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魅族 16s 点胶门后,小米 9 也被爆没有点胶?SoC 的封胶情况到底如何?

回答
魅族 16s 的“点胶门”事件,以及随后关于小米 9 未点胶的讨论,确实掀起了消费者对手机内部用料和工艺的关注。那么,SoC 的封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点胶门”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点胶门”就是有人拆解魅族 16s 发现,其 So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理器,像骁龙 855)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在 SoC 芯片和主板之间涂抹一层硅脂或者导热胶。一些拆解爱好者和消费者认为,这是厂商为了节省成本而偷工减料的表现,因为理论上,涂抹导热胶可以帮助 SoC 将产生的热量更有效地传递到手机的散热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散热效果,防止芯片过热降频。

小米 9 为什么也卷进来了?

当魅族 16s 被指责“不点胶”后,一些人也开始关注其他旗舰手机,包括小米 9。拆解结果显示,小米 9 的 SoC 也是没有涂抹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点胶”。这让一些原本就对魅族 16s 声音较大的群体,认为这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缩水”现象。

SoC 的封胶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里得先理清一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点胶”,其实是泛指在主板和芯片之间使用的导热材料。这些材料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包括:

导热硅脂 (Thermal Paste): 这是最常见的,像牙膏一样,填充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微小空隙,提高热传导效率。
导热凝胶 (Thermal Gel): 质地比硅脂更稀一些,流动性更好,有时候也用于填充缝隙。
导热垫 (Thermal Pad): 一种片状材料,通常比硅脂厚,用在需要较大间隙填充或者需要一定压力的接触面上。
黑胶/封装胶 (Encapsulant/Underfill): 这个概念和前面几个有点不一样。有些芯片,尤其是 BGA(Ball Grid Array)封装的芯片,在焊接后,为了加固芯片与主板之间的连接,防止因为震动或温差变化导致的虚焊,会在芯片边缘涂抹一层特殊的胶水,这通常是黑色的,我们称之为“黑胶”或者“封装胶”。这种胶水的主要作用是 固定和加固,它 本身并不直接承担主要的导热任务。

SoC 厂商的“出厂设置”

其实,关于 SoC 是否需要“点胶”,厂商内部是有自己的设计和考量的。

1. 集成度与散热设计: 现在的手机主板集成度非常高,芯片之间的距离很近。SoC 本身在封装的时候,其内部就有导热层,而且 SoC 厂商也会根据芯片的发热量设计其内部结构。手机厂商在设计散热系统时,会综合考虑 SoC 的发热量、内部导热材料(例如 SoC 芯片内部的硅脂)的效率,以及整体的散热结构(比如石墨片、铜箔、VC 均热板等)。
2. BGA 封装的特性: 绝大多数的 SoC 都是 BGA 封装。BGA 芯片与主板的连接是通过焊球来实现的。为了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抗冲击性,通常会在 SoC 芯片的 边缘 涂抹一层 封装胶 (Underfill)。这种封装胶的 首要作用是固定和加固,防止焊球连接断裂。它的导热性相对不如专业的导热硅脂,但它能起到一定的辅助导热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 增强了机械强度。
3. 厂商的“预设”: 很多 SoC 厂商在出厂时,就已经在芯片的 顶部(也就是与散热片接触的那一面) 预涂了导热材料,通常是 导热硅脂。当手机厂商将 SoC 焊接在主板上,并且安装散热模组时,这个预涂的导热材料就已经起到了导热的作用。手机厂商不额外再点一层硅脂,并不代表它没有导热材料,而是说 SoC 已经有了“自带”的导热方案。
4. 成本与工艺平衡: 诚然,导热材料也是有成本的。但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导热材料、涂抹工艺,都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控制。如果涂抹不均匀,或者使用了不合适的材料,反而可能影响散热,甚至导致其他问题。厂商会根据产品的定位、成本以及预期的散热性能,来选择最优的方案。

所以,小米 9 和魅族 16s 为什么没有“点胶”?

