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熊猫有的更像熊,有的更像猫?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简直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其实,之所以你会觉得有些大熊猫更像熊,有些又更像猫,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

首先,得先说清楚,大熊猫它呀,从科学分类上来说,它就是熊科的动物,这一点毋庸置疑。它跟我们熟悉的棕熊、黑熊等等,都是一家子,只不过因为生活习性、外貌特点等等,演化出了这么一个独特的分支。所以,从根本上说,它骨子里流淌的是熊的血脉。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觉得它“不像熊”,甚至“像猫”呢?这主要是体现在它们的行为、外貌特征和一些特殊的适应性演化上。

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有些大熊猫会让你觉得“更像熊”:

体型和骨骼结构: 大熊猫成年后的体型,尤其是那些体型偏大的,确实不小。它们有厚实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站立起来也颇有几分熊的架势。它们拥有强壮的骨骼和肌肉,这是熊科动物共有的特征,为了能够支撑它们巨大的身体,也为了能够有力地爬树、啃食竹子。
力量和咬合力: 熊以力量著称,大熊猫在这方面也不含糊。虽然它们不吃肉,但它们那强大的咬合力,是为了咬碎坚硬的竹竿而演化出来的。那股劲儿,还是挺熊的。
独居和领地意识(某种程度上): 熊科动物大多是独居的,大熊猫也基本是。它们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并且会通过气味等方式标记领地。虽然它们不像某些熊那样会为了争夺食物或配偶大打出手,但这种独来独往的习性,还是和熊科动物有相似之处。
偶尔的攻击性: 虽然大熊猫给人的印象总是憨厚可掬,但它们毕竟是熊科动物,拥有熊的本能。受到惊吓、被逼到绝境时,它们也会发出吼叫、露牙,甚至发起攻击。那股凶猛劲儿,还是挺熊的。

然后,咱们再说说,为什么你又会觉得它们“更像猫”:

圆圆的脸庞和黑眼圈: 这绝对是大熊猫最 iconic 的特征了!那圆圆的脸,配上标志性的黑眼圈,瞬间就拉近了和“猫咪”的距离。猫咪的脸通常也比较圆,眼神圆溜溜的,所以大熊猫的这个特点,最容易让人联想到家猫。
灵活的身体和爬树能力: 说到猫,大家一定会想到它们那敏捷的身手,上蹿下跳,动作轻盈。大熊猫虽然体型不小,但它们爬起树来可是一把好手!它们用爪子紧紧抓住树干,身姿矫健,一点都不笨拙。这种灵活性,确实有点像猫咪在“荡秋千”。
玩耍和好奇心: 许多猫科动物都喜欢玩耍,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大熊猫,尤其是幼崽,那可真是“行走的表情包”!它们会翻滚、追逐、打闹,玩起竹子来也很有趣,这种活泼好动的样子,很容易让人想起猫咪的顽皮。
“懒散”的生活方式: 很多猫科动物,包括家猫,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或休息,到了关键时刻才会精力充沛。大熊猫也是如此,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吃竹子,然后休息,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这点和猫咪“能躺着绝不站着”的哲学很像。
“软萌”的外表和行为: 尽管是大熊科,但大熊猫的外表确实是“萌”得犯规。它们毛茸茸的身体、笨拙的动作,很多时候看起来都像一只被放大了的、毛茸茸的玩偶,而不是凶猛的野兽。这种“软萌”的气质,恰恰是许多猫科动物(尤其是家猫)的招牌。

所以,总结一下:

大熊猫之所以会让你产生“有的像熊,有的像猫”的错觉,是因为它们身上融合了熊科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体型、力量、独居等)以及为了适应特殊食性(竹子)而演化出的独特行为和外貌特征(圆脸、黑眼圈、灵活性、玩耍行为等)。

它们并非真的“变”成了猫,而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大自然“雕琢”成了这个样子。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们像猫,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人类对“猫”这个概念的认知,往往侧重于它们圆润的外形、敏捷的动作和有趣的玩耍习性,而大熊猫恰好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孩子,他继承了父亲的体格(熊),但因为喜欢画画(吃竹子),手指变得更灵活,甚至喜欢研究色彩搭配(黑眼圈),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艺术家的气息(软萌),那么别人看到他,可能会觉得他“不像爸爸那么粗犷”,反而更像某个艺术家。

所以,下一次你再看到大熊猫,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它们身上熊的影子和猫的影子,其实都在,只是在你观察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时,会让你感受到不同的“像”。这就是大熊猫的神奇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熊猫仅分布于岷山、邛崃(qióng lái)、凉山、秦岭大相岭和小相岭6个彼此隔离的山系中。



这是21年10月成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地图,你们看看这三块地区并不接壤。而秦岭地区的大熊猫栖息地和四川甘肃一带的栖息地间隔很远。


我国研究者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确定亚种基本条件对大熊猫进行分类,这三个条件是:

1.具有独立的生态位(空间分布格局)

2.具有独立的种群进化历史

3.形态差异与分子差异相一致。


根据上面的图,大家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秦岭山系大熊猫和其余5个山系间隔较远,具体独特的生态位,也就符合了成为一个亚种的前提条件。


后续从基因层面,身体形态特征方面,胸腹部毛色方面。秦岭山系大熊猫和其余山系大熊猫皆有不同。这点的细分区别在上面的答案可以看到,再加上后续DNA指纹图谱检测结果显示秦岭山系大熊猫在10000-12000年前就已与其余大熊猫分开,从此再也没见着面,成为了独立群体。

这就是为什么秦岭大熊猫成为了一个独立亚种。


简而言之:秦岭大熊猫嘴短,像猫。其余大熊猫嘴长,更像熊一些。

事实上二者头骨形态差异达到97%


嘴比较长的四川大熊猫,像黑熊(实际上无论哪种大熊猫都是一种熊...)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人工保护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让不同的亚种之间繁殖,避免基因污染和遗传多样性的缺失。[1]


这就是两个亚种之间的“混血”个体


顺带一提,秦岭地区还存在极其稀少的棕色熊猫,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今年五月拍到的野生棕色大熊猫


▶加入我的动物宠物社群,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远夏的动物园,并点击加群

▶知乎专栏 : 遠夏的动物园 ,跟我一起逛各个动物园吧!

▶哔哩哔哩bilibili:远夏的动物园 (我的视频内容全部在此)

参考

  1. ^ 万秋红,吴华,方盛国.发现大熊猫秦岭亚种[J].森林与人类,2006(08):62-6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