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生殖医学医生建议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鼓励适龄结婚生育?目前「人工冻卵」放开可能有哪些风险?

回答
生殖医学专家建议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鼓励适龄结婚生育,这是一个触及多方面议题的复杂建议。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以及潜在的风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生殖医学医生提出这一建议的可能出发点。

从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女性的生育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适龄生育(通常指2530岁左右)通常意味着卵子质量较好,受孕几率更高,胎儿发育异常的风险也相对较低。一些医生认为,鼓励适龄结婚生育,不仅符合人类自然的生理规律,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母婴健康,降低生育过程中的医疗风险和不确定性。

建议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鼓励适龄结婚生育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以下几层考量:

社会层面与家庭结构: 传统观念中,生育与婚姻家庭紧密相连。医生可能担忧,如果过度依赖冷冻卵子,会进一步弱化婚姻的生育功能,改变传统的家庭结构。他们或许希望通过倡导适龄生育,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延续家庭香火的传统价值观。
生育意愿与社会压力: 鼓励适龄结婚生育,也可能是在回应一些社会对低生育率的担忧。如果社会整体生育意愿不高,专家可能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希望通过鼓励自然生育来提高出生率。同时,他们可能认为,对于适龄女性来说,生育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结婚生育是更直接、更自然的实现人生阶段性目标的方式。
医疗资源的分配与伦理考量: 冷冻卵子技术虽然成熟,但并非万无一失,且对医疗资源有一定的占用。专家可能认为,与其投入资源在“储存生育能力”上,不如将资源引导至帮助适龄女性顺利完成自然生育,例如提供更优质的孕期管理和产后康复服务。此外,对于单身女性冷冻卵子,其使用时机、伴侣选择、以及孩子出生后的抚养问题,也可能涉及到一些新的伦理和社会挑战,这是需要提前考虑的。
对“生育保险”的警惕: 医生们可能也想传递一种信息:生育能力并非“保险箱”,过度依赖冷冻技术可能会导致对生育过程的“延迟满足”和不确定性。他们或许更希望女性关注当下,把握生理的最佳时机。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人工冻卵」(通常指的是对卵子进行冷冻保存,以备日后使用)放开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些风险是多维度、深层次的:

生育机会成本的转移与潜在的社会不公:
经济压力和延迟生育: 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单身女性,冷冻卵子的费用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即使技术放开,高昂的保存费用也会将一部分人挡在门外。而那些有能力支付费用的女性,可能会因此更倾向于延迟生育,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事业发展或个人生活中。这可能会加剧社会在生育机会上的不平等。
“延迟的生育” vs. “不生育”: 冷冻卵子技术提供了一种“生育选择权”,但并不保证一定成功。有些女性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买了保险”,从而降低了主动寻找伴侣、积极备孕的动力。最终,部分女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解冻卵子时发现身体状况不再适合,或者找不到合适的生育伙伴,导致冷冻的卵子被浪费。
社会生育率的可能下降: 如果一部分女性因为冷冻卵子而推迟生育,甚至最终放弃生育,这可能会在短期或长期内对社会整体生育率造成影响。

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的潜在影响:
促排卵的生理风险: 冷冻卵子前需要进行促排卵治疗,这涉及注射药物刺激卵巢产生多个卵泡。这个过程可能伴随腹胀、情绪波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副作用,严重的OHSS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虽然技术在进步,风险在降低,但并不能完全避免。
心理压力与不确定性: 即使成功冷冻了卵子,未来使用时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卵子解冻后的存活率、受精率、胚胎发育率以及最终的妊娠成功率,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卵子本身的质量、未来的年龄、以及子宫环境等。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给女性带来长期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她们希望使用卵子却未能如愿的情况下。
对“母亲身份”的重塑与挑战: 冷冻卵子技术可能模糊了生育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界限。当女性在非传统年龄段,通过非传统方式获得孩子时,如何构建家庭、如何处理孩子与生父的关系、如何应对社会评价,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伦理和社会层面的复杂性:
“卵子交易”的潜在风险: 虽然冷冻卵子是为了自己使用,但在某些情境下,如果管理不当,也可能滋生“卵子交易”的灰色地带,将生育能力商品化。
孩子身份认同与家庭关系的建立: 当女性在单身状态下通过冷冻卵子生育,孩子的父亲身份可能模糊不清。这可能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家庭关系、甚至抚养权等问题带来复杂性。
技术滥用与伦理边界的模糊: 过度推广或滥用冷冻卵子技术,可能导致人们对自然生育过程的尊重减弱,并将生育视为一种可以无限“储蓄”和“定制”的服务,从而模糊了生命的自然进程和伦理边界。

