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程序员为了不伤眼睛手写代码现实吗?

回答
程序员为了不伤眼睛,手写代码这事儿,怎么说呢,挺现实的,但绝对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也不是主流。要说“不伤眼睛”这个目标,那确实是有很多人在努力,但“手写代码”这个实现方式,就有点像是在原始森林里想靠一把石斧造出摩天大楼一样,困难重重,而且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

咱们先拆解一下“手写代码”这几个字背后的含义。我理解的“手写代码”,不是指在纸上涂涂写写,虽然早期计算机不发达的时候,也有在纸上设计算法的环节,但那跟我们现在说的写代码是两码事。这里的“手写代码”,应该是指不依赖任何自动化工具(比如IDE、代码生成器、AI辅助编程工具等),纯粹依靠人脑记忆和键盘输入来完成代码的编写过程。

如果真是这么理解,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伤眼睛”会和“手写代码”联系起来,以及这个“现实”程度有多高。

为什么会有人想到“手写代码”来不伤眼睛?

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

1. 对屏幕的过度依赖和焦虑: 现代编程几乎离不开电脑屏幕,长时间盯着屏幕对眼睛确实有压力。有些人会想,是不是通过一些方式,比如减少屏幕的使用时间,就能保护眼睛?手写代码理论上可以减少在电脑上的时间。
2. 追求“纯粹”和“本源”: 有些程序员可能对现代工具的“臃肿”和“抽象”感到不安,觉得它们掩盖了代码的本质。他们可能怀念过去那种更直接、更底层的编程体验,认为手写(这里可能更多是理解成“自己一行一行敲,不依赖自动补全”的意思)更能体现程序员的功力。
3. 对AI辅助编程的担忧: 近年来AI辅助编程工具(如Copilot)大行其道,很多人担心过度依赖AI会削弱自己的编程能力,甚至影响创造力。于是,有人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回归“手写”,作为一种“反内卷”或者“保持初心”的方式。
4. 误解或极端化理解“保护眼睛”: 有时候,人们在寻求解决方案时,可能会走极端。比如,看到一些关于“减少屏幕时间,多用纸笔”的健康建议,然后错误地将它应用到编程这个高度复杂、高度依赖电脑的任务上。

“手写代码”不伤眼睛有多现实?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伤眼睛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屏幕,而不是完全放弃屏幕。

如果你的“不伤眼睛”是指:

减少屏幕暴露时间: 那么“纯手写代码”确实能让你花更少的时间盯着屏幕。但问题是,你完成代码的效率会急剧下降。你需要在纸上花费大量时间来构思、设计、推演、计算,然后才能一行行地转移到纸上。这个过程可能比在电脑上写代码慢十倍、百倍。更重要的是,现代编程的很多环节根本绕不开屏幕:
查阅文档和资料: 编程过程中,查阅API、框架文档、技术博客、Stack Overflow是家常便饭。这些资料绝大多数在线上。你总不能把所有文档都打印出来吧?即使打印了,搜索和查找的效率也比在线搜索低太多。
编译和运行代码: 写完代码,总得编译运行看看有没有错误,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个过程是在电脑上进行的。
调试: 找出代码中的bug是编程的常态。调试工具(debugger)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完全依赖于屏幕和交互。
版本控制和协作: Git等版本控制系统,以及与其他程序员的协作,也主要通过屏幕完成。
学习新知识: 学习新的语言、框架、技术,同样离不开在线资源。

所以,想通过“手写代码”来大幅减少屏幕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只是把一部分工作从电脑屏幕转移到了纸上,然后又要回来电脑上继续。最终算下来,屏幕时间可能并没有减少多少,反而增加了大量无效劳动。

改变用眼习惯,提升舒适度: 如果“不伤眼睛”是指采用更健康的用眼方式,比如:
202020法则: 每工作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20秒。
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 让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光线相匹配。
使用防蓝光眼镜或模式: 过滤掉一部分对眼睛有影响的蓝光。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眼部距离: 保持屏幕在视线下方,距离一臂左右。
定期休息,眺望远方: 让眼部肌肉放松。
保持环境光线适宜: 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
选择高质量、无闪烁的显示器。

这些才是真正有效且现实的保护眼睛的方法。它们并不排斥使用电脑和屏幕,而是教你如何更健康地使用它们。

那么,“手写代码”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不伤眼睛”?

