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
第一,湖南人才。
古代名家大官来湘基本是流放,不多说。近代自曾国藩的湘军始,兴办教育,务实之风一时无两,维新派革命派人才辈出。一师范在建国后不算什么好学校,但主席读书的时候,教育理念领先全国,教员都是行业内大牛。猴子石退兵的传奇大约只有主席的不世之才外加一师范培养的学生军才能一举定乾坤。
现在我经常到猴子石退兵纪念石刻旁边去坐坐,但基本没人去。
近代湖南人才大放异彩的原因,在性格上我归结为两点,务实和敢于挑战规矩。但湖南人似乎只活跃于乱世,目前来看湘籍院士比例尚可称得上中坚,政界湘籍人士早已凋敝。归其原因,这种性格于乱世可以说是完美,但和平年代湖南人只有务实而不够踏实,只求达到目的,钻研深耕就差点意思,想要脱颖而出很困难。昨天参加一个饭局,博导,带头人,农企老板来了一大桌,讨论农业产业开发,可种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就在大谈特谈省科技厅经费,股份分配,地方政府经费等等问题,可这个饭局初衷是集思广益,解决如何深度开发当地特产苗木。电话留了好几个,啥用都没有。
湖南急需大型高科技企业落户,急需产业升级带动
我个人这些年也是比较浮躁的,值得反省。
第二,湖南传媒业。
小学的时候我代表学校参与了湖南台的一个知识问答节目,答错了要颠乒乓球,当时演播厅的灯光很大,抬头颠了几十个眼睛实在睁不开了,我就说灯光太刺眼,看不清了,也没任何其他想法。当时是李维嘉还是马可主持,直接来一句不要找借口噢,然后后期字幕也气死我了,说借口满满。娱乐背后真的是包装,制造矛盾,突出矛盾。所以说,明学真不一定是你看到的那样。
顺便说一句,还是有蛮多人在玫瑰之约上找到对象的,最早的相亲节目了。
早期湖南广电各电视台好节目不少,选秀一来,浮躁得很。汪涵和仇晓为什么比何炅谢娜更受湖南人欢迎,因为他们的节目更踏实,更亲切。
每次外地朋友来,如果有时间,我总是带他们去看一次节目录制,快本,天天向上,我是歌手这类,也算是文化标签了,但这个标签更需要他们像第一代湖南广电人去沉下心经营。文娱传媒的传播性使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商品,更应是一道时代的痕迹,深刻的痕迹。
第三,餐饮美食。
不谈起源和文化,直接推荐。
茶颜悦色,我是被外地朋友推荐的你敢信?讲真,我最喜欢喝纸鸢,雨天的感觉。
火宫殿,这里肯定有长沙人说,嬲你妈妈别,莫宝咯。但是你要真说一个给外地朋友推荐的特色小吃大赏,还真就这,因为品类比较全,不用跑太多地方。另外,火宫殿是有包厢和点菜的!!同类可以当食堂天天吃的,就新华楼,价格便宜一点。
费大厨和炊烟时代,我觉得炊烟档次高一点,味道好一些。
另外这类综合体里面的餐饮我再推荐一个老街鱼嘴巴,我个人觉得不错。
米粉的话,我只喜欢吃长沙米粉。不引战,常德米粉还凑合,但邵阳米粉我真感觉一般般。
公交新村粉店,居民楼下面,长沙米粉108将之首,肉饼蒸蛋码子再搞点雪里红,绝味。像杨裕兴和无名粉店之类的都是可以当个口粮,一般我也就在这类店子吃早饭,但不同连锁粉店之间口味差异挺大的,闹市区的杨裕兴一般推荐坡子街的那家,解放西路直接进去两步就到,貌似是杨裕兴里排名最高的一家,还有去爬岳麓山的话,湖大登高路上的那家杨裕兴也可以一吃。在北京工作期间,五道口的那家杨裕兴,差点让我忘了米粉是什么味了,又贵又不地道。