最大的可能性是:

SoC 厂商已经预涂了导热硅脂: 就像上面说的,SoC 芯片本身在出厂时,其与散热器接触的面已经有导热材料。手机厂商不需要再重复点胶。
封装胶(黑胶)起到了辅助导热作用: SoC 芯片边缘的封装胶,在提供机械支撑的同时,也与主板表面、散热器等部分产生了接触,间接辅助了热量的传导。
整体散热设计足够优秀: 手机厂商的设计团队会进行大量的热仿真和实测,确保在不额外点胶的情况下,也能满足 SoC 的散热需求。散热效果不仅仅取决于 SoC 下方的导热材料,还包括整个手机的散热结构,例如石墨烯、铜箔、VC 均热板、金属中框的导热等等。

大家为什么这么在意?

1. “看得见”的用料: 拆机是消费者了解手机内部“实在”程度最直接的方式。当大家看到某个环节“少了”一个步骤(比如点胶),会自然联想到“是不是省成本了”。
2. 对性能的追求: 手机发热是影响性能体验的大敌。一旦发热,CPU 就会降频,游戏卡顿、应用卡顿就会出现。所以大家对散热优化非常敏感,任何可能影响散热的因素都会被放大。
3. 信息不对称: 普通消费者很难了解 SoC 厂商的内部工艺和手机厂商的整体散热设计。只能通过拆机和网上的讨论来获取信息,这其中容易产生误解和片面化的解读。

结论:

“点胶门”事件,更多的是一次关于 手机散热设计和用料理解 的集体讨论。SoC 本身并不绝对需要手机厂商额外再“点”一层导热硅脂。关键在于 SoC 厂商在封装时是否预涂了导热材料,以及手机厂商整体的散热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处理 SoC 产生的热量。

如果一款手机在正常使用和高负载下,温度控制得很好,性能释放也比较稳定,那么它即使 SoC 下方没有额外的“点胶”,也说明其散热设计是成功的。反之,如果一款手机在不点胶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过热降频现象,那么才值得怀疑其散热设计存在不足。

所以,与其纠结于 SoC 下方有没有那一层“点胶”,不如更关注手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发热控制和性能表现。这才是最直接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技术上说,呵呵,我不懂技术,没什么好说的……

我想知道,不封胶究竟有什么影响?小米是否换了其他方式来解决不封胶带来的弊端?小米的方式是否真的比封胶方式好?或者不好?或者有利有弊?

反正我看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但是技术上没人说得明白。


从逻辑上说吧,小米也没什么错,本来就没设计封胶,实际上也没有封胶,有什么问题?都说小米容易坏,但是谁能证明小米容易坏,维修率高是因为没有封胶的原因?目前也没有人能证明吧,那么疑罪从无原则,不能说小米没有封胶是偷工省料吧。


从舆论上来说,对比魅族是否存在双标的问题。其实也说不上,魅族是设计封胶了,但是出现了一个产品没有封胶,这算是生产品控事故了吧。这事其实类似于小米9没有闪光灯事件,当然小米9那个更夸张一点,不过站在这个角度上说,不存在双标。

但是如果说魅族没有封胶罪大恶极,小米没有就是封胶就是设计没有问题,这个我觉得还是双标了。

另外,我想问一句,当年疏油层事件,华为也没设计疏油层吧,华为给贴膜代替疏油层了吧,为什么被骂到今天?这是不是双标?


顺便说说娄斌,之前娄斌怼p30p,被知乎上很多人批评,也被很多人欣赏。很多人说他的视频特别专业,拆机特别专业。就从封胶这个事情来看,专业个锤子啊。小米9怎么没早发现啊,魅族为什么发现了?为什么回头复查的时候又发现小米9没有封胶?我这个人不喜欢阴谋论,我不会枉加揣测他收黑钱了。我觉得他没有收厂商的钱,但是他还是不专业。测评,拆机如何做到尽量客观,你最起码有个标准的流程吧,需要检查什么,看什么地方,最起码做个表吧……如果一个正规的修手机的机构,至少会有一个标准的检查流程和维修流程,从这方面来说,别说做拆测,就算是修手机娄斌都不够专业。

