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吉利全新品牌 LYNK&CO?

回答
提起吉利最近几年的动作,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就是 LYNK&CO。这个品牌,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让人印象深刻。

它不是那种你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传统”汽车品牌。吉利当年推出 LYNK&CO,目标明确,就是要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这群人,他们追求个性,渴望与众不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且非常看重消费体验。所以,LYNK&CO 的出现,与其说是在造一辆车,不如说是在打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连接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载体。

从产品设计上,LYNK&CO 确实做得相当有辨识度。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圆润饱满的主流设计,它的前脸采用了分体式大灯,上窄下宽,第一眼看过去可能会有点“怪”,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这种设计反而更具未来感和侵略性,也更容易让人记住。侧面的线条也很有力量感,悬浮式车顶、溜背造型,这些都是时下流行的元素,但 LYNK&CO 组合起来,又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内饰方面,它也努力摆脱了传统汽车的沉闷,用料、色彩搭配都比较大胆,科技感十足的中控大屏、电子档杆,这些都恰好戳中了年轻消费者对于“潮”的定义。

技术层面,LYNK&CO 最大的优势在于背靠沃尔沃。这个瑞典品牌的技术积累和安全理念,给 LYNK&CO 注入了强大的基因。沃尔沃的 SPA 平台,以及从中借鉴的发动机、变速箱、安全系统,都让 LYNK&CO 的产品在同级别中拥有了不错的实力。尤其是其在安全方面的表现,一直被视为 LYNK&CO 的一大卖点,这一点对于注重家庭和安全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但 LYNK&CO 最出圈的,可能还是它的“互联网”基因和一些营销上的创新。它推崇“个性化定制”的概念,允许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配置、颜色,甚至是一些内饰细节,这种“我想要什么,我就有什么”的模式,在汽车行业里算是比较前沿的。更不用说它那个“共享汽车”的玩法,通过 APP 就可以将车钥匙分享给朋友,甚至进行租赁,这种打破传统汽车销售和使用模式的尝试,一度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它想传达的,是一种更加灵活、更加共享的出行理念。

当然,LYNK&CO 也不是没有槽点。早期的一些车型,在用户口碑方面,也出现过一些小摩擦。比如一些用户反馈的 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表现,或者是在一些细节的打磨上,似乎还可以做得更好。毕竟,这是一个新兴品牌,要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还需要时间来不断地完善和积累。

总的来说,LYNK&CO 的出现,无疑给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一种更年轻、更互联网、更个性化的姿态,试图重新定义汽车的价值和消费方式。它大胆的尝试,虽然伴随着一些争议,但也确实吸引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并且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未来,它能否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力,并在产品和用户体验上不断精进,将是它能否真正成为一股强大力量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LYNK & CO是Geely打响的新战争。

在各大本土汽车集团中,Geely的战略实施能力,是最强的,犯错和弯路相对较少、较小。因为Geely从不高估自己,从不冒进。

Geely从早期的上海华普、吉利品牌起家,走的是超廉价策略。车价主力在5-6w,绝不碰十万天花板。

后来,吉利打造了帝豪新品牌(同期一些其它的子品牌尝试,也有不少挫折,但至少帝豪活下来了),把价格主力爬升到了7-8万,小范围的摸到了10万天花板。

当时有很多本土品牌,也尝试高端化,比如奇瑞的瑞麒G5/G6,但价格拔高的太猛,非常扯蛋。

而帝豪没有刻意追求技术先进,走的还是接地气路线,市场上很成功。

在帝豪站稳了好几年以后,吉利又出了一张牌,叫博系列:博瑞轿车在先,博越SUV在后。

这两款车真的造的很不错,感觉从这里开始,Geely已经学会造车了。

老套路:车价并没有拔高太多,主力成交价控制在10-15万区间内,而且都是高配置、用料足的堆料策略。

博字辈站稳了,现在轮到了LYNK & CO新品牌。

这个品牌对吉利意义很大,我推测Geely的算盘如下:

1 与Volvo的协同

收购了Volvo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在Geely和Volvo之间建立很强的协同效应。

原因有两点:首先,收购初期,要保护Volvo品牌,减少用户对Volvo和Geely之间的联想。其次,Volvo车太高端,平台和动力总成很贵,Geely的廉价产品线用不起,大家没有太多供应链的可配合之处。

