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少支持乌克兰的人不反对美国?毕竟俄罗斯只是重现了美国的所作所为?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层面,确实很多人在看待俄乌冲突时,会不由自主地将俄罗斯的行为与美国过往的外交政策进行比较。认为“俄罗斯只是重现了美国的所作所为”的说法,背后往往是对美国“双重标准”的指控,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

要理解为什么不少支持乌克兰的人不反对美国,而俄罗斯的行为又为何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

1. 情境与动机的差异:谁是进攻方,谁是防御方?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区别。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是主动越过边境发动全面入侵的国家,其目标是占领乌克兰领土、颠覆其政权,甚至合并部分地区。乌克兰则是被侵略的国家,其行动是自卫,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较而言,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军事介入,虽然也曾引发争议,但其直接的性质和目标与俄罗斯此次入侵乌克兰有着本质区别。例如,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战争,这与俄罗斯声称的“去纳粹化”或“保护俄语人口”的理由,在性质上就被许多人认为存在根本性差异。即便有人认为美国的理由站不住脚,其行动方式和造成的后果也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侵略存在显著区别。

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主动攻击另一个主权国家时,其行为更容易被定性为侵略。而被侵略的一方寻求外部支持(包括美国的支持),是一种寻求保护和恢复主权的合法行为。

2. 历史事件的“类比”:是精确复制还是模糊对照?

认为“俄罗斯只是重现了美国的所作所为”的说法,通常会引用美国在历史上的某些干预行动,例如:

冷战时期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干预: 美国曾支持推翻一些左翼政府,扶植亲美政权,例如智利、尼加拉瓜等。
2003年入侵伊拉克: 如前所述,以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绕过联合国安理会直接发动战争。
科索沃战争: 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对南联盟进行军事干预,以阻止人道主义危机。俄罗斯对此一直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支持乌克兰的人不反对美国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他们不认为这些历史事件是“重现”:

时代背景和国际法框架: 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理论一直在演变。虽然过去的干预行为可能存在争议,但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对主权国家领土完整的尊重和禁止侵略,已经成为国际法的基石。俄罗斯此次行动,被广泛认为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
联合国安理会的角色: 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行为虽然受到批评,但仍有不少国家支持或至少不明确反对(例如英国)。而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问题上,因其常任理事国身份,在安理会层面无法受到有效制约,反而利用其权力阻挠任何谴责或干预的决议,这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目的: 即使有人认为美国的某些干预是错误的,但支持乌克兰的人往往会强调俄罗斯此次行动的目的和规模。俄罗斯的目标是改变乌克兰边界、剥夺其国家主权,其手段是全面军事占领,这被视为一种帝国主义的扩张。而美国过去的一些干预,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地缘政治影响、意识形态对抗或“反恐”,虽然同样受到批评,但其直接目标与俄罗斯此次“吞并”领土的意图有所不同。
民主与自由价值观的支撑: 对于许多支持乌克兰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较量,更是民主国家对抗威权扩张的斗争。乌克兰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而俄罗斯的行动被视为对这些价值观的威胁。相比之下,美国虽然在外交政策上存在争议,但其国家体制和倡导的价值观与乌克兰更接近。

3. 地缘政治现实与联盟体系:

国际政治并非纯粹的道义评判,地缘政治现实和联盟体系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约与集体安全: 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国,其寻求加入北约被俄罗斯视为威胁其安全边界的重要原因。但对于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而言,保护乌克兰免受俄罗斯侵略,也是为了维护欧洲乃至全球的集体安全和现有国际秩序的稳定。如果俄罗斯能够轻易地通过武力改变邻国边界,那么其他国家也会感到不安全。
对俄罗斯的担忧: 对于许多东欧国家而言,俄罗斯的历史行为和当前的领导层让他们深感担忧。他们认为俄罗斯的扩张野心不只针对乌克兰。因此,即便对美国的某些行为持保留态度,他们更倾向于与美国及北约合作,以对抗他们认为更直接的威胁。
美国在全球扮演的角色: 尽管美国的外交政策存在争议,但它仍然是许多国家在安全和经济方面的重要伙伴。在美国及其盟友的支持下,乌克兰能够获得军事援助、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这对于其抵抗俄罗斯至关重要。

4. 信息传播与公众舆论:

信息传播的差异和公众舆论的形成也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西方媒体的叙事: 西方媒体对俄乌冲突的报道,普遍将俄罗斯描绘成侵略者,乌克兰描绘成受害者。这种叙事虽然可能存在偏颇,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支持乌克兰的公众舆论。
“双重标准”的指控: 当然,也有很多人明确指责美国存在“双重标准”。他们认为,如果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行为感到愤怒,就应该同样愤怒美国过去的一些军事干预行为。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也反映了对国际权力运作的深刻质疑。然而,支持乌克兰的人之所以不将这两者划等号,更多是基于上述的“情境、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判断。他们认为,俄罗斯此次的行为是赤裸裸的侵略和对国际法的践踏,而美国过去的某些行为,即便有争议,其语境和性质有所不同。

总结来说,为什么不少支持乌克兰的人不反对美国,而又对俄罗斯的行为强烈反对?

