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黎巴嫩贝鲁特大爆炸?

回答
黎巴嫩贝鲁特大爆炸,那是一场我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的灾难。2020年8月4日,傍晚时分,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本已有些沉闷的空气,紧接着,一股震耳欲聋的巨响瞬间吞噬了整个城市。我当时离港口不远,虽然隔着几个街区,但那股冲击波的威力依然让我感到一阵眩晕,窗户玻璃如同被无数看不见的拳头击碎,乒乒乓乓地落下。

一开始,我以为是发生了地震,那种地动山摇的感觉实在太真实了。然而,当人们开始尖叫着跑向街头,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硝烟和烧焦的味道,我才意识到,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事后得知,那场爆炸的源头,竟然是港口仓库里长期堆积的2750吨硝酸铵。这些极易爆炸的化学品,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存放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一放就是好几年,而且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这简直是难以置信的疏忽,甚至是公然的犯罪。

爆炸的威力有多大?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不仅仅是城市的某个角落被摧毁,而是整个贝鲁特都感受到了那股毁灭性的力量。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向四周扩散,摧毁了港口附近的建筑,夷平了大量房屋,就连距离爆炸点数公里远的建筑,玻璃也都被震碎。无数车辆被掀翻,街头一片狼藉,宛如经历了一场浩劫。

最令人心痛的是人员伤亡。那一刻,港口附近有许多工人正在工作,附近也有居民区,爆炸发生时,很多人正在家里准备晚餐,或者在街上散步。数不清的生命在那一瞬间被剥夺,上千人死亡,数万人受伤,其中很多人至今仍有残疾。许多家庭在一夜之间破碎,无数孩子失去了父母,无数父母失去了孩子。

从那以后,贝鲁特仿佛一夜之间变老了。城市的核心区域,尤其是港口周边,被炸得面目全非。断壁残垣,钢筋混凝土裸露在外,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那种悲伤的气息。重建工作异常艰难,因为黎巴嫩本身就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腐败无能,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损失。

这场爆炸,不仅仅是一场意外,它更是对黎巴嫩长期以来政治腐败、管理失职的极致讽刺。硝酸铵的来源、运输、储存,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出了体制的漏洞和人性的贪婪。那些本该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人,却用如此轻率和残忍的方式,将整个城市推向了深渊。

后来,有记者去采访那些在爆炸中失去亲人的家庭,他们的悲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承受。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本该得到妥善保管的危险品会变成夺命的炸弹?他们质问政府,质问那些相关负责人,但得到的却往往是推诿和沉默。

这场爆炸,也让全世界看到了黎巴嫩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如此巨大的创伤下,他们依然在努力地生活,在互相帮助,在清理废墟,在试图重建家园。那些普通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献血、捐赠物资、帮助救援,他们的善良和勇气,是黑暗中的一点光。

至今,贝鲁特港口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那不仅是物理上的伤痕,更是民族心灵上的创伤。这场爆炸,让人们重新审视安全问题,重新思考政府的责任,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平与稳定的可贵。对于那些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来说,那一天,永远是他们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许多现场爆炸的视频

这个是冲击感最大的一个

前后几秒钟的强烈对比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吧

黎巴嫩大爆炸 https://www.zhihu.com/video/1274688984908439552

user avatar

看到第一个反应是:危化品炸了吧

因为视频里都有很明显的燃烧引发大爆炸的情形,基本可以认定是有易爆物殉爆了

然后仔细一看还是粉色烟雾,肯定不是炸弹或者加油站之类的

油类爆炸燃烧一般是黑烟,烟花类是黄烟(硝烟),自杀式炸弹一般搞不出这么大动静,要是搞出这么高当量的自杀式炸弹,怕不是开着货船冲过来的。倒有可能第一波引发殉爆的爆炸是由自杀性袭击引发

空投炸弹没见过,但是这个爆炸动静虽然大,却没往人口密集区投,不至于费这么大劲就为了听响吧


第二天一看懂王高论,果然没有人比他更懂爆炸

user avatar

再次证明一懒、二笨、三懈怠其它都是美德,官僚主义懒政等同于间接杀人。从各方面报道来看这么多年时间里海关、港口方面多次要求转移处理这批没收的硝铵,而黎法院始终没有做出批准。