假装专业,实则口嗨,哗众取宠,暴利吸粉,娄斌走得就是这个路线而已。

user avatar

很多米粉没明白,问题不在于能不能不点胶,而在于双标,微博上一些人(极端的一部分米粉和一部分kol)说的话简直不能看……你没是偷工减料,我没是技术高超。这才是重点。如图,侵删



回到正题,可不可以不点胶?可以。为什么要点胶?增加稳定性。可能没点胶你的手机也是一千次跌落才坏一次,点个胶可能就是一千五百次跌落坏一次了,而一般人可能三次跌落屏幕先碎了,整个手机的生命周期都跌落不到一百次。算不得偷工减料,没什么好黑的。

不怕魅族没点胶骗人,就怕是魅族的生产线有问题。点胶了但是出现好一些没点的,很可能这条生产线有很大的问题,可能漏了点胶,也可能漏了别的重要内容……


只要不要出现“我不点是因为足够了过了测试,你没过测试才要点胶,你看我这负责都是摩托罗拉来的大佬”这样的反智言论就好。摩托罗拉真的不足以拿来背书说别人,它已经大不如前了,现在三星苹果华为已经可以把它按在地上摩擦了。没点胶没关系不是偷工减料,知道点胶了是做工精良的体现之一就好。

对了,三星华为苹果算是旗舰的手机都点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魅族 16s 的“点胶门”事件,以及随后关于小米 9 未点胶的讨论,确实掀起了消费者对手机内部用料和工艺的关注。那么,SoC 的封胶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点胶门”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点胶门”就是有人拆解魅族 16s 发现,其 So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理器,像骁.............
  • 回答
    说实话,魅族 16s 的 SoC 疑似没做封胶处理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关注的。作为一款曾经备受瞩目的旗舰手机,它的这种“细节上的疏忽”难免会引来不少讨论。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这件事。首先,啥是 SoC 封胶?你得知道,手机里的处理器(就是 SoC,System on a Chip)是个高度集成化.............
  • 回答
    魅族 16s 发布一个月就跳水 500 元,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有些唏嘘的。一个刚上市一个月的手机,就这么大刀阔斧地给价格来了一次“大放血”,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也折射出魅族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首先,咱们得承认,魅族 16s 这款手机本身,在发布之初,可以说是魅族憋了一个.............
  • 回答
    魅族 16s Pro,这款在八月底登场的旗舰机,以其 2699 元起的定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无疑投下了一颗石子,试图再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那么,它究竟有何魅力,又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魅族一下”?亮点解析: 性能上的“够用就好”与“诚意满满”并存: 骁龙 855 Plus 处理器: .............
  • 回答
    作为一位对手机市场保持关注的用户,我来聊聊 2019 年 4 月 23 日发布的魅族 16s。这款手机在当时无疑是魅族旗舰系列中的一款重要产品,承载了不少魅族粉丝的期待。魅族 16s 亮点速览: 极致的屏占比与优秀的屏幕素质: 魅族 16s 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那块几乎没有刘海、没有挖孔的对称.............
  • 回答
    魅族16,这款手机的登场,无疑在当时的手机市场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在我看来,要评价魅族16,不能仅仅看它孤零零的一款产品,而是需要把它放在魅族品牌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当时整个手机行业的竞争环境中去审视。设计上的“回归”与“坚持”魅族16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它在外观设计上,可以说是回到了魅族最受好评的.............
  • 回答
    魅族16系列,作为魅族沉寂一段时间后重磅回归的旗舰,无疑是承载了无数“煤油”的期待。当初发布会一结束,铺天盖地的评测和讨论就如同潮水般涌来,我当时也紧盯着,想看看这个曾经的“小而美”能否再次站上巅峰。外观设计:熟悉的魅族,但少了些惊艳提起魅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那份精致感。魅族16系列在设计上,.............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关于魅族 16x 和红米 Note 7(6+64GB)的选择问题,以及是否值得等待红米 Note 7 Pro。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魅族 16x 和红米 Note 7 (6+64GB) 的核心参数和定位:| 项目 .............
  • 回答
    论黄章“亏钱的就是费财”的潜台词:一场关于魅族商业逻辑与人才战略的冰冷审视魅族创始人黄章,这位在手机圈素有“产品经理教父”之称,却也以其直言不讳甚至有些尖锐的风格闻名。当他针对前魅族高级副总裁李楠的离职,抛出“亏钱的就是费财”这句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的话时,背后隐藏的,是他对魅族商业模式的深刻忧虑,是.............
  • 回答