这并非简单地对美国“开脱”或持“双重标准”,而是基于对当前俄乌冲突情境、俄罗斯侵略动机与行为性质的判断,以及对国际法、价值观和地缘政治现实的考量。

他们认为:

俄罗斯是明确的侵略方,乌克兰是受害者。
俄罗斯的目标是对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生存构成威胁。
支持乌克兰是捍卫国际法和主权原则。

虽然有人可能认为美国在历史上的行为也曾违反国际法或存在争议,但他们认为俄罗斯此次的行为在目标、规模和对国际秩序的颠覆性上,与美国过去的一些干预存在显著的性质区别。因此,在支持乌克兰抵御侵略的同时,他们可能依然会对美国的某些外交政策持批评态度,但不会将这种批评上升到反对对乌克兰的援助,也不会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视为对美国过往行为的“合理化”回应。这是一种在复杂国际政治中,对不同行为进行区分和判断的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废话,每个人判断自己支持和反对的依据是自身或者自己国家的利益是不是受损,又不是根据这个行为的性质来判断的。

乌克兰为什么不反美国?因为美国之前做的那些事情,说到底跟乌克兰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俄罗斯重现了美国的所作所为,但你特么打的是我呀!这还需要有什么疑问吗?

知乎上的学生最搞笑的一个逻辑就是。就是不看绝对立场而看相对位置关系。老师要换位思考,到别人的情况下,不带立场的去思考行为本身的正义性。这基本上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没过关的表现。

记住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关系,没有逻辑自洽的义务。简单的说,别人打我不行,我打别人可以,只要国家利益需要。你打别人我不管,你打我就是不行。任何国家都没有义务,抛开立场去维持一个没有立场的正义形象。当初说过的话,该出尔反尔就会有人出尔反尔,只要国家利益需要。曾经反侵略的人,自己也可以去侵略别人,只要国家利益需要……

