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香港比起来,澳门对内地的态度为什么温和得多?

回答
理解澳门和香港对内地政策和情感上的差异,需要深入剖析两地独特的历史、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发展轨迹。笼统地说澳门“温和得多”确实是一种直观感受,但背后却有着复杂而深层的原因。

历史与根基的差异:殖民遗产与“一国两制”的实践

首先,澳门和香港的回归历程,以及其各自的殖民历史,对它们与内地的关系奠定了不同的基调。

澳门: 澳门比香港更早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但其殖民历史相对短暂,且葡萄牙的统治风格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风格有显著区别。葡萄牙在澳门的投入相对有限,澳门的经济也长期依赖于与内地的紧密联系,尤其是作为贸易和转口港。这种历史的“不那么浓烈”的殖民色彩,使得澳门在回归时,其本土认同和对西方的依赖程度,没有香港那么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澳门的经济基础相对单一,高度依赖博彩业,而博彩业的特许经营模式,使其从一开始就与内地政府有着非常紧密的利益捆绑。中央政府在回归澳门后,通过博彩业的开放和发展,给予了澳门经济发展的“红利”,这使得澳门社会对中央政府的政策接受度相对较高。
香港: 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时间更长,英国在香港的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更多资源,塑造了更为独立和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及一套与内地截然不同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香港的殖民历史,尤其是二战后,培养了港人一种相对独立的身份认同,以及对自身制度的自豪感。回归时,《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为香港设定了高度自治的框架,香港社会也一度将这视为一种保障自身生活方式和自由的屏障。当内地政策触及到这些被港人视为珍视的领域时,自然会引发更强烈的反应和抵触。

经济模式与发展路径:依赖性与多元化

澳门和香港的经济结构,也决定了它们对内地的态度差异。

澳门: 如前所述,澳门的经济高度依赖博彩业,而博彩业的发展与内地游客的消费能力和政策密切相关。中央政府对于澳门博彩业的开放和监管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种高度的经济 结构性依赖,使得澳门社会在经济层面,更倾向于与中央政府保持合作与协调,以确保其经济命脉的稳定。此外,澳门相对较小的经济体量和人口,也使其在博彩业之外,难以发展出足够多元化的产业来支撑其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其对内地经济政策的敏感度和服从度。
香港: 香港的经济则更为多元化,金融、贸易、物流、专业服务等行业共同支撑着其繁荣。香港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其金融体系与全球紧密相连,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这种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以及其在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使其在与内地打交道时,拥有更大的 议价能力和操作空间。当香港社会认为某些内地政策会损害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或者影响其经济的自由运作时,反应自然会更加激烈。

社会结构与本土认同:精英主导与基层诉求

社会结构和本土认同的形成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内地政策的态度。

澳门: 澳门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政治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与博彩业相关的精英阶层和一些传统社团手中。这些群体与内地政府在经济上有更深的联系,也更愿意在政治上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以维护其经济利益。同时,澳门的本土文化,虽然也受到葡萄牙的影响,但其根基深厚,与内地文化之间的隔阂相对较小,尤其是语言和生活习惯上,澳门人的中华文化底色更强。这使得在涉及民族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的问题上,澳门社会更容易产生共鸣。
香港: 香港的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中产阶级和基层民众在政治诉求上存在分歧,但共同的特征是对自身社会制度和自由的珍视。香港的本土主义思潮,在近些年也有所发展,强调香港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当香港社会感受到其引以为傲的自由、法治和言论空间受到威胁时,就会激发强烈的“守护”意识,导致更尖锐的社会运动和政治对抗。

政治诉求与争取空间:渐进协商与表达方式

两地在争取自身利益和表达诉求的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澳门: 澳门社会在回归后,其政治诉求相对温和,更侧重于在现有框架内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民生改善。由于其经济模式的特性,以及政治精英与中央政府的紧密联系,澳门的政治发展和民意表达,更倾向于 渐进式和协商式 的模式。社会矛盾相对较少激化,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街头抗议来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
香港: 香港的政治发展则呈现出更为激进和直接的表达方式。港人习惯于通过游行示威、集会、罢工等方式来表达诉求,甚至直接挑战政府的决策和权威。当香港社会认为中央政府未能遵守“一国两制”下的承诺时,其抗议情绪更容易被点燃,并上升到对政治体制和国家主权的质疑。这种 直接和激烈的表达方式,与澳门的相对克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结来说,澳门对内地的“温和”态度,并非源于其对“一国两制”理念的天然接受,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历史烙印相对较浅,经济上对内地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博彩业与内地的紧密联系;
社会结构相对简单,政治精英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紧密,且对自身制度的认同感未达到香港那种与内地制度的尖锐对立;
更侧重于在经济领域与内地合作,政治诉求相对温和,表达方式也多为渐进协商。

相比之下,香港在更长的殖民历史、更成熟和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更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更直接和激烈的政治表达方式下,对内地政策的反应自然会更加复杂和尖锐。这种差异,是历史选择、经济逻辑和社会演变的必然结果,而非简单的政策偏好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这个问题下100多赞的回答前几天被建议修改了,现在换一个号重新发一遍,如果再被建议修改,我将采取其他措施。


