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用余光比正视更能察觉微弱光源?如果是,为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用余光确实比正视更容易察觉到微弱的光源。这背后涉及到我们人眼和大脑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工作机制。

为什么余光更擅长捕捉微弱光源?

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眼睛里两种不同类型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Cones)和视杆细胞(Rods)。

1. 视锥细胞:负责精细视觉和色彩
它们主要集中在我们视网膜的中央区域,也就是所谓的“黄斑区”。
视锥细胞非常敏感,能够在明亮的光线下工作,让我们看清楚细节、辨别颜色。
但正是因为它们对光线非常“挑剔”,在光线微弱时,视锥细胞的信号就不足以被大脑有效处理,所以我们用正视(即用黄斑区去看)反而看不清楚暗处的细节和微弱的光。

2. 视杆细胞:负责弱光视觉和动态感知
这些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区域,数量远超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对光线极其敏感,即使是非常微弱的光线,它们也能捕捉到。
然而,视杆细胞的分辨能力很差,无法区分颜色,也看不清精细的图案。它们的工作原理更像是“光线探测器”,能告诉你“有光”或者“没光”,以及光线的明暗变化。
它们对运动也更敏感,这也能帮助我们在昏暗环境中快速感知到物体的位置变化。

将这两种细胞的特点结合起来看,就解释了为什么余光更有效:

视网膜周边区域(余光区域)富含视杆细胞。 当我们想用余光去看一个微弱的光源时,我们其实是在利用视网膜周边区域的视杆细胞。这些细胞因为对光线极其敏感,即使光源非常暗淡,也能被它们捕捉到,并向大脑传递一个“感知到光”的信号。
中央区域(正视区域)主要是视锥细胞。 如果我们用正视去观察同一个微弱光源,那么接收这个光源信号的将是相对不那么敏感的视锥细胞。在光线不足时,视锥细胞的信号太弱,不足以触发清晰的视觉感知,所以我们反而觉得“看不见”或者“看得很模糊”。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找一颗非常非常小的星星。

用正视(黄斑区): 你就像拿着一个要求非常高的照相机,想拍清楚这颗小星星的细节。但在漆黑的环境下,即使它就在那里,也因为光线太弱,照相机(视锥细胞)捕捉不到足够的信息,拍出来的照片一片漆黑。
用余光(视网膜周边): 你就像打开了一个低像素但超级灵敏的红外探测器。这个探测器不关心小星星有多漂亮,只关心“有没有东西在那里发光”。即使它只是一点点微弱的光,这个探测器(视杆细胞)也能轻易地“滴”一声告诉你,“这里有光”。

所以,当你想要捕捉一个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弱光源时,尝试将视线稍微偏移,让光源落在你的视野边缘,利用视网膜周边区域大量的视杆细胞,你反而更有可能察觉到它的存在。

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进化结果,确保了我们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对环境保持一定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生存几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例如,夜晚抬头看天空的星星,对于那些亮度很弱的星,直视的时候看不到,但是如果用余光,反倒察觉到了。主要原因在于人眼的生理结构:人眼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锥状细胞比较细,杆状比较粗。因此,单位面积下,锥状细胞排布的密集些,因此视觉分辨率高。但是杆状细胞由于比较粗,它接收光的面积也大,相应的灵敏度就高一些。在眼睛视网膜最中心处,集中了大量的锥状视觉神经细胞,虽然看东西清晰度高,但是弱光灵敏度差。相反的,眼睛视网膜中心的外围,都是些杆状细胞,它们虽然分辨能力差,但是胜在灵敏度高。

