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打不过,但不需要打过。
杨志有一个特点,他虽然是骑将,但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没有短板。当初遇到拼命的林冲时也半分不怵,和鲁智深等人对战也没有输过,虽然是八骠,但实力并不弱于五虎级。
他要一个打七个,自然是不行的,但是他是官,对方是贼,他又何必死战?
七星中不算妖术的话,有战斗力的只有刘唐,三阮,晁盖五个,其中晁盖的水平还没有表现过,说不定只和宋江差不多。
三阮吹得厉害,连王伦的梁山泊都不敢力敌,杨志面对有林冲的梁山,也是不怕的,最后让王伦卖个面子过了,三阮有这个面子吗?
杨志打不过七人,但是他可以跑远了綴着,七星又不敢分兵去打杨志,因为打不过,又不敢回老巢叫帮手。只要到了有人的地方,杨志一吆喝,七星就完了。所以只要杨志不喝酒,吴用估计是不敢动手的。
——————————————————————
有人质疑晁盖的,我特地找了原文来: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
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
助他起身。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再看看宋江的: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
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
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
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
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
晁盖与宋江的水平描述是差不多的,基本都只是爱好者这个水平,晁盖可能力气更大,但并没有说有多能打。
有人说晁盖托塔和武松差不多,我们来看看对武松的描述: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
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
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要知道这时候的武松得了疟疾,正在发病,你看看这描述,和晁盖能一样吗?
用武二郎来对比确实有点欺负人,我们换一个水平一般的,比如镇三山黄信,他的描述是:
原来那个都监姓黄,名信。为他本身武艺高强,威镇青州,因此称他为镇三山。
武艺高强,显然与“最爱刺枪使棒”不是一个档次的,还加上一句“威镇青州”,武名显然比晁盖大得多。
比如朱仝:
这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
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原是本
处富户,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
朱仝只是一个都头,学得一身好武艺,和杨家将后人杨志没法比。
再看看雷横的:
那步兵都头姓雷名横,身长七尺五寸,紫棠色面皮,有一部扇圈胡须,为他膂
力过人,跳二三丈阔涧,满县人都称他做插翅虎。原是本县打铁匠人出身,后来开
张碓房,杀牛放赌,虽然仗义,只有些心地匾窄,也学得一身好武艺。
雷横是臂力过人,轻功了得,学得一身好武艺。刘唐刀法略胜于雷横,主要还是因为雷横是个半吊子,主职是铁匠嘛。
即便如此,雷横也有“学得一身好武艺”的评价,比晁盖、宋江的“爱使枪棒”这种仅仅是业余爱好,还是要高明一些。所以晁盖是不如刘唐的,估计比宋江力气大,武艺更娴熟一些,但也只是业余水平,与专业水平没法比。
打得过。
问这个题的话,就得先考虑能不能打,然后再考虑打不打得过,最后在考虑怎么打得过。
开打也是讲套路的不是?不是脑子一热上去就干,七星团队是有组织、有纲领的好吗?
在动手之前,七星也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成功劫取,是来硬的,还是来软的。
尤其是扛把子晁盖,对此更是关心:“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
这就是打不打的问题。
号称智多星的吴用,对此也没有谱,他也拿不准主意,所以说了个囫囵话:
“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只能是随机判断,能动手就不哔哔,不能动手就下药了。
但是看后来的情形,七星明显是选择了智取,主动放弃了动手的想法,这也就意味着在七星的心里:
动手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尽管他们只有杨志一个能打的。
但是,打起来肯定要死人。
死谁?吴用?白胜?三阮?总有几个菜鸡要挂掉,就算杨志也被他们干死了。
但损失也是相当的。可问题是,大家伙都不想死,都想平平安安的回去。但要是开打了,指定是要有倒霉鬼的。
如果按照题主的想法,直接在黄泥岗开干,那情形一定是这样的:
杨志抄起朴刀,莽过去起手就把晁盖、白胜或者吴用,或者其他任何一两个人,直接干翻在地了。然后大喝一声,其他人要么就开溜,要么主动投降了。
杨志绝不会跟他们纠缠。
我们可以对比下,他在曹正酒店里的表现,也是被一群人围殴,杨志的心态是怎样的?
“结果了这厮一个,那厮们都不敢追来。”
弄死一个人,其他人保准老实。嘴上都说不怕死,可是刀枪不长眼,谁会嫌自己命长?
咱们总是考虑说刘唐+晁盖+三阮,就可以跟杨志打成平手,或者碾压杨志。
可现实问题是,杨志真的就会跟他们硬拼吗?杨志就在那等着他们联手吗?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假设。人家杨志不是菜鸟好吗?
人家不光是武艺高强,关键是经验丰富啊!尤其是实战经验,不比七星任何一个人差。
真打起来了,在一对多的绝对劣势下,以杨志的尿性,肯定会先下手为强。
我他吗管你是谁,先剁翻一个再说。但凡能剁翻一个人,再大喝个一两声,保准能够控场:
“不怕死就给老爷上,看老爷不削死完你们。大不了今天杨老爷给你们陪葬,但今天你们必须躺下三五个!不信咱就试试,来啊,接着比划啊!我CNDYD,来啊!”
