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单位承接了一个大型活动,征集意见稿是大家一起看的。
做策划案那个人一线活动经验不多的样子,里面有几个明显会冷场的环节。我指出并且提了一点改进建议。
未被采纳。
活动进行的时候果然冷场了。
当然是活该。一方幸灾乐祸,另一方则是恼羞成怒。人之常情。
幸灾乐祸、愤怒、嘲讽,是不同的概念。
“政府所有都要管,所以也要承担失败的责任”,这和这些人为什么幸灾乐祸有关系吗?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幸灾乐祸呢?“「操你*的国民党」”是幸灾乐祸吗?这是愤怒啊。认为政府要承担责任,所以愤怒或者因愤怒而嘲讽,这是正常的行为。认为政府要承担责任而幸灾乐祸,这恐怕就不那么正常了。
其实这种心理不难猜测,正如
@李雷的答案所言,不过我们还是不要类比了:
人类有这样的本能,那就是看到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出现时,会感到愉悦。这些人和很多其他人一样,相信民主才是对的。而中国不走民主的路。尽管某个挫折的实际成因未必是民主/专制两分的缘故,但这一部分人未必真的能分得清(把所有问题归于专制体制的人不在少数),于是就觉得任何中国遭遇的挫折,都是目前体制不行的证明,于是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种本能的愉悦,并将其表达出来。当然,如果这种挫折直接伤害到了言者的利益,他们多半会愤怒,而不是幸灾乐祸。有些病入膏肓的人不只是会对政府的挫败幸灾乐祸,还常常会对民众遭遇的损失也幸灾乐祸,甚至讽刺其为”支那/费拉顺民“。
当一个事物并没有按照自己中意的方向去发展而遭遇了挫折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的修养都能高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多人其实都都停留在”叫你不听我的话,哈哈哈哈哈哈哈“的水平。如果对政治问题也没有什么深入了解,自然会产生这类但凡见到什么有关中国的坏消息就幸灾乐祸的行为。
这些人虽然站在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一边,但实在是猪队友。政治上什么叫猪队友呢?就是那些立场上站在你这边但行为上却把中立者(有时候甚至是同盟者)往对立面推的人。每个政治派别基本都有猪队友,这并不稀奇。
——————————————————————————————
很多答案都把幸灾乐祸和愤怒以及因愤怒而嘲讽的行为混为一谈。然后大谈因愤怒而嘲讽政府是多么的伟大光荣正确。
幸灾乐祸和愤怒是截然不同的。
尽管幸灾乐祸和因愤怒而嘲讽看起来很相近。但两者有一个核心差异。幸灾乐祸者乐见失败的发生,认为失败才是对的,才是好事。而愤怒者,则不乐见失败的发生,认为失败是错误造成的,失败是坏事。那个大骂国民党没铺好路的司机,绝不会认为那条路铺得不好反而是好事。
谢
@袁蕾邀。
持有这些观点的人都不能叫做“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
他们只不过是碎片化地喜欢/厌恶某些东西而已。
比如有人因为办证麻烦就在网上嚷嚷自由好民主好,有人因为在美国被白人小混混骂了一句就说美国失败多元失败。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既没经历过办证难也没经历过被种族主义者歧视,他们只是跟着别人的言论人云亦云。
娱乐圈有个现象叫“明星互抱,粉丝互掐”,公共讨论也是这样。只不过有人是自由主义的粉,有人是宣讲自由好民主好的大V的粉。自由主义者的敌对阵营也一样。
不算数量最庞大的转发者和点赞者,在发声者的群体中
最低级的是人身攻击的。比如某大V患病,底下一堆幸灾乐祸的。这算业余组1级玩家。
稍好一点儿的是宣泄情感的,比如“我不知道XXX好不好但我就是看不惯YYYBlablabla……”这算业余组2级玩家。
再往上一点儿的是认真粉,比如看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或《乌合之众》就把波普尔或勒庞捧上天去的。这算业余组3级玩家。
再往上的一些,是已经形成比较固定价值观的讨论者。这些人了解一些基本的政治理论,能够把历史事例跟自己的观点结合起来。这些人在网络论战中能够提供观点,其它多数人只能提供口水。如果有能力写段子,这帮人写出来的东西也许会很好看。他们是业余组的顶尖高手,4级玩家。
===从这里开始是爱好者和专业者的分界线,这里又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理论态度
