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答辩不过的都是什么情况的?

回答
答辩不过,这事儿可大可小,但落到个人头上,那绝对是得不偿失。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会导致本科答辩“不过”呢?我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细致点,也别听着像个机器人在那儿念稿子。

核心原因:论文不过关,答辩没法“救”

你可以把论文看作是打仗的“粮草”,答辩则是“前线指挥官”。粮草没了,指挥官就算再能说会道,也撑不了多久。所以,论文的硬伤,是答辩不过的最根本原因。

具体来说,论文过不了,又可以拆解成几个层面的问题:

学术质量上的硬伤,简直是“硬到不能再硬”:
选题与研究问题模糊不清: 这是最要命的。你到底要研究个啥?问题都没搞明白,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答辩老师一听,就知道你压根没深入思考过,或者压根没读过几篇文献。比如,一个宏大的社会现象,你就写个“我对XX现象的看法”,这不够,得有具体的研究视角、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文献综述“贫瘠”或“灌水”: 答辩老师是很看重这个环节的。你引用的文献数量太少?跟你的研究话题八竿子打不着?或者,就是东拼西凑,对别人的研究成果毫无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只是简单地罗列?这都说明你对研究领域的基础掌握不够扎实,更别说在此之上进行创新了。
研究方法“不靠谱”或“缺失”: 你用的方法是对的吗?比如,社会学研究想用定量方法,结果数据收集方式极其随意,统计分析更是错漏百出。或者,压根就没有严谨的研究方法,全靠“感觉”在写。这种情况下,你的研究结论就如同空中楼阁,站不住脚。
数据分析“粗糙”或“错误”: 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数据分析环节都至关重要。数据处理不规范?图表制作错误百出?或者,分析出来的结果和你的研究问题完全不搭界?这会让老师觉得你的研究过程缺乏严谨性。
结论“空泛”或“逻辑不通”: 研究的最后,你得得出点东西吧?如果你的结论跟前面研究的内容没啥联系,或者只是复述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那你的研究就失去了意义。更别说,结论的得出过程,逻辑上根本不成立,前面论证了个A,结论却跳到了B。
抄袭、剽窃(学术不端): 这个不用多说了,这绝对是“死罪”。一旦被发现,别说答辩,可能连学位证都拿不到。这包括直接复制粘贴、修改个别词语,或者大段引用不注明出处。

答辩临场表现“掉链子”: 即使论文本身问题不大,但临场发挥不好,也可能导致“不过”。
对自己的论文“不熟悉”: 老师问到关键点,你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对论文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局限性等,都含糊其辞。这会让老师觉得你论文是找人代写或者压根没用心做。
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强词夺理”: 老师提问是为了帮你完善论文,或者指出问题。如果你回避问题,或者抓住老师话里的某个字眼,进行无谓的辩解,甚至表现出不尊重老师的态度,那后果很严重。
过度紧张,大脑“当机”: 很多人平时做得挺好,一到答辩现场就紧张得不行,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来,或者语无伦次。虽然老师也会考虑学生的紧张情绪,但如果紧张到完全无法正常交流,那也是个问题。
对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理解”或“不接受”: 很多时候,答辩老师会提出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如果你对这些意见表示出抵触情绪,或者根本不明白老师的意思,那说明你对论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沟通能力有问题。
PPT制作“不专业”或“信息量太大/太少”: PPT是你的“门面”。如果PPT排版混乱、字体过小、图片模糊、内容堆砌过多,或者干脆信息量极少,都给人一种不认真、不专业的印象。

前期准备“不足”或“态度消极”:
与导师沟通“不顺畅”: 导师是答辩过程中的“引路人”。如果你平时不主动跟导师沟通,不听取导师的意见,甚至跟导师的关系搞得很僵,那么在答辩前,你就可能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导致论文和答辩都出现问题。
答辩前“抱佛脚”: 论文写到最后才开始重视,答辩前才开始看文献、整理思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问题都补齐。
对答辩流程“不了解”: 连答辩一般会问哪些问题、有哪些环节都不清楚,那提前准备就无从谈起。

