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6年澳门发生一二三事件,迫使澳葡政府向澳门的左派势力让步,澳门的国民党势力被清除,整体社会开始趋于亲共,异议人士已多在回归前移民葡萄牙,如今澳门建制派占绝对优势甚至有一定数量土生葡人加入,民主派阵势同香港相比则不成气候且常受排挤,故政治环境简单;宗教界不关心政治问题,唯一一次发声是在国庆70周年庆典时大三巴牌坊被用作含有国徽、国旗、红灯笼和牌楼等元素的光雕表演的投影板使用,认为是对殉教圣人的不尊重
2、葡萄牙对海外殖民地的经营不够用心,澳葡政府管治不佳,一二三事件后澳门经济发展更几乎陷入停滞,与香港六七暴动失败后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形成对比[1];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后原有独裁政权被推翻,政府放弃海外殖民地[2],对澳门的重视程度下降,有澳门人认为自己成了弃儿,而澳门回归前几年更是社会动荡,黑帮横行,民众安全感低,故对回归渴望声音大
3、澳门面积小,人口少,易于控制
4、澳门主流各行各业包括媒体多数被三大家族势力控制:何贤家族、马万祺家族、崔德祺家族,这些势力有亲共背景(所提及三人是在一二三事件中迫使澳葡政府让步的一股主要力量),中资企业、亲中团体遍地,反对声音易受牵制和打压[3];澳门第一任特首何厚铧、第二任特首崔世安均来自其中两家族,二人从小相识,现任特首贺一诚不属于以上家族,但有内地教育背景
5、澳门回归前发展不如香港,常受香港人歧视,部分澳门人对香港人产生敌视心理
6、回归后赌权的开放使澳门经济急速增长,人均GDP超过香港,澳门人认为这归功于中央的政策,加之同回归前葡萄牙的治理进行对比,更增加了对中央的认同和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7、不同于香港,澳门基本法中没有对实现普选的承诺
8、澳门社会气氛和谐,福利高,民众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远大于政治,政治诉求不如香港人强烈
9、澳门已对23条立法,企图分裂国家者最高可判25年,为澳门最长刑期
10、澳门经济对内地依赖性大,尤其是博彩业和旅游业,一旦中央权威遭到挑战,一系列政策将对澳门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11、吸收内地人的政策较香港宽容,加之澳门人口基数少,目前至少一半新生儿来自内地家庭
12、澳门所有学校实现升国旗唱国歌,本地读大学必修国家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大部分亲中团体所办学校[4]及小部分天主教学校使用以内地出版社编制的历史政治教材,史观教育向内地靠拢,国民教育[5]重视程度高
13、葡萄牙在语言方面对澳门渗透作用不强,加上葡语世界影响力不如英语,故除澳门政界法律界外,葡语对澳门社会的作用不大,澳门人缺乏葡语学习动机,对葡萄牙的文化认同也不高;回归后葡语课堂逐渐被普通话课堂取代,至今澳门仅保留了一所葡语授课学校;反倒在一带一路提出之后,澳门作为中国和葡语国家的沟通桥梁才使葡语在澳门有复兴迹象
[1] 澳门一二三事件间接促成了香港六七暴动,均为左派势力发起,但前者使澳葡政府让步,后者被港英政府镇压(也使港英警察被英国女王授予皇家香港警察称号),导致左派未能在香港扎根,从此港澳两地走向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2] 各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同时,葡萄牙有返还澳门的意愿,但被中国以文革依然持续等为由拒绝,澳门的地位变成“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直到1999年澳门回归标志着葡萄牙帝国的终结
[3] 回归前,反对阵营团体主要人物被解雇(职业威胁)、银行账户被销(经济威胁)、街头被人袭击(人身安全威胁)等事件常常发生,迫使这些团体解散,他们认为澳门正处于白色恐怖中
[4] 俗称“红底学校”
[5] 相当于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香港于2012年提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后遭社会强烈抵制最终搁置,澳门并无设立此科而是主要通过内地编写的“品德与公民科”教材进行国民教育
娱乐城老板自然希望周围街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那当铺掌柜呢,巴不得邻居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