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足球评论员董路「你们应该感谢中国足球,没有中国足球这身怨气无处发泄」的言论?

回答
董路作为中国足球界的资深评论员和“根宝足球学校”创始人,其言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也常常引发争议。对于他“你们应该感谢中国足球,没有中国足球这身怨气无处发泄”的说法,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评价:

1. 言论的表层含义与出发点:

缓解社会情绪: 最直接的理解是,董路试图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未能达到球迷期望所产生的普遍性“怨气”和“不满”视为一种社会情绪的宣泄口。他可能认为,球迷们将对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社会不公等各种负面情绪的部分转移到了对中国足球的批评上。从这个角度看,他似乎是在说:中国足球是一个可以承载和释放这些负面情绪的“容器”,尽管它本身存在问题,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反讽与幽默: 考虑到董路一贯的风格,这番话也可能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他可能是在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指出中国足球烂到一定程度,以至于成为了一种“集体发泄的工具”,而这种“工具”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悲哀”。
唤醒反思: 也有观点认为,他是在用一种极端化的说法,反过来促使人们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大的怨气?为什么中国足球会成为我们怨气的代名词?这是否反映了我们自身在其他领域的不足?

2. 言论背后的深层逻辑与潜在问题:

将足球作为社会问题的“替罪羊”: 这是对董路言论最常见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将球迷的怨气归因于“没有中国足球这身怨气无处发泄”,是将社会问题的根源简单地推到了足球身上,从而模糊了中国足球自身发展滞后、管理混乱、青训体系薄弱等根本性问题。球迷的怨气,更多的是源于对足球本身未能进步的失望和对中国足球发展模式的不满,而非仅仅是无处发泄的社会情绪。
“受害者论”的逻辑: 这种说法可能暗示了一种“受害者”的逻辑,即中国足球“承受”了社会本应由其他因素引发的怨气。但实际上,中国足球自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争气”的,其成绩与投入、与国民期望严重不符,因此,球迷的批评和怨气是基于事实的合理反应,而不是无端的迁怒。
回避责任与逃避批评: 批评者认为,董路的言论可能是一种试图为中国足球“开脱”的方式,通过将球迷的不满归结于社会情绪的转移,来减轻中国足球管理层、球员、教练乃至媒体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似乎在说,“你们批评足球,其实是在批评别的东西”,这是一种将焦点转移的策略。
对中国足球现状的绝望和无奈: 也可能反映了董路本人对中国足球长期无法真正好转的深深无奈。他可能觉得,中国足球的问题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而球迷们积压的负面情绪又必须找到一个出口。在这种情境下,他选择了用一种极具争议性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
对“集体情绪”的认知偏差: 尽管社会情绪确实会影响到对体育项目的看法,但将足球的“存在”仅仅视为“发泄怨气”的工具,是对足球运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矮化。足球不仅仅是情绪的容器,它更承载着竞技的激情、团队的合作、精神的传承以及产业的发展。

3. 如何看待董路这番言论?

承认有一定事实基础,但不能以偏概全: 确实,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背景下,许多民众在面对生活压力、社会不公时,会寻求情感的宣泄途径。而国足成绩不佳,长期的失望和挫败感,自然也容易成为这种情绪的载体。球迷通过在网络上表达对国足的批评、讽刺,甚至谩骂,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发泄”。从这个角度看,董路的观察有其现实基础。
重点在于“原因”而非“功能”: 然而,将这种“发泄功能”置于“原因”之上,或者仅仅强调其“发泄”作用,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怨气,其核心原因是中国足球自身水平的低下、发展的不健康、体制的弊端以及球员的不职业。如果中国足球能够像其他国家那样,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赢得比赛,展现拼搏精神,那么球迷更多的是会产生自豪感、支持和喜爱,而不是“怨气”。
不应成为回避问题的借口: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项事业,都应该直面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试图通过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或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来逃避责任。中国足球需要的是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切实的改革,而不是被当做社会“怨气”的“垃圾桶”。
作为评论员的角色与责任: 评论员的职责应该是客观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而不是用这种带有煽动性或消解性的言论来模糊焦点。虽然有时幽默或反讽可以引起关注,但如果这种方式最终导向了对问题的逃避或对责任的推卸,那就是不负责任的。