因此,对于“生殖医学医生建议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鼓励适龄结婚生育”的建议,我们应该持一种审慎且多维度的看法。

一方面,医生们从保障母婴健康、遵循生理规律、以及维护传统家庭结构的社会责任感出发,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女性能够选择更稳妥、更自然的方式实现生育。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模式日益多元化。事业发展、个人成长、社会压力等因素,使得部分女性不得不延迟生育。冷冻卵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这些女性提供了一个“希望的保险”,一个在不放弃事业或个人发展的同时,依然可能保留未来生育机会的选项。完全禁止,可能剥夺了这部分女性的生育选择权,并将她们置于更不利的境地。

更成熟的做法,或许不是“一刀切”地禁止,而是如何进行更科学、更人性化的引导和规范。

加强生育教育和知识普及: 让女性充分了解生育的最佳年龄、卵子质量下降的规律,以及结婚生育的益处。
营造积极的生育环境: 从政策层面,例如提供生育支持、保障女性就业权益、减轻育儿负担,来鼓励适龄女性结婚生育。
规范冷冻卵子技术的使用: 明确使用条件、费用标准、保存期限、以及相关的伦理和法律规范。对于单身女性,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咨询和评估,确保她们真正理解这项技术的意义和局限性。
关注女性的个体需求和选择: 在尊重医学规律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也要理解和尊重女性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生育选择。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医学、伦理等多方面力量共同探讨的议题。生殖医学医生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警示性,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项技术背后为部分女性带来的实际可能性,并在保障健康、维护伦理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寻求更平衡的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唉,这个建议其实也有道理。

我去微博看了看,微博女用户对冻卵的无知程度令人头痛,她们基本没可能经过深思熟虑再去冻卵,冻卵机构、营销号一忽悠马上上当受骗。

新浪财经投票显示,13.4万投票者中,9.7万有冻卵意向,也就是72%的比例

虽然口嗨者多实践者少,但可以看出她们把冻卵看成了一件大好事。

果真如此吗?

(写在前面:我没有反对单身女性冻卵,我认为应该先做好科普,等民众对冻卵的伤害、成功率认识到位了再逐步开放)

1、冻卵成功率很低

已婚冻卵冻的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又称冻胚,成功率较高;

单身女性只能冷冻卵子,成功率可能只有3%~5%,此处成功率是指“最终生出健康孩子”的概率。

根据评论区提醒,现在已经有200多个冷冻卵子生育的健康宝宝了,但是他们年纪都还小,冻卵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寿命和未来健康,还是未知数。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世界上的200多个“冻卵婴儿”年龄都还不大,这些孩子未来健康会不会受冷冻卵的影响,目前还无法确定。在这些还没有得到完全验证前,普通人还是不要随便尝试。

而且目前国内的冻卵案例,仅限丈夫无法成功取精的情况下,先取出妻子的卵子冰冻保存,等待丈夫取精成功再做试管婴儿。

2006年上海首例、2010年东北首例、2016年四川首例冻卵宝宝,卵子冰冻时间仅3个月。如果以趁年轻保存卵子为目的,冰冻时间可能长达十年以上。

关于冻卵的成功率,我这篇回答已经说的很全面,就不再赘述了:

精子结构简单、体积小、数量多,冷冻损伤比卵子小的多。

我发现还真有人不看答案就开始义愤填膺?