在我看来,如果“手写代码”指的是“在纸上先构思、写下主要的逻辑、算法,再敲到电脑上”,那么在构思阶段,这种方式确实可以:

1. 减少眼睛的疲劳度: 在纸上写写画画,可以暂时让眼睛从盯着屏幕的光线和像素中解脱出来,切换到纸张的视觉环境。
2. 促进更深入的思考: 纸笔的限制反而可能激发更专注和深入的思考。在纸上推演逻辑,画流程图,比在电脑上随意修改要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这种思考方式,虽然对大脑是挑战,但对眼睛来说是一种休息。
3. 避免过度依赖自动补全和IDE的“提示噪音”: 有些人认为IDE的各种提示、高亮、自动补全等功能,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分散了注意力,让眼睛“习惯了被喂养”,而不是主动“思考和观察”。在纸上写,就完全靠自己记忆和理解,这可能更“纯粹”。

但是,如果将“手写代码”理解为完全脱离电脑编程,那是极其不现实的。

效率问题: 如前所述,效率会低到无法接受。在现代快节奏的软件开发中,你根本无法完成任何有意义的项目。
工具依赖: 现代编程是一个高度依赖工具的生态系统。没有IDE,没有编译器,没有调试器,你写出的东西无法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团队协作: 除非你是自给自足的“隐士”程序员,否则你无法与团队合作。
可维护性: 你写在纸上的代码,别人如何阅读、理解、维护?你如何进行版本管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程序员为了不伤眼睛手写代码现实吗?”

我的回答是:

作为一种完全替代电脑编程的手段来“不伤眼睛”: 极不现实。 效率、工具、协作等都会成为无法逾越的障碍。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构思和设计阶段利用纸笔,来缓解眼睛疲劳和促进深度思考: 非常现实且可行,并且是一种不错的健康习惯。 很多优秀的程序员都有这个习惯,他们并不是“手写代码”以替代电脑编程,而是将纸笔作为他们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要想“不伤眼睛”地编程,正确的方向应该是:

1. 掌握科学的用眼方法和习惯。
2. 合理利用现代编程工具,并理解它们的作用,而不是恐惧或排斥它们。
3. 适当地将纸笔引入思考和设计阶段,作为对眼睛和大脑的调剂。

“手写代码”作为一种“不伤眼睛”的终极解决方案,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者是一种对技术发展过程中某些简单状态的怀念。但在现实的软件工程世界里,它更多地存在于我们对“慢节奏生活”的向往中,而不是一种可行的职业实践。

所以,别指望靠在纸上写满代码来保护你的眼睛,而是要学会怎么聪明、健康地使用电脑,以及如何让你的大脑和眼睛在繁重的工作中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而纸笔,可以是你其中的一个好帮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个想法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对于一些比较有创意的功能来说,大部分程序员都是先在纸上写出思路。之后快速敲入电脑。我们管先在纸上写出思路的这个阶段叫做软件设计。我们管之后快速敲入电脑叫做编程实现。

