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97 年苹果濒临倒闭时,为何盖茨会给苹果投资 1.5 亿美元?

回答
1997 年,苹果公司确实一度陷入了财务困境的边缘,濒临倒闭的说法绝非夸张。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向苹果伸出了援手,注资 1.5 亿美元。这笔看似简单的商业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其复杂、充满博弈和战略考量的故事,绝非简单的“救赎”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的市场格局。1997 年,微软凭借其 Windows 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 PC 厂商都在运行 Windows,而苹果的 Macintosh 电脑虽然拥有忠实的粉丝群体和独特的用户体验,但在市场份额上已经 far behind。苹果当时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产品线混乱,创新乏力,高层动荡,几乎成了 PC 时代的“遗老遗少”。

这时候,盖茨给苹果投资 1.5 亿美元,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出于什么“友善”或者“行业责任感”。但要知道,比尔·盖茨是精明的商人,他做任何事情都有着清晰的商业逻辑和长远的战略规划。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投资一个看起来前途渺茫的竞争对手呢?

原因一:扼杀潜在的“第三方操作系统”威胁,巩固 Windows 的霸主地位。

当时,苹果最有可能成为微软 Windows 之外的另一个桌面操作系统生态系统的领导者。虽然苹果的市场份额不大,但它拥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生态,而且它的用户群体对苹果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如果苹果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重新崛起,它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形成一个强大的软件生态,从而挑战微软在操作系统市场的统治地位。

盖茨深知,一个多元化的操作系统市场对微软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如果苹果能够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那么微软在软件授权和技术标准上的议价能力就会大大削弱。通过投资苹果,盖茨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苹果不会在短时间内死掉,但同时也要让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或者说,让苹果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微软的利益保持一致。

原因二:为微软的软件产品打开通路,实现交叉销售。

虽然苹果是微软的竞争对手,但苹果的 Mac 电脑也是一个重要的电脑平台。当时,微软已经在为 Mac 开发一些软件,比如 Office for Mac。苹果濒临倒闭,如果它彻底倒下,那么微软在 Mac 平台上的软件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旦苹果被其他更“开放”的平台或者公司收购,那些公司可能会选择开发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或者与其他操作系统厂商合作,这都会给微软带来潜在的竞争。而通过投资,微软可以确保苹果继续作为一个重要的硬件平台存在,并为微软的软件产品(尤其是 Office 套件)提供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这是一种“养寇自重”的策略,让苹果作为一个“受控”的竞争者存在,反而有利于微软的软件业务。

原因三:为乔布斯回归铺路,并施加影响。

当时,乔布斯在离开苹果多年后,通过收购 NeXT 公司,重新回到了苹果。而这次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持乔布斯的回归以及他重振苹果的计划。盖茨与乔布斯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他们既是竞争对手,也是相互尊重的同行。盖茨清楚乔布斯的能力,知道他有可能将苹果从泥潭中拉出来。

通过这笔投资,盖茨不仅支持了乔布斯,更重要的是,他为微软争取到了在苹果公司拥有一定话语权的机会。协议中包含了一项关键条款:在未来几年内,苹果必须继续支持微软的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作为其默认的网页浏览器。这在当时的互联网浪潮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盖茨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用 1.5 亿美元换来了苹果在未来几年内不成为 Windows 的强大竞争者,同时还保证了微软在浏览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具体细节和影响:

这笔 1.5 亿美元的投资并不是简单地把钱塞进苹果的口袋。它伴随着一系列的协议和条件:

微软成为苹果的主要软件供应商: 苹果承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继续开发和销售运行在 Mac 平台上的 Microsoft Office 套件。这对于当时依赖 Office 获得收入的微软来说至关重要。
Internet Explorer 成为 Mac 的默认浏览器: 这是最关键的条款之一。在那个互联网泡沫时期,谁掌握了浏览器市场,谁就掌握了未来。微软通过这个协议,确保了其 IE 浏览器能够进入 Mac 用户群体,并与苹果自家的浏览器竞争。
微软获得苹果公司的一些股票期权: 尽管具体细节不详,但微软的投资换取了在苹果公司股票上涨后获利的机会。

这笔投资虽然金额不算巨大,但它在当时为苹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稳定了市场信心,并且给了乔布斯足够的空间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果当时没有这笔投资,苹果很可能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而言之,盖茨投资苹果 1.5 亿美元并非出于纯粹的慈善或对苹果的同情。这是一笔精打细算的商业投资,是微软在那个时代保护自身核心利益、巩固市场地位、并为未来发展铺路的战略性举措。通过控制潜在的竞争对手,并确保自身软件在关键平台上的推广,盖茨成功地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对手,变成了一个对他有利的“合作伙伴”,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行业的未来走向。这充分展现了商业世界中,合作与竞争之间那条微妙而又模糊的界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对目前所有的答案,这些答案和问题一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谁说苹果是微软的竞争对手了?