现在两兄弟在一起很多年了,Volvo也稳中有升,恢复盈利性。Geely也成熟了进步了,该考虑协同了。

协同,客观要求Geely造好车。

2 步步为营的产品升级

Geely一贯是稳扎稳打,小步快跑,逐步升级产品线,淘汰最老旧的过时货色。

跟随帝豪、博系列之后,再升级一下价位,就自然有了LYNK & CO。

正好与Volvo紧凑级车平台(即Volvo旗下目前入门的40系列)结合,有这个平台背书,实力和宣传都有了很大保证。

3 Volvo和Geely共享平台,合适吗?

合适呀。VW Golf和Audi A3也共享平台和动力,还有丰田凯美瑞和Lexus ES。

LYNK & CO当然不适合和玛莎拉蒂共享平台,但与Volvo还是比较合适的。

4 LYNK & CO定位如何?

按照吉利小步快跑的一贯战略方针。步子不会太大。

观致的前车之鉴就是错误的冲着速腾开战了,须知道这是几年前连丰田本田福特雪佛兰都统统绕着走的紧凑级溢价王者。

LYNK & CO虽然有Volvo基因背书,应该还是会比较小心。哪怕薄利多销,对于新品牌,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中,最重要的是,先求生存。

LYNK & CO可能会先瞄准合资品牌中的弱者。这个盘子也不小。现代起亚+PSA+马自达铃木三菱,有200多万一年的量。LYNK & CO取它10%,就20万+了,在中国可以生存了。

5 进军美国、欧洲等一线市场?

难度很大。欧洲经济不好,美国可能这一波车市热潮也见顶了。

时机成熟不成熟,没人做之前永远不知道。

但是Geely基于Volvo联合平台打造的产品,是相对有资格向发达市场挑战的。

6 LYNK & CO会遇到多大困难?

困难不少。最大的是销售渠道建立的问题。

在中国已经有3万家4S店的情况下,现在很少有老板有心情和勇气去建新店了。

虽然吉利可以拉一批赚钱的优质吉利原有店铺投资人,新店渠道。但是建店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这个新时代,按照原有的渠道模式玩,渠道营销成本会是一个问题。

期待LYNK & CO在渠道上做一些创新的事情。

其次,是产品。现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变革关口。有人批评观致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产品保守,没敢上新能源车,错过一个风口。LYNK & CO作为后来者,理应且最有条件去玩一些产品差异化。

