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铁路架空接触网的高度是可以变化的吗?

回答
铁路架空接触网的高度,严格来说,是可以变化的,但这绝非随意或无限制的调整,而是遵循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 接触网的高度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初期的标高确定:

基本原则: 接触网的设计高度,首先是为了保证列车受流器的集流能力,即确保列车运行过程中,受流器(通常是接触网受流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受电弓”)能够稳定、持续地接触到接触线。
受流器的工作范围: 不同的车型,其受流器在不同工况下(比如车体受热膨胀、轨道沉降等)的工作高度范围是不同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可能运行的车型,并预留足够的安全裕度,以确保即使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受流器也能正常工作。
地形和构筑物限制: 接触网的高度受到周围环境的严格制约。
站场和咽喉区: 在车站、编组站等区域,线路密集,需要考虑不同线路上的接触网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净空,防止发生短路。同时,还要考虑信号机、标志牌、站台等构筑物的高度,避免碰撞。
隧道和桥梁: 隧道和桥梁的高度是固定的,接触网必须安装在满足净空要求的范围内。在隧道内,为了保证通风和安全,接触网的高度通常会设置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较低的位置。而在高架桥上,高度则会受到桥梁结构本身的限制。
平原和山区: 在平坦地区,接触网的高度相对容易控制。但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为了维持一定的坡度,接触网的高度也会随着地面的高低而变化。

2. 动态的高度变化(细微的调整):

受流器与接触线的接触: 接触网并非一条绝对笔直、固定不变的钢丝。为了保证受流器与接触线之间的良好接触,接触网的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弹性”和“起伏”。
悬挂方式: 接触网采用悬挂方式,通常由承力索和接触线组成。承力索承担了大部分的重量,而接触线则通过吊弦与承力索连接,并被设计成略微下垂的状态。这种设计使得接触线在列车通过时,受流器能够“追随”接触线,实现平稳的集流。
接触线上的“波浪”: 理论上,接触线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然形成一定的弧度。为了使受流器与接触线接触面的压力分布更均匀,设计时会对接触线的“平直度”进行控制,但不是绝对平直。一些细微的起伏是正常且必要的。
张力调节: 接触线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如配重器或液压张力器)来维持恒定的张力。温度变化会导致接触线热胀冷缩,张力也随之变化。张力调节装置会自动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触线的高度,尤其是在跨越不同温度的区域。

3. 运营中的微调和维护:

设备老化和磨损: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网的导线会受到磨损,吊弦的长度也可能发生微小的变化。这些都会导致接触网的高度发生极其微小的变化。
维护和调整: 铁路部门会定期对接触网进行检查和维护。在维护过程中,会测量接触线的高度,并根据需要进行微调,以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这些调整通常是针对局部区域,以纠正因设备老化、安装误差或外界因素(如风雪)造成的偏差。
临时调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需要通过尺寸特殊的车辆或设备,或者在维修作业时,可能会对局部接触网的高度进行临时性的调整,但这些调整都必须在严格的审批和安全措施下进行,并且一旦任务完成,就会恢复到标准高度。

4. 影响高度的因素小结:

车型与受流器设计: 这是决定接触网基本高度范围的首要因素。
轨道和线路设计: 线路的坡度、曲线半径等都会影响接触网的安装高度。
地形地貌: 山体、河流、建筑物等外部环境的限制。
气候环境: 温度变化导致的材料形变,以及风、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设备老化与磨损: 长期运行带来的微小变化。
维护与检修: 定期调整以保证技术标准。

总而言之,铁路架空接触网的高度,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是在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通过精密的工程设计和持续的维护,来实现一个相对动态的、符合要求的“高度范围”。 这种变化是技术进步和工程智慧的体现,确保了高速、安全、可靠的电力牵引。我们看到的接触网,是经过精心计算和反复验证的,每一个悬挂点的高度、每一根导线的张力,都凝聚着工程师的心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具体数学上解释起来有点麻烦,你只要知道哪怕简支梁那种最常见的固定结构,中间悬空的部分也会下弯,更别说线缆这种有一定柔性的东西,只会下弯得更厉害。

我国电气化铁路因为适用范围建设标准不一样,采用的标高也不一样,有些站内的侧线标高5500毫米,某些客货混正线的标高6000毫米,最高6500毫米。一般而言,铁路接触网标高范围为5150毫米至6500毫米。