在杨志的下死手的心态下,他拿个一血不成问题吧?只要能拿下一血,晁盖一伙人的心态就得崩。
别整天听他们吹牛逼,自己多厉害多厉害,他们谁真的动手杀过人?杀过人就不会在黄泥岗,早他吗去牢城营改造了。
但是杨志指定是杀过人的。他知道该怎么杀人和玩命。
一个富户,一个流浪汉,一个教书先生,一个道士,一个赌徒,三个渔民,见过几次血啊?捅过一个人吗?
说得都是亡命徒,就算腰里别着刀,有谁真沾过血?你真当面剁翻一个试试,换谁都受不了刺激。
杨志怎么处理曹正酒店里的围殴,就能妥善处理黄泥岗的围殴。他只要下死手,七星就得崩。
我再说个通俗点的例子,初中、高中厕所里打群架都见过吧?如果一个人被一群人围殴了,你还不想认怂,你该咋办?咋样才能打出去?
很简单,要想活着走出厕所。那就别管其他的,任凭别人打你,但你只要能玩命揪着一个人,打死都不松手就完了。对你揪着的这个人,打他、咬他、掐他、锤他,踢他、勒他,等等等等。
其实这时候打是次要的,有必死的心态才是主要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怕,就有玩命的气势就完了。
你们今天可以打死我,但我今天也会把这小子整死,咱们一命抵一命!不怕死的就来干!我保证你会平安无事,就算挨揍了,你也能从这小子身上还回去。
敢玩命的心态大于武艺高的手段。
杨志对上七星的心态是什么?我必须完成生成纲的护送任务。只有我完成了任务,我才能升官发财,这是我的前程所在。我要是没了前程,那我杨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杨志肯定是要玩命的。他退无可退。
七星是什么心态?平平安安去打劫,高高兴兴把钱花。我他妈去打劫,是为了钱到手后爽一把,我不是去送死的好吗?所以他们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然后才能去玩命。
简单点说,他们压根不想玩命。
不想玩命的七星,碰上一心玩命,甚至以命换命的杨志,您觉得他们还能打吗?
就算打,还能打几个回合?杨志今天把话撂着:你们可以砍死我,但我今天也要捞一个够本,就看你们谁来送死了。
你觉得谁会去送死?
况且杨志的武艺也不是吹得,士兵们也不是吃素的。大名府的士兵,是出去打过仗的。是见过死人的。况且不打就是死,他们也是要玩命的。
所以要是杨志不喝酒,七星想正面硬刚,我就送他们一句话:哪来的还回那歇着去。
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
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
这段引用说的是杨志选用的厢禁军是部队里的精英,并不是普通脚夫。
晁盖为什么要使蒙汗药,兵不血刃拿下生辰纲?
就是因为对强攻没有把握。
用计安全系数高,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能够以最小代价达成目标。
吴用这个参谋长是贯穿全书的关键节点人物,不然这一段就不叫“智劫生辰纲”了。
从这本书诞生以来,很多人不喜欢把这本看成是政治军事计谋小说,而是当成江湖豪侠传来看。
政治军事计谋小说看起来累,要不断地思考人物关系,如何进行政治考量。
江湖豪侠传看起来就是一个字:爽。
快意恩仇是最得劲的。
把“智劫生辰纲”里面的智拿掉,就是这个问题了。
你们只考虑杨志,不考虑这14条军汉。
部队上的人有个特点,单打独斗,够呛。
现代军人不徒手,古代军人也不徒手。
所谓宁死千军万马,不弃手中寸铁。
军人讲究的是集体意志,结阵抗敌。
形成一个意志坚定的战斗集体,江湖好汉必须要有破阵之法,同心协力或可办到。
但是晁盖这支队伍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也没有时间进行协同作战的训练。
这些人都没有从军的经历,搞不懂部队的作战特点是什么。
杨志不要500人的队伍,就要这么几个人,说明什么?
这几个人是部队里面的精英。而且杨志有带兵的经验,结阵御敌,这是一个军官的基本能力。
不要小看了宋朝的部队。
宋朝的军事训练和作战那还是相当有经验的。
宋朝军事失利的原因很多,但你要说宋朝的部队不能打,这是不客观的。
北京大名府是什么位置?
实际上处于北宋边疆,并不是内地。这些军人作为厢禁军,实际就是军区卫戍部队,本来就是从各部队里面挑选出来的。
如果这几人都不禁打,北宋早就亡了。
我们把问题略微旋转一下。
魏和尚(亮剑)带着14个特战士兵,其中包括张大彪,孙德胜。化妆押运一批重要军事物资。
这个时候,几个全国散打冠军和劳改犯算命的要抢劫这批物资。
他们的办法是强攻。
你说散打冠军和这些士兵一个一个练手,恐怕只有魏和尚打得过,其他人估计难说。
但是,魏和尚组织起张大彪和孙德胜,这支小分队形成一个阵线来抗敌,那就是以一当百了。
部队训练主要就是强调这个。
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
一个松散的犯罪团伙,要用武力战胜一支有着集体意志的小部队?