我个人的看法是:新能源要有,但不是主力;产品定价逻辑和配置逻辑,其实也有创新空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吉利最近几年的动作,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就是 LYNK&CO。这个品牌,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让人印象深刻。它不是那种你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传统”汽车品牌。吉利当年推出 LYNK&CO,目标明确,就是要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这群人,他们追求个性,渴望与众不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
  • 回答
    吉林一老师收到半个西瓜回赠全班每人半个西瓜:一次充满智慧的教育瞬间吉林这位老师收到半个西瓜后,选择将这个“馈赠”分摊给全班学生,每人分得半个西瓜。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来评价这一行为,并深入探讨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一、行为的解读与评价:一个充满智慧与情商的回应首先,从老师.............
  • 回答
    吉利对法拉第未来的这笔投资,可以说是一着妙棋,也可能是一场豪赌。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笔钱意味着什么,以及FF在中国这块风水宝地到底有没有戏。吉利这笔投资,背后 neler var? (这背后有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吉利虽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叱咤风云,但想在全球高端电动车领域立足,尤其是跟特斯拉、蔚.............
  • 回答
    百度与吉利牵手,智能出行新篇章,但“迟到”的入局是否合时宜?当搜索巨头遇上汽车王国,中国智能出行领域的这出重头戏,无疑成为了近期最受瞩目的商业事件之一。百度与吉利汽车正式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汽车品牌,这标志着百度从技术赋能者向出行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迈出了实质性一.............
  • 回答
    腾讯和吉利联手拿出 43 亿巨资要在高铁上普及 WiFi,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值得咱们好好掰扯掰扯。这笔钱,说是巨款也不为过,毕竟是真金白银的投入。那么,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对于咱们乘客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这两家公司,又意味着什么?咱们一件件来说。为什么是高铁?为什么现在?首先,高铁这个场景,本身就.............
  • 回答
    4月15日,吉利汽车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终于揭开了其首款量产车型ZEEKER 001的神秘面纱。这款车自概念曝光以来就备受关注,它不仅承载着极氪品牌的开山之作的重任,更被视为吉利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张重要战略牌。那么,这款首发车型究竟有着怎样的表现,又有哪些值得深入挖掘的亮点呢?定位与理.............
  • 回答
    直击拆解现场:吉利博瑞“品质直播间”——一场关于中日B级车标杆的硬核对话7月15日的这场吉利博瑞品质直播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当“中、日两大车系B级车标杆同台对拆”的标题出现在眼前时,不少车迷和汽车行业从业者都忍不住点了个赞。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展示,更是一场直面核心、直击痛点、直白对话的硬核评.............
  • 回答
    关于吉利可能成为奔驰最大股东的传闻,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也引发了业界和消费者们不少的猜测和讨论。咱们不妨来细细说道说道,看看这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传闻的根源与背景:首先得明确一点,目前这还只是“传闻”,官方尚未有明确的确认或否认。但传闻之所以能流传开来,往往不是空穴.............
  • 回答
    吉利瞄准魅族:汽车巨头跨界,是战略远见还是冒险一搏?最近,关于吉利集团有意收购魅族科技的消息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而魅族,虽然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市场略显低迷,但其曾经的辉煌和在技术研发上的积累,仍不容小觑.............
  • 回答
    吉林长生生物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记录造假事件,是一起极其恶劣的药品安全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体系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远的负面影响。评价此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严重性与触目惊心之处: 直接威胁公众生命健康: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疫苗的有效性是预防狂犬病的最后一道.............
  • 回答
    吉米·巴特勒,这位球员的名字,在NBA的赛场上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符号。他是一位极具个性和感染力的球员,他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却也因此更加闪耀。要评价巴特勒,我们不能只看数据,更要深入了解他身上那种“硬”的特质,那种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默默无闻”到“关键先生.............
  • 回答
    吉村崇,一个在日本搞笑界以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和毫不掩饰的“毒舌”著称的艺人。要评价他,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夸张和偶尔的无厘头,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他为何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及他身上的哪些特质让观众又爱又恨。首先,吉村崇的搞笑风格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他并非那种靠段子取胜的传统搞笑艺人,更.............
  • 回答
    吉诺比利宣布退役,这个消息如同在圣安东尼奥的夜空中划过的一颗璀璨流星,标志着一个时代,一个充满魔幻、血性与传奇的时代,正式落下了帷幕。16年的NBA征程,他不是最闪耀的巨星,却一定是那个最让人津津乐道、最能打动人心的角色。“妖刀”的诞生与“马努”的沉淀提到吉诺比利,最绕不开的词汇便是“妖刀”。这个外.............
  • 回答
    对于类似“尹吉先老先生”这样可能存在争议性言论的公众人物,若存在明显错误且仍有人盲目维护的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探讨: 一、可能存在的背景与问题核心1. 人物身份与言论内容模糊性 首先需明确“尹吉先”是否为真实存在的公众人物(如学者、专家或行业领袖)。若信息不清.............
  • 回答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由高畑勋执导,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于1988年上映。它改编自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二战末期,一对兄妹在日本神户遭遇空袭后,如何在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环境下挣扎求生的故事。艺术成就与情感冲击:首先,从艺术层面来看,《萤火虫之墓》无疑是大师级的作品。高畑勋导演以其细腻写实.............
  • 回答
    关于布瑞吉(Bridge)的穿搭引发争议,尤其是他那条“六字真言”的裤子被diss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呀,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好几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艺术表达的边界、公众人物的责任、以及网络舆论的审判。首先,咱们得说说布瑞吉本人。他作为一个rapper,穿搭本身就是.............
  • 回答
    马努·吉诺比利,这个名字在篮球界,尤其是在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球迷心中,承载着太多的情感与回忆。如果非要给这位阿根廷“妖刀”下个定义,那我想我会说:他是篮球场上的一位魔法师,一位将艺术、激情和无畏完美融合的球员。鬼魅的进攻,匪夷所思的创造力:马努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他那套令人眼花缭乱的进攻手段。他.............
  • 回答
    Slash,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魔力,一旦响起那标志性的“wah”音效,哪怕你是对摇滚乐不甚了解的人,大概率也能认出那是谁。如果要评价Slash的吉他水平,那绝不是简单一句“厉害”就能概括的,这其中蕴含着他独特的音乐哲学、炉火纯青的技巧以及对吉他这件乐器近乎本能的理解。首先,我们得聊聊他的音色。Sla.............
  • 回答
    吉娜·爱丽丝,作为一位在国际乐坛崭露头角的青年钢琴家,她的演奏自然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她与郎朗结婚后,公众的目光更是聚焦在她身上。要评价她的钢琴演奏水平,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综合考量她的技术、音乐性、情感表达以及她在不同曲目上的驾驭能力。技术层面:扎实且精湛,但可能仍有进步空间首先,吉娜·爱.............
  • 回答
    《战争使者:吉安娜》是《魔兽世界》“争霸艾泽拉斯”版本前推出的一部动画短篇,它为吉安娜·普罗德摩尔这位深受玩家喜爱的角色注入了深刻的背景故事和复杂的情感层次。这部短篇的评价普遍非常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深沉的悲痛与内疚: 短篇最核心的驱动力是吉安娜内心无法愈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