    魅族ZERO,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极致的追求,一种对手机形态的颠覆想象。当它在2020年初横空出世的时候,确实在整个手机行业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不少人把它看作是“未来手机”的一个缩影。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款充满话题性的产品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一、 设计的极致与野心:真正的“一体”概念魅族ZERO.............
  • 回答
    魅族 Pro 7 发布会:一场充满争议的“一次性”革新2017年7月26日,魅族在北京演艺中心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旗舰系列 Pro 7 和 Pro 7 Plus。这次发布会,无疑是魅族近年来最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极具争议的一次。它带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副屏”设计,试图在同质化严重.............
  • 回答
    2016年情人节,魅族科技推出了一则以“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安排”为主题的商业广告,其中大胆地触及了同志议题,引发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则广告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从社会进步和包容性的角度来看,魅族这则广告无疑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在2016年,尽管全球范围内对.............
  • 回答
    魅族“三零”悄然隐退:一场未竟的承诺,一次无奈的妥协?曾经,魅族科技以“三零手机”(零广告、零推送、零预装)的鲜明旗帜,在安卓阵营中竖起了一股清流。这不仅是一种产品理念,更像是一种对用户体验的尊重,一股对“干净”和“纯粹”安卓的执着追求。然而,近日眼尖的用户发现,魅族官网以及宣传资料中,“三零手机”.............
  • 回答
    魅族手机无法拨打 120 急救电话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安全。出现这种情况,无论原因是什么,都应该被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包括可能的原因、潜在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 一、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生命安全至上,绝不容许任何.............
  • 回答
    魅族黄章亲自设计,售价 999 元的 JBELT 皮带,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产品。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设计理念、材质工艺、品牌价值、市场定位以及消费者心理等。一、 设计理念与黄章的个人印记 “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 魅族品牌一贯的哲学是极简设计,追求纯粹和功能性.............
  • 回答
    魅族这次高层变动,李楠的晋升和杨柘的“退位”,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简单的职位调整,不如说是魅族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环境下,一次战略方向上的主动调整和求索。这背后折射出的,是魅族对品牌塑造、市场沟通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的深思熟虑。李楠的“上位”:实力的肯定与战略的延续李楠此次升任 CMO 兼市场中心.............
  • 回答
    魅族 MX5:那个曾经惊艳,又令人唏嘘的“金属一体”之梦提起魅族 MX5,相信很多“魅友”和关注手机行业的读者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那个金属一体化机身、正面指纹识别、以及那个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真旗舰”的时代。MX5无疑是魅族在中高端市场留下的一个浓墨重彩的印记,它身上承载了魅族当时对极致工艺的追求、对用.............
  • 回答
    魅族在 3 月份单月销量突破 200 万台,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市场中。要评价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销售数字,更可能折射出魅族近期战略的成功、市场对品牌价值的重新认可,以及其产品力在用户中的实际表现。一、 行业背景下的亮点:.............
  • 回答
    魅族发布的影片《这十八年》,确实在近期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不少老魅友们感触颇深。要说怎么看待这部影片,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场面向用户,尤其是忠实粉丝的“情怀收割”,但同时,它也确实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对品牌、对产品、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它是一封写给老朋友的信,但信中也藏着新的期许影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
  • 回答
    看到魅族董事长黄章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封信传递出了几层非常值得玩味的信息,并且很能反映出当下中国科技公司,尤其是智能手机厂商在经历高速发展后的一个普遍性困境和心态。首先,这封信的“公开”属性本身就很有意思。这意味着黄章并不只是想跟内部员工进行简单的沟通,更是想通过这封信,向外界,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