宵夜,好吃的挺多。比较怀念橘子洲还没改造以前,傍着橘子洲浮在湘江里的那些宵夜店,最爱水煮黄鸭叫。目前来看,冬瓜山,书院路近南门口,砂子塘,河边头一线的都凑合,大差不差。文和友系列,我只推荐太平街的老长沙油炸货,其他我个人是不会去的,不过挺适合外地朋友尝尝。
虾子太多,我个人肯定了解有限,我去过的店里,只推荐一个的话,我推荐摩天轮再往北走一点的靓辣小海鲜,口味重,煮熟后帮你挑了虾线,直接吃就行,我挺看重这点的。
臭豆腐和糖油粑粑店遍地都是,只说一点,糖油粑粑要吃外面是硬的那种,火宫殿是外皮软的。臭豆腐好的也很多,我推荐坡子街流金岁月网吧下面那里的一家,毕竟有包夜通宵回忆的味道。
徐记海鲜是海鲜类的连锁,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能达到宴请的档次。因为我吃得比较多,就提一下,但这类店子只能说不会错,但不突出。
百果园的公馆,也是宴请的地,名流荟萃,要预约。价格也还好,不算多贵,口味不出挑,但胜在底蕴深厚,讲究一个b格可以考虑尝尝,程潜原来也住这,跨越两朝的湖南主政,民国共和国都是湖南省省长,非常非常难得,我是比较佩服他的。
西餐,日料,川菜,粤菜先不推荐了,基本就是价格决定口味和环境。作为湖南人,我觉得粤菜是最好的,比湘菜强,现在和女朋友出去玩,基本都是粤菜馆子,全国大众价格、口味的店,烹饪水平基本是由北往南单调递增,海南除外。
东江湖的烤鱼,这个不得不服,原材料好。
岳阳烧烤,岳阳本地的我觉得还不如长沙挂岳阳烧烤牌子的。。。
邵阳的猪血丸子,这个挺看烹饪水平,建议去好一些的店尝。
雪峰蜜橘,大约是一个统称,没有固定品牌和种植园,这个称呼始于周总理,你只要知道湖南雪峰山那片产的橘子还算不错。
湘阴的螃蟹,只能说在本地有点名气,我倒是经常去吃,也就那么回事。去洋沙湖玩的可以顺便去尝尝。
湘潭槟榔普及率特别高,湖南牌子的话,推荐九总,口味比较对我胃口,当然我也是不怎吃的。
湘西地区没什么了解,去玩也是随便吃吃,
再提一句南山牧场的牛奶,去旅游值得喝一喝,你住附近的宾馆民宿到处有卖。
烟的话,劳白沙,精白沙,黄芙完美对应各个工薪阶层,口味还行,劳白沙涨价了,唉。在全国的烟里,湖南烟口感竞争力很强。和天下现在花样挺多,细支,白盒、省委特供等等,就原版而言,在100这个档次里,竞争力中上游。我一般给别人就开普通版本和天下,自己抽,和天下和精白沙五五开。个人最爱的烟是泰山、长白山、黄金叶,最不喜欢的是中华和万宝路。
酒的话,白沙啤酒基本见不到了,白酒宵夜摊子一般喝歪把子,你去任何一个店跟他说,服务员肯定晓得。邵阳大曲八九十年代农村地区送礼必备,7块一瓶,现在普及率一般,但口味比江小白强多了。前些年还挺流行夜宵配椰岛鹿龟酒,虽然我也不懂这玩意哪里好喝了。
第四,旅游景点。
首先,我说一个长沙周边,适合外地朋友来长,带他转转。
晚上到,机场高铁站直奔夜宵摊子或者坡子街之类的地方,先来吹b回忆一晚,酒店家中就寝,注意酒后不要开车。