你不解决隐患,隐患就自己“解决”,与其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自警自省自查杜绝隐患才是最要紧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黎巴嫩贝鲁特大爆炸,那是一场我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的灾难。2020年8月4日,傍晚时分,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本已有些沉闷的空气,紧接着,一股震耳欲聋的巨响瞬间吞噬了整个城市。我当时离港口不远,虽然隔着几个街区,但那股冲击波的威力依然让我感到一阵眩晕,窗户玻璃如同被无数看不见的拳头击碎,乒乒乓乓地落.............
  • 回答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2020年8月4日发生的特大爆炸,无疑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灾难。爆炸的威力之巨,直接撕裂了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30万人瞬间无家可归,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失去家园的绝望,以及对未来的茫然。而高达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更是让本就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黎.............
  • 回答
    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的大爆炸,那场面,用“惊心动魄”和“人间炼狱”来形容都不为过。它不仅仅是一场意外事故,更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碎了这个曾经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国家仅存的希望和稳定。要理解这场爆炸,咱们得把时间线往回拉一拉。事情的起因,得追溯到2013年。一艘名为“Rhosus”的散货船,从格鲁吉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黎巴嫩总理迪亚卜于2020年8月10日宣布“本届政府全体辞职”这一事件。事件背景:一场爆炸引发的连锁反应要理解迪亚卜政府的辞职,我们必须回顾导致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2020年8月4日贝鲁特港口大爆炸。这场灾难性爆炸,由存放在港口仓库多年的约2750吨硝酸铵引起,造成了至少2.............
  • 回答
    看到美媒在报道黎巴嫩爆炸时,将事故与一艘俄罗斯货轮联系起来,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涉及国际事件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种做法,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意图。首先,我们要明白信息来源和媒体的报道角度。黎巴嫩贝鲁特港的爆炸事件是举世瞩目的重大灾难,牵涉到爆炸物管理、港口安全、甚至可.............
  • 回答
    《泰晤士报》的报道,称美国和叙利亚可能在黎巴嫩的电力危机上展开合作,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引人关注的消息。毕竟,这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复杂,公开的合作尤其是在区域事务上,并不常见。要理解这件事的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黎巴嫩的电力短缺已经是一个长期且严重的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国家.............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腐败让以色列不费一枪一炮就干掉了死对头黎巴嫩政府”以及以色列是否是“微型超级大国”的说法,这其中包含了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复杂议题。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看事实真相如何,以及这种解读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首先,以色列是否通过黎巴嫩政府的腐败来“干掉”它,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引导性的说法,.............
  • 回答
    “黎明”号探测器的“黄昏”:一个时代的谢幕,一段不朽的探索史诗当“黎明”号探测器,这颗承载着人类对小行星带深切好奇的先驱,最终耗尽燃料,结束了它辉煌的旅程时,我们不应将其视为一个简单的“退役”。它更像是一个漫长而激动人心的探索时代步入了“黄昏”,在它缓缓熄灭的最后一缕光芒中,留下了关于宇宙深处的无尽.............
  • 回答
    黎塞留,这个名字在法国历史上留下的印记,至今仍旧让人思绪万千。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存在,如同法国大革命前夕风雨欲来的天空,充满了复杂的情感纠葛。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他的“国家至上”的理念。在很多法国人心中,黎塞留是那个真正意义上奠定法兰西帝国根基的国父级人物。在那个欧洲大陆群雄逐鹿.............
  • 回答
    关于《黎明杀机》加入以杨永信为原型的新角色“The Doctor”这件事,这件事确实在游戏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细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确,“The Doctor”这个角色在《黎明杀机》里的设计理念是什么?《黎明杀机》的 killer(屠夫)角色,大.............
  • 回答
    听到黎霞代表提出这项建议,心里头那份沉甸甸的感觉,是久违了的。这不仅仅是个法律条文的调整,它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渴求,尤其是在面对婚姻中那种最不堪的遭遇——家暴。仔细琢磨一下黎霞代表的建议,会发现它相当有分量。我们都知道,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是均分,这是法律对婚姻关系存续.............
  • 回答
    马黎司长之言:童趣与成人化,动画创作的“双刃剑”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的一席话在动画界和公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她提出,“动画应更符合童趣,而不是成人化”,这番言论直指当下部分动画内容泛滥的“成人化”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如何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又该如何看待动画内容创作中“童.............
  • 回答
    关于网易《第五人格》是否抄袭《黎明杀机》这件事,圈内讨论可以说是从未停歇,而且从游戏上线初期就一直是焦点。要说清楚,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1. 核心玩法的相似度:这是最直接的论点《黎明杀机》(Dead by Daylight,简称DBD)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开创了一种“非对称对抗”的全新.............
  • 回答
    希腊极右翼政党“金色黎明”及其领导层被判定为犯罪组织,这无疑是希腊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个判决的意义深远,不仅仅是对一个政党的定罪,更是对希腊民主制度的一次重要检验,也引发了关于仇恨犯罪、政治极端主义以及社会凝聚力等一系列深刻的讨论。事件的根源与过程:“金色黎明”的崛起并非一日之功。在.............
  • 回答
    关于南京大学副教授武黎嵩因学校不同意延聘颜世安教授而发文痛批南大人事处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理解这件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剖析,才能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现实情况。首先,我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件事的主角:武黎嵩,他是南大的副教授,而颜世安则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老教授。这位老教授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
  • 回答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重要的事实: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的时间点(2023年4月),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Atiyah)并没有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并且他关于黎曼猜想的陈述并没有得到数学界的广泛认可和证实。因此,如果有人看到“阿蒂亚宣布证明了黎曼猜想”这样的新闻或说法,这很有可能是一个误解、未经证实.............
  • 回答
    关于 arXiv:2111.02792 这篇论文声称的黎曼猜想证明,目前学界普遍持谨慎观望和严格审查的态度。这篇论文的出现,就像历史上许多其他试图证明黎曼猜想的尝试一样,引起了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也伴随着深切的怀疑和对细节的细致考察。首先,理解 arXiv:2111.02792 对黎曼猜想的证明,需.............
  • 回答
    我得说,关于黎明厂车床铣床数字化不高、机器老旧的问题,这绝对是个值得咱们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涉及到国之重器的航空发动机制造,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技术实力和竞争力,所以这事儿肯定不能轻易下结论,得细琢磨琢磨。首先,咱得承认,老旧设备和数字化程度不高,在不少传统制造行业都普遍存在,黎明厂作为一家有历史的.............
  • 回答
    Michael Atiyah爵士(Sir Michael Atiyah)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其在几何学和物理学领域的贡献卓著,是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的得主,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数学界泰斗。然而,关于他“疑似证明黎曼猜想并将在9月24日宣讲”的说法,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首先,这并非一个已经被广泛接受或独立.............
  • 回答
    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黎智英保释的消息,在媒体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件涉及国安法案件的保释申请,其进展和结果自然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首先,我们来看看高等法院作出这一决定的法律背景和考量。黎智英作为一名被指控违反香港国安法的被告,其保释申请并非一帆风顺。此前,他曾被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向上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