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个陈年老谣言:
事实上投票的苏联民众要的是一个类似后来“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新式苏联。
苏联民众对于列宁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体系的苏联”没有任何留念。
事实上列宁与斯大林建立的这套体系在当时的苏联已经臭了大街了。
因为在投票时,俄罗斯联邦苏维埃在俄罗斯投票问题上加了一个:
结果投票的俄罗斯人里有70.8%支持设立总统职位;这也就意味着超过7成俄罗斯人不支持这个体系。
乌克兰地区在投票时也加入了另一个问题:
结果,80.17%的乌克兰投票者赞成该提议。
更有意思的是早在1990年6月,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就以压倒性优势(903票赞成、13票反对和9票弃权)通过了一个声明,声明主要内容是:
想这么一个道理,苏联解体后的20年,大概是中国公知最活跃的20年。美国赢得了冷战,顺便抢过了苏联“民主”的大旗,让阿美利加的制度与意识形态纵横天下。大多数80后、90后都应该记得那个公知遍地的年代,中国的普通人对政府大概是什么样的印象。
当然,从大战略上说,美国自己也承认一直没有放弃“改变中国”的尝试,在苏联身上用过的各种招数在中国身上基本也用了一整遍。
但是,中国解体了吗?崩溃了吗?
当然,你肯定会说,中国跟苏联不一样,中国是统一的国家而苏联是加盟国,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苏联更合理,苏联内部政治环境更不稳定……
其实你说的这些理由,就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啊。
在同样受到美国“演变”的情况下,在国内同样涌现出大量公知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顶住了而后慢慢成长为世界GDP第二的大国,另一个却在90年代轰然倒塌。面对这个区别,我们也只能说,外部因素只是一个诱因,关键是苏联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而被敌人所利用。
当然,如果非要找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的话,在我个人看来苏联亡国我的最主要原因是它太强大了,以至于强大到它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改革。
如果对这句话不好理解,那就去想想中国。中国为什么能进行改革开放?
除了国内环境的变化之外,在国际环境方面:
1 中国经济在当时比较落后,对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无法形成直接威胁;
2 中国绝佳的地理位置,可以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
3 美苏之间有核威慑,打不起大战,即所谓“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主题”。
但苏联要怎么进行改革开放呢?
苏联最大的对手就是美国。如果苏联跟美国打成一片,那谁是老大谁是小弟?双方该以什么方式相处?
如果说双方要跟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地球一样划分势力范围,可冷战不就是双方各领着一群小弟在对抗吗?这跟不合作也没什么区别。
而且,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苏联一旦示弱,苏联的死法会比解体更惨——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容许实力足以跟自己对抗的人活在自己身边。
所以,苏联强大的国力决定了它无法像中国一样对美国暂时性的认个怂,而由于缺乏共同的敌人,即便苏联与美国合作了也无法持久。与此同时,单纯依靠自己的经济体系,它又无法有效地完成内部经济的循环——特别是无法弥补自己在轻工业方面的缺陷。由此以来,苏联的改革就成为了一个死局。到最后,只能是美苏有一方彻底撑不下去而结束冷战。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苏联解体并不完全都是美国和北约的功绩,但苏联能那么早解体,那还真得归功于戈尔巴乔夫。你换成一个稍微靠谱的领导人——哪怕是赫鲁晓夫,苏联再撑10年左右估计没什么大问题。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苏联解体的核心原因之一,是二战中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并将其合法化。
苏联吞并三国的逻辑是逆二战后民族自裁、民族解放潮流的。
在新时代人道主义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敢明目张胆搞种族屠杀。
这样波罗的海三国问题就是定时炸弹,总会在国家能力薄弱的时候爆发出来,毕竟任何国家都有经济周期。
虽然都和俄罗斯存在文化体系差异,但波罗的海三国和中亚五国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
因此苏联中央政府很难通过财政再分配安抚三国的精英,那么三国独立的范围和系统性就会高很多。
这和东欧剧变是一个逻辑:东德等国原本比苏联发达,根本无法从华约组织中获得应有的好处,所以从上个世纪50年代先后发生了东德示威、匈牙利事件、波兰事件、布拉格之春等等——这些运动都是各个高层(精英)组织的。
其中很多国家的运动其实根本不是反社会主义,而是单纯的反苏联而已,所以当年苏联出兵镇压,让中国和南斯拉夫都很反感苏联的沙文主义,并因此提高了对苏联的警惕性,和苏联关系日渐疏远。
苏联对东欧及波罗的海三国武装镇压的手段在50、60年代是可行的,关键是有二:1.政府高层文职官员中有很多人有军队背景,文职领导和军队官员之间没有特别巨大的信任危机;2.财政激励有足够的空间,最起码可以解决住房和粮食问题吧。
简单地说,就是杀人既要有人,也要有钱,不然谁卖命......
