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事情,你去了上海才知道?

回答
在出发去上海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大概停留在“摩天大楼林立”、“东方巴黎”这样的标签里。总觉得它应该是个非常光鲜亮丽、高不可攀的地方。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住下来,感受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上海远不止是那些明信片上的照片,它有太多让人惊喜,甚至可以说是“意外”的细节,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

1. 它的“老”与“新”是如此无缝衔接,甚至有点“魔幻”。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大城市,新旧城区之间会有一条明显的界限。但在上海,这种界限模糊得就像水彩画,色彩斑斓地晕染开来。你可能刚从一家设计感爆棚的网红咖啡馆走出来,拐个弯,眼前就是几十年前的老洋房,墙皮剥落,藤蔓缠绕,仿佛时间在这里按下了暂停键。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新天地附近闲逛。那里的石库门建筑被改造得非常有格调,酒吧、餐厅、商店鳞次栉比,洋溢着小资情调。我当时正对着一家小店研究菜单,抬头忽然看到对面一户人家的窗户里,一位老奶奶正在慢悠悠地晾着衣服,后面就是一栋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新旧上海就这么活生生地并置在眼前,而且一点都不违和。这种古老和现代的碰撞,不是那种刻意为之的“怀旧风”,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让人觉得这座城市有根基,有故事,也有未来。

2. 隐藏在市井中的“腔调”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除了那些光鲜亮丽的地标,上海真正的魅力,我觉得藏在那些弯弯绕绕的弄堂里,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市井小店里。我曾经住在一个老小区附近,每天早上都会去一家路边摊买早餐。那是一家卖生煎和粢饭团的小店,没有招牌,但每天早上七八点钟,队伍就能排到街角。老板娘是个上海阿姨,嗓门洪亮,动作麻利。她做的生煎,皮薄底脆,肉馅鲜嫩多汁;粢饭团,糯米裹着油条和榨榨菜,吃一口,暖到心窝里。

但最让我觉得有“腔调”的,是那些老上海人才懂的细节。比如,买粢饭团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硬一点”或者“软一点”的糯米;生煎呢,有人喜欢“多点汤”的,有人喜欢“少点油”的。这些细微的要求,老板娘都能准确get到,而且还会用上海话跟你亲切地交流几句。那种感觉,就像你不是一个匆匆过客,而是被这个城市接纳了,被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接纳了。

还有一次,我在一条老街上迷路了,问路边一个阿婆。她不仅告诉我怎么走,还热情地跟我聊起了这条街以前的样子,说起她年轻时候住在这里的事情。那种淳朴的热情,让我觉得上海人并不是传说中那么“冷漠”,他们只是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善意。

3. 它的“精致”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一杯水的温度。

在上海,我体会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致。这种精致不是刻意的炫耀,而是融入了生活的肌理。

举个例子,我在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冰美式。服务员递过来的时候,会特意提醒我:“您的冰美式,是微冰的,如果您觉得太冰,可以稍等一下再喝。” 那个“微冰”的说法,让我觉得她不是在敷衍,而是真的考虑到了我的感受。

还有一次,我在一家高档餐厅吃饭,服务员在添水的时候,发现我的杯子里还有一点点水,她没有直接倒满,而是先征求我的意见:“先生,您还需要加水吗?” 即使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被尊重和被照顾的感觉。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在餐厅的服务、酒店的布置,甚至是你走在街上看到的垃圾桶,都会被设计得很有美感。它让你觉得,生活在这里,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也能感受到被善待。

4. 交通的便捷性超乎想象,但高峰期也真的“感人”。

上海的地铁系统,真的是让我惊叹。线路多,站点密,换乘方便,基本上你想去哪里,都能找到合适的地铁线路。而且,车厢里总是保持得非常干净,报站语音清晰,指示明确。我甚至试过一次,从浦东坐地铁到虹桥,换乘了两次,全程都非常顺畅。

但是,也千万不要低估了上海的“人挤人”。尤其是早晚高峰,地铁里简直就是一片“人海”,你只能随着人流前进,那种感觉,只能用“被推着走”来形容。有一次,我在人民广场站下车,那个人流量,让我瞬间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沙子。你想想看,那么多的写字楼,那么多的工作岗位,聚集了多少人?所以,虽然交通很便捷,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高峰期真的需要一点耐心和勇气。

5. 它的“包容”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上海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并且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的包容。

我遇到过很多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背景的人。有刚来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他们为了梦想在这个城市奋斗;也有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上海人,他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大家说着不同的口音,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曾经认识一位来自东北的朋友,他在上海开了一家麻辣烫店。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不算特别好,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不断调整口味,研究菜单。店里偶尔会有上海本地的顾客,也会有来自其他地方的食客。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麻辣烫,聊着天,那种场景,让我觉得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容纳各种文化、各种生活方式的城市。