第二天一早,吃粉,店子前面有推荐,就近。直奔岳麓山,五十块的岳麓书院门票我是没买过的,一般就借湖大学生证。推荐走毛主席像,登高路杨裕兴,岳麓书院,爱晚亭,蔡锷墓,黄兴墓,山顶长廊,电视塔,下山出来就是大门,中间的下山索道可坐可不坐,还有个滑道,很多长沙人都没坐过,我下次也要去玩一下。大门出来到了溁湾镇,不开车就坐地铁直奔解放西,这是长沙的商业中心之一,吃饭。吃完下午直奔湖南省博物馆,记得提前预约,值得一看。晚上就找个综合体里面的店吃,前文有推荐。吃完去橘子洲,晚上去橘子洲看毛主席,有灯比白天好一点,橘子洲上的橘子不好吃,哈哈。然后有几个选择,可以是酒吧文化,那就解放西玩,可以是语言文化,那就笑工厂看大兵,歌厅文化我现在不推荐了,找个ktv唱歌也行。然后宵夜,就寝。中间夹杂看天心阁,白沙古井,贺龙体育馆,摩天轮,一师范等等。天心阁古玩城打眼率百分百,不懂行的看看,别买。古井的水烧开了也不要喝了,前两年,我家里人都喝出结石了。一师范门口的冒菜好吃。
第三天,市内可以去李自健美术馆和三馆一厅,湘江中还有个月亮岛和巴溪洲,没开发好,一般是郊游散心,不适合带外地朋友去。还可以找票贩子买湖南卫视的录制票,不过要看时间。雷锋,杨开慧,任弼时有时间去看看可以。然后朋友就该走了。要是时间充裕且有车,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红色线路,韶山—花明楼,这个最好自己开车,且一定要先去韶山再去花明楼,有这么个讲究,不然据说你的车会坏。当然这肯定是假的,但我出于尊重,肯定先去韶山。第二个是去大围山,长沙的山,我只推荐大围山,其他什么黑麋峰,影珠峰、周洛都不推荐,古镇靖港,关山,乔口这类的都是假码子,铜官窑遗址还可以,但近几年新建的那个大公园,票价不值,我以为在100以下还行。
张家界
如果要我选三个除西北部地区以外的最美自然风光,我选择黄山,张家界,九寨沟。自驾最好。猛洞河漂流我觉得是目前我玩过最好的。去张家界请准备好充足的时间,景点很多,太匆忙会有些遗憾。
凤凰
沾了名字的光,现在的凤凰突出一个商业气息浓重,虽说烟雨中的古城还算惊艳,但商业气息会让你忘了去凤凰的初衷。顺便去矮寨大桥看看就行。真看苗寨,推荐贵州凯里。
衡山
据说每年南岳大庙的头香是省里一把手的,我也不清楚,但非富即贵是肯定的。每年初八,各民营乡镇企业家们可以在大庙开湘交会了。
只能说,是五岳,有点文化底蕴,自然风光尚可。
崀山
值得去,有特色,人少。
东江湖及周边特色地貌
雾漫小东江,完美。鱼好吃。
常德桃花源
应该不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地方。
南山牧场
对于城市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消遣地,但不要有太高期望。不推荐外地游客。
岳阳楼
一天足够,岳阳楼,君山岛,坐船来回比较好,可以买个风筝在岳阳楼旁边的广场放。另外看洞庭湖,在这里看看就行了。
水府庙景区,钓鱼,周末散心,开发力度不够,配套一般,但原生态。
紫鹊界梯田,有点特色,但建议安排好,周边一些小景点顺便看看,不然有些单调。
先写这么多吧,想到再补充。
欢迎大家来玩!
若要细数当今社会的人口大规模迁徙活动,除了春运,开学大概也能数得上名号。 这不,随着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又回到了校园,刚到宿舍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一旁的舍友们就上演了新学期“第一懵”:你说的是什么暗语吗?为什么我一句都听不懂?