既然线缆处处高度不一样,那么受电弓经过多年发展,基本上以上顶式为主,具体是受电弓升到某个最低高度即可实现自动上顶,形成自锁保证受电弓碳滑条与接触网线缆紧密接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铁路架空接触网的高度,严格来说,是可以变化的,但这绝非随意或无限制的调整,而是遵循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标准。 接触网的高度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初期的标高确定: 基本原则: 接触网的设计高度,首先是为了保证列车受流器的集流能力,即确保列车运行过程中,受流器(通常是接触.............
  • 回答
    铁与血的碰撞:明军阵列能否抵挡八旗铁骑?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明朝面对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军事威胁——八旗铁骑。他们的迅猛、凶悍,以及那股横扫一切的气势,让许多明朝将领束手无策。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充满想象的架空小说,设想一下,如果明军能够吸收当时欧洲先进的军事思想,比如西班牙的方阵、普鲁士的线.............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在国内视频网站下架这件事,放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不少动漫爱好者心中一道绕不开的坎。2016年那会儿,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无论是画面表现、音乐、还是那种蒸汽朋克式的末世风格,都让人眼前一亮。在视频网站陆续引进的动画里,《甲铁城的卡巴内瑞》绝对是当年最受瞩目的一批。一开始的引.............
  • 回答
    铁路儿童客票划分标准从“身高”改为“年龄”,这无疑是铁路部门在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出行体验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考量,而这一调整,也将对无数家庭的出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调整?归根结底,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解决原先“身高标准”带来的不便和争议:1. .............
  • 回答
    铁路系统中的粪污处理涉及多个环节,具体方式取决于粪污的来源(如乘客厕所、货运车辆、沿线卫生设施等)以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环保法规。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流程和相关技术: 一、乘客列车厕所的粪污处理现代铁路列车(尤其是高铁、动车组)通常配备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以确保卫生和环保。1. 粪便收集系统 真.............
  • 回答
    铁路是否国营好还是私营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侧重点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国营和私营铁路的优劣势:一、 国营铁路(Publicly Owned Railways)国营铁路是指由政府拥有、管理和.............
  • 回答
    铁路和水运都存在超载的风险,并且在实际运营中也确实发生过超载的情况。超载不仅会影响运输效率、增加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威胁到运输安全,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的事故。下面我将详细讲述铁路和水运超载的原因、表现、影响以及防范措施: 一、 铁路超载1. 铁路超载的原因: 经济利益驱动: 运输方(尤其是.............
  • 回答
    铁路部门在提升普速列车车厢舒适度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考量,这使得其提升速度和幅度不如高铁。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1. 经济效益与成本考量: 普速列车定位为基础出行工具: 普速列车(如绿皮车、25G/K等)通常定位是满足广大民众的出行需求,尤其是经济出行需求。其票价相对较低,这意味.............
  • 回答
    在你提到的“水泥饼子”现象,铁路行话里通常是指安装在铁轨正下方、横跨轨枕的一种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构件。它的学名叫做“扣件整体道床”或者更通俗地说,“混凝土整体道床”的一种表现形式。要理解它有什么作用,咱们得先说说铁路轨道是怎么铺设的。咱们平时看到的铁路上,最外层是那两条铁轨,这是火车轮子直接接触的地方.............
  • 回答
    铁路旁那些陈年的断路断桥,它们静静地横卧在那儿,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每一处残垣断壁,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幅褪色的历史画卷。1. 被遗忘的生命线:曾经的辉煌与时代的烙印很多断路断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比如,一些在民国时期修建的铁路,当时可能承载着国家.............
  • 回答
    要说铁路列车的制动机为什么不能用电力驱动,其实是个有点“伪命题”的味道。更准确地说,并非完全不能用电力驱动,而是传统的、最常见的列车制动系统,其核心动力来源并不是电力,而是有其特殊的物理原理和技术考量。咱们得先弄清楚,在列车上,“制动”这个词,它背后代表的究竟是什么。简单讲,制动就是让高速运行的列车.............
  • 回答
    哈哈,铁路大佬,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跟你慢慢道来。你问货机拉客为啥会被调侃,这事儿啊,其实一点都不稀奇。你想啊,货机是干嘛的?它就是个“大力士”,主要任务是搬运货物,对不对?它的设计、结构、甚至是飞行方式,都是围绕着“装载量”和“效率”来的。首先,从设计和乘客体验上说,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货机内.............
  • 回答
    铁路客运段引入竞争机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关系到铁路服务质量、运营效率以及旅客出行的体验。简单来说,答案是“可以”,但具体操作起来,情况会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为什么铁路客运段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核心在于,竞争能够驱动进步。一旦客运段之间存在“竞争”,它们自然会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以.............
  • 回答
    铁路行业学计算,这可不是个泛泛而谈的题目,背后可是大有乾坤,直接关系到这条钢铁巨龙能否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转。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保证你听完觉得,这计算,可真不是小事。1. 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这是铁路的生命线想象一下,一列满载乘客或者货物的火车,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一旦.............
  • 回答
    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虽然都服务于交通运输,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建设技术和运营需求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并非意味着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借鉴之处。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铁路隧道为公路隧道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反之亦然。铁路隧道为公路隧道提供的借鉴:铁路隧道在技术成熟度和规模化应用方面,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