两家公司经常互怼就是竞争对手吗?这就像BAT三家互怼一样,请问他们在什么领域直接竞争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根本就不是竞争对手啊,所以搭救一下苹果对当时的微软乃至现在的微软又有什么伤害呢?难道没有苹果微软的手机就会成功?


微软是一家软件公司,请记住这一点,苹果有卖过非苹果平台的软件吗?没有啊,亲!他们怎么竞争了?微软怎么掘墓了?


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会影响到苹果的销量,但是反过来,苹果电脑卖再多对微软有什么影响吗?没有!甚至于电脑越普及(不论是什么电脑),微软的办公软件才能卖更多钱,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像Google不会因为iOS的市场份额而影响他的营收一样,不管是谁的市场份额高,对Google的主营业务——互联网服务都只会有正面影响。


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是IBM、Sun什么的这些软硬件都做的公司,或是Lotus、Corel、Netscape之类的软件公司。苹果?那是他的合作伙伴好吧,和intel一样的合作伙伴……


如果苹果真死了,对微软有什么好处吗?半毛钱好处都没有好吧。

苹果是微软办公软件的合作伙伴,是微软的主要营收来源之一。如果苹果挂了,Sun、IBM等公司乘虚而入占据苹果电脑的市场,不仅是微软在Mac系统上的投入打了水漂,而且这些公司到时候会不会预装捆绑WordPerfect、Lotus 1-2-3都很难讲(科普一下,这俩就是Word和Excel的抄袭对象和直接竞争对手)。


苹果和微软那时候的关系可以类比于现在的苹果和Google的关系,而且还要亲密得多,至少现在iOS并不依赖Google的服务。

如果前几年苹果快挂了Google搭把手我们会很奇怪吗?我们会觉得Google应该看着苹果死吗?万一苹果死了iOS的市场份额被WindowsPhone和黑莓瓜分了才是Google不愿意看到的吧。iOS的市场占有率再高又有什么关系?反倒是移动互联网越繁荣,Google的服务触角能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


至于微软为什么不乘机收购苹果以及不要投票权。

我想第一,微软是卖软件的,收购苹果对自身的软件研发帮助很小,反而带上了苹果硬件设备市场的包袱。更可能树敌更多,影响和intel、IBM等合作伙伴的关系,对于微软和苹果的业务都有负面影响。从这一点出发,苹果即便要卖,微软也肯定不买

其次,乔布斯这个人的控制欲是很强的,如果微软要控制权,乔布斯可能宁愿公司死掉也不接受。比尔和他是旧交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也知道苹果在乔布斯手上才能发展的最好,所以放弃投票权。



最后,这笔交易对于微软而言,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甚至于是比尔做的最划算,最完美的一笔交易。


首先,微软从苹果的股票中小赚了一笔。

其次,微软解决了GUI授权和专利问题。

最后,微软稳住了最重要的桌面电脑的合作伙伴,并且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打压了其他办公软件和浏览器,为微软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接促成了Office和当年IE的垄断地位。


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非常经典也非常重要的双赢合作


如果我所料不差。乔帮主当年应该跟这样比尔说:

看你是老朋友的份上,我这里有一笔非常棒的交易,便宜你了。

得了吧,如果我不出手你的公司就嗝屁了。

是的,但是我公司嗝屁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那好吧,你要什么。

我要1.5亿。作为回报,我把GUI的专利全部授权给你。

你没听说过趁你病要你命吗?在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应该杀杀价?