“宿舍最难懂的方言”喜提热搜,有人在评论中点名湖南引发网友共鸣——明明都是湖南人,为什么舍友的话在自己听来比英语六级听力还难懂?
part.1 十里不同音,一村一方言
在湖南的话语体系中,即使是最简单的人物称呼,不同地区间都有着很明显的差别。
以爷爷奶奶这两个称呼为例, 长沙人叫爷爷“dia dia”,叫奶奶“ai(艾) jie(接)”娄底人叫爷爷“o kong”,叫奶奶“捏(nie)捏(nie)”韶山人叫爷爷“ka ka”叫奶奶“nan nan”衡山人叫爷爷”ken ken,叫奶奶“ne ne” 就算是隶属湖南同一地级市的不同地方,彼此依然有可能遭遇“听不懂”的尴尬,此处提名“地区间的方言差别比与外省方言差别还大”的株洲。
株洲市区的天元区大多是湘潭语音;石峰区靠近长沙,则是长沙语音; 攸县话则属于赣语,它的特点是与普通话“唱反调”,比如普通话说“热闹”,而攸县话喜欢说“闹热”,“吃饭了吗”说得是“恰饭里不”; 醴陵话虽然同属赣语,但发音里又有不少闽语、粤语的音调,修饰形容词的副词很有特色,比如普通话里的“很”在醴陵话有着不同的表达:
勒孪个(很圆的) 蛇瘪个(很扁的) 就酸个(很酸) 侵甜个(很甜) 津咸个(很咸) 刮苦个(很苦) 刮劫个(很涩) 勒壮个(很胖的) 勒子(胖子) 寡瘦个(很瘦) 茶陵地处湘赣边界,两省人员来往十分频繁,加上历史上大量客家人迁入境内,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及茶陵当地土话相互融合,产生了具有多种方言特点的茶陵话; 炎陵县话则有着当地土话和客家话的特征。 当我们再将比例尺放大至县城,各村各镇的方言仍然可以让人陷入困惑。想象县城里的一个高中班级里五十几个同学操着不同的口音,宛如一个“小联合国”。
part.2 湖南方言≠湘语 虽然湖南的简称是“湘”,但在湖南境内,除了湘语,还有其他方言。 除少数民族的语言外,中国一共有七大方言区,光是湖南就占有3种,分别为:新/老湘语、赣语、客家话。再加上西南官话,湖南本地的土话、平话、乡话,湖南就有8种不同方言。 而在湖南复杂的方言区内,还有不同的方言片区,叫做“方言小片”。
同样是湘语,还可以细分成以长沙、益阳为代表的长益片,以娄底、邵阳为代表的娄邵片,以吉首、辰溪为代表的吉溆片/辰溆片三大分区,除此以外还有衡州片(以衡阳、衡山为代表)、永全片(以永州、道江为代表),虽同为湘语,发音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南官话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湘西南和湘西北,包含以常德为代表的常鹤片,以怀化、新晃为代表的黔北片和以靖县为代表的岑江片以及以永州、郴州为代表的湘南西南官话和土话并用地区。 赣语主要分布在湘东和洞绥地区,包含以华容为代表的大通片,以平江为代表的昌靖片,以浏阳为代表的宜浏片,以茶陵为代表的吉茶片,以耒阳为代表的耒资片和洞绥为代表的洞绥片。 客家话则主要分布在湘东南和赣南交界地带的一小片地区。 part.3 为啥湖南人听不懂湖南话? 湖南的方言究竟为什么这么复杂?这里有着复杂的地理因素和悠久的历史因素。
湖南境内的赣语和历史上的移民密不可分。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唐朝五代以后,东方的移民进入湖南地区,而江西和湖南接壤,中间也没有山川大河阻隔,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迁徙移动; 明清时期广东福建两地的客家人进入湖南,据史料记载,清朝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客家人先后从现在的梅州、惠州、大浦、平远、蕉岭、乐昌迁移到平江,浏阳客家人的祖先大多来自广东东北部和福建西部的汀江流域,主要是广东平远、兴宁、梅州等县市,醴陵的客家人主要来自于福建。 这些迁移不仅带来了不同的语言,也带来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语言文化在湖南地区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才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包容多样多姿多彩的湖南文化。 而湖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多水,古时交通不便,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方言自成一派的格局了。 不过,我们也不必担心湖南人民因交流不便而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同乡感情,因为他们都会说最可爱的弗兰(湖南)蒲腾发(普通话)啊,不管在哪儿,只要塑普一出,就是最可爱的弗兰老乡了!
