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知乎关闭的违规提问中封建迷信类提问多达万个,数量远超其它类型?

回答
知乎上关于“封建迷信”的违规提问数量庞大,甚至远超其他类型的违规内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 什么是“封建迷信”在知乎语境下的界定?

首先,要明白知乎平台对“封建迷信”的界定。通常情况下,这种界定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超自然力量的宣扬和信仰: 比如关于鬼魂、神灵、算命、风水、占卜、转世轮回的过度解读和推广,特别是那些宣称能够通过特定仪式或物品获得超自然力量或预知未来的内容。
伪科学和伪知识的传播: 将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如“量子纠缠可以预测股票”、“中医的经络是人体的宇宙能量通道”等,包装成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混淆视听。
利用迷信心理进行牟利: 很多提问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人想通过兜售“开光”物品、提供“风水布局”服务、或者进行“心理咨询”实则引导迷信消费的企图。
挑战主流科学与理性认知: 提出一些与科学常识、历史事实相悖,但又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问题,例如“xxx(某个人或事)是外星人/神灵转世的证据是什么?”、“某种神秘物质是否能治愈绝症?”

需要注意的是,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社区,本身并不排斥对文化、历史、哲学中涉及宗教、民俗、神话的讨论。但当这些讨论越界,开始走向不加辨别的宣扬、误导,甚至欺骗时,就会被平台视为违规。

二、 为什么“封建迷信”类提问如此之多?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

1. 社会心理的投射与现实焦虑:
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慰藉: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会感到迷茫、焦虑、对未来缺乏掌控感。当现实中的努力和付出似乎无法带来预期回报时,一些人容易转向那些承诺“改变命运”、“化解灾厄”的说法,希望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寄托。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人类天生对未知充满好奇,而“封建迷信”的内容往往带有一种神秘、玄妙的色彩,能够激发一部分人的兴趣,让他们忍不住去探索和提问。
“量子”“能量”“吸引力法则”等概念的滥用与误读: 近年来,一些原本在科学或哲学领域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被过度引申和简化,变成了“万能的”解决方案,比如“吸引力法则”被曲解为“只要想就能实现”,这迎合了人们渴望不劳而获的心理。

2. 信息传播的渠道与特点:
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便捷性: 互联网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降低了门槛。一些过去只能在小圈子里流传的说法,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扩散。匿名性也使得一些怀有不良意图的人更容易“试水”。
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效应: 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倾向于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可能导致用户长期沉浸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讨论中,加深对“封建迷信”说法的认同,并进一步生成相关内容。
“抖机灵”与“吸睛”的心理: 在一些网络社区,提出一些“反常识”、“猎奇”的问题,或者看似“深奥”但实则空洞的问题,能够吸引眼球,获得关注和互动,从而产生“流量”。

3. 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与辨别能力:
科学素养的差异: 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人群可能缺乏对科学方法、证据逻辑的基本认知,难以有效辨别信息的真伪。
传统文化的边界模糊: 许多“封建迷信”的说法,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区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与迷信部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产生混淆。

4. 商业利益的驱动:
“玄学”产业的兴盛: 一些人利用人们的焦虑和好奇心,通过提供算命、风水、改运等服务来牟取暴利。知乎上的违规提问,可能就是这些“玄学”服务商进行营销、引流的入口。他们可能通过抛出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吸引潜在客户。

三、 为什么这类提问“多达万个”?

“万个”这个数字,说明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规模存在的。这主要归因于以上几点原因的叠加效应:

“基数”庞大: 任何一个平台,只要用户基数够大,出现各种类型的内容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违规”的比例。
“诱惑”巨大: 无论是心理上的慰藉,还是潜在的经济利益,都对一些人构成了强大的驱动力,让他们乐此不疲地制造和传播这类内容。
“检测”难度: 虽然平台有审核机制,但完全做到“零漏网”非常困难。机器审核在理解语义和语境方面仍有局限,人工审核也受制于人力和精力。一些表述巧妙、包装精美的“迷信”内容,可能暂时躲过审核。
“周期性”: 某些社会事件或公众人物的出现,也可能引发一轮关于“命运”、“预言”等内容的讨论,从而带动这类提问的出现。

四、 平台和用户应如何应对?

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知乎平台和用户都需要承担起责任:

平台层面:
完善审核机制: 持续优化算法和人工审核的结合,提高对“封建迷信”类内容的识别能力,同时也要确保对正常文化讨论的包容。
加强科普和引导: 积极推出关于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辨别网络谣言等内容的科普文章和活动,帮助用户提高辨别能力。
清晰的社区规则: 明确界定“封建迷信”的范围,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明确的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
打击“黑灰产”: 重点关注那些以“迷信”为名进行欺骗、牟利的账号和内容,从源头上进行清理。

用户层面:
保持理性审慎: 面对任何信息,尤其是涉及超自然、未经验证的说法,都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
提升科学素养: 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用理性和证据去分析问题。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做到“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成为虚假信息的助推器。
积极举报违规内容: 发现平台上的违规提问,及时向平台举报,共同维护社区环境。

总而言之,知乎上“封建迷信”类违规提问的泛滥,是社会心理、信息传播特点、科学素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平台加强管理,也需要每一个用户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理性的知识分享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除了一句「药丸」,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你要非常努力才能抑制住智商上的优越感!