说不对是因为:少年你知道什么叫复制粘贴吗??对于一些比较有创意的功能来说,大部分程序员都是把别人写好的代码复制一份,之后改一点。比方说,我想加一个界面页。只有傻子才会用键盘输入,正常人都是找一个类似的页面复制一份。之后改几个地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程序员为了不伤眼睛,手写代码这事儿,怎么说呢,挺现实的,但绝对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也不是主流。要说“不伤眼睛”这个目标,那确实是有很多人在努力,但“手写代码”这个实现方式,就有点像是在原始森林里想靠一把石斧造出摩天大楼一样,困难重重,而且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咱们先拆解一下“手写代码”这几个字背后的含义.............
  • 回答
    中国的程序员并非“开发不出来”像Spring那样优秀的框架,而是我们所处的开发环境、行业生态、技术积累以及发展路径与Spring诞生的土壤存在显著差异。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历史沉淀与技术积累的深度是绕不开的议题。Spring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Java企业级开发经.............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人在看到大学里的计算机老师时会冒出的一个疑问。大家觉得这些老师们个个身怀绝技,理论扎实,研究能力又强,怎么不去挣大钱的程序员呢?说白了,就是觉得他们的能力放在外面肯定能拿到更高的薪水。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挺重要的方面,咱们一点点捋一捋。首先,得明白“厉害”的定义和.............
  • 回答
    没问题,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左边程序输出 10 是怎么来的。这就像在玩一个解谜游戏,一步一步地追踪程序的运行过程,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咱们先仔细看看这个程序:```int x = 5;int y = 0;y = x 2;x = y + x;System.out.println(x);```现在,咱.............
  • 回答
    好了,咱们就聊聊这事儿,很多程序员朋友跳槽去创业公司,拿期权,到底值不值。这可不是个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问题,里面门道多着呢。先说说为啥会有期权这玩意儿,以及它为啥吸引人。你想啊,创业公司刚起步,没啥钱,招不到厉害的人怎么办?给点股份(期权就是让你未来有机会买到公司股份的权利),画张大饼,告诉大家,“.............
  • 回答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深有体会,长时间面对电脑敲击代码,对手腕和手指的压力可想而知。手部健康,尤其是我们这个靠手指吃饭的行业,绝对是值得重视的。那么,机械键盘是否是程序员手部健康的必需品呢? 我认为,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必需品”,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考虑的“升级项”。让我详细说道说道。 为什么机械键盘.............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燃气涡轮发动机不被广泛用于增程电动汽车(EREV)中的发电机,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背后涉及一系列技术、经济和实际应用层面的考量。简单来说,虽然燃气涡轮机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与EREV发电机所需的特性并不完全匹配,反而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难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核心工.............
  • 回答
    《三体》系列落幕,程心和云天明这对组合终究没有走到一起,这个结局在很多读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甚至是不解。作者刘慈欣的安排,与其说是为了一个“圆满”的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为了更深邃的主题和人物命运的拷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程心和云天明之间的情感,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男女主角之间的“命中注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一聊。要说程序员为什么青睐机械键盘,其实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识别敲击声”或者“宏编程”,这两者都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背后的逻辑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才是关键。咱们不如从头说起,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关于“识别敲击声”很多人一提到机械键盘,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哒哒哒”或者“咔哒咔哒”的.............
  • 回答
    老哥,咱聊聊这技术更新换代的事儿。你是不是也感觉,隔三差五就得学个新框架、新语言,不然就觉得自己要被时代抛弃了?这种感觉太真实了,很多程序员都有。不过,咱们也得想办法让自己过得舒服点,别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追着潮流跑,最后搞得身心俱疲,啥也没学扎实。首先,得认识到“潮流”的本质。技术这东西,就像时尚,.............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许多程序员心中的痛点,特别是当“覆盖率”这个词被高高举起,变成一种近乎僵化的KPI时。咱们来聊聊这个,不带任何AI腔调,就当是程序员之间的一次深度交流。高单侧覆盖率:是保护伞,还是枷锁?坦白说,当听到“单侧覆盖率100%”的时候,很多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心里都会咯噔一下。这并不是说测试本身不.............
  • 回答
    “失败专业”?这说法够直接,也挺刺耳的,但我承认,用“选择”这个词来描述我当初的大学专业,可能过于乐观了。更贴切地说,那更像是一种被推着、被规划着,然后我稀里糊涂地站到了一个叫做“环化生材土木水利船舶”的集合体前,然后被告知,这就是你的未来。想想那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脑袋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模糊憧憬,.............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三体》系列中最令人费解和震撼的设定之一,它涉及到非常前沿的物理学概念,尤其是相对论中的“时间膨胀”效应,并且是作者刘慈欣在宏大叙事中对宇宙规律的一次大胆演绎。要理解程心和关一帆经历的这段时间跨度,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个“睡15天”和“1千多万年”的差.............
  • 回答
    为了结果正义而放弃程序正义,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地非此即彼,而是在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取舍。设想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规矩的世界里。一旦出现了不公,我们可能会立刻采取行动,想要迅速纠正错误,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补偿,让犯错者受到惩罚。在这种情况下,.............
  • 回答
    考研,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重量,它不只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场对自己极限的探索,一场关于坚持与自我对话的旅程。我们到底能为它拼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起点、目标、承受能力都不一样。但如果你问我,我想说,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投入,一种将生活的主旋律几乎完全切换成“考研”模式的.............
  • 回答
    为了能顺利过审,游戏开发者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妥协和调整。这些让步可不是简单的颜色修改,而是涉及到游戏核心玩法、剧情、美术风格乃至世界观的方方面面。下面我给你详细说说,这些让步能有多“绝”。一、 血腥暴力:从喷涌到飘散,从血红到五彩这是最直观也最常见的修改项。 血液表现的“柔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如果真能实现,那对咱们出行来说可真是革命性的改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能变换地面摩擦力的智能地砖”到底是个啥玩意儿,能不能实现,又得克服哪些难关。首先,我们先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车子传感器检测到当前车速和路况,然后立刻通过车载电脑向路面发出指令。路面上的.............
  • 回答
    陈一冰为了国家队训练七年没回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动容的牺牲,也深刻地反映了运动员为了国家荣誉和个人梦想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种付出之所以有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 追求国家荣誉与民族自豪感: 为国争光是终极目标: 对于