你对湖南话有什么印象? 欢迎在评论里分享~
1.湖南人爱吃的雪糕叫美怡乐。不过美怡乐其实是广东中山的牌子。
2.湖南几乎每个超市,都有整整一两面墙的辣条、豆干、辣鱼等各种辣味零食,即便是再小的超市,都有一排货架全是辣味零食。
3.说起湖南辣味零食那就停不下来了……林妹妹辣条、林妹妹爆鸡皮、味芝元鱼尾鱼排、邵阳的满师傅豆干、常德的北堤麻辣肉、湖南农大出的翻天娃…… 湖南人去外地上大学都会分几包给室友。
4.湖南人会把姜当零食。
5.长株潭地区的朋友基本默认米粉是扁粉,邵阳常德的朋友说的米粉是圆的,吃扁的要一律重新强调吃米面。湖南每个地方的人都会说自己的米粉是最好吃的米粉(小龙虾也是)。
6.湖南人民真的很爱紫苏有没有?紫苏配河鲜,紫苏煎蛋,紫苏煎苦瓜,连桃子都跟紫苏一起做成了解腻小点心^^
7.湖南人不吃花椒。(对不起,这点要强烈纠正!很多湖南人都爱吃花椒,甚至泡茶喝、嚼着吃……)
8.湖南人为了挽留朋友,都曾说过这样卑微的话:好好好,微辣就微辣。
9.湖南人吃辣可以到怎样丧心病狂的程度?嗦粉的时候会把辣条倒进来。
10.“老板,不要放辣椒”“……这菜你来炒”
11.湖南人管盖浇饭叫盖码饭。
12.要带湖南土特产的话,金广源的酱板鸭了解一下,能买一整只就不要买散装,能买散装就不要买真空装。P.S酱板鸭虽然好吃,但比较难嚼,国字脸培养利器。
13.湖南歌厅文化听说过么?最有名的歌厅叫琴岛,不过年轻人没人会去看…
14.很多湖南同学去外地读书都会被室友逼着表演毛主席在开国大典的那句话。
15.半夜爬岳麓山是很多人的青春。
16.长沙长郡中学门口的糖油粑粑、炸炸炸随便一家都好吃。吃完还可以去旁边的杜甫江阁散步消食。
17.不能吃辣的朋友来长沙吃小龙虾不要点口味虾,请点油焖虾!好吃不辣有一点点偏甜口,吃完虾让老板给你下个光头米粉进去,一个人能吃三碗!
18.麓山南路左家垅那里,是长沙颜值最高的地方。
19.橘子洲头是个大公园。
20.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楼都很好看。
21.岳阳也有热干面,但是和武汉的口味不太一样。
22.来岳阳玩,可以试试从南湖徒步到千亩湖。
23.岳阳的服务业做的很饱和,一出门就是各种洗脚城、茶楼、网吧!但旅游业感觉比较应付了事,完全不把自己向旅游城市发展的样子。
24.嫌老干妈不够辣的,试试常德的鲁胡子辣酱,拌饭好恰!
25.常德汽车总站有一块候车区宛如茶馆,感觉可以在里面遛鸟下棋开茶话会。
26.株洲服装业很发达,衣服称斤卖不是传说!株洲妹子们都很喜欢买衣服打扮自己。
27.以铁路出名的株洲,公交系统其实也很发达。
28.株洲有个贺家土宵夜一条街,朋友聚会、请客必去。
29.430、601、331、608,这些株洲人口中的“暗号”其实是指各个厂区。
30.攸县话像日语,娄底话像泰语。特别点名攸县黄丰桥的方言,攸县人自己都听不懂。
31.湖南有个卤菜之乡——武冈。
32.湘潭人最爱嗦的粉是肉丝粉,简简单单却好吃得很,是湘潭人的起床动力。
33.最近邵东撤县设市了,有据可查的邵东县第一份撤县设市资料,在1993年便已写就。这个梦想等了快30年终于实现,恭喜邵东!