知道讨论问题要讲逻辑的,为了讲逻辑必须明晰术语的,算是理论专业组1级玩家。
在不会用错术语的基础上,知道学术界对某个问题(比如“民主”、“宪政”)的基本研究脉络如何,有哪些主要的流派观点,算是理论专业组2级玩家。
这两个级别的玩家如果参与网络论战,往往会被业余组的票友们喷死。因为他们还是太重视学术规矩,好比坚持贵族礼仪,上战场还要行礼的战士,经常会被拿着板砖阴人的流氓打趴下。
在前一个基础上,对某个特定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符合学术论文要求的,算是理论专业组3级玩家。
在政治学的很多领域都能达到前一个水平的,算是理论专业组4级玩家。达到这个级别的,靠学术研究混饭吃是没有问题了。
当他认识到主义和流派不过是一个标签,真正重要的是逻辑和分析,这个时候“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左派”的区分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自由主义对法权的分析更有道理,好,我采纳自由主义的意见;左派对不平等的批判更有道理,好,我采纳左派的意见。这是理论专业组等级5。
从问题导向出发,汲取一切流派的资源,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这是理论专业组等级6。到这个级别的,已经是大师了。
大师之上是一代宗师。他自己开创一个主义,各种主义认他做爷爷。这种人一百年不一定有一个。如果有人说他是XX主义,那是小孩子不懂规矩。就好像说柏拉图、霍布斯是专制主义一样,让读过书的人知道,要笑掉大牙。
第二种是实践态度
所有主义在一开始都是要解决问题的,正是因为它们在历史的某个阶段能够有效解决某些问题,它们才发展成为了主义。所以,主义的发扬,归根结底靠的是运用主义解决问题的人。实务上的事,不是说说就行的,让你开公司、做生意、谈项目、当领导,甭管你是管10个人、100个人还是1000个人,你知道怎么管,实际管好了才有用。不具备这个能力的都是纸上谈兵,具备了才可以说,这是实务专业组初阶资格。
有些人会认识到,标签本身有标签的意义。比如老百姓不一定都懂“自由主义”四个字是什么,但是老百姓知道主张这四个字的人支持他们上访维权,那有这种需要的老百姓就会团结在这些人周围。这些人不一定真信自由主义,但他们可以以此来博名博利,这是实务专业组1级玩家,包括公知、大V、记者、律师等等,以及官方绝大部分宣传组织都可以归为此类。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看到中国挫败就兴高采烈,不是因为他们脑子坏了,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邪恶。而是他们要经营自己的品牌,要刻意保持自己的这种标签。这就好像锤子手机一定要保留“情怀”这个标签一样。当然,反过来运用同样策略的也存在,比如司马南。
有人是真处理现实政治事务的,对这些主义之争根本不关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主义既不能让粮食增产,也不能让洪水退散。这些人不关心主义,只关心如何解决问题。这些人是实务专业组2级玩家。
有人知道主义的重要性,也知道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在某些政治制度下,标签是必须要贴的,主义是必须要讲的,但他们能够把讲主义和解决问题比较好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出发去讲主义或解决问题,这是专业组3级玩家。达到这个水准,已经可以造福一方百姓了。
这个级别再往上,那是能够把主义当做自己手里的一张牌来打的大政治领袖。什么主义对他来说根本不重要,只要愿意解释,一种主义的狗肉也可以配上另一种主义的羊头。如果这么干在他看来是历史的正确方向,那么到底有没有背离主义,多大程度上背离主义,他根本不在乎。
=====
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保守主义者”和“左派”,至少要达到理论专业组等级3,和实务专业组初阶资格,才配得上这几个字。题主所说的那些人,99%应该不具备这个资格。
不要扯淡,不要混为一谈搞顺手牵羊。
百度被下架拿到知乎也是大快人心的,和高铁一毛钱关系没有。
下架的好,这是正义的下架,鄙人表示非常支持,一个吃人血馒头的也敢代表中国?
想趁着民族主义发酵过来洗一波,想都别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