然而80年代先是苏联老人政治,高层不断更迭,推出的戈尔巴乔夫根本没有深厚的背景。无论政界,还是军界都没有可靠的关系(不然也不会被搞军变)。
同时,国际上又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暴跌,而苏联的外汇一半靠石油,所以苏联的财政和国民经济更加恶化,粮食问题都被摆上台面了。
这个时候东欧剧变,苏联国力上根本没有能力镇压了,军费一项估计都能引起哗变,所以东欧剧变苏联无能为力......
既然东欧剧变了,波罗的海三国就学着也搞独立,但苏联也派兵镇压了。
可想而知,镇压肯定会死人,也当然国内外舆论肯定一片哗然。
这时候需要有人面对舆论人道主义谴责吧。苏联高层当然是让军队背锅了。
没有奖励,还要背锅,这就加大了军队和文职官员的间隙。
八一九事变后,戈尔巴乔夫的核心圈子都背叛了他。戈尔巴乔夫只能寻求叶利钦的支持。
就在这个时候,乌克兰高层要独立,毕竟对他们来说,与其等戈尔巴乔夫或者叶利钦的人事任命,不如自己任命自己——这种地方独立现象在国家动荡期太常见了,中国古代历史都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了。
这下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懵逼了,而之前波罗的海事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为无论是俄罗斯军队,还是乌克兰当地军队,根本不愿意镇压,毕竟没人愿意背锅。。。
作为第二大加盟国,乌克兰都独立了,苏联还有什么意义。
叶利钦只好同意,大家以后自己玩了。
如果不是波罗的海三国问题,在国家改革过程中,文职高层和军队的冲突不至于首先摆上台面,大家的间隙不至于这么大,无论是后来的八一九,还是乌克兰独立,戈尔巴乔夫和其他苏联高层不至于完全失去军队支持。
然而,如果存在波罗的海三国问题,80年代末闹独立几乎是必然,苏联高层除了暴力镇压,还有什么手段可以制止三国独立呢?没有,因为三国不是钱的问题,何况苏联当时没钱……
党的腐败,导致大量官员在权力套现和政治清算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斯大林瓦解了党内民主。
赫鲁晓夫瓦解了中央权威的神圣性。
勃列日列夫使官员贵族化,阶层流动性丧失。
戈尔巴乔夫代表整个官僚阶层实现了权力套现。
没有官僚阶层套现的冲动,美国人再怎么忽悠也没用。
回首看看某些高喊自由民主的人,他们代表是哪个阶层。
对于时刻想着腐败的官僚来说,公有制意味着基本没有贪污、受贿、嫖娼、养小老婆的途径。
只有大力发展私有制才能养出一群资本家,只有资本家才迫切需要用他的钱换官僚的权力。
只有大力发展私有制,官僚或者其家人亲戚才能借助其权力创办企业,剥削人民,福泽后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非常深刻的一句话。当时的苏联上层,就是在迫切希望改变经济基础,让他们这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
人民怎么办?一群纳税工具,跟我有什么关系?