总结来说,董路“你们应该感谢中国足球,没有中国足球这身怨气无处发泄”的言论,是一种极具争议性的表述。 它可能包含着对社会情绪的一种观察,但更多地被解读为一种对中国足球问题的“合理化”或“淡化”。 尽管中国足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球迷情感宣泄的出口,但这绝不意味着球迷的怨气是无根之木,更不应该成为中国足球自身不思进取、回避改革的借口。 正视中国足球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们,才是让中国足球真正进步,也才能真正赢得球迷尊重的根本途径。 任何将中国足球仅仅视为“怨气发泄口”的观点,都是对足球这项运动及其背后亿万热爱它的球迷的不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董路一开始力挺李铁的时候,全网一片骂声,但是我去看了他的几个视频,感觉还是很有水平的。

至于董路说的这句话,我是比较认可的。我就感激中国足球,每当他们输球,特别是输得很惨的时候,我就去看新闻和评论,感觉特别的开心,而他们还恰恰是输多赢少,这就给了我更多的欢乐。

当然,有人可能会骂我不支持中国足球,只说风凉话,可我也没要求他们出成绩啊,你们想要出成绩的人可以去支持他们,我们这些不想要出成绩的,总可以不支持吧。

user avatar

屁股决定了他的脑袋。

user avatar

就这舆论风口,一个个“足球人”都跳出来发声,只能说明这个圈子不光运动员缺乏教育,没脑子,整个圈子都没脑子。你送孩子进去,球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大概率也会被同化。

为什么说整个圈子都没脑子。

假设有几十个政协委员,联名向发改委或者国资委提交一个国资投入到足球情况的问询函会怎么样?

然后得出一个天文数字后引发舆论狂潮,再提交个国资跟足球彻底切割的提案,会怎么样?

只怕中超仅存的几家还能发的出工资的俱乐部都要转让或者解散。

至于等着政府救命的俱乐部,只怕当地官员只怕会把他们的联络方式都拉黑。

彻底市场化。政府不帮不管,中超一线球员一年能不能拿到60万都是个问题。

现在在学球的尽早转行,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中国足球运动员如果拼尽全力了没人说啥。

但是真没看到他们拼尽全力的态度,跑动的积极性还不如学校赛场上的小学生。

他们好像并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是因为钱才做这个。

但他们不允许别人说他们不热爱。

热爱的人,拼尽最后一秒哪怕是输了也不让自己后悔。

热爱与不热爱,是你完全能看出来的态度。

国足水平到底怎么样?肯定比普通人强,比我强。

属于是高于普通人,低于越南的区间。

这个水平就别矫情了,先别练球了,应该先拾起廉耻心。

user avatar

董路最大的问题在于:

想在一个体育荒漠的国家说明白“为什么第一运动成绩不行”

如同在中世纪的欧洲,要证明“世界上没有上帝”一样荒谬

骂国足的人太好了,骂得好啊,骂完足球骂篮球,骂到没人再愿意玩了,守着体操跳水乒乓球金牌过一辈子就行了。

user avatar

给各位喷子揭露一个赤裸的事实:

即使你们把场上那11个球员骂出屎来,他们的技术和体能,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长进


你进一家餐厅吃饭,很难吃。你在评价里写道:难吃得像坨屎。这家餐厅会改良自己的菜式。

你看了一部烂电影,很难看。你在知乎里写道:难看得像坨屎。这部电影的口碑多少受到影响,出品人以后会规避问题。

但是这种做法,很遗憾,无法有效应用在中国足球中。



我特别喜欢足球的一点:它是一个完全讲究科学的运动。

它的科学体现在:科学完善教育制度、科学制定青训政策、科学设计足球闭环产业链、科学实现联赛商业化,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才能最终提升足球水平。

以上4点,我国当前有哪个环节可以做好?