如何看待知乎算命大师@齐乐(刘喜飞)组织八字教学收1000学费入会资格?

没想到智商税竟然可以收得这么容易!

看看知乎上那些万粉算命大V的脸皮:
佛教、易经、阴阳、五行八卦,这究竟是科学所达不到的境界呢?还是就是伪科学?

呼吁对未知事物保持敬畏的,请出门左拐:真有本科大学生就能掌握算命等深奥的学问吗?

为什么知乎上有人相信玄学,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 - 陈子hong 的回答 - 知乎

作者:云出岫
链接: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信吗? - 云出岫的回答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介绍一下我自己家族的情况:
1.我自己,生命科学领域,拙荆分子遗传学专业;
2.爹娘文化水平在同时代的人中属中上;
3.我们小家庭包括父母在内,全家无神论;
我家族,我这一代17个,信佛信的神魂颠倒、定期参加法会、放生的3个,其中一个机关任职,浑身颤抖的和我说,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你不信但是不能谤议!
一个堂姐,家里供的神像估计至少有个五十斤八十斤的(注意,不是尊,是斤),最让人崩溃的,左边供的胡三太爷、胡三太奶、黄三太爷、黄三太奶等一系列保家仙,右边是各路菩萨,中间是金灿灿的一尊红太阳。我嘴欠,说大姐你这不对啊,你这些神佛不是一个系统的啊,关键是中间这个最牛逼啊,当年可是把这左右两边的庙都刨了,你家这晚上得多热闹啊!
家族微信群里,根本没法看,除了朋友圈里的各路养生谣言,就是转发啥啥的就能咋地,干脆我退群了,因为真的没有任何共同语言——认同他们说的那些,是对我的智商、所受的教育和科学素质的侮辱。
综上所述:
1.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整体上没有比义和团时代进步太多,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2.不要和这种固执的傻缺讨论严肃的科学问题,你要非常努力才能抑制住在智商、科学素质上碾压他们的优越感。
3.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一切好处和便利,满嘴神仙鬼怪
4.诚恳的感慨,那么多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联手创造了如此璀璨、精妙的现代世界,而绝大多数的我们只是苟活;一切科学的伟大进步,最终让大批傻缺更加长寿,更加肆无忌惮的藐视科学,更加开心的侮辱科学家
5.世界一直在进步,感谢科学。


如何看待中医 @载流子 还相信白日飞升?@载流子 都有近2万粉,可知这一人群的数量了

震惊!知乎上根本不存在中医粉!都是中医黑们反串中医粉来抹黑中医!