苏联的解体,是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彻底腐朽,是整个领导阶层的堕落,是对共产主义事业最大的背叛。
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毛泽东
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50年。
——开国上将王震,于苏联解体后感叹。
当然不是,他是穷解体的。
不搞民生搞军备,不搞解放搞征服,不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对象让美国拉拢了西欧和中国,自己和自己的傀儡玩“大多数”游戏,最后给官僚一合计,把国家一卖赚钱去了。
当然,地图头失败的治理放大了这场难以避免的灾难,如果来个正常点的领导,说不定不至于那么惨,但也会很惨就是了,至少被美国舰队、卖掉自己的卫星国之类的很难避免。
这可不是忽悠,这是一计,而且农耕文明的三十六计都不曾记载的,但熟谙商业文化的,一听便知。
美欧在苏联领袖老迈以后,逐步逐步地借势培养了两个苏联接班人,戈与叶,让这两个互相竞争,尤其到了后期,特别显著地轮番拉一个打一个,让他们互相噬咬,互相竞争着损害苏联以邀功,互相变着花样出卖苏联,以便自己上位,独霸苏联的权位与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苏联的血就迅速流尽了。
这一招“双蛊虫之计很毒,俄罗斯这种傻大笨粗的民族完全没有识破的智慧,国运衰落就无法避免。
并不是。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必然。
我去俄罗斯旅游时真曾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俄罗斯气候极度寒冷,人口密度低,加上缺乏优良的不冻海港,这个国家的综合条件是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在苏联解体后,已经30年市场经济的俄罗斯,曾经的引以为豪的重工业都拉胯到航母坏了都没能力维修的水平了,轻工业近乎于无,工业人才也流失光了,现在勉强靠卖油气和农产品度日,只是个人均8000美金的发展中国家。这才是那块苦寒之地应有的水平。无论当年的苏联或是现在的俄罗斯,只要开放,如果作为一个正常国家,工业必国外的廉价产品冲垮。
正如有评论讲,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类的国家,发展工业是不现实的,没有竞争优势,卖资源才是最佳的选择,这点我非常认同。但俄罗斯可以选择躺平,苏联不能。不是人类的一座灯塔,苏联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苏联之初,基础单薄,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非常高效的,过了这个红利期后,苏联领导人清楚意识到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和社会内部严重的矛盾,这是国情决定的。苏联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历届苏联领导人都是平民出身,能爬到最高层无一不是人中龙凤。水平绝对不是我们这些键盘党可以比拟。
必须承认苏联有很多失误的地方,毕竟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主义究竟该怎么走,大家都心里没数,只能不断试错。但工业的天花板就在那里,就算换了普京大帝来,正常发展,也不过是苏联变成现在俄罗斯这样,一个人均收入只有欧美四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谁还承认苏联老大哥这个穷灯塔?
我们对苏联的强大,主要印象来自军工,苏联顶峰时拥有55200辆坦克(对比现在俄罗斯3200辆),40000颗核弹(对比现在俄罗斯6800颗),远超实际需要。军工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不计成本。苏联中后期,只能疯狂到用政府收入的40~60%,透支发展对成本不敏感的军工,来勉强维系工业产值和就业。因为普通民用产品苏联根本就没有优势。苏联真实的gdp一直都是个谜,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里面大量的工业产值其实都是靠军工在硬撑着。饮鸩止渴,恶性透支,崩溃只是早晚的事。如果不是因为中东战争,狂拉了一波油价,苏联能不能撑过70年代都是问题。
等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已经是靠借款支撑,甚至不惜结束几十年的仇视状态向还处于温饱状态的兔子哀求借款。这笔借款,直到2015年,才由俄罗斯陆续还清。按其回忆录所讲,最后到了只剩两个选择,内战还是解体。
里根,撒切尔夫人事后吹牛,苏联是被他们忽悠拐了,被骗搞军事竞赛拖垮了苏联,反正历史就是胜利者书写的。强军政治是苏联自己无奈的选择。至于说腐败亡国,天下乌鸦一般黑,苏联至少没有上千美金的咖啡杯。
评论里提及民族宗教的原因,这无疑也是个很大的因素,算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索之一。也是未来俄罗斯的一大隐患。
现在的俄罗斯想明白了,放弃了发展的念头,老老实实躺平就靠卖资源和农产品过日子,这才是最符合俄罗斯的样子。普京评价的很到位,谁不怀念苏联就是没良心,谁想回到苏联就是没脑子。即使这样,如果没有前几年兔子疯狂输血,俄罗斯可能已经再次分裂。
决定干掉苏联的官僚和政变中动手的军官,明明赚得盆板钵满,装什么被忽悠啊?
叶利钦在苏共享受什么特权?
作为中央委员,苏维埃最高主席团成员,长期住在167平的五居室公寓里(03年报价20万美元出售,04年作为叶利钦故居对外开放,参观一次5美元)。挤进政治局了,终于分得别墅(终身使用权),享受了3个厨师、3个服务员、1个清洁女工,还有1个花匠的待遇。
这待遇,还是他当做苏共特权黑料揭露的……
解体以后,总统阁下国有别墅照住,还多了个能源大王钱袋子。
格拉乔夫和列别德升官发财,叶还对空降兵军官们许诺了五百套高级寓所。
这叫被忽悠了?
要求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的人民,独立后生活水平也上升了好嘛。
对于部分官僚和部分人民来说,明明是血赚啊!
尤其是部分官僚,瓜分国有财产洗劫苏联人民,好意思说自己是被忽悠的?