  • 教育制度?“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成绩为王,其余靠边。
  • 青训政策?有钱人孩子的兴趣班,说难听点叫做国家范围的私教课。
  • 足球闭环产业链?现阶段当个教练可以随时饿死,只能平日做做裁判兼职维持生计。
  • 联赛商业化?一潭死水。广州恒大许老板刚刚撤资,6大外援纷纷解约。


任何走捷径的方法,例如:给联赛烧钱打广告、给球员发天价工资、规划其他国家的球员等,在足球这里统统行不通。


同时,它也是全世界最公平的运动,

公平到在国际政治舞台默默无闻的冰岛、哥斯达黎加、波黑等等,都能有资格争夺世界杯,

这就是为什么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



给大家一个最基本的数据:

德国注册球员:男子540万人、女子87.1万人,职业球员:1000人

乌克兰注册球员:男子200万人、女子23.3万人,职业球员:2500人

波兰注册球员:男子180万人、女子18.25万人,职业球员:1200人

巴西注册球员:男子1170万人、女子19万人,注册球员:1.62万人

日本注册球员:男子450万人、女子30.45万人,职业球员:976人

阿根廷注册球员:男子235万人、女子3.09万人,职业球员:3500人

一个基本事实:足球成绩就与注册球员人数呈正比,球员越多,下限越高,没有任何歪门邪道可言。


而中国呢?

截止2017年,男足注册人数仅有 64265人。

2017年以后的数据就找不到了,职业球员数量更是未知,不知道有什么好避讳的。

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发展,中国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从而给某些人误以为我国的体育领域理应也站在世界前列。

然而事实上,

我们在用几万人口对抗世界强国的百万级人口,无数球盲居然希望国足在亚洲圈内所向披靡,

我就想问,凭什么?

给一个“菜鸟”天价工资,他就能一夜之间变球王?


不仅是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这些世界热门运动,扪心自问,我们目前的投入有多少,我们凭什么站在世界之巅?



国足在场上懒散的状态,该不该骂?该。

但是把场上11个球员骂死,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


我们都应该对足球,甚至说对体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所有运动只要砸钱砸人都能搞好。


  • 足协应多做实事,落实长远但有效的政策,哪怕短期内没有效果,也是必要的隐忍;
  • 学校应多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发展,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绩;
  • 家长应多关注小孩有没有运动天赋,不要一锅炖全拿去当做题家;
  • 媒体应多科普正确的体育发展之道,不要为了蹭流量带节奏,死抓着人家吃海参不放,not helping;


只有整个社会正确认识足球,认识体育,国足才有崛起那一天。

等我们司空见惯了中国球员在英超、西甲、意甲等世界联赛大展拳脚,我们再来喷国足踢的像坨屎也不迟。


2022.03.21更新: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37454171746304

user avatar

董路也是个跳梁小丑,半路出家的野路子。

董路深谙当今社会是流量的社会,所以他走的是网红路线。

2015年11月4日凌晨,欧冠皇马对阵巴黎,在下半场比赛进行到76分钟时,董路竟然在直播间打起了呼噜。赛后,董路很快在自己的微博上“承认”了错误,

“实话说,有点熬不住了,也许该休息了,不是不热爱,而是,老了……”

对于董路的解说事故,并未引来大量网友和球迷的指责,相反他这一段巧妙的“道歉”却走红网络,成为了当日的娱乐谈资。

2015年11月4日晚间,乐视体育对他做出了处罚决定:暂时停止董路在乐视体育的解说工作。

董路,1969年8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化学系。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评论人,足球评论员。

多年来穿梭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4大媒体,先后主持过娱乐、体育、新闻、财经、情感、家装、健康等多类节目。国内少有的全能型节目主持人;同时,出版过小说、报告文学,登台出演过个人专场脱口秀、话剧、说过相声、演唱过奥运歌曲以及个人原创歌曲。

