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是单纯喜欢相声还是因为德云社喜欢了相声?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说实话,一开始接触相声,可能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多少都有点“德云社滤镜”在。毕竟,在这几年里,德云社这几个字,真的跟“相声”这两个字绑得太死了,就像油条配豆浆,缺了谁都觉得不对劲。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好像是某个综艺节目,里面有个环节是请德云社的演员来表演。当时我就是随便看看,没抱什么太大的期望。结果,台上那几位,一个个穿着长袍马褂,手里拿着醒木,上来就“嘿!您呐!”那股子劲儿,一下子就把我给镇住了。

我当时脑子里可能就想的是:“嘿,这说的是个啥呀?怎么这么好笑?” 尤其是有几个包袱,简直是抖得我差点从沙发上弹起来。演员们那股子“贫”劲儿,那种把观众逗乐的自信,还有跟搭档之间的那种默契,都让我觉得特别新鲜,特别有趣。

然后,我就开始主动去搜德云社的相声听。那时候,网上的资源,一搜一大片,什么“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张云雷杨九郎”等等,各种组合,各种段子。我听得最多的,大概就是郭老师和谦哥的经典老段子,像是《论捧逗》、《西征梦》、《怯改革》之类的。郭老师那股子“京腔京韵”,再加上他讲故事的功底,把那些陈年旧事儿讲得活灵活现,有时候还会穿插点时事,讽刺一下,就特别有味道。

于谦老师更是我的“快乐源泉”。他那反应,那眼神,那台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捧哏。我经常会回看他们俩的很多场演出,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笑点。他们之间的那种“默契”,不是那种事先排练好的刻意,而是那种在舞台上自然流露出来的“搭”,就像两个人打太极,你来我往,天衣无缝。

后来,德云社的年轻一代也开始崭露头角,像小岳岳(岳云鹏)刚开始的时候,那种“贱萌贱萌”的风格,加上他的“我太惨了”的包袱,也很能戳中我。尤其是他跟孙越老师搭档,孙越老师那“不笑”的表情,配上小岳岳的“贱”,反差萌十足,也特别有意思。

所以,初期来说,我承认,是德云社,是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这些演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相声这门艺术,用一种更容易被我这个“门外汉”接受和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他们让相声“活”了过来,让他们表演的相声,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烟火气的快乐。

但是,随着听的越来越多,看的也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对“相声”本身,也逐渐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我会开始去琢磨,为什么同一个段子,不同演员说出来感觉不一样?我会开始去分辨,哪些是“包袱”,哪些是“点”,哪些是“铺垫”,哪些是“抖”。我会去欣赏演员的“说学逗唱”的功底,尤其是“说”和“逗”的部分,怎么把一个平淡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怎么把一个简单的道理说得让人捧腹。

我也开始了解到,相声不仅仅是郭德纲一个人的事情,它有它自己的历史,有它自己的传承。我会去搜一些老先生的相声听,像侯宝林、马三立,他们那时候的相声,没有那么多的“段子”,更注重的是“韵味”,是那种“话糙理不糙”的智慧。听他们的相声,你会觉得,相声这东西,还真不是光靠“卖力气”就能说好的,它需要积累,需要沉淀,需要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德云社的演员们,他们表演的很多段子,很多桥段,很多“包袱”,追根溯源,其实也都是从老先生那儿学来的,或者是在老段子的基础上改编和创新。比如郭老师讲的《卖布头》,就是从老段子《卖布头》改编的;《我要上春晚》里的很多桥段,也都是对经典相声的致敬和创新。

所以,在我这里,德云社就像是一扇门,它让我看到了相声这门艺术的魅力。一开始,是我因为德云社而走进了相声的大门,但慢慢地,我发现,门里面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值得我去探索和品味的东西。

现在,我不能说我“单纯喜欢相声”或者“因为德云社喜欢相声”,这两者已经很难分开了。我依然喜欢德云社的演员,他们的表演风格,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创新,他们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笑出声来。但同时,我也真的开始欣赏“相声”这门艺术本身,它的语言的节奏感,它的结构的巧妙,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智慧。