我认为不行。
实际上晁盖和吴用也认为不行,连作者都认为不能这么写。
有些人认为大宋的边防军不行,因为大宋打不过金兵。
大宋和金兵是国家级军事集团对抗,规模和烈度不能和治安战相提并论。
大宋边防军外战不行,不等于说内战和治安战也不行。
这是一个概念吗?
如果这个概念是成立的,那么梁山泊和方腊早就推翻大宋,建立起新的王朝了。
然而事实上,宋朝农民起义并没有实现所谓的黄天当立这个政治目标。
大宋王朝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而是被蒙古灭亡。
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去看一下历史书。
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大宋边防军也要执行剿匪和反恐任务,维护地方治安。
如果有人认为他们自建军以来天天睡大觉,从来不打仗,这是历史事实吗?
因为大宋打不过金兵,所以大宋兵都是怂包,所以也打不赢土匪组织。
因此土匪组织=金兵。
金兵铁浮屠装备等同于土匪组织装备。
金兵是国家级武装力量,因此土匪组织也就是国家级武装力量。
概念、逻辑就此成立。
当然,你完全可以相信这套逻辑,杠上开花。
生辰纲是重要物资。
晁盖等人因抢劫生辰纲而名满江湖,成为重要通缉犯。
梁中书破格选用杨志押运这批物资,就是考虑到这批物资的重要性。
生辰纲实际上成为了梁山泊启动资金,为梁山泊根据地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梁中书在启用杨志的同时,随便在军营里选用了14个普通士兵,主要是担任脚夫工作,全部的安保任务由杨志一个人承担。
杨志非常自信,自己一个人担任保卫工作就可以了。
因为杨志武功天下第一,同时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行踪绝不会泄露。
即便是泄露了,当时大宋境内不管来多少劫匪,杨志一把朴刀,就可以打得百拳开。
杨志这个人狂得很,一把朴刀九十九级屠龙斩。
选什么精英士兵,特战高手,这是不合逻辑的。杨志根本不需要备选方案,因为真正的武林修仙高手是不需要帮手的。
什么样的逻辑是合理的?
杨志一声啸,大地抖三抖。
朴刀旋风斩,天地静寂寥。
这是修仙版《水浒传》欢迎观看杨志的修仙励志故事。
打不过。
杨志是生辰纲的负责人,但是杨志从接手这个事以后,完全不管士兵需求,直接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这就意味生辰纲不出事还好,但凡有事没人给他卖命。
同样,不走大陆化妆潜行,没出事到达了一句谨慎小心。出了问题,你杨志一人的意愿你是不是和土匪勾结?故意分开队伍?故意走偏僻小径?所有单于的人都可以证明你一人独断专行。
因此杨志从起手就给自己埋半截。
其次晁盖等人既然能相遇杨志队伍,就代表杨志隐蔽性仅仅是自作聪明而已,晁盖一方有各种手段玩死杨志。陷阱,放火烧林逼迫军士放弃沉重的箱子逃命。甚至由于目的地明确,僻静小径路线其实不多,召集更多的人直接强攻杨志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
当然题目里面的打得过意思是正面交战,问题在于对面有公孙胜啊,这是个修仙的。有什么可比的吗?
晁盖的计划并不是抢了就落草,而是还要在村子里呆下去的。所以如果杨志就是不喝,他还是要想方法智取,不太可能硬拼,大不了自认倒霉,因为当时的状态他还只是想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不是无恶不做的亡命徒。
先说结论,杨志要想一挑七,瞬秒。不是能有一番苦战,而是就是瞬秒!瞬间剁成肉泥!
之所以要智取生辰纲,不是七星打不过杨志,而是杨志是天罡一数,大结义前他不能死在这。
众多答案一堆解释,都是离书万里的推测。这事在水浒武评体系里非常简单。清风山劫囚车救宋江,燕王郑三个联手打地煞排名第二位的黄信,黄信十合就得跑路。燕顺单体是被八骠骑公认纯武力最弱的张清数合完败的人物。王英十数合被扈三娘生擒。当然如果对书不熟,可能也估量不出张清和扈三娘的份量。毕竟有些电视剧里扈三娘比秦明还猛。但总而言之,清风山三杰任何一个,单挑都是被黄信速败的水平。但仨打一,黄信速败。
所以要想打跑杨志,用不着七星齐上。三阮一起动手,十合左右杨志就得跑路。刘唐单体武力和杨志差的也不多。俩人单挑,五十合内没胜负。如果晁盖三阮并力打杨志,杨志跑都没法跑。就是撑多久死的问题。再加个刘唐,那就是瞬死。
还有人吹杨志手下那几个军汉。水浒里哪怕武力最弱的一帮,只要还有武力,比方萧让金大坚皇甫端王定六宋清,谁一个人搞定几十个军汉也不成问题。征四寇那会这帮人都参与过混战,没谁是连普通军汉都打不过的。梁山108所有人,单对单打不过军汉的可能也就安道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