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年8月的抗战胜利电影院排片肯定有日本战败的相关电影上画,不一定是新片。但基本没35岁以下的人捧场。你仔细品品。
2、每年书展上肯定有所谓“本土文化”的港式粗口出版物、黑内地的书籍(什么经济崩溃、这假那假,桃色八卦,总之毫无根据年年炒冷饭依然年年卖)……我都不明白香港那人均居住面积,还在家堆这种毫无意义的废纸做什么?吸潮还是垫桌脚?给谁氪金?无聊市井文化。港真,对于要找资料的人来说,这样的书展显示的出版水平很倒人胃口甚至觉得浪费时间。
香港高校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书籍(包括中医理论)印刷质量都不好。台湾的也不好。内容你在内地专业网站可以找到一样的。
很多书籍在淘宝上订更加便宜。例如 道格拉斯.莱尔 的书。
只有恰烂钱的“养生”书籍是铜版纸印刷。什么鬼酵素、洗肠、断食、辟谷之类。总之都是垃圾。
书展上没啥专业书籍的,财经类的死贵,大部分内地同类书籍都出版无数,他们还在那拖页数。毕竟整体书展面向的人群是普通民众。
3、他们那边拉捐款的组织太多了。人员素质不敢恭维。管用套路就是血腥场面、凄惨照片,对于我这种老阿姨,他们鬼整“罗兴亚”博同情,我维持职业用微笑,实际心里就想撕了这些NGO 7头。
4、买吃的去街市买,水果价格不同地区差异很大。“贫民区”深水埗比较便宜。近社区的电影院也有很便宜的场次。通常早上的场次更便宜。City super我买瓶豆浆都觉得肉疼,只有蛋糕的价格(最便宜也要300多港元一磅)还可以接受。
不要迷信日本动画片、影视作品里灯红酒绿的港式繁华,真让你住哪里昏暗狭窄电线乱拉潮湿的地方,对人的心理压力山大。唐楼的后楼梯、老式狭窄电梯……
5、商场很多年纪大的sales(非化妆品、奢侈品)、小巴司机也多年纪大的。不像内地的退休制度。能退休后到处旅游浪的,大都是高尚职业:高校教师、律师(大状)……
6、越来越觉得没啥好买,通常是去看完动画片剧场版就回程。
7、去过一次历史博物馆,客串讲解大英博物馆来的亚叙展品的大叔,是自己带手写大纲稿广东话讲的,对青铜时代的工艺横行纵向比较,比较对我胃口。还看了隔壁科技馆的自鸣钟展,但不能拍照。
那天一早大雨,我走路去博物馆还被开车的溅到全身湿透,在博物馆的空调吹干的,体质好,没感冒。前一天看毕业秀穿背心连衣裙都不冷。一般体寒怕冷的,去那边多带件开衫或者披肩,那边空调普遍开20度。
8、佐敦、油麻地一带挺多中老年人在麦当劳、肯德基过夜的,总比露宿街头强。去到元朗也有,但没电影中心那家麦记多。那边的麦记、鸡记洗手间真是……反正非必要我是只去商场的洗手间的。
2016年前去SOGO还能买不少东西。后来基本没什么好买(帮很熟的人买点化妆品、处方奶粉还是有的,但越来越少)。主要是东西没价格优势了,同样是德国凯驰的蒸汽拖地机,远没有天猫狗东便宜了,德国原装西门子烤箱太贵。空气炸锅贵。日文漫画基本没折扣。杂志没啥好买,主要是过了那个年龄了。文具比内地贵,同样日本牌子同款都贵。但那边的推销十分热情……
街市买东西,因为都讲粤语,没感觉怎么样。海鱼海鲜便宜,可惜我一向不吃水产。去帮朋友买特产的梅香咸鱼(气味很大的,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有股臭脚气味),还会给你砍小块。春秧街那边多福建人,对内地人没太多隔碍(2019年废青在那边搞事情,福建落罗湖方向的高铁票卖晒,就差包机直飞去香港北角保卫战了。其实我觉得那是废青的阴谋。那边的水果太贵了,但炸鱼皮之类潮汕食品停便宜的。那边还有新光戏院,不时有内地传统剧团去演出,质量都挺高的,可惜基本都是老年人去看。没办法,香港太少年轻人喜欢古典曲艺。
但也有香港粤剧爱好者去佛山交流,比较少众。
他们年轻人太单纯了。他们能上外网,却很少接触世界各地真正的黑深残(或者他们不觉得是,例如资源掠夺,内战停不下来的因由)。
只剩偶尔去看电影、动画片。买点二手旧漫画。新漫画港版很少很少了,台版翻译越来越被人诟病。他们也爱盗版日本A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