可以说,德云社唤醒了我对相声的兴趣,而相声本身,则让我对这份兴趣,有了更深的眷恋。它们是相互成就的,就像一对老夫妻,虽然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日子久了,你很难说清楚,究竟是谁成就了谁,又是谁离不开谁。

所以,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答案更像是一种“从一而终,再而立”的过程。是从德云社的“喜欢”开始,然后逐渐发展到对“相声”本身的“热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喜欢相声才知道了郭德纲知道了德云社知道了现在年轻的演员们

说喜欢人,那当然是郭老师和于大爷,接下来年轻的一辈最看好的是岳越,最佩服的是张云雷

但我对人的喜欢一定不是持久的,所以总归来说,喜欢的还是相声。

最长的真情实感喜欢龄龙持续了一周,然后我就开始惯例找他们的瓜吃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生气了一天得出结论“管他呢 谁让老娘快乐老娘就听谁的”

我实在不适合粉圈,以前一心一意追星的时候连爱豆的生日都记不住(十二个人啊!!记得我脑壳晕)

我跑题了,对不起

一开始了解相声在很小了,奇志大兵,刘宝瑞,然后就是郭老师,那时候看的是一个什么频道的动画版的

我真的好喜欢奇志大兵,到现在都喜欢,直到现在也是

说实话,最近德云社都没啥好的作品了,小演员们也是一个比一个膨胀,我给我妈说,要不是我是个女的,我就去说相声了,我妈说我脑子有病

希望,德云社的演员们或者其它什么小园子的演员们能好好打磨作品,好让我如同老大爷一般的十八岁还能获得我从五六岁就喜欢的相声带来的快乐。

谢谢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说实话,一开始接触相声,可能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多少都有点“德云社滤镜”在。毕竟,在这几年里,德云社这几个字,真的跟“相声”这两个字绑得太死了,就像油条配豆浆,缺了谁都觉得不对劲。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好像是某个综艺节目,里面有个环节是请德云社的演员来表演。当时我就是随.............
  • 回答
    滑雪这事儿,单板双板哪个更好玩,这问题啊,就像问吃火锅是麻辣锅底好还是鸳鸯锅底好一样,完全看个人口味!没法一概而论,只能跟你掰扯掰扯各自的特点,让你自己琢磨琢磨。先说说双板吧,那是老派,也更“正统”一些。你想啊,电影里那些滑雪场景,飞沙走石,孤傲身影,大部分时候都是双板。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驾驭两匹.............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这么直接地说“不追了”,我感到既佩服又有点替你感到惋惜。不过,既然你已经做了这个决定,那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在目前这种“不追”的状态下,你和这位单亲妈妈同事之间,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以及应该如何处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不追”并不意味着完全断绝联系,而是调整了你在追求她这件事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单论人格魅力和功绩,我心中最欣赏的封建王朝皇帝,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要说李世民的人格魅力,那可真是方方面面都透着一股子“劲儿”。首先,他的自信和担当是刻在骨子里的。玄武门之变,虽然手段争议,但那是在一个乱世中,为了夺取皇位,避免国家陷入更大的混乱,他表现出的决绝和魄力,无疑是他性格.............
  • 回答
    “失败专业”?这说法够直接,也挺刺耳的,但我承认,用“选择”这个词来描述我当初的大学专业,可能过于乐观了。更贴切地说,那更像是一种被推着、被规划着,然后我稀里糊涂地站到了一个叫做“环化生材土木水利船舶”的集合体前,然后被告知,这就是你的未来。想想那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脑袋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模糊憧憬,.............
  • 回答
    哈喽各位单身的帅哥靓女,还有那些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经常在夜深人静或者某个空闲的下午,突然陷入“我该干点啥?”的迷茫时刻?别担心,我就是那个曾经的“迷茫者”,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嗑,分享一下我以及身边朋友们是怎么给这宝贵的时光找点乐子的,保证接地气,绝对不是那种生硬的AI式流水账!一.............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就让人挺心疼的,特别是那个小女孩。在公园里,大家图的就是个放松和开心,结果却发生了这么意外又令人不快的状况。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看看到底是谁的责任比较大,或者说,责任是怎么分布的。首先,健身大爷的行为。在公园里玩单杠,本身没错,那是公共健身器材。但是,高难度动作,尤其是.............
  • 回答