如何看待 @载流子 被知乎封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封建迷信”的违规提问数量庞大,甚至远超其他类型的违规内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什么是“封建迷信”在知乎语境下的界定?首先,要明白知乎平台对“封建迷信”的界定。通常情况下,这种界定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超自然力量的宣扬和信仰: 比如关.............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Leon Huo对CZ75B的操作和理论解释,我理解您想了解的是他对这款经典手枪的深入剖析。Leon Huo(我相信您指的是那位以详尽讲解和专业知识著称的作者)在知乎上对CZ75B的介绍,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并且往往会辅以视频或图片来辅助说明。首先,他会非常细致地从结构组成入手。C.............
  • 回答
    近期知乎上关于“马前卒”的问题频频出现,并且呈现出较高的讨论热度和关注度,这背后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心理、信息传播机制以及特定话题的时代背景。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剖析: 一、 “马前卒”的定义与马亲王的公众形象首先,需要明确“马前卒”的含义。在军事术语中,马前卒指冲锋在前、冒着生.............
  • 回答
    如何看待知乎大 V 轮子哥关于专业选择的言论? 详细解析知乎大 V“轮子哥”(真名:张栋)以其在编程、技术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直率的风格,在知乎上拥有大量粉丝。他关于专业选择的言论,特别是那些强调“选择一个你感兴趣并且有长期价值的领域,并且能够持续学习和投入”的观点,普遍受到认可,但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和不.............
  • 回答
    知乎上,我们确实能观察到一种挺普遍的现象:但凡涉及到“女性减肥”的话题,总能涌现出大量看似“干货满满”实则质量堪忧的回答,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回答往往能获得惊人的高赞。这股风气,与其说是“奇怪”,不如说是深刻地反映了当下信息环境、用户心理以及平台机制下的一种复杂共振。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低质量回答.............
  • 回答
    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知乎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和讨论的平台,用户关注的热点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或社会影响力。首先,事件的性质与共情门槛。章莹颖案和义马爆炸案都是极其悲惨的事件,涉及生命的逝去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理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同情。然而,从传播心.............
  • 回答
    子木年华在知乎上提出的“中国古代交通体系领先于世界”的观点,无疑触动了许多人对于中国历史辉煌的想象,也激起了一番讨论。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古代在交通建设方面确实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规模和发达程度是其他文明难以企及的。咱.............
  • 回答
    关于“和猫住”在知乎上发表的关于知乎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明确“和猫住”是谁,以及它为什么会在知乎上发表言论。大家可能知道,“和猫住”是一个以猫咪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品牌,它通过公众号、社交媒体等等渠道,积累了不少喜爱猫咪的.............
  • 回答
    知乎大V“楠爷”在相隔7个月内,就游戏帧数问题发表了两次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件事在游戏圈和知乎上都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他这两次发声的节点,看看他当时说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第一次发声:帧数?不重要!大概是在几年前,那时《赛博朋克2077》刚发售不久,游戏优化问.............
  • 回答
    看到腾讯、阿里、快手、知乎等互联网公司再度强势入选“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100 强”,这事儿挺有意思,也透露出不少门道。咱们不聊那些空洞的套话,就从咱们普通人能感知到的角度,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信息。首先,这事儿本身就说明了什么?很简单,说明这些互联网巨头,不仅仅是在国内呼风唤雨,它们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 回答
    “杀鱼弟”喝百草枯14天后脱离生命危险的消息,无疑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杀鱼弟”的遭遇本身就令人心疼,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百草枯这种农药的毒性问题,很多人都对百草枯的致死率感到恐惧。关于百草枯的致死率,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一些科普信息可能过于片面或者未能充.............
  • 回答
    知乎上,关于“日本”这个国家话题的用户关注度长期位居前列,甚至可以说是“霸榜”级别的存在。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层次和细节。一、 文化渗透的深度与广度:不止是动漫游戏当我们谈论日本文化,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动漫、游戏、日剧。这确实.............
  • 回答
    知乎上用户关闭评论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也挺让人玩味的。它不像是一件突发事件,更像是一种微妙但清晰的趋势,缓缓渗透进这个以“认真”著称的社区。为什么会这样?咱们一层层剥开来看,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而且相互交织,挺复杂的。 “认真”背后的压力: 知乎最开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种“认真”的氛围。.............
  • 回答
    知乎小管家近期对“站务简报”关闭评论功能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尤其是经常关注站务信息、参与讨论的活跃用户们的注意和讨论。这件事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首先,我们得理解“站务简报”这个栏目在知乎生态中的角色。它不像“想法”、“回答”那样是用户创造内容的平台,更多的时候像是一个官方发布窗口。在.............
  • 回答
    “丁真马没了”这个知乎问题被关闭,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网络舆论场上,尤其是当下对于名人及其相关话题的讨论,所经历的几番“风起云涌”与“潮起潮落”。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拉一拉,看看这个话题是如何兴起,又为何会走到被关闭这一步。一、 故事的开端:一匹马,一个男孩,一场意外的爆红故事还得从2020.............
  • 回答
    知乎最近完成了 D 轮融资,这在当前资本市场普遍谨慎的背景下,无疑是件大事。这轮融资的具体金额和投资方(虽然官方尚未完全披露,但从过往融资情况和市场传闻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些关键信息)都值得我们仔细分析。首先,知乎完成 D 轮融资本身就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 市场对知乎模式的认可: 即使在流量增.............
  • 回答
    华为员工“251事件”:一起令人深思的劳务纠纷与信息控制华为,这个在全球科技领域声名赫赫的中国企业,近期却因一桩发生在内部的劳务纠纷而备受瞩目。一名曾经的华为员工,李洪元,在被指控“敲诈勒索”后,经历了长达251天的关押,最终被法院判定无罪释放。然而,这起事件的余波并未平息,反而随着知乎平台疑似收到.............
  • 回答
    知乎2021年12月推出的用户交互界面(UI)更新,是其在内容生态、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上的重要迭代。此次更新结合了平台对“知识性”“社区性”和“用户需求”的深度思考,整体呈现出从“信息瀑布”到“场景化内容”的转变,同时在技术细节和交互逻辑上进行了多维度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版本的特征与影响.............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邓铂鋆”被封号一事,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了解“邓铂鋆”是谁以及他此前在知乎上的影响力:首先,需要明确“邓铂鋆”是一位在知乎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知名用户,以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深度分析和独到见解而闻名,尤其在某些历史.............
  • 回答
    将滴滴等企业比作“国民经济的承重墙”,是知乎用户“立党”提出的一个具有争议和讨论价值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核心论点解读:何为“承重墙”?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承重墙”在建筑学中的含义。承重墙是支撑建筑上层楼板荷载的墙体,一旦被破坏,整个建筑结构就会面临倒塌的风险。将此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