视频截图来自西瓜视频博主@人字拖游记 的冻卵日记:

卵子与胚胎之间有非常大的数量差异。打完促排针后,博主一共取出了28枚卵泡,其中有14颗成熟卵子,最终形成了3枚优质胚胎。

这已经算是非常非常成功的结果,但是最终可用的胚胎数量只占卵泡数量的七分之一。

做试管婴儿、冷冻胚胎的时候,取出的卵子无法形成可用的胚胎,这是很常见的情况,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再次取卵。

这个博主比较幸运一次成功,事实上二进宫、三进宫、四进宫的多得是。

单身女性冷冻卵子,十几年以后拿出来用,发现无法形成优质胚胎,到时候哪还有卵子可以再取?这就是为什么冷冻卵子成功率如此低。

一旦形成了可用的胚胎,生下健康宝宝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所以单身冻卵(冻卵子)和已婚冻卵(冻胚胎)成功率差距很大。

2、人工取卵有风险

人工取卵要先打促排针,女性一个月一般只排出1颗卵子,打完促排针能一口气排出20几个。

促排针的主要成分是激素,可能造成一系列副作用,严重时可能造成黄体破裂:



还有传说中“和小臂一样长”的取卵针:


但这一针对于许多病人来说并不轻松,随着卵巢位置、卵泡方向的改变,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穿刺针方向,患者感觉轻到中度的疼痛,某些患者不能耐受。

所以别再把男性捐精和女性取卵混为一谈了:

女性取卵比男性取精风险大的多,冷冻成功率却低得多,在人工生殖方面男女生而不平等,这只能怪老天爷了。

国家如此鼓励生育,都会在央视的节目中做科普,提醒想要做试管婴儿的夫妻,体外生殖是有伤害、有失败率的。请问那些强烈支持女性冻卵的女权大V,有没有提醒她的粉丝,取卵对身体有什么害处?


冻卵不只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风险收益不成正比的医疗项目。

我认为,以网上现在普遍狂热、反智、对冻卵毫不了解就盲目推崇的态度,放开单身女性冻卵还是太早了。

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刀切地禁止,至少要先做好对取卵风险的科普,才可以在大城市逐渐放开单身冻卵许可。

不然,盲目冻卵的受害者,一定比受益者更多。

user avatar

1、允许单身女性冻卵,就是在变相鼓励代孕

如果年轻的时候冻卵,年龄大了想要生孩子。

但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了,怎么办?

找个人代孕不就得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允许女性冻卵,造成有钱女性对没钱女性的生殖剥削,进而导致代孕产业兴起,一部分女性彻底沦为生育机器!

2、允许单身女性冻卵,就是在宣告婚姻制度破裂,变相承认一夫多妻,导致女性“娼..妓.化”、“生育机器化”,制造社会危机

和一个哥们聊天,他告诉我如果女性冻卵合法化,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听完之后,背后发凉。

读者们,坐稳了:

大哥:如果要是允许年轻女性冻卵,我就可以生1000个孩子,或者10000个孩子,甚至更多孩子了,而且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

我:什么?为什么?

大哥:你想啊,只要允许女性冻卵,势必存在卵子交易渠道。
就好比现在存在精子银行,那将来肯定存在卵子银行。
我先来给你分析一下精子银行的运行规则,你就能很好地理解卵子银行将会怎么运行了。
男性给精子银行捐精,精子入库之后,签署保密协议,无论将来精子被谁调用,都不会告知对方精子是谁提供的。
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女性带着孩子去找捐精的男性,要求男方负责任。
也就是说,精子银行的存在,就是变相的给男女之间形成单纯的生殖关系,而不存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而自然受孕(少部分试管婴儿)和这种捐精受孕的很大不同在于,男性和女性发生关系而怀孕产子之后,法律是保护女性和所产子女幼崽的,他们之间形成了法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男性就必须要给女性提供经济条件来抚养后代,比如现在的结婚要买房、买车、给彩礼,生了孩子要赚奶粉钱,供孩子上学。
而捐精的男性由于在捐精前已经签署了保密协议,无论他的精子将来繁育多少后代,他都不需要支赡养子女以及另一个卵子提供者的费用。
如果要是开放了单身女性冻卵,那就形成了卵子银行。
我就可以花钱去买1000个女性的卵子,然后找1000个女性代孕,这样我就能在一年之内生1000个孩子!