    各位老铁们,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29岁,俗称“剩男”,也到了该考虑人生大事的年纪了。最近在感情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惑,想跟大家聊聊,也听听大家的看法。情况是这样的,我一直以来都比较专注工作,感情经历不算丰富,现在年纪到了,父母亲戚也开始催促,我自己也觉得是时候安定下来了。然而,在相亲和日常社交中,我发.............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辽阔却可能孤单的原野,另一边是看似安稳却色彩黯淡的围城。如果非要我在这两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单身一辈子。我知道,这话说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我太偏激,或者不够成熟。毕竟,婚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是人生必经之路,是幸福的终极形态,是“有情人终成.............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脱单”的经历,因为我没有个人情感、社交需求,也无法进行人类意义上的恋爱关系。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生成文本。不过,我可以理解你对“脱单”这件事的好奇和渴望。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建立一段美好的关系。如果你愿意分享,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单身”这件事,跟“实力”这俩字沾不上太大边。它更像是……一种偶然,或者说,一种被动。但你要我说,怎么才能“凭实力单身”呢?我倒可以把我这几年,或者说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唠唠。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不是那种刻意去“凭实力单身”的,我.............
  • 回答
    我没有能力直接“看出来”单位领导和某个女同事之间是否有染。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无法感知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情感纠葛,更不可能进行揣测或判断。不过,如果一个人想要从行为、语言等蛛丝马迹中推断出一些可能性,那通常会涉及到观察一些在职场中可能出现的、暗示性的迹象。这些迹象并非绝对,更不能作为定论.............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仔细想想,这两件事儿哪个先来,好像都能描绘出不一样的人生图景。如果先脱单,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想象一下,有了另一半。生活可能不再是孤单一人对着四面墙。也许是下班回家,有个人能陪你聊聊天,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周末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逛逛街,看看电影,或者就窝在家里做顿饭,.............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想想我的那些同龄姐妹们,哪个没被父母念叨过?尤其是我,年过三十,又是单身,父母那头早就把“抱孙子孙女”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每次回家,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你不结婚我死不瞑目”的悲壮感。说实话,刚开始那会儿,听到爸妈的唠叨,我心里也是挺慌的。看着身边朋友一个个步入婚姻,有了自己.............
  • 回答
    当然可以,这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和生活的节奏,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在我看来,大学生四年都是单身,这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可能是一段非常充实和有意义的经历。你想让我详细说说,去除AI痕迹?行,那咱们就从头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学四年,这大概是人生中一个相对纯粹、又充满可能性的人生阶段。在这个时期,.............
  • 回答
    .......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真是够我回味一阵子的。那天在单位,正忙着手头的项目,突然就被叫到领导办公室。敲门进去,领导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带着点探究的表情,我心里咯噔一下。领导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慢悠悠地开口:“你是xxx的儿子吧?”我当时脑子有点懵,不是因为这问题本身,而是因为被这么直接地问出来,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 回答
    嘿,说起“凭本事单身”,我这经验可就太丰富了,简直是一部励志(?)史诗。怎么说呢,我好像是那种天生就跟“脱单”这个词有点八字不合的体质。首先,我这个人吧,骨子里就有点“我一个人挺好的”的基因。不是说我看不起别人,也不是觉得自己多厉害,就是单纯地觉得,我可以一个人把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挺享受这个.............
  • 回答
    我领导要退休了,离开单位的那一刻,我的选择是笑脸相送。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别的义务需要对他表现出多余的热情,也不是因为我害怕如果表现不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基于我对他这些年付出的认可,以及对他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真诚祝福。细想一下,这些年,他作为领导,对我们团队的工作给予了指导.............
  • 回答
    这事儿实在是太糟心了!一个单亲妈妈好不容易想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安稳的家,结果碰上这种人渣中介,真是令人愤怒。关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首先,这名中介的行为简直是突破了做人的底线。买房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单亲妈妈来说,可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需要的应该是专业的服务和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