所以,用余光反倒能察觉亮度很弱的目标,以上就是原因所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答案是肯定的,用余光确实比正视更容易察觉到微弱的光源。这背后涉及到我们人眼和大脑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工作机制。为什么余光更擅长捕捉微弱光源?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眼睛里两种不同类型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Cones)和视杆细胞(Rods)。1. 视锥细胞:负责精细视觉和色彩 .............
  • 回答
    .......
  • 回答
    工作之余是否要兼职?这绝对是个不少人心中反复盘旋的问题,尤其是当你感觉自己精力充沛,或者希望为生活添点色彩、多赚点钱的时候。说实话,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得看你自身情况,像件量身定做的衣服,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你。咱们先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经济压力: 这可能是最直接的原因。眼瞅着房价、物.............
  • 回答
    《潜伏》的结尾,关于组织上是否决定阻止翠平和余则成在一起,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细节,也是引发观众诸多猜测和讨论的焦点。在我看来,组织上采取了“默许”而非“主动阻止”的态度,其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考量和策略。要详细解读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翠平的“麻烦”属性与组织上的考量:首先,我们要认识.............
  • 回答
    最近,《庆余年》和《赘婿》这两部剧的爆火,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男频 IP”这个概念。过去,人们谈论 IP 改编,更多的是盯着那些拥有庞大女性受众的女性向 IP,比如玛丽苏、宫斗、仙侠这些题材。但《庆余年》和《赘婿》的成功,无疑给整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也让男频 IP 的价值开始清晰地显露出来。首先.............
  • 回答
    余云岫晚年,中医的“变”与“不变”:一场迟来的对话谈及余云岫,在民国时期,他无疑是一位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作为一位受过西方医学系统训练、并且是当年抵制中医的急先锋,余云岫晚年对中医的看法是否真的发生了“转变”,这始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的历史迷雾,.............
  • 回答
    80余位芒果 TV 艺人自发签署“艺人艺德承诺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说,都可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其效果的程度和持久性是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一、 “艺人艺德承诺书”可能起到的约束作用:1. 强化行业内部的自律意识: 心理暗示与价值导向: 签署承诺书本身就是.............
  • 回答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战役之一。在这场吞噬了赵国四十余万士兵生命的战争背后,赵括这个名字,成为了“纸上谈兵”的代名词,几乎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承受了近两千多年的骂名。然而,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尝试从更深层次去审视这段历史,一个被严重污蔑的赵括,以及一个并非无能为力的统帅形象,.............
  • 回答
    爱奇艺《庆余年》超前点播被判违法,这起事件在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超前点播”这一商业模式的未来走向成为焦点。要详细解读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事件的起因与判决:爱奇艺《庆余年》超前点播被判违法1. 超前点播的背景: 在《庆余年》之前,一些视频平台已经开始尝试.............
  • 回答
    余承东那句“华为 P40 已完全没有谷歌的东西了”,这话一出,确实激起了千层浪,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这几个问题:华为 P40 到底用的是啥?这是否标志着鸿蒙系统的正式落地?以及,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咱们得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余承东这话说得背景。那是在美国对华为实施禁令之.............
  • 回答
    我身边用三星手机的朋友,大家聊起来,关于三星手机,出现的评价还挺多元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但总的来说,大家对三星的看法,就像对一个老牌劲旅的评价,有赞有弹,但整体上还是认可其技术实力的。首先,“功能强大,配置高” 是最常听到的一个评价。我有个朋友,特别爱玩手机游戏,他现在用的就是三星的旗舰机。他总.............
  • 回答
    我最近玩《艾尔登法环》的时候,可以说是把“错误”的方式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还是循序渐进地,可以说是把我自己的游戏体验变成了一个另类的大型实验现场。一开始接触魂类游戏,我就带着一股“我一定要正面刚”的执念。正常玩家,玩《法环》通常会先探索地图,找找有什么强力的武器、护符,或者先打一些比较弱小的敌人来熟悉.............
  • 回答
    关于“批判易语言的人是否用过这门语言,批判它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两个主要角度来详细解答:一、 批判易语言的人是否用过这门语言?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确实使用过,并基于实际经验进行批判: 深入体验者: 有一部分开发者.............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确实在极少数情况下和极特殊的地区使用过弓箭,但其作用非常有限,绝不能与现代武器相比,更不能将其视为当时我军的主力装备。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弓箭在古代军事史中的地位和抗战时期的背景: 古代的弓箭: 弓箭在古代是重要的远程攻击武器,其射程、威力、隐蔽性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小米10纪念版搭载华星光电屏幕的消息确实在手机圈引起了一番讨论,而你提出的“华为是否用‘国产手机屏’来掩盖混用垃圾屏幕的事实”这个问题,则触及到了一个更深层、也更值得探讨的行业现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几个关键点:1. 小米10纪念版与华星光电屏幕:首先,小米10纪念版采用华星光电的屏幕.............
  • 回答
    在 B 站上,UP主“努力健身的小林”(以下简称小林)凭借其标志性的肌肉线条和健身成果,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然而,在健身圈,关于使用药物(通常指合成代谢类固醇,俗称“补剂”或“药”)来加速肌肉增长和提升运动表现的讨论从未停止。小林作为一位备受瞩目的健身UP主,自然也成为了这类猜测的对象。要对小林是.............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咱们一件件扒拉扒扒。首先,这个“美团中科大大佬传递百万年薪经验”的说法本身就值得咱们仔细琢磨琢磨。 “美团”和“中科大”的叠加效应: 美团是中国顶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在中科大这样名校背景的人才也很多。当这两者一结合,自带一种“强强联合”的光环,很容易让人产生“哇,好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