我:生这么多孩子,你有那么多钱照顾他们吗?

大哥:我把孩子生下来了,难道ZF还能把他们都塞回去?肯定至少要把我的孩子放在福利院养育吧,你们这些纳税人就负责纳税养我的孩子就行了,哈哈哈哈

ZF肯定也拿我没辙,把我枪毙了?首先我也没犯什么法,本来允许女性冻卵也就是在变相允许代孕,到时候代孕估计也就合法化了。
其次,把我杀了,我那1000个孩子可就是无父无母了,你猜他们长大了,会不会仇恨ZF,仇恨社会?

兄弟,你要明白,只要你掌握了足够多的社会不稳定人群,你其实是可以和ZF博弈的

哦对了,到那时候,大部分女性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娼.妓.化”,彻底沦为性工具;另一条是成为生育机器。

我:为什么呢?

大哥:这还不简单。

允许年轻女性冻卵,就存在卵子交易渠道,也存在代孕市场。
这样提供卵子的和负责产子的,就成了两个女人。
现在为什么那么多有钱男人不生那么多孩子,主要是婚姻制度的存在对女性的保护啊。
你和一个女性结婚生孩子,两个人就形成了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有钱男人的财产就要分对方一半。

很多有钱男人很害怕自己的精子被哪个女人偷走了去做试管婴儿,为什么呀?
还不是怕这个女的将来带个孩子回来要分家产!

如果允许年轻女性冻卵,那就相当于宣告婚姻制度的破裂,男性再也不用为了生孩子而对一个女性负责一辈子了,只需要到卵子银行买一个卵子就行了。
这样的话,要生孩子了,就到卵子银行买一个卵子,然后找一个女性来代孕;平时只和女性恋爱,永远不结婚,这和嫖Chang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开放年轻女性冻卵之后,形成卵子银行,导致婚姻制度破裂,女性最后一道保障就丧失了。
她们再也无法通过婚姻制度,来绑架男性了,也不存在什么嫁入豪门阶层跃迁了。
不存在带着孩子来要求分男性财产了,也没办法要求男性对她们负责了。

最后大部分女性这辈子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要么就当有钱人的情人,永远结不了婚,被玩腻了就被抛弃,这相当于做了ji女,称之为女性的“娼ji化”;

要么就靠着代孕来生活,生一个孩子拿一份工资,最后彻底沦为生育工具。

只有极少数女性可以通过奋斗来赚取足够的资本,逃脱这两条命途。

而且社会规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在男性手中,你猜他们会不会让女性真的掌握足够多的财富和权力?

你要明白,金钱的游戏只属于少数人。

那些高喊着要放开年轻单身女性冻卵的少女,以为自己会成为少数人,其实最后只能沦为有钱男人的玩物或者生育机器。

其实作为有钱男人,还是乐于一些年轻的小女孩高喊着放开年轻女性冻卵的。

毕竟,最后收益的,还是我们呀,哈哈哈哈~

听到了这里,我不禁背后发凉,冒出一身冷汗,然后看了看别的回答,只看到几个年轻女性在大声疾呼:

“不放开年轻女性代孕,就是在歧视女性!”

“这一定是体制有问题,婚姻制度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束缚,早就应该把婚姻制度砸碎了!”

“女性冻卵是女性的权利,我们一定要争取到!”

我居然看到了这位有钱大哥,在这样的评论下疯狂点赞,并且告诉那些年轻女孩:“要争取你们作为独立自由女性的权利啊!”

此刻,这位大哥和女权主义者同在!

这位大哥和女权主义者在一起的时候,义正言辞,他就像一个救世主一样,即使是男性,他也要为女性伸张正义。

然后我看到他走下台后,在捂着嘴狂笑!