“我做事很敬业,但我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喜欢挑战、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董路说曾有五六年的时间,他同时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4种媒体上出现:白天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晚上到电台说球,然后回到报社出报,凌晨在某网站解说欧冠比赛,“国内恐怕没有第二个人像我这么干过。”

国内确实没人像他这么干过,但也没解说在比赛还未结束就睡着了的。

user avatar

增:我不懂为什么中国的球迷和观众会这么难做,都是被人逼着喂屎还不能评价屎的味道。敢情大家都应该做一个低姿态吃屎人,吃屎不忘拉屎人,是谓感恩也。


原:看得出来,他很沉浸于自己营造的“为了中国足球和青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设,出不了戏了。

user avatar

热度过了再来蹭这个热点。

近年有一个经常用来提升逼格的词——底层逻辑。而对于男足这种早就被无意义的情绪化舆论裹挟成低级流量池的话题,产生这些乌烟瘴气的”底层逻辑“,恰恰是这个无论圈内圈外都彻底沦为站队互撕的舆论环境中真正值得挖掘的。

先说观点。国内的“体育键政”长期以来都有个非常有市场的论点——中国足球烂是因为中国的体育水平本来就低,奥运会的金牌不过是靠所谓“小巧难女少”维持的虚假繁荣,中国足球不过是被打回了体育领域低水平的原型,而国内对国足乌烟瘴气的舆论氛围也正是体育水平低的印证。

这个论点,不能说它错,只能说它把现实构想得太简单,因为作为“键政”,大多数论断最后都会变成这类用最直接的逻辑推导,以最快速度切入“真相”然后变现成流量的引导。

那么中国的体育水平究竟低不低?然而,问题并不是水平是高是低,而是体育在中国变异成了一种畸形的氛围——人民群众看体育不是为了看比赛、看高水平运动竞技,而只是为了看“赢”

我们知道,“赢”在近几年已经不太是个褒义词了。但就从此番舆论风波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中国体育氛围中的“赢”文化究竟是如何深深根植入一般群众思想里的。比如最开始引起论战的代表性言论:

比方说某足球队,收入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了,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我是不懂足球,但是我会看比分。

我不评论这两句话的对错,而单就看看这两句话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实际上,圈外大众是在把自己代入“消费者”的立场——不管他们认为的“消费”的主体是国家、俱乐部、房地产商还是他们自己(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有花钱),但核心观点归根结底都是——我们“消费”了巨额的资金,于是就要理所当然地“买”来一个“赢”的结果

第二句话更是“消费者”立场的直接体现:我不懂你们是怎么设计、怎么生产的,但我知道我没有“买”到符合心意的“商品”或“服务”——也就是“赢”

而我们再看下此番论战中反方回击的言论,比如本题中媒体人董路的回击——

你们应该感谢中国足球,没有中国足球这身怨气无处发泄。

这就再明显不过了,这争的不就是这些年被说烂的“差评权”吗?争论方的行为举止,跟X宝、X团的买卖双方在“差评”上的斗得面红耳赤不正是一个模式吗?

========================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体育里的“赢”是可以买来的奇怪观念?(当然此处不论把钱花在裁判或对手身上)

本质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没能打造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或者“内循环”的职业体育赛事IP,又由于早期从容国团到女排,体育成就与政治成就绑定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体育舆论被紧紧地绑在了获取国际成就,也就是“为国争光”的标签上。又由于早年间“女排精神”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成就重合,导致民众产生了“国际成就”可以通过线性堆砌某些“定量指标”获得的观念——包括“14亿人口就应该选出11名足球运动员”“GDP世界第二就应该霸榜世界杯”“球员收入上千万就应该国家队无往不胜”等等。

从这个角度说,以“小巧难女少”贬低奥运金牌的论调情有可原——人们觉得这样的“赢”过于“廉价”。但问题在于:无论奥运会还是足球,你想要的“赢”,到头来不都是一套上百年既有秩序的old money——直白说就是老欧洲——所提供的吗?