34.湖南的橘子都特别好吃,越靠近麻阳那一片越好吃。
35.很多韩国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原来是生活在张家界的,觉得送爸妈去张家界旅游是孝道。
36.郴州东江湖的风光不亚于瑞士的图恩湖,尤其是“雾漫小东江”一景,仙境本境,去过的人没一个后悔。
37.郴州有一种早餐叫栖凤渡鱼粉, 五块钱一碗,实打实的鱼汤熬的,还有大块的鱼肉鱼头。在外地的郴州人回到郴州第一件事都是去吃碗鱼粉再回家。一说起栖凤渡鱼粉,只要是郴州人,都会咽一下口水,一股浓烈的鱼香和着辛辣味就回味在嘴里了。
38.郴州的烧鸡公能把四川人、贵州人辣得眼泪流下来,本地人也只敢点微微辣和微辣!烧鸡公对于郴州人的意义,大概相当于辣椒炒肉对于长沙人。
39.新化白溪镇的特产新白腐乳豆腐(湖南人管腐乳叫“猫于”),不太能吃辣的外地同学也赞美连篇,据说是白溪镇的水甜所以做的豆腐很好吃。
40.湖南新化紫鹊界有一片绝美梯田景观,五一、国庆节假期前往也很合适!景点超大,游客少,一点也不拥挤,私以为9月份稻田没有收割时是最美的。
41.湖南自驾游推荐去邵阳南山牧场,堪称南方的呼伦贝尔,有很多奶牛萌萌哒。
42.来邵阳嗦粉,就找街边人多的小店和回民粉店,想吃小龙虾那种夜宵就去江北那一带,挑到你眼花。
43.湘西有座拿下四个“世界之最”的矮寨大桥,从桥底看更壮观。
44.去凤凰,还不如去洪江古商城,这颗湘西明珠“养在深闺人未识”,没什么商业气息,非常古朴。
45.衡山雾凇和日出很值得看,但是山顶真的很冷,记得带件厚外套。
最后说一句,多少人,因为“吃喝玩乐”四个字,留在了大弗兰!
————————————————————————————————
哇哇哇哇哇没想到收到这么多弗兰人的回复,甚至成功唤起了乡愁~~
我已经根据楼里大家的回复修正了一些答案,然后再把一些原先没有提到的列在下面,欢迎各位继续补充!
46.仙都辣酱鸭,味道甩周黑鸭好几条街,肉紧实不柴,香辣过瘾!
47.衡阳的卤粉很出名,卤水浑厚飘香,紫竹林是衡阳人从小吃到大的粉店。
48.去东江湖玩的时候一定要吃几根小摊上的小东江鱼。
48.郴州临武鸭,可以让不喜欢吃鸭的人爱上吃鸭,连鸭骨头也不想放过,临武鸭肉粽也很好吃!
49.雪峰山脚下有个小县城叫洞口县,特产雪峰蜜桔很好吃。
50.新化有座大熊山,七月份平均气温只有19度,是湖南有名的避暑胜地,其实那里的冬天也很美,在有雾凇的时候上山看云海日出,美得不像话。
51.永州鸡鸭也很绝!东安鸡酸酸辣辣回味无穷,汤汁拿来煮面泡饭都是一绝,血鸭则是用鸭血包裹鸭肉韧劲十足。
52.平江是辣条发源地,卫龙的创始人也是平江的!
53.每个湖南学子去外地上学,都会被问:你去看过快本和天天向上吗?你见过何炅和汪涵吗?