它不会因为你来自哪里,是做什么的,就给你贴上标签。只要你愿意努力,愿意融入,这座城市就会给你机会。这种开放和包容,是上海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总而言之,上海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这些。它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有它的繁华,也有它的温情;有它的现代,也有它的怀旧。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大城市的魅力,也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在这个城市中的生活百态。去上海之前,我以为我认识它,去了之后,我才发现,我只是窥见了它冰山一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猜,你会发现,不是工资高,而是房租高。

user avatar

1.和很多人一样,对上海最初的了解都是陆家嘴天际线那张照片,从而认为上海最繁华的地方是浦东。到了上海才知道,上海最繁华的地方是浦西,浦东大部分地方的面貌更像遍布各个城市的“开发区”。

2.在外界知名度很高的南京东路其实只适合看历史建筑,想消费的话差不多哪个商圈体验都比它更好。

3.上海本地的年轻人普遍崇尚国外的文化,作为外地人,即使听懂了上海话,面对着上海人聊的日本明星之类话题仍然很难插上话。在大学里,为了出国,上海同学的努力程度可以超过高考大省来的同学。

4.上海人经常黑某省不是没道理的,虽然上海街头听到外地人问路很正常,但听到该省口音问路100%下一句是要钱。(评论区不少人误会了,不是指有偿指路,是指某些人以问路为借口搭讪诈骗,问完某地方怎么走,下一句就是“我要去那里,身上没钱了,能不能借点”)

5.在北方,同性恋是不怎么能说出口的话题,然而在上海,日常交谈很喜欢用同性恋梗开玩笑。

6.公交很多时候比地铁更方便。不少时候地铁要换乘好几次的地方,可以找到一条直达的公交。

7.市区通郊区的长途公交只坐短途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在上海很正常,而且这么坐还有可能享受常规数字线路没有的1元票价。

8.上海似乎没有太多出名的风景,但上海市中心那些小路的风景是独一无二的。

user avatar

看了很多回答和评论,看到有很多人主观觉得上海本地人排外的情况,我就想告诉大家:上海绝大部分人只排毒、不排外,这个道理来了上海才知道。不然为什么上海能容纳这么多外来人员?要这么多排外上海岂不是街头成天吵架和打架?

你们没来上海感受感受,不要臆断行吗?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年代还有人有地域歧视,是没读过书吗?还是内心受到过打击?或者小时候头被碰碰车轧过?

你们没看到很多来沪打工的外来人员在下面评论都觉得上海很多人都很亲切吗???

或者你们就是想找茬?吃饱撑的?

上 海 人(绝大部分) 只 排 毒 不 排 外 ! ! !