无论奥运会还是足球,甚至是网球、自行车、赛车这些看似国际性的体育IP,实质仍然是由欧洲old money维持的“贵族俱乐部”体系,old money轻易地占据着基本盘中的大多数份额,至于体系外的国家,哪怕是美国、日本这样的政治、经济后发强权,那也不过是从老欧洲的核心势力外瓜分一点。这个月以来关于俄罗斯问题的腌臜事,也早就让old money圈子的嘴脸一览无遗了。

你以为“小巧难女少”是廉价的“赢”,足球国家队是昂贵的“赢”,但这些“赢”不都是从欧洲旧钱那儿买的吗?说得奥委会不拼命塞女子乃至混合团体项目,不拼命按国籍限制名额,不惦记着恰转播费赞助费的话,“小巧难女少”还可以主动选择似的。足球也不过是不缺那点转播赞助的钱,没什么搞“小巧难少”的空间而已。

中国足球最出圈的梗,西安朱雀门体育场外带口吐芬芳的那五个字,恰恰道破了足球,乃至整个体育界,在中国舆论体系中的本质——受众的期望就是投入下去,收到“赢”的结果。受众不关心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受众只知道,如果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那就得退“”(字面意义)。

========================

于是回到上一部分的开头——我国的体育舆论氛围之所以被“赢”文化统治,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内循环”性质的纯体育IP缺失,导致体育本来只是一个文娱产业门类,却被施加了太多和本质无关的要求。

比如,讲“小巧难女少”论的人往往都认可美国的体育模式,但美国体育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正是“内循环”体育IP的极度发达,仅靠本土性的职业体育联赛便可制造出极高的商业价值,受众关注体育赛事,关注明星运动员,但不关注“赢”本身,尤其是和国际政治秩序挂钩的“赢”

在全世界,老欧洲秩序之外的国家几乎都有自己的高价值职业体育IP,北美四大体育联盟就不说了。日本除了历史悠久的职业棒球联盟,也有大相扑、博彩性竞马、竞轮等一系列纯本土职业体育品牌。澳大利亚有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National Rugby League。乃至中国人鄙夷的印度,也有着全世界商业价值最高的本土板球联赛Indian Premier League。

从体育的本质来说,高度职业化的“内循环”体育恰是最符合“消费品”定义的:受众实打实花钱观看赛事(包括观看含广告的电视转播),市场制造的明星运动员领取高额收入,卖力贡献与薪资匹配的优质内容。同时,“内循环”体育往往封闭运营,以本地受众及市场为绝对主导,虽然可以开拓国际市场,但仅限于在国外转播比赛和引进少量国外运动员,其余运营模式仍然由本地市场掌控(性质可以参考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封闭app和相互屏蔽的做法)。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的体育产业恰恰缺失了“内循环”的生态位,本土性体育赛事完全依赖于“国内联赛—国家队比赛”模式,体育运转的终点永远是“为国争光”,导致大众对体育产生了超出体育本身、完全变异的期待。对大众而言,每一门体育项目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向世界证明——我国的xx运动“行”。但“不行”的呢,那就要产生远远超出体育圈层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无理由谩骂。

可问题是,体育本来就不“保熟”啊。尤其在“内循环”体育中,本赛季NBA休斯敦火箭队成绩垫底,你可以骂球队的竞技水平不好,但有哪个休斯敦市民会骂“火箭队给休斯敦市丢脸”,乃至把休斯敦火箭的球员和贪官、偷税明星并称?以至于一支运动队要遭受圈外人的大面积辱骂,或是自己啥都没做也会被毫无缘由地拉出来辱骂一遍?