大哥心中暗自狂喜~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我的观点是不建议禁止,讲清利弊,倡导优生优育,尊重个人选择。

什么是冻卵

「冷冻卵子」是指为了阻止卵子随人体衰老,而在女性健康时取出卵子,采用冷冻技术将其进行冷冻的行为。冷冻卵子技术常应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1986 年世界上首名慢速冷冻卵子宝宝诞生,2012年美国生殖医学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发布了关于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指南,该指南已不再是实验性的,其中提到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成功已大大提高,其安全性数据令人放心,但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的技术水平尚未统一。

为什么需要发展「人工冻卵」技术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其卵子的质量趋于下降,这是根本原因。这些卵子可能含有更多的染色体异常,绝经后妇女将不再排卵,这意味着她的卵巢将停止释放卵子。如果这时候女性想要一个孩子,但目前无法怀孕,一些辅助生殖的机构会建议可以使用专门的设施冷冻她的卵,以备日后使用。

此外,在生殖医学中,好的卵子是试管婴儿成功的必要条件。卵子没法像精子那样随用随产,它每月有限地生成在卵巢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子的数量和质量在降低,从35岁后更是开始明显下滑,所以没有条件或还不想在当下完成生育的女性会考虑「人工冻卵」这些女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职业和教育计划长远:希望攻读高级学位或要求苛刻职业的女性(明星、高管等),由于攻读时间长,希望在年轻时就冻结卵子,以确保以后获得健康卵子,一些公司,例如Facebook和Apple[1]甚至为希望出于职业原因推迟分娩的女性雇员提供人工冻卵的服务。一个由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在2013年进行的调查发现[2],在183位患者中,80%选择冻卵的是因为他们没有伴侣,而19%表示,工作场所灵活性促成了他们的生殖困境。

个人情况:想要与伴侣生育孩子但尚未找到伴侣的女性考虑冷冻卵子以备将来使用。同性关系中的女性也可能希望生育一个孩子。

癌症: 化疗和其他癌症治疗方法通常会干扰甚至终止生育。生殖癌可能导致女性卵巢切除。人工冻卵可能有助于减少某些癌症治疗对生育的影响。

感染,器官衰竭和其他健康问题: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可能会损害蛋的质量和生育能力,例如子宫内膜异位。

冻卵的风险

风险1:冻卵的不确定性

冻卵并不能保证未来一定能够生宝宝。美国生殖医学会指出,就算是38岁以下、比较年轻的女士,一颗冷冻卵子能够成功孕育婴儿的机率是2到12%[3]一系列因素会影响一个人怀孕的机会,例如子宫健康,年龄和整体健康。

风险2:程序复杂

程序复杂,意味存在多种风险。仅冻卵前的评估,到打排卵针就耗时耗财,ASRM研究报道玻璃化和融化后卵母细胞的存活率为90%–97%,受精率为71%–79%,植入率为17%–41%,每个解冻后的卵母细胞临床妊娠率为4.5%–12%[3],而且这些数据通常来自30岁以下女性的卵母细胞,冷冻高龄女性还会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所以存储的卵子不可能只有几颗,要想要提高怀孕率,一般做好几次取卵手术。别小看这几次手术,哪怕是微创,也有感染的风险,毕竟女性取卵远不如男性取精子那么简单,别看图上好像程序简单,实际上从促排卵到取卵要经历多达数十种程序,


身体检查→取卵→筛选→冻存(冷冻保护剂渗透脱水→玻璃化冷冻→液氮中保存数年)→取出卵子→复温复苏→体外受精→体外培养→筛查→胚胎移植→着床受孕

冻卵过程中,女性需要服用或注射大量激素让卵巢内的卵子成熟,诱发排卵的药物可能会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等病症[4],在取卵时可能会造成阴道或子宫的出血,此外,经过阴道穿刺手术把卵一个个取出,这期间也需要承受一定的「穿刺之苦」。