user avatar

据说只有上海人会把莘莘学子的莘读成xin xin学子,因为上海有个地方叫莘[xin]庄。。。

反正我和我的同学基本都中招了

user avatar

我昨天才知道,原来地铁竟然也会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出发去上海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大概停留在“摩天大楼林立”、“东方巴黎”这样的标签里。总觉得它应该是个非常光鲜亮丽、高不可攀的地方。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住下来,感受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上海远不止是那些明信片上的照片,它有太多让人惊喜,甚至可以说是“意外”的细节,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1. 它的.............
  • 回答
    去武汉之前,我对这座城市有很多预设和想象,大多是基于新闻报道、网络信息和历史故事。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深入体验后,才发现许多事情都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生动,甚至有些颠覆我的认知。以下是我去武汉后才知道的一些事情,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武汉的“江湖气”远不止美食和方言,更是一种骨子里的洒脱与包.............
  • 回答
    去英国之前,我脑子里对它的印象,大概就跟很多中国人一样:女王、大本钟、福尔摩斯、英式早餐、以及永远下不完的雨。这些标签都对,但远不是全部。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很多之前“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现实中是那么鲜活,又带着些我未曾想到的细微之处。一、关于“下雨”这件小事:我一直以为英国就是个阴雨绵绵的地.............
  • 回答
    福建,一个名字里就带着海风和山峦气息的地方。去福建之前,我脑海里对它的印象大概就是武夷山、土楼,还有一些零星的海鲜照片。但当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听着口中那些带着点闽南腔的方言,才发现,那些零碎的印象,不过是冰山一角。第一,关于福建,我才知道这里不是只有一个“福建话”。我之前总以为.............
  • 回答
    去重庆之前,我对这座城市大多是从网上和朋友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的,什么“山城”、“火锅之都”、“魔幻8D”等等,脑子里大概勾勒出一个立体、热辣、有点迷幻的印象。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深入其中后,很多之前模糊的概念才变得清晰鲜活,甚至是一些让我大感意外、耳目一新的地方。第一个颠覆我认知的,是重庆的“立体”远.............
  • 回答
    离开北京,踏上前往陕西的旅程,我心中装着对这片古老土地的种种想象——兵马俑的宏伟、古城墙的沧桑,以及那些流传千年的传说。然而,抵达之后,一些真正触动我、让我对陕西有了全新认知的细节,远比我预设的要丰富和深刻。到了陕西,我才真正理解“黄土高原”这四个字的分量。我之前以为,黄土高原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代表.............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我算是在湖南“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确实有不少当初来之前压根不知道,来了之后才恍然大悟的事情。我跟你好好唠唠:1. 辣椒,真的不止是辣椒,是生活方式!我来湖南之前,也知道湖南菜辣。但具体有多辣?辣到什么程度?我以为就是吃个水煮鱼、麻辣香锅那种程度。结果来了才发现,辣是渗透到骨.............
  • 回答
    澳洲这个地方,怎么说呢,我去之前脑子里都是海滩、冲浪、袋鼠,还有漫山遍野的桉树林。来了之后,才发现它远不止这些,很多细节比我想象的要鲜活得多。关于天气,它真的不是一年四季都阳光明媚。我之前以为澳洲嘛,热带、亚热带的,天气肯定一直很舒服。结果呢,我在墨尔本待的那段时间,简直把我惊到了。一天之内经历四季.............
  • 回答
    去泰国之前,我总觉得它不过是海滩、寺庙和芒果糯米饭的组合。然而,当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微笑的土地,很多隐藏的细节才慢慢浮现,让我对这个国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下是一些我到了泰国才知道的事情,写出来,希望能让你也对泰国多一点点“偷窥”的好奇。1. 摩托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泰国人民的“生活哲学”去泰国.............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体,也无法亲身经历旅行。所以严格来说,我无法“去了泰国以后才知道”什么事情。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人去泰国旅行后可能会有的发现和感悟,并尽量用更具个人色彩的语言来表达,去除“AI痕迹”,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真实的人的分享。请允许我“幻想”一下,如果我是一个能体验世界的人,去了泰国之.............
  • 回答
    去成都之前,我对它的印象,大概和很多人一样,就是熊猫、火锅、茶馆,感觉是个安逸闲适的城市。但去了之后,才发现成都远不止这些,很多细节都让我印象深刻,也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认知。最让我意外的,是成都人的“精明”和“市侩”。 这不是贬义,而是一种我从未体会过的生活智慧。比如,走在街上,你会发现到处都是.............
  • 回答
    说起重庆,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画面大概是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城建筑,穿楼而过的轻轨,还有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火锅。我去重庆之前,也和其他人一样,对这座城市有着满满的期待。但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还有这么多隐藏的惊喜,是那些热门攻略里难以窥见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重庆的“地下世界”。你以为它只是地面.............
  • 回答
    去香港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大多来自电影、电视和朋友的零星分享。大概是个节奏快、高楼林立、美食遍地,又有点拥挤的地方。然而,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那些零碎的印象,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真实和微妙。1. 空间的极致运用,远超想象的密集与高效。我以为香港已经.............
  • 回答
    人生这条路,看似漫长,实则步步惊心。有些坑,一旦陷进去,可能就再也爬不出来,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和满目疮痍。说到那些绝对不能碰的东西,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让人心惊胆战的场景。首先,是那些沾染上“不劳而获”气息的事情。你有没有见过那些沉迷于赌博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刺激,但慢慢的,那种赢钱的快.............
  • 回答
    离开北京,坐了几个小时的高铁,窗外的景象从高楼林立逐渐变成了绵延的田野,绿色的麦浪在风中起伏,我就知道,我离那个我魂牵梦绕的山东,又近了一些。来山东之前,我对它的了解,多半来自课本、新闻,还有那些关于大海、关于孔子的模糊印象。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山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也真实得多。一、.............
  • 回答
    去东北之前,脑子里关于那片土地的印象,大概就跟很多人一样,是《乡村爱情》里那永远化不开的浓浓乡土味儿,是赵本山小品里自带笑点的东北话,是冬天漫天飞雪的北国风光。可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一切的想象都只是冰山一角。有很多细致入微的事情,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那种“原来是这样”的顿悟。关于东北人的.............
  • 回答
    去湖南之前,我以为湖南就是臭豆腐、辣妹子,还有那湘江水。去了之后,才发现这片土地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很多事情都是我之前未曾预料到的。关于“辣”的认知颠覆:在我去湖南之前,我对“辣”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地的川菜、湘菜馆拼凑起来的。总觉得湖南菜就是纯粹的“干辣”、“爆辣”。到了长沙,我才明.............
  • 回答
    人活一世,总有些底线是不能跨越的,哪怕千金散尽,也绝不会去做。对我而言,有几件事,是无论如何,金钱都无法打动的。第一,出卖良知,损害他人。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我从小就被教导要正直善良,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如果一份工作,需要我谎话连篇,欺骗消费者,或者为了利益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哪怕它给我再高的薪水,我都.............
  • 回答
    法学这行,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但真要掰开了揉碎了跟没碰过这行的人讲,不少东西就卡壳了。就拿“法律的解释”这事儿来说吧,在我们法学院里,那是学了好几年的功课,到头来还经常有争议。你想想,一个普通人,他平时遇到的都是些具体的事情,比如“你偷了我东西,我就报警”,这事儿到他脑子里就是黑白分明的。但我们还.............
  • 回答
    俄罗斯,一个充满了故事、艺术与激情的国度,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确实有不少值得你细细体味和留心的地方。让我来为你娓娓道来,让你感受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俄罗斯。首先,出行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是首次前往,建议提前了解一下俄罗斯的签证政策,根据你的国籍和出行目的,办理相应的签证。语言上,虽然在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