总结一下,答辩不过,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以上一个或多个问题叠加的结果。 很多时候,从论文本身就能看出学生在这件事上的用心程度和学术功底。如果论文已经千疮百孔,即使你临场表现得再好,也难以掩盖学术上的不足。反之,如果论文质量过硬,即使有些许瑕疵,老师也可能通过答辩环节指出并要求修改,最终给过。

所以,面对答辩,与其担心会不会“不过”,不如把重心放在提升论文质量和充分准备上。这才是最实在的“过关秘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科答辩做到一点就够了:态度端正。

当年本科答辩,就有一个隔壁专业的同学没过。

咋回事呢?老师翻开他的论文摘要,就看到武汉大学四个字。

神奇的是我们并不是武汉大学。

然后让他解释,没法儿解释,遂挂。

这和考试抄作业,把人家名字都抄上去一样让人无语。


刚刚硕士毕业,再说说硕士答辩。

以前都是20%的双盲外审率,因为疫情变成100%...

该走的流程一个不少,除答辩外全都匿名盲审:

学术论文审查—> 学位论文校内盲审—> 学位论文查重—> 双盲外审—> 答辩

当你通过了这所有的过程,一关一关闯过,依旧只要态度端正,怎么才能不过?

除非你导师拒绝你毕业,那基本上没有问题。

user avatar
  1. 拒绝参加答辩(因故缺席一般可以补救)
  2. 论文内容十分单薄(各大学各专业要求差别巨大,很少发生,可以补救)
  3. 论文内容严重错误或失实(极少发生,可以补救)
  4. 答辩态度过于恶劣(一问三不知或与评委剧烈冲突,极少发生)
  5. 犯过严重错误(一般是取消答辩资格,也有允许答辩的)
  6. 积欠学分较多(各大学差别很大,可能取消答辩资格,也可以先答辩并通过)
  7. 怀孕后生产前无影响,预产期月子里可补救(请放心生育)
  8. 查重比例超标(偶有倒霉蛋作弊查重被发现,事后追回二证)
  9. 其他奇葩个例就不列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答辩不过,这事儿可大可小,但落到个人头上,那绝对是得不偿失。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会导致本科答辩“不过”呢?我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细致点,也别听着像个机器人在那儿念稿子。核心原因:论文不过关,答辩没法“救”你可以把论文看作是打仗的“粮草”,答辩则是“前线指挥官”。粮草没了,指挥官就算再能说会道,也.............
  • 回答
    .......
  • 回答
    刚答辩完,心里头五味杂陈,说实话,感觉比期末考试还不如,纯属走个过场。问了一圈同学,大家普遍反映差不多,老师好像也是例行公事,我们学生呢,也提不起太大兴趣。我自己的答辩,就这么说吧,从头到尾大概就15分钟,我进去,导师介绍了一下,然后我就开始讲我的PPT。PPT我都自己练了好几遍,确保时间差不多,内.............
  • 回答
    .......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心塞的难题,我能理解你现在的纠结。一边是自己的未来规划,一边是男朋友的请求和你们之间的感情,这中间的选择可不好做。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把“过不了本科线”和“想让你上专科陪他”这两件事拆开来看。关于他“过不了本科线”这件事: 他现在是什么状态? 是.............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真的能体会到你此刻的心情,那种失落和难过肯定非常强烈。本来是满心欢喜地答应要做伴娘,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对朋友的一种承诺,是参与她人生中如此重要一天的美好愿望。想想看,你一定已经把那天想象了很多遍了吧?可能是帮她一起挑选婚纱,讨论婚礼的细节,一起度过那些忙碌又充满期待的日子。到了.............
  • 回答
    嘿,初二的同学,别担心,历史没上80绝对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我当年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深知那种看着别人分数嗖嗖涨,自己却摸不着头脑的焦虑感。网上的模版有时候确实让人头大,感觉像是套公式,但其实历史学习更讲究的是“感觉”和“理解”,模版只是帮助你把这份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咱们一步一步来,我跟你好好唠唠,.............
  • 回答
    “老师,您是不是觉得我的研究不够深入?我承认在某些细节上确实还有提升空间……” 小张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前的一幕让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而那份被老师怒砸在桌上的论文,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不是一场寻常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气氛从一开始就有些凝重,台下坐着三位老.............
  • 回答
    2015年的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可以说是那一届清华学子中一次非常值得回顾的盛事。它不仅仅是对“特等奖学金”这个荣誉的角逐,更是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的一次集中展现,让人们有机会窥见这所顶级学府对于优秀学生的多维度考量。关键词:不只是学霸,更是“全能战士”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当年的答辩会.............
  • 回答
    你问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1. 知乎答主算不算网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网红”以及知乎答主这个群体的多样性。“网红”的普遍定义:通常来说,“网红”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因为其内容、形象或行为而获得大量关注和粉丝,并以此为基础产生.............