基于这样的现状,你得承认,几年前的金元足球,恰恰就是一条“破局”的道路。甚至说,如果资本投入能让联赛真正获得优先权,一切资金全部用于抬高联赛水平,大牌外援转会费该花多少就花多少,大牌国脚薪水该多高就多高,把联赛打造成纯体育意义的顶级,能够场场上座爆满,联赛转播权随便卖出天价,乃至可以对外输出;国家队比赛可以有,但纯粹当锦上添花,资源完全不倾斜;这样不说把中超打造成东方的NFL,起码也是一个日本职棒或者印度板球超级联赛的高水准且自给自足的本土体育IP

但可惜的是,足球并不是个适合“内循环”的项目,尤其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中,足协可以为了国家队将联赛随随便便停上半年,就知道联赛的地位根本不可能颠覆现行秩序。再加上“金元”的源头,是一个高杠杆运转、风险系数过高的行业,金元本身无法得到稳定的供给,使得在国内建立本土独立体育IP的尝试如今基本失败。那么,足球在中国也就仍然还得占据“赢文化”背面的“差评聚合平台”的生态位。

========================

最后简单说一些未来出路的观点。

对于足球圈内人,或者中国足球在正经体育层面上的受众(也就是国足两大梗王所代表的群体),你把国内的足球舆论理解成字面意义上的“日内瓦,退钱”,其实就可以好受很多了。在国内的氛围下,圈外大众是你的顾客,期待获取“赢”的结果,你确实给不了,那就得允许人家打差评,而不是去攻击顾客。

你要说这些差评有没有用,当然没用,因为这个交易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类似于互联网产品的模式——一般圈外大众作为国家体育这个免费app的用户,app提供“赢”的服务,最后由赞助商买单。就像微信被喷得再多人家也懒得改一样,反正你又不能更换自己对应的国家队。

中国能不能真正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本土“内循环”体育IP?这是本文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实这几年的篮球在国家队成绩下滑后反而流露出了一点专心搞本土化的意思,要是能建立起日本那种“日职棒/美职棒”两大IP并立的形式,倒还真值得大力推进。但问题是篮球领域里国内联赛与业内顶尖水平相差太大,本土联赛又不是像日本职棒那样有着超90年历史积淀,很难真正匹敌NBA的风头。除此之外,当下有没有真正独立于欧洲和北美的体育old money旧秩序之外,又已经累积起相当的市场基础的本土性new money?还真有——电竞。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从官方体育口到民间资本,都开始有意识地为电竞做正名化,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通过自己的话语权建立new money的突破口。

user avatar

早说了,体育界还是要适当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然一个个的,以后都嫁了个村长叫赵大宝了……

user avatar

我说足球是一项全民运动,没有关注度没有参与度就搞不上去,你们说国足踢得这么臭凭什么看。

那好,那请问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你在学校里踢过球吗?如果你是一名上班族,你在下班后去过当地的酒吧和球迷们一起看比赛吗?如果你是一名家长,你会在周末带你的孩子去大学城的操场踢足球吗?除了中超联赛,中国还有中甲中乙中冠联赛,各省还有省级联赛,比如浙江有浙超联赛,如果你觉得这离你还是太远,那么各地级市也都有各自的足球比赛,你有去了解乃至参与过吗?

今天跟风拿男足取乐的贵物们,绝大部分的答案都是没有,而这些联赛的运动员,除了中超中甲中的那些佼佼者,他们基本这辈子都不会和国足搭上关系,也不用为输给越南负责任。

可以说,他们和国足基本没有关系,然而你们关注过他们吗?没有。

被球迷戏称为欧洲中国队的英格兰,上一次大赛冠军是1966年的世界杯,而这个世界杯奖杯,甚至都颇具争议。将近六十年来,英格兰队一次次顶着球星云集的光环出战赛场,一次次让球迷失望,最近的一次是去年的欧洲杯,赛前被普遍看好的英格兰队在代表了英格兰足球光辉的温布利大球场(比沈阳的五里河还要神圣的地方),在自己的家门口输给了意大利队,这影响英格兰人对足球的热情了吗?没有。

英甲联赛,英格兰的第三级别足球联赛,疫情限制一放开,依旧爆满,上座率秒杀中超的任何强强对话。英超的莱斯特城队,有一位名叫瓦尔迪的老将,在成为职业球员前是一名工人,他甚至不是从英甲被发掘的,而是从第七级别还是第八级别的联赛走出来的。