欢迎大家来撩知乎机构号:美团民宿
来湖南玩,记得来找我们订高性价比、高颜值的民宿呀^^
一个不吃辣的湖南人活得好艰难……
ps:谢谢大家点赞和评论,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不只我一个弗兰人不能吃辣!!
1,饭店吃饭,结账的时候发现米饭不要钱。吃遍淮河以北的我被震惊了。吃了六碗后被服务员问是不是山东的~~看人真准。
2,白沙井的水蹲下就可以打。和其他地方的古井用绳索木桶不一样。真好喝,比玉泉山的水好喝多了。
3,感觉到处都是棋牌室和麻将馆。从小被教育远离这些的我被震惊了,里面18到88岁的人都有,桌上摆着钱,好像小于五元的不违规啥的,不太懂。反正这种状态在我们村早被喝茶了。
4,作息时间好奇怪,为什么晚上十点以后才开始出门逛街,男女老少都有。
5,第一次感觉到我其实还挺高的,175,第一次感觉我还挺胖的,当时68公斤。
6,没暖气,冬天真不好过,湿冷太痛苦了,空调真不如暖气。
7,好多人喜欢奇志大兵,当时我喜欢郭德纲和曹云金。对于奇志大兵的有些包袱听不懂,觉得不好笑,长沙的朋友听不懂德云社,也觉得德云社不好笑,所以就互相翻译解释包袱。
8,年轻人的穿衣打扮风格很潮,偏苏杭风格。可能我是北方人的缘故,感觉南方都很潮,除了湾湾,湾湾偏日系,比较冷。
9,馒头为什么是甜的,包子里面为什么有辣椒。饮食习惯有意思。
10,岳麓书院门票相对不便宜,感觉和上海城隍庙一样,不值。
11,方言听不懂,真心听不懂,特别是老年人说话。听完他们互相交流,发现影视剧中的毛爷爷说话普通话好标准。
12,还有那个槟榔~~嚼起来那个感觉理解不了,还让牙齿变黑。也许就像湖南的哥们理解不了我吃饺子为什么要配蒜泥一样吧。我看他们吃槟榔的表情和他们看我生吃大葱的表情一样一样的。
13,湖南美女甲天下。并非浪得虚名~
14,腊肉,风干鸡,等等一些食物为什么要晒在外面,有的在马路边,有的在小区楼与楼之间,真不怕猫偷吃吗?
1.重庆的辣跟湖南的辣比不了。
报志愿的时候想过饮食问题,本来以为重庆跟湖南邻省,而且重庆也是吃辣的,对于湖南饮食应该是可以适应的。我错了,湖南的辣我真的受不住啊啊啊啊啊。点菜,但凡可以放辣的,我都只要一点点,不能不要,我觉得一点点是我作为一个重庆人最后的尊严。
2.湖南人吃辣椒炒肉是吃里面的辣椒的。
我室友每次点辣椒炒肉都会跟阿姨说一句多一点辣椒,少点肉,但是打饭阿姨一般不理她。
3.湖南真的很多雨,而且我感觉天气比重庆还极端。
本来以为重庆没有春秋天,到了湖南发现重庆的春秋天还是挺长的。而且湖南夏天很热冬天很冷,18年还下大雪了,但是本地人表示这个雪也很罕见。
4.湖南的口音真的千奇百怪。
都是湖南的,但是口音差距真的很大。她们互相都听不懂。我每次听她们说方言跟听外语似的。但是很神奇的是,重庆的、永州的、桂林的三个人方言交流无障碍。
我爸送我来长沙的时候巨好笑,他不管跟谁说话都说重庆话,买票啊点菜啊,别人听不懂,他就很认真地看着那个人,然后用重庆话再说一遍。
5.我以为在长沙,明星遍地走。。。
事实上,我连校门都不怎么出,更别说碰到什么明星了。但是长沙的黄花机场倒真的是有很多明星。
6.最后,湖南人的塑普真的是一种比东北口音更能带偏的,而且是在我还没反应过来不自知的时候被重庆的同学说,我说普通话有湖南口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