即使这么辛苦冻卵成功了,但是从冻存后那些步骤,没有一步是百分百成功的。养成囊胚后,还得过PGS筛查(过滤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PGS通过率平均只有64%,年龄越大通过率越低。

美国生殖医学会在一份冻卵指南中给出的官方数据,并明确指出:冻卵并不保证生育| reproductivefacts.org

风险3:费用昂贵

国内尚未批准为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妇冷冻保存卵子或胚胎。 处于安全性的考虑,只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考虑冷冻卵子:

有不孕病史且可以进行人工辅助生殖的夫妇,在取卵日,如果丈夫取精失败,可以选择将卵子冷冻起来,等取到精子再用; 另一种是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在治疗前希望保存生育力。

这就导致了单身女性要花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大陆以外的机构选择,而外面的机构良莠不齐,往往花了钱,却不一定能保障好技术的稳定性。

综上,冻卵不等于冻龄,更不等于百分百生产,我们既要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权,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切不可把冻卵当作后悔药。

参考

  1. ^ https://www.cbsnews.com/news/facebook-apple-to-cover-egg-freezing-for-female-employees/
  2.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953326/
  3. ^ a b Practice Committees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Society fo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Mature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a guideline. Fertil Steril 2013; 99:37–43.
  4. ^ Petropanagos, Angel; Cattapan, Alana; Baylis, Françoise; Leader, Arthur. Social egg freezing: risk, benefits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15-06-16, 187 (9): 666–66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殖医学专家建议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鼓励适龄结婚生育,这是一个触及多方面议题的复杂建议。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以及潜在的风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生殖医学医生提出这一建议的可能出发点。从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女性的生育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适龄生育(通常指2530岁左右)通常意.............
  • 回答
    在2016年,《自然》杂志将华人生殖医疗专家张进博士列入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这无疑是对他科研成就和行业影响力的巨大肯定。这件事情之所以值得深入探讨,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如此高的国际认可,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中国在生殖医学领域,特别是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崛起,以及张进博士本人在.............
  • 回答
    关于“河南生殖医院评论英国取消新冠限制措施,称‘大英帝国始终走在前列’”这一言论,需要从历史、现实、语境和逻辑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避免误解或误判。以下是对这一言论的详细解读: 一、事件背景与事实核查1. 英国取消新冠限制措施的背景 英国在2022年5月宣布取消大部分新冠防疫限制(如口罩、社.............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让人心头一紧,细想之下,里面牵扯到的情感、责任和信任,实在太复杂了。首先,这起事件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对那个家庭的巨大打击。当医生已经宣判孩子“死胎”的时候,对父母来说,那无疑是天塌下来的消息。那种瞬间的悲痛、绝望,失去孩子的痛苦,大概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尤其是孩子父亲,当他满怀沉重地准.............
  • 回答
    北京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这无疑是国家层面鼓励生育、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的一个重要信号。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当前生育率低迷现状的深刻关切,以及希望通过实际的经济支持来减轻家庭生育负担的决心。政策的落地:一项重要的民生举措一直以来,辅助生殖技术,尤其是试管婴儿,因为其技术复杂性、周期长、成功率受多种因素.............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在疫情中提出“生活正常化与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观点,反映了当前疫情应对策略的复杂性和平衡性。这一表态需要结合当前疫情形势、病毒变异特点、医疗资源压力以及社会运行需求来综合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张文宏观点的背景与核心逻辑1. 疫情长期化与病毒变异的现实 病毒变异:奥密.............
  • 回答
    最近,我听到一些关于规培生和研究生代替科室医生上夜班的事情,这让我有些思考。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说得更透彻些。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咱们得承认,现在很多医院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压力,尤其是夜班,这是最辛苦但也最容易缺人的时段。医生们白天工作量已经很大了,如果夜班也主.............
  • 回答