这就是英格兰的足球土壤,你可以笑英格兰队六十年无冠,然而这支球队虽然大赛拉胯,但就是能一次次杀出重围打进中国队梦寐以求的正赛。英格兰靠的是什么?是英格兰不离不弃的球迷,他们骂完英格兰队的球员,转头还是会继续支持自己社区的小球队,让自己的孩子周末出去踢球,为自己喜爱的俱乐部咆哮或哭泣。

而中国“球迷”呢,他们嘴里说着海参,嘲笑着每一个爱足球的中国人,然后又要坚决和足球划清界限。说到底,足球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发泄的工具罢了,他们不喜欢足球,不喜欢竞技体育,他们只喜欢赢,即便这场输赢和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贺诗人说,即便中国足球是再多人的痰盂,它依然是我的圣杯,对我也是如此——即便网上的贵物们来我这里用键盘敲下一百条一千条垃圾话,我还是要坚定地为中国足球发声。

我不是被中国球盲喷了上万条的李佳航,但我和他一样尊重这项运动。

user avatar

我以前觉得他这么说特别没道理。

但之前看董路直播,足协被喷的特别惨,董路给足协稍微说了两句话,被喷成筛子。

然后董路话锋一转:中国足协没搞好足球和你没太大关系。买不起房,物价有点高,上幼儿园有点难和你关系比较大。你们像骂足协一样,骂一个除了足协以外的正局级以上主管部门试试!就现在,我不怕被封。。。。

瞬间评论区安静。。。

中国足球确实有这个作用,你否定不了。

user avatar

所以您这到底是让发泄还是不让发泄?

球迷发泄了您说应该闭嘴。

球迷不发泄,您口中国足唯一的让大家发泄的作用又没了。

归根到底,您说的让大家感谢国足的理由就是得让大家发泄完了才存在,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能不能自己把话先整明白了再说呢?总不能一鱼两吃吧?

user avatar

你们应该感谢董路,没有董路你们不知道做中国足球相关事业的人到底能傻逼到什么程度。

user avatar

中国足球早点解散,别浪费资源外加恶心人了,顺便还耽误了很多小朋友的未来。

高中时候我也曾经是球迷,那时候中国足球是最高光的时候,打入了世界杯,可惜表现极差,一个没进还被灌了十几个。

没想到就这种表现,也已经是历史巅峰,现在竟然可以越来越差。

到今天这个地步还有人为中国足球辩解,说什么中国人看着多,但是实际上足球人口很少,所以出不了成绩。别搞笑了,中国国家队连总人口几百万的国家都输过,哥斯达黎加人口才五百多万不一样进了世界杯把你踢了2:0。你足球人口再少,总不至于还比不上一个地级市吧。

竞技比赛,菜就是原罪,何况你十几亿人里面挑出十几个人还能够这么菜,那就是活该被骂。

但是就今天这种情况,竟然还有人对中国足球怀有希望,还在支持的。啧啧,怪不得中国的舔狗这么多,连中国足球都能够舔的下去,这简直就是民族天赋了。哦不对,这是国男天赋,女舔狗貌似还是很少见的哈。

还是那句话,中国足球早点解散算了,别出来恶心人,有这个资源干点什么不行?

user avatar

国足有两种踢法。

一种是,赢球,漂亮的赢球,坚持到最后艰难的赢球,一路连胜天下无敌的赢球,苦尽甘来在绝望的深渊边缘赢球,总之就是要赢球,赢了球就能给国民提供自豪感,大家高兴了抱一起哭哭完了喝喝多了吐吐爽了继续哭。

一种是给国民提供发泄怨气的垃圾桶。

这就叫做,劳动者人人平等,只有工作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所以国足应该高高兴兴的做好垃圾桶这份工作。

至于赢球这份工作嘛……

这里有份投资移民法国的资料有兴趣看下?比国足赢球的难度低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