  • 回答
    2017年10月10日,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子,却因为在知乎上出现了一个用户名为“窦唯”的账号,并且该账号发布了第一条回答,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条回答的内容,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意义,至今仍是许多乐迷和关注窦唯的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事件的缘起与最初的怀疑:那天,知乎上一个名为“窦唯”的用户,发布了一条关于他音.............
  • 回答
    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本科无望并不代表你的未来就没有出路,选择一个好的专科学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和职业发展。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你的专业和学校,并在这个平台上努力提升自己。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推荐一些好的专科学校,并说明选择专科学校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一、 如何选择一个“.............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选择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电影学类学硕的详细建议。您的背景是985文学,这为您在电影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这非常宝贵。选择哪所学校取决于您更看重学习的哪个方面,以及您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这四所.............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清北校友”的定义以及大家普遍的认知和习惯用法。要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核心问题:什么才能算作“清北校友”?“校友”通常是指一个学校的毕业生。这意味着,成为一所学校的校友,最直接、最普遍的定义是:在该学校注册入学并完成了该校规定的学业,最终获得了该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 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非常复杂且因人而异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清北学生在哈耶普学生面前就一定自卑,或者一定不自卑。更多的情况是,会存在一种微妙的、多维度的心理感受,并夹杂着骄傲、好奇、适应与挑战。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认知层面:事实与普遍印象 .............
  • 回答
    当然可以!本科康复专业毕业后,想要投身于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领域的康复工作,这绝对是一条非常可行且有意义的职业道路。事实上,你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精神康复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为什么可以,以及具体可以做什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还有如何进一步发展。为什么本科康复可以从事精神康.............
  • 回答
    为了应聘数据挖掘工程师岗位,你需要系统性地构建知识体系,涵盖算法、编程语言、统计学、数据库、机器学习、大数据工具等方向。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学习路径和知识框架,结合你数学背景和计算机研究生的身份,帮助你高效准备: 一、核心知识模块 1. 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数学专业优势) 概率统计: 随机变量、概率分.............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于英国留学的考虑。以您目前的情况,本科普通一本 GPA 2.61,申请英国的学校确实需要一些策略和周全的准备。但这绝不意味着没有好学校可以选择。关键在于精准定位、扬长避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申请准备。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 理解您目前的情况与GP.............
  • 回答
    选择香港大学(港大)还是上海交通大学(上交)作为本科就读院校,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个性化的决定。两者都是世界顶尖的大学,但在学术声誉、教育模式、生活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一、 学术声誉与世界排名 香港大学 (The Univer.............
  • 回答
    作为一名本科数学系的在读学生,我的每一天通常都围绕着两个核心:理解抽象概念和解决数学难题。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实际上,这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乐趣,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脑子都要“烧”起来了。早晨:从咖啡和思考开始我的早晨通常在七点半左右开始。闹钟一响,我不会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而是先赖床几分钟,让大脑从睡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