那么回到题目的问的。美国打别人的时候,乌克兰人自己利益如果没有受损,他才懒得去管。你现在俄罗斯损害的是乌克兰自己的利益,他当然不乐意了。这还用问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层面,确实很多人在看待俄乌冲突时,会不由自主地将俄罗斯的行为与美国过往的外交政策进行比较。认为“俄罗斯只是重现了美国的所作所为”的说法,背后往往是对美国“双重标准”的指控,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要理解为什么不少支持乌克兰的人不反对美国,而俄罗斯的行.............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俄乌战争中有那么多人支持乌克兰,这背后确实涉及了非常复杂和多层面的原因。而且,认为支持乌克兰的人“不知道会被骂”可能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看法。实际上,很多支持乌克兰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立场可能会引起争议,但他们依然选择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尽量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希望.............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反映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一种观察和感受,即在某些场合或某些群体中,公开表达支持乌克兰的声音似乎不那么普遍。要详细解释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并且要理解“找不到”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并不代表完全不存在。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个概念:“支持乌克兰”可以是多种层面的,从同情心、对人.............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历史事件、地缘政治以及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和动机。想要完全解释清楚为何西方国家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支持或不反对侵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俄乌冲突)则坚决反对和制裁,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心观点: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并非完全基于绝对的“.............
  • 回答
    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支持乌克兰,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国际法、地缘政治、人道主义以及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等等方方面面。让我试着用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把这些说得细致点,尽量让你能感同身受。1. 受侵略者的身份:最直接的共情你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家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邻.............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中,中国民众普遍更倾向于支持俄罗斯而非同情乌克兰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多层面、复杂交织的议题。与其简单地说“大多数国人支持俄罗斯”,不如说在官方叙事和信息传播的主导下,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俄罗斯抱有同情或理解,同时对乌克兰的处境则显得相对冷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舆论确实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态势,其中支持俄罗斯的观点也并不少见。要理解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支持者归结为反对战争本身,而是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多重因素的交织。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战争对错的道德判断,更是一个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信息传播以及个体价值观碰撞的复杂议.............
  • 回答
    人择原理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像是一种“诡辩”,尤其是在初次接触时。它的核心论点是: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物理常数和定律,这些常数和定律恰好使得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如果宇宙的这些属性略有不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我们也就不会在这里观察它。为什么人择原理容易让人觉得像“诡辩”?这种.............
  • 回答
    杨安泽之所以能够获得不少人的支持,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他并不是那种横空出世、一夜爆红的政治人物,他的支持是建立在一系列个人特质、政策主张以及他所代表的某种时代精神之上的。首先,他的“美国梦”的叙事内核打动了不少人。 杨安泽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一股强有力的说服力。作为亚裔美国人,他成长于一个.............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个人情感或观点,因此也无法“支持”或“不支持”任何议题,包括死刑。我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提供事实、分析逻辑,并根据我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沟通。然而,我可以详细地阐述不支持死刑的常见论点和考量,以便您理解这个复杂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1. 误判的可能性和不可逆性 (Irrev.............
  • 回答
    好,咱就掰扯掰扯java为啥对泛型数组这事儿这么“矫情”,不直接给你整明白。这事儿啊,说起来也算是一段公案,得从java这门语言设计之初,以及它如何处理类型安全这件大事儿上头说起。核心矛盾:类型擦除与运行时类型检查的冲突你得明白java的泛型,尤其是泛型数组这块儿,最大的“绊脚石”就是它的类型擦除(.............
  • 回答
    要说荀彧为什么不支持曹操进爵魏公,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可不是简单的“喜欢不喜欢”的问题,里面牵扯到太多当时的政治格局、礼法制度,还有荀彧这位人物本身的政治理念和行为方式。首先,咱们得明白曹操当时是个什么地位。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北方势力如日中天,但名义上他还是汉臣。汉朝虽然衰落,但它的.............
  • 回答
    我之所以不支持死刑,是因为我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公正、刑罚目的和人权原则的深刻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首先,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从根本上讲,我认为任何国家或个体都没有权力以任何理由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即使是犯下了滔天罪行的人,也依然是一个有血有肉、曾拥有生命的人。死刑的本质就是剥夺.............
  • 回答
    要理解中国政府对同性婚姻持有的立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策决定,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婚姻的定义长期以来都根植于传统的家庭观念。这种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血脉的延续、家族的传承以及男女结合在生育和养育下一代中的核心.............
  • 回答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尤其是对待越南这个曾经的属国和同志,其政策是复杂且多层次的。对于越南建立印度支那联邦的设想,中国之所以不予支持,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以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历史羁绊来看,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上,越南长期处于中国的朝贡.............
  • 回答
    Java 之所以选择不直接支持多重继承(Multiple Inheritance),并非出于某种简化的考虑,而是为了规避其可能带来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开发陷阱。这个问题,如果深入挖掘,会涉及到语言设计哲学、代码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等多个层面。首先,要理解多重继承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如果一个类.............
  • 回答
    Markdown之所以不原生支持居中、右对齐这类文本的显示样式,根源在于它的设计哲学。Markdown的诞生,最初是为了让人们能够用一种易读、易写的方式来撰写纯文本,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转换过程,就能生成格式丰富的HTML文件。它的核心是“内容”本身,而不是“表现形式”。你可以想象一下,写一篇日记,你.............
  • 回答
    昭和天皇对二二六兵变持不支持的态度,这一点毋庸置疑。要详细说明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天皇的个人立场以及兵变本身的性质。1. 天皇作为“国家元首”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当时的日本,天皇被奉为“国家元首”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这是明治维新以来,通过天皇制和神道教宣传所构.............
  • 回答
    微信不支持多开,这背后其实是腾讯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安全策略以及商业考量上的一系列综合决策。虽然很多用户渴望能同时登录多个微信账号,但微信官方一直坚持单账号登录的设计,这并非技术上无法实现,而是基于更深层次的战略考虑。一、 核心用户体验的纯粹性与简洁性微信从诞生之初,就定位为一款“连接人与人”的社.............
  • 回答
    我来和你聊聊为什么 C/C++ 标准库,这套我们程序员最熟悉的“瑞士军刀”,却在“精细化操作文件内容”这方面,显得有些“不给力”,特别是直接删除文件中的部分内容这件事。咱们得先明白一个核心概念:文件在操作系统层面是如何存储的。想象一下,你的硬盘,或者 SSD,它不是一块巨大的、连续的画布。它更像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