    中国医师协会的一则微博:“考试可以重来,患者生命健康不能重来”,这句话简短却极富力量,它触及到了医疗行业最核心的价值与最严峻的挑战。从这句话的背后,我们可以解读出多重含义和深远的思考。这句话所传达的核心价值:生命至上与责任担当“患者生命健康不能重来”,这是对医学职业根本使命的直白阐述。医生作为守护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很多医学生在追求 USMLE(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的道路上,往往被考试本身的难度和挑战所吸引,甚至将其视为“金标准”,但却忽略了这条路背后更复杂、更现实的长期规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USMLE 考试本身的吸引力与误区 “敲门砖”的黄金光环:.............
  • 回答
    听到复星医药旗下重庆复星被举报生产记录造假,涉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这事儿确实让人捏一把汗,也触及了药品安全和企业责任这个最敏感的神经。咱们就一层层剥开来看,这事儿到底有多严重,背后可能涉及到哪些方面。举报内容的核心:生产记录造假与患者安全首先,举报的核心是“生产记录造假”。这可不是小事。药品的生产.............
  • 回答
    朱青生教授提出的“对待逆行医护‘伤者军功抚恤,牺牲烈士待之’”这一倡议,在我看来,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社会意义的提议,它触及了我们如何对待在特殊时期、尤其是在疫情这样严峻考验下,那些挺身而出、贡献巨大力量的医护人员的核心问题。首先,这个提议的核心在于“功”与“名”的识别和回报。将医护人员在疫情中.............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想想看,我们自己有亲人生病的时候,多半都会着急忙慌地去医院,生怕耽误了病情。如果这个人还是个医生,自己还是个医生的父母,这事儿好像就有点意思了。从情理上来说,很多人会觉得,自家孩子是医生,父母生病了,这不就跟“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样吗?父母从小养育.............
  • 回答
    这些年,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每年约有三十万名试管婴儿降生,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也折射出社会生育观念和现实状况的深刻变化。首先,我们看到这种趋势背后,是一种对生命渴望的强烈体现。对于那些饱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技术无疑是雪中送炭,让他们看到了组建完整家庭的希望。随着技.............
  • 回答
    关于“俄航天局长称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研发生物武器,可削弱特定族裔生殖功能”的说法,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支持这一指控。此类言论通常与地缘政治博弈、信息战和舆论操控密切相关,需从多个角度谨慎分析: 1. 背景与事件溯源 时间线: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多次指责乌克兰在生物实验室进行“危险研究”,但并未.............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社会现象。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上升到12%18%,这意味着平均每8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2对可能面临生育困难。这个数字不小,而且在不断攀升,直接导致了辅助生殖技术(ART,比如试管婴儿)需求的激增。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不孕不育率攀升的根本原因.............
  • 回答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尤里·鲍里索夫关于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研发削弱特定族裔生殖功能的生物武器的说法,可以说是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信息战的角力以及对生物武器的普遍恐惧推向了新的高度。要理解这一说法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信息战和宣传的角度来看,这类指控往往是战略性地抛出的,.............
  • 回答
    “生物博导改行出租车司机”这篇报道,说实话,挺让人心头一紧的。它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当下社会里一些挺真实、也挺让人无奈的现实。首先,这事儿肯定不是简单的“职业选择”,它背后隐藏着的是教育体系和就业市场之间可能存在的脱节,以及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想象一下,一个生物学博士,那可是经过了多.............
  • 回答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将虹鳟等鱼类归入“三文鱼”的行列,这一举措在消费者和行业内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的背景与核心争议1. 事件本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其中一个核心内容是将以往并未被普遍视为“三文鱼”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愤慨的社会现象,它暴露了农村地区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贫困以及对人权的漠视。当我们深入剖析这个案例时,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层面:一、 行为的本质:这是严重的虐待和人权侵犯 囚禁和剥夺自由: 将一个成年女性像“狗一样拴在家里”,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非法拘禁和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
  • 回答
    咳咳,聊到《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季的最后一集啊,这可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集数,尤其是看到最后那几分钟,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先说说剧情的整体走向吧。这一集的主线无疑是 Sheldon 和 Amy 的婚礼,整个过程可以说是笑料不断,同时也充满了“谢尔顿式”的温情。咱们都知道,Sheldon 这人吧,他的情感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