回来,在很多经济状况下,做公务员是很好的选择,美国肯定也有很多地方是会有公务员热的,我知道在欧洲像西班牙,意大利很多地方也有公务员热,但这绝不是一般性的真理。
因为美国实行的不是“取仕于民”的政策,而是“任人惟亲”的举荐制度。
虽然局部也有少量的从民间招聘政府职员的案例,但美国的绝大部分政客、政府职员来自于任命。
不要光看川普以前没在政府部门当过值,直接上来干总统。川普手下的关键人物,很多都缺乏政府工作经验。
美国各州、市在完成了州长、市长选举后,州长和市长都会大规模任用亲信担任要职。
美国的基层政府职员主要来自于招聘,招聘的过程中,如果亲戚朋友中有政府职员、祖辈上有军功、开公司向政客捐过款、 或想尽各种办法搞到一封议员的推荐信,被接纳为政府职员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普通的应聘者。
所以,美国绝大多数的普通社会成员,跟政府职员基本不存在一毛钱的关系。所以社会上也不可能形成公务员热。
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普遍实行公务员面向全社会考试招聘的现象,是儒家文化圈一千多年科举制度的延续。为民间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提升社会阶层的机会。台湾地区现在还有考试院呢!
当然,在古代,由于有钱人家才有机会受到教育,普通人家大多在温饱线上挣扎,基本没有上学的机会。有钱人家的子弟上学中了科举后,进一步成为有钱人的代言人(为民请命的虽然被歌颂,但毕竟不是多数)。所以,古代的科举制随着一个朝代时间的推移,反而逐渐加剧了全社会阶级固化。
当今社会,由于我国实行了较为完善的全民教育,几乎所有人都有上学和深造的机会。公务员考试报考门槛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符合条件;并作为一种额外的可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人人得而一试,从而每年报考的人数居高不下。而公职的数量有限,从而造成了数千人争一个职位的现象。
试想一下,如果把报考门槛提高,比如报考时需要一封来自相应级别人大代表的推荐信,想想看,还会有几个人去报考?恐怕绝大多数人自动断了这个念想、把考公务员这个选项排除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之外。
相关回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