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完蛋了。
我在战场奋勇杀敌,一枪崩了个敌人,突然天上夸嚓掉下来道闪电,我也没了。
因为在这敌人老婆孩子看来,我就是作了大恶的。
我在饭馆里吃饭,吃的饱饱,剩下半碟子土豆丝没吃完,我一看,打包带走吧。
一道闪电,夸嚓我又没了。
因为街对面要饭的饿了三天了,他觉得我剩饭都不肯施舍给他,竟然自私的带走,我就是作恶。
我走路上班,积极响应减排么,我觉得自己老光荣了。
可我夸嚓又没了,因为街上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这样的他就好恨,都走路上班对就是砸了出租车饭碗。
总而言之,只要我的任何一个行为,能给别人带来任何利益或者情绪上的影响,都会有一部分人觉得我善,另一部分人觉得我恶。
所以好人不是难当,是根本没法当。
我要是真的在这个规则下想苟活,我必须不跟人类产生关联。
逃到深山吃树皮都不行,深山的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啊,我吃掉一棵树,可能蝴蝶效应,就得倒掉一个火柴厂筷子厂什么的,我还是恶。
我只能扎个木筏子下海,还不能是近海,近海资源也是有主的,必须得是公海,公海可以理解为是大自然给的公共资源,我在木筏子上插鱼吃,吃一辈子,我才不会受到恶人的惩戒。
反正鱼又不知道什么叫善恶,它们没法控诉我。
就是说恶这个东西,它很主观,只要你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跟人类的资源,人类的情绪挂上半点关系,都逃不出外界一半人给你喂糖水,另一半人给你泼粪水的局面。
绝对的善恶,绝对的不存在。
哪怕是出家人的善,你细想想里边也会有折扣在。
咱们都听说过说有人出家了,皈依了,然后天天行善。
但咱们没见过哪位天天行善的俗家人,行善行上瘾了,一琢磨对啊,要不我出家吧?然后他就出家了。
后边这情况,没有,为什么?
说明咱们在做善事的时候,大都是先有了内个身份,才办内个身份该办的事。
这与其说行善,不如叫职业操守更精确些。
一旦有了善的身份,就厉害了。
他要饭不叫要饭,叫化斋。
他打人不叫打人,叫伏魔。
他骂人不叫骂人,叫开示。
他搞对象不叫搞对象,叫双修。
反正事都是一样的事,搁在咱俗人做,就是作恶;搁在有职业光环加持的人做,事不变词性变,变成褒义词。
其实呢,俗人也好高人也好,还不是都差球不多,大伙谁不是为了这口饭呐!
善人是如此,恶人也一样。
但凡给打上恶人标签的,倒血霉了。
他做坏事叫屡教不改,他做好事叫居心叵测,他积极一点叫伺机行凶,他消极一点叫一蹶不振,他乐呵一点叫笑里藏刀,他沮丧一点叫活鸡掰该!
反正歌颂或者诋毁最近的路径,就是先把人定性,随后就可以把他的一切按照你想定性的方向定性了。
人们在讨论善恶的时候,总忽视自己在给旁人定性善恶的时候,自己其实已经站在了不认可这种善恶的人群的对立面了。
在对立面看来,这种定性本身就不太善意。
其实呢,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恶,本身就会马上有恶报,因为法律不允许他作祟。
而好多人自定义的,自认为其该遭天谴天不谴的恶,更多时候是对方动了自己蛋糕,或意见相左而已。
面对这种,少接触,少交流,能跑就跑远点,就是对他惩罚啦。
他一肚子坏水,叫他没机会使坏,把自己泡烂泡流脓,这还不够力道?
如果只是跟对方尿不到一壶,自己又弄不过人家,就盼着老天爷下凡给他一梭子的话,这跟二年级小孩打架没打过同学,天天烧香盼着自己六年级的哥哥赶紧来,然后拉着他去揍同学一顿,是类似的幼稚。
经年之后,我居然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原来它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告诫人们善良的人虽然可能会被人欺负,但是善有善报,最终他会有好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