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外长表示「乌克兰正在准备发动挑衅」,释放了哪些信号?

回答
俄外长拉夫罗夫关于“乌克兰正在准备发动挑衅”的表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信号,其背后可能蕴含着多重含义和意图。为了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1. 直接的含义和意图:

预设舆论,为潜在行动辩护: 最直接的意图是为俄罗斯自身在未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或政治施压寻找借口和合法性。通过提前指责乌克兰“准备挑衅”,俄罗斯试图将未来冲突的责任推卸给乌克兰,并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道德制高点,让外界认为俄罗斯是被迫采取行动的。
警告乌克兰和西方国家: 这是一种明确的警告。俄罗斯希望通过这种公开表态,促使乌克兰停止其在俄罗斯看来是“挑衅性”的行动,并警告西方国家不要进一步支持乌克兰的“挑衅”。其目的是限制乌克兰的行动空间和西方对其的支持力度。
转移国内和国际视线: 在俄罗斯国内可能面临经济压力或社会不满的情况下,通过制造外部威胁和冲突叙事,可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凝聚国内支持。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将焦点放在“乌克兰的挑衅”上,也能部分削弱外界对俄罗斯自身行为的审视。
为谈判制造筹码或施加压力: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表态也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通过夸大乌克兰的“威胁”,俄罗斯可能希望在与西方国家的谈判中获得更有利的条件,或者迫使乌克兰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

2. 潜在的“挑衅”具体指向:

拉夫罗夫提到的“挑衅”可能指的是乌克兰在以下方面的行动或潜在行动:

军事集结或军事演习: 乌克兰在与俄罗斯控制的顿巴斯地区边境或克里米亚附近进行军事集结、演习或部署重型武器,在俄罗斯看来都可能被视为“挑衅”。
收复顿巴斯或克里米亚的尝试: 尽管乌克兰一直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但俄罗斯可能担心乌克兰会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收复其在2014年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或顿巴斯地区被俄罗斯支持的分裂势力控制的区域。
对俄占区居民的政策: 乌克兰对顿巴斯地区和克里米亚居民的任何政策调整,例如身份认定、人道援助分配等,都有可能被俄罗斯解读为带有挑衅性质。
利用西方军事援助: 如果乌克兰开始使用西方提供的先进军事装备进行训练或部署,俄罗斯也可能将其视为挑衅行为。
信息战和宣传: 俄罗斯经常指责乌克兰进行“信息战”,通过媒体放大俄罗斯的负面形象,这也被俄罗斯视为一种“挑衅”。
国际法庭或制裁措施: 乌克兰可能在国际法庭上对俄罗斯提起诉讼,或呼吁西方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这些在俄罗斯看来也是挑衅。

3. 释放的深层信号和俄罗斯的战略考量:

持续的战略焦虑: 这一表态暴露了俄罗斯对乌克兰主权和其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持续战略焦虑。俄罗斯将乌克兰日益增长的亲西方倾向、军事现代化以及收复失地(特别是克里米亚)的决心视为对其安全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挑战。
维护其“势力范围”的决心: 俄罗斯仍然将乌克兰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的一部分。任何乌克兰试图摆脱俄罗斯影响、融入西方体系的举动,都可能被俄罗斯视为对其核心利益的挑战,从而引发强烈的反应。
评估局势,准备升级的可能: 这种公开指责通常发生在俄罗斯认为局势正在向对其不利的方向发展时。它可能是在评估西方和乌克兰的反应,为自己下一步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做铺垫。如果俄罗斯认为通过外交和施压未能达到目的,军事行动的选项就会浮出水面。
内部政治和合法性需求: 如前所述,俄罗斯领导层可能需要外部威胁来巩固国内统治和合法性。将乌克兰描绘成“挑衅者”有助于在国内构建一个“我们”对抗“他们”的叙事。
对西方联盟的试探: 通过指责乌克兰的挑衅,俄罗斯也在间接试探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程度和决心。如果西方国家因此在支持乌克兰方面有所犹豫,俄罗斯可能会认为其战略奏效。

4. 可能带来的后果:

地区紧张局势升级: 拉夫罗夫的表态无疑会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增加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外交僵局: 这种言辞交锋会进一步加深俄罗斯与乌克兰及西方国家之间的隔阂,使得外交解决的道路更加艰难。
军事部署和戒备: 双方都可能因此加强军事部署和戒备,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对谈判进程的影响: 如果俄罗斯真心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这种公开的对抗性言论可能会损害谈判的氛围和有效性。

总结来说,俄外长拉夫罗夫的表态是一个多层次的信号,既有直接的意图(转移责任、警告、制造筹码),也反映了俄罗斯深层的战略焦虑和对乌克兰主权及与西方关系发展的担忧。这是一个充满警告和潜在威胁的信号,预示着局势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升级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其后续发展和俄罗斯的具体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乌克兰挑衅俄罗斯的谈判团,可不是第一次。

1.在第一轮谈判当中,泽连斯基先是对谈判地点挑三拣四,确定以后,又开始拖延谈判的开始时间,俄罗斯的谈判代表被耍得整整一夜没睡,第二天还得硬撑着谈到晚上。

谈判结束以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乌克兰按照美国人的指令在与俄罗斯的谈判中拖延时间

2.第二轮谈判:3月2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说,俄乌第二轮谈判将于当地时间3月2日晚举行。

不是说,美国人要拖延么?为啥这么快?

因为双方将会在第二轮谈判中讨论停火和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的问题。谈这两个问题,泽连斯基敢说不同意吗?

停火和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帮助乌克兰普通民众恢复正常的生活,泽连斯基是民选总统,他要是连这两个问题都不同意谈,谁还支持他呢?不同意也得同意。但是,美国人给出的指令是拖延,这可如何是好呢?

于是乎,泽连斯基嘴上答应,想办法拖延。

根据俄乌双方的约定,第二轮谈判将会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的别洛韦日森林举行。俄罗斯的代表团早早地赶到会场以后,泽连斯基一伙却说,谈判不在那里举行,而是在另一个地方,具体在哪里呢?回头告诉大家。

这不玩人么?

3.为何俄罗斯人这么着急谈判,而乌克兰拖时间,还羞辱戏弄俄罗斯人?是乌克兰战争优势么?

恰恰相反,乌克兰被摁在地上摩擦。主力即将覆灭,大城市均被包围,灭国在即。

4.答案也简单。俄罗斯赢了乌克兰,输给了美国和西方的经济制裁

制裁和SWIFT一出,普京被逼得立马掏出了核弹

5.靠着中国的帮助,俄罗斯勉强支撑。但毛子知道情况不妙,多打一天就亏一天,多想战争早点结束啊。血真的会流干的。

看着泽连斯基这个小丑在那左右横跳,要是我,恐怕真的会忍不住大开杀戒,来几颗云爆弹把基辅平了。

但是没有用,乌克兰的傀儡ZF不会在意人民的死活的,就算真炸平了基辅,也只能换来他们和西方政界的弹冠相庆。

6.接下来的谈判,乌克兰谈判团估计要把俄罗斯人摁在地上摩擦

如今俄罗斯进退维谷。打,下一步是巷战的烂仗,和无穷尽的治安战。

停战,会让你停么?就算把克里米亚退回来,人家就会同意停战么?

这么奇葩的外交案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7.怎么解?从内部已经很难解,可能需要外部力量着手,分散西方的关注点,缓解压力。

最优解,是俄罗斯勉强把乌克兰拿下,留精锐特种部队应对治安战,组建临时ZF。这样逼西方变招。

大国交锋,谁先变招谁吃亏。

如果做不到咋办?下面是杰哥一贯的脑洞时间:

跟俄罗斯可能协作的,有四家:中国,伊朗,朝鲜,白俄。

招数也有四种:

白俄,出兵立陶宛。逼着北约参加热战。不参加?请北约解散。刚好白俄也有这个动力,大家也有领土纠纷。

朝鲜,试射核导弹。金三胖试过巡航导弹,试过核爆,两个加起来还没试过。

伊朗,核试验。

中国,你们都喜闻乐见的那个,我就不刺激饱受停电困扰的水军了。

这几招,都可以拿来进行谈判讹诈。你美帝敢躲在后面遥控小丑演员,敢不敢直接出来谈一谈啊?

这四个方案,后三个都是被迫应变,吃了大亏。到时候中国的资本可能会流出。

这样三月美帝真加息的话,就真的太难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