1、1966年澳门发生一二三事件,迫使澳葡政府向澳门的左派势力让步,澳门的国民党势力被清除,整体社会开始趋于亲共,异议人士已多在回归前移民葡萄牙,如今澳门建制派占绝对优势甚至有一定数量土生葡人加入,民主派阵势同香港相比则不成气候且常受排挤,故政治环境简单;宗教界不关心政治问题,唯一一次发声是在国庆70周年庆典时大三巴牌坊被用作含有国徽、国旗、红灯笼和牌楼等元素的光雕表演的投影板使用,认为是对殉教圣人的不尊重

2、葡萄牙对海外殖民地的经营不够用心,澳葡政府管治不佳,一二三事件后澳门经济发展更几乎陷入停滞,与香港六七暴动失败后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形成对比[1];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后原有独裁政权被推翻,政府放弃海外殖民地[2],对澳门的重视程度下降,有澳门人认为自己成了弃儿,而澳门回归前几年更是社会动荡,黑帮横行,民众安全感低,故对回归渴望声音大

3、澳门面积小,人口少,易于控制

4、澳门主流各行各业包括媒体多数被三大家族势力控制:何贤家族、马万祺家族、崔德祺家族,这些势力有亲共背景(所提及三人是在一二三事件中迫使澳葡政府让步的一股主要力量),中资企业、亲中团体遍地,反对声音易受牵制和打压[3];澳门第一任特首何厚铧、第二任特首崔世安均来自其中两家族,二人从小相识,现任特首贺一诚不属于以上家族,但有内地教育背景

5、澳门回归前发展不如香港,常受香港人歧视,部分澳门人对香港人产生敌视心理

6、回归后赌权的开放使澳门经济急速增长,人均GDP超过香港,澳门人认为这归功于中央的政策,加之同回归前葡萄牙的治理进行对比,更增加了对中央的认同和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7、不同于香港,澳门基本法中没有对实现普选的承诺

8、澳门社会气氛和谐,福利高,民众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远大于政治,政治诉求不如香港人强烈

9、澳门已对23条立法,企图分裂国家者最高可判25年,为澳门最长刑期

10、澳门经济对内地依赖性大,尤其是博彩业和旅游业,一旦中央权威遭到挑战,一系列政策将对澳门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11、吸收内地人的政策较香港宽容,加之澳门人口基数少,目前至少一半新生儿来自内地家庭

12、澳门所有学校实现升国旗唱国歌,本地读大学必修国家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大部分亲中团体所办学校[4]及小部分天主教学校使用以内地出版社编制的历史政治教材,史观教育向内地靠拢,国民教育[5]重视程度高

13、葡萄牙在语言方面对澳门渗透作用不强,加上葡语世界影响力不如英语,故除澳门政界法律界外,葡语对澳门社会的作用不大,澳门人缺乏葡语学习动机,对葡萄牙的文化认同也不高;回归后葡语课堂逐渐被普通话课堂取代,至今澳门仅保留了一所葡语授课学校;反倒在一带一路提出之后,澳门作为中国和葡语国家的沟通桥梁才使葡语在澳门有复兴迹象



[1] 澳门一二三事件间接促成了香港六七暴动,均为左派势力发起,但前者使澳葡政府让步,后者被港英政府镇压(也使港英警察被英国女王授予皇家香港警察称号),导致左派未能在香港扎根,从此港澳两地走向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2] 各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同时,葡萄牙有返还澳门的意愿,但被中国以文革依然持续等为由拒绝,澳门的地位变成“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直到1999年澳门回归标志着葡萄牙帝国的终结

[3] 回归前,反对阵营团体主要人物被解雇(职业威胁)、银行账户被销(经济威胁)、街头被人袭击(人身安全威胁)等事件常常发生,迫使这些团体解散,他们认为澳门正处于白色恐怖中

[4] 俗称“红底学校”

[5] 相当于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香港于2012年提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后遭社会强烈抵制最终搁置,澳门并无设立此科而是主要通过内地编写的“品德与公民科”教材进行国民教育