吃亏的广大苏联人,可没要求联盟解体……
人家投票的是新联盟模式好嘛,76%的通过率哎。
泻药。
不是的。美国确实忽悠了,但这对于苏联的灭亡只起到了一点点促进作用。
苏联从建立起就有一系列根本矛盾没解决,尤其是最根本,最核心的建国理论存在重大隐患,这些理论隐患至今都无法解决,以至于我认为苏联今天原地满血复活也得再死一次。
~~~~~
苏联的一生,在共运问题上,指导思想经历过三个大阶段:
1,列宁主义。
2,斯大林主义。
3,帝国主义。
~~~~
矛盾一:先进的制度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首先要从苏联的建立开始说起。苏联的建立,理论上是先天不足的。
老马头说了,一种社会形态在它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之前绝不会灭亡;一种社会形态在其需要的物质条件满足前不会出现。
不是所有老马头的话都是真理。不过这个论断我相信。
那么我们知道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时至今日都有余力(当然,眼看着余力很有限了)。在20世纪初的时候,可以说,资本主义对生产力仍然是促进作用。那么,当时,资本主义就不会灭亡,真正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诞生。所以,事实上苏联的一生,称不上社会主义国家,只能说是国家资本主义。甚至看不出苏联曾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努力。
这样,苏联建立之初就是一个即使今天看都非常先进的制度,配上一个手扶木犁的低下生产力。这种矛盾很快就把苏联变成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畸形怪胎。
~~~~
矛盾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矛盾)。
我不是托派,但我要说,一国建成论定型的那天,苏联就死了,只是拖了60多年才下葬。
当然,一国建成论可不是斯大林的首创,苏联的建立就包括了一国建成论的核心思想。斯大林只不过是集大成者。
一国建成论有本质的矛盾。按其设想挺好: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一资一社。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大而美好,不断向资本主义国家输出革命,走向最终胜利。
然而,该论忽视了一个问题,帝国主义剥削全球的客观状态下,资本主义世界是分成两部分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事实上是剥削者,剥削了殖民地的无产阶级的,在帝国主义国家输出革命,该国无产阶级根本不鸟你,人家是既得利益者。那么向殖民地国家输出革命呢?
矛盾来了。苏联如何同殖民地国家交流?他们试图过平等交流无私奉献,可是殖民地国家是没有完整自主权的,是被帝国主义吸血的。苏联如果和他们平等交流,下场就等于白白被帝国主义吸血。那么就不平等交流,用苏联强大的力量压服他们实施苏联的政策,但这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帝国而已。
所以,一国建成论的苏联最终还是走向民族主义,再走向帝国主义。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
矛盾三:帝国主义和民主集中制的矛盾。
慈父后期开始,苏联就肯定地是个帝国主义国家了。民主集中制是个为公有制设计的制度,在公有制下,这个制度决策,执行能力都很强。但是经济上搞帝国主义,政治上再来民主集中制那就出问题了。
民主集中制里,领导干部是掌握重大权力的。私有制社会掌握这么大权力肯定是统治阶级了。然而,私有制社会,这种权力是能代际传承的:地主可以把土地传子,资本家可以把股份传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厂长不能把手上的权力传子!
所以,民主集中制容不得半点私有制。一旦有私有制,苏维埃的干部就有把权力传给后代的一点点可能性,那他们就会尽力这么做。
最终,苏维埃本身成了干部们把权力传子的最大障碍,党的干部们集体推翻了苏维埃。
~~~~
概括地说:
苏联不发达的生产力导致只能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必然导致放弃国际主义转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强国必然转向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如果用民主集中制管理必然导致领导干部背叛苏维埃,致使苏维埃灭亡。
这个逻辑链条今天仍然存在。苏联原地满血复活也还得重走一遍上面的路再次灭亡。
~~~~
我之所以选择奔四考博,就是想在法学专业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理论做一点贡献。但我最近认识到,目前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存在巨大漏洞,或许未来可以弥补但现在没办法弥补。我能在刑法领域无论做出什么贡献都是小修小补,相对于这么大的漏洞都是无用的。这导致我目前正处于思想混乱状态。我最近要转型情感导师了(╯︵╰,)
3如果靠忽悠能解体一个国家,还是曾经的超级大国,那全球各国还花钱搞什么军备?