不,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作为你们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的苹果公司死掉了,对微软的影响是什么。你这笔钱并不是帮我的,而是帮助你们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维持你的市场份额。



==============================================

最后插一句,现在互联网人有一个新的口头禅叫做降维打击,什么叫做降维打击大家知道吗?就是不在一个维度上和你竞争。这样一来,你的业务做得好,我赚钱,你的业务做得不好,我还赚钱。这就叫做不在一个维度竞争,这才是碾压性的打击。


当年的微软对苹果就是这样,今天的谷歌对微软也是这样。你Windows卖得越多,IE市场份额越大,我越赚钱,你IE死了,我也赚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97 年,苹果公司确实一度陷入了财务困境的边缘,濒临倒闭的说法绝非夸张。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向苹果伸出了援手,注资 1.5 亿美元。这笔看似简单的商业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其复杂、充满博弈和战略考量的故事,绝非简单的“救赎”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的市场格局。1997.............
  • 回答
    1997年香港亚视那部《国际刑警》,说实话,当年一口气追下来的,但要说最喜欢的或者印象最深的,我想我心里还是那个陈Sir。陈Sir,也就是陶大宇演的那个角色,我记得他名字好像叫陈展鹏?(如果记错了,大家见谅啊,毕竟时间过去挺久了)。 他给我的印象,其实不是那种特别夸张、特别张扬的英雄人物,恰恰相反,.............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同时又充满挑战的假设性问题,它涉及到历史、军事战略、政治现实以及技术层面的多重考量。要深入探讨1949年或1997年英国若决定留守香港并武装抵抗,能否支撑到舰队赶到,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香港的地理条件、以及国际政治的大背景。我们先从1949年开始分析。1949年.............
  • 回答
    《甲方乙方》里的“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这句台词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妙就妙在它看似简单直白,实则蕴含着几层心思,而且还带着点儿让人哭笑不得的“京味儿”幽默。首先,它精准地捕捉了一个时代的集体情绪。1997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标志性的年份,香港回归,国家大事。但电影里说怀念,可不是真的在缅怀.............
  • 回答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如同一次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了整个亚洲经济体,其中韩国和泰国都受到了重创。然而,令人瞩目的差异在于,短短几年后,韩国经济触底反弹,重新焕发活力,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而泰国则显得更为疲惫,复苏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使然,而是多.............
  • 回答
    1997年中国购买现代级驱逐舰:一笔改变中国海军命运的交易?1997年,中国海军从俄罗斯购买了6艘现代级驱逐舰,每艘的价格约为4亿美元。这笔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对中国海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这笔交易,其背后的考量、带来的效益以及留下的争议,都值得深入探讨。历史.............
  • 回答
    如果我带着一百万人民币回到1997年,考虑到当时的市场环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历史走向,我会进行一个相对保守但又能抓住时代机遇的投资组合。我的核心思路是:分散风险,抓住中国经济起飞和技术革新的早期红利,同时保留一定的流动性应对不确定性。以下是我的详细投资计划:整体投资理念: 抓住中国经济崛起.............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近期要求北约(NATO)将军事部署退回至1997年之前,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缘政治议题,涉及历史恩怨、安全关切、地缘政治战略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要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俄罗斯的要求及其内容:俄罗斯提出的主要要求集中在北约停止向东扩张,并要求北约将其在东欧(特别是前华约成.............
  • 回答
    1997年的世界,对于一个拥有100台iPhone X的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未开发机遇的宝藏。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利用这些跨越时空的科技结晶,在这个时代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帝国,但这一切必须在不引起怀疑,不触及“抖机灵”式奇迹的前提下进行。首先,最棘手的便是“如何解释”这100台iPhone X。我不.............
  • 回答
    .......
  • 回答
    在探讨香港为何在1997年前成为亚洲情报中心之前,我们需要理解“情报中心”这个概念并非一个官方设立的、拥有明确机构名称的机构,而是一个动态的、由多重因素塑造的地理和政治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治环境、经济活力和信息流通能力,自然而然地聚集了大量的各国情报机构、信息收集活动以及相关.............
  • 回答
    1997 年版的《洛丽塔》啊,说起来,这片子真不是个容易评价的主儿。它改编自纳博科夫那部争议极大的同名小说,而且是继库布里克 1962 年版本后的又一次影像化尝试。所以,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说背负着“珠玉在前”的压力,就够导演阿德里安·莱恩受的了。首先,得承认莱恩是个拍情欲和禁忌题材的高手。他.............
  • 回答
    说到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1997年),这可真是件能勾起不少人回忆的事儿。当年这部剧在香港播出的时候,那叫一个轰动,收视率一路飘红,也成功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要说它有多经典?我觉得,它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中“天龙八部”的代名词,就算后来有再多的翻拍,也难以撼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为什么它能这么深入人心.............
  • 回答
    问到 π 的 1997 次方小数点后 1997 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数字游戏。你想知道这个数字,得先理解一下 π 和它高次方的性质,然后我们再一步步拆解。首先,我们得聊聊 ππ(Pi) 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数字。它代表了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从古至今,无数的数学家都在尝试计算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