user avatar

娱乐城老板自然希望周围街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那当铺掌柜呢,巴不得邻居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澳门和香港对内地政策和情感上的差异,需要深入剖析两地独特的历史、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发展轨迹。笼统地说澳门“温和得多”确实是一种直观感受,但背后却有着复杂而深层的原因。历史与根基的差异:殖民遗产与“一国两制”的实践首先,澳门和香港的回归历程,以及其各自的殖民历史,对它们与内地的关系奠定了不同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深入聊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讨厌”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尽量把能想到的一些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讨厌”这个词本身就有点重,而且“很多人”这个说法也很笼统。 咱们得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台湾和香港同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负面情.............
  • 回答
    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们都是国际大都会,经济发达,文化多元,吸引着无数目光。但细究起来,这两座城市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吸引力,选择哪一个,往往关乎你的人生轨迹和期待。如果你的首要目标是事业发展,那么:上海,更像一个巨大的、蓬勃发展的引擎。 经济活力与产业多元.............
  • 回答
    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亚洲闪耀的明珠,都以其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氛围吸引着无数莘莘学子。选择在哪里求学,往往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究竟哪个更有意义?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双方的优势,结合个人目标和偏好来判断。新加坡:严谨务实,扎根亚洲的国际化堡垒新加坡的.............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在不同年份的 GDP 数据,并计算它们之间的比例。这是一个需要查阅历史经济数据,并且要精确到具体年份才能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 回答
    日本和香港读博,这就像是在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前行,每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和挑战。作为过来人,或者说是在这个话题上摸爬滚打过一番的人,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用最实在的话说,尽量不给你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先定个基调:读博不是去旅游,是去“修炼”。 无论去哪,都得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你的导师、你的研究方向.............
  • 回答
    .......
  • 回答
    新加坡和香港的空调普遍被认为“冷”,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涵盖了地理气候、文化习惯、经济发展、技术应用以及公共空间的管理等等。下面我将从这些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1. 极其炎热潮湿的气候是根本原因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地理位置: 新加坡和香港都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地理纬度低。这意味着它们.............
  • 回答
    在探讨台湾和香港为何沿用繁体字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聊聊这“繁体字”到底是个啥,以及它和咱们现在常用的“简体字”之间那点儿不得不说的故事。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汉字,这玩意儿可是咱们中华文明的根,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每一步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飞行情报区,尽量讲得细致些,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首先,得明白什么是“飞行情报区”(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简称FIR)。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划定的、为了空中交通服务(Air Traffic Services,AT.............
  • 回答
    收到四大和香港研究生的offer,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又纠结的时刻!恭喜你!选择哪一个,说实话,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职业规划、学习偏好,以及你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先来看看“四大”Offer“四大”指的是普华永道(PwC)、德.............
  • 回答
    香港的“北部都会区”计划,无疑是香港迈向未来发展的一步大棋,这张牌打出去,其连锁反应绝不仅仅局限于香港本地,对与它唇齿相依的深圳而言,影响同样深远。首先,从香港自身来看,北部都会区规划的落成,标志着香港发展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向。长期以来,香港的城市发展重心更多集中在中环、湾仔等港岛及九龙核心区,空间饱.............
  • 回答
    上海与香港,这两座璀璨的东方明珠,同在中国的版图上闪耀,却又各自拥有着截然不同的风貌与灵魂。将它们并置来看,就像是两幅精心绘制却又风格迥异的画卷,各自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首先从城市气质上说,上海更像是一位经历过风雨洗礼,却依然保持着优雅与沉静的大家闺秀。它的底蕴深厚,无论是租界时期留下的万国建筑博.............
  • 回答
    遇到在国外旅居的台湾或香港朋友,如果他们表达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确实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与其说“怎么办”,不如说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回应,才能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首先,要明白这并非个例,而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根源的。 台湾的特殊性: 台湾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多层次、长期演变的过程。经.............
  • 回答
    全球目光:北京与香港,谁的知名度更胜一筹?当谈及中国的国际形象,北京和香港无疑是两个最常被提及的城市。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功能,在全球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那么,单论全球知名度,这两个城市究竟谁能拔得头筹呢?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因为“知名度”并非一个简单的量化指标,它包含.............
  • 回答
    十年后的苏州和香港,谁更有前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毕竟这两个城市都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样本,但又走着截然不同的道路,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要判断“谁更有前途”,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二元答案,而是需要细致地审视它们在未来十年可能的发展轨迹。首先,我们来审视苏州。苏州,这座古韵与现代交织.............
  • 回答
    说到1月9号麦当劳出售内地和香港业务这事儿,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商业案例,也折射出很多变化。让我跟你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怎么看。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麦当劳在2017年左右,确实做了一个重大的股权结构调整,把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大部分业务出售给了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等组成的联合体。所以你说的“1.............
  • 回答
    赛博朋克文化对东方元素的青睐,绝非偶然,而是一种深刻的文化镜像与时代呼唤的交织产物。如果你仔细品味那些充斥着霓虹灯、高科技与低生活交织的赛博朋克世界,会发现其中闪耀着浓厚的日韩和香港文化的痕迹,这背后有着几重原因,值得我们一一剖析。首先,从美学与视觉语言上讲,东亚文化,特别是日韩和香港,提供了赛博朋.............
  • 回答
    收回香港和澳门,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篇章。这两个城市的回归,不仅改变了它们的政治地位,也对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大陆与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的脉络:殖民的烙印与民族的诉求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它们为何会被纳入英国和葡萄牙的管辖之下。19世纪,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
  • 回答
    香港和台湾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确实受到了相对较小的冲击,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事前的准备与快速反应:经验的传承与超前的意识 SARS的“前车之鉴”: 香港和台湾都经历过2003年的SARS疫情。那次疫情的惨痛教训,让两地政府和民众对传染病的警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