苏联解体是世纪末最大的事件,就像一栋岌岌可危腐朽恶臭不堪的大厦,不仅周边邻居知道它即将坍塌,连危楼里的居民也盼着它坍塌。
苏联解体前六个月,戈尔弄过一次全民公投,对于是否赞成苏联解体,全体公民近八成投了赞成票。这意味着除开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者,几乎全体国民都盼着这个政权死。
曾经的老大哥是如何混到了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的地步?
我们看一个政权的生命力活力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要看这个政权是否有一种自我纠偏自我进化的机制。那种靠强权暴力和谎言维系的政权,最后都会走上阶层固化特权横行分配不公僵化呆板的道路。所有的毒菜政体无不如此。希特勒煽动民粹上台,列斯强腕推动工业化,在初期都能获得令人瞠目结舌的飞速进步。但这种非市场机制催生出的漂亮数字,到后来证明就是空中楼阁。
经济上偏科严重,军事上穷兵黩武,外交上横行跋扈,任意掠夺凌辱加盟国。造成的后果就是曾经苏联的加盟国在独立后哪个不是视其为猛虎瘟疫避之而不及?大凡能让百姓吃上一口饱饭住上一间陋室,你在弥留之际也会有几个人在你床前看看你,结果这么大一个帝国从坍塌到灭亡,为其抗争呐喊的人,一个都没有。
今天还有国人为其扼腕叹息,我就纳闷了,它们自个都弃之如垃圾,你居然供长生牌位?这算不算身在祖国心在番邦?属于数典忘祖啊,当然这是开玩笑,你中意哪个政权是个人自由,但你能不能中意点优秀上进的?偏偏去为一个掠夺我几百万平方公里国土杀害我几百万华夏子民还计划用核弹犁平我国家的残暴野兽去叹息招魂?这不是贱它妈给贱开门,贱到家了吗?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这八个字作为前苏联永远的标签,生生世世警示后人,为全人类提供反面教材。
~~~~~~~~~~~~~~~~~~
更一下
还真不是。
我老师86年去莫斯科公派留学,借国内女同学带过去的丝袜、巧克力表白拿下了师母,第二学期直接打包了录音机、手套、香烟等一堆国产生活用品,登门拜访丈母娘就看这堆玩意直接拿下。
忘了说了,女方父亲是地方官,母亲是医生,妥妥的中产家庭。我老师,一个县城工人子弟而已。
啥概念呢?好比有一天北棒或者安南留学生在中国通杀,啥感受?
这还有什么忽悠不忽悠的?
一个苏联笑话:
中苏边境上,苏军士兵拿着刚用摩托从中国换来的暖水瓶和二锅头报告:长官,我们巡逻时把摩托车弄丢了,但捡到了这个。
长官:明天再开两辆摩托过去!
用现在的话说,有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战略定力。苏联在美国败走越南后,过高估计了形势的有利程度,过早进入了全球扩张(历史教材上有,不断在非洲建立军事基地扩大势力范围),并对阿富汗发动热战,再加上对美军备竞赛,导致军费开支节节攀升,甚至一度达到美国的150%左右。可想而知这超过了苏联经济和国力所能承载的范围。
此外,还有国际原油价格下降、戈尔巴乔夫禁酒令失败等因素,财政收入也减少了,80年代开始苏联已经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
长期以来,苏联官方一直回避了实际的财政支出之增加大于财政收入,甚至在财政状况已经开始恶化(财政赤字已达200亿卢布)的1985年,苏联财政部还定期公布国家预算收入计划完成和超额完成。事实上,1986年和1987年预算收入分别只完成了96.3%和98%,未完成收入计划的绝对数额。
苏联政府希望在1991年的头两个月能收入234亿卢布,但他们仅收到了70亿——不及预计的三之分之一。中央政府原期望能从各共和国拿获得480亿卢布以实施联盟条约,但一分一厘都没有拿手。政府财政赤字却显示已经超过全年的预计(达到331亿卢布,超过预计的267亿卢布)。
戈尔巴乔夫为削减赤字,开始削减军费、削减政府部门开支和30-50%的中央部委人员(不过之后又为了重新安置这些人员反而提高了薪水,使赤字更加严重)、削减公共服务等等(见上文)。这些矛盾都导致苏联各级党政军人员的士气在解体前已经非常低落。尤其是80年代欧美又突然出现一波长期大牛市和经济增长,使苏联内部不满情绪更加突出,用普京原话说,普遍有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缺陷导致其国民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想法(普京尚且如此,其它人更可想而知)。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过于注重在人口上对美国保持优势,苏联人口不断激增,在最后关头反而加大了民众的经济压力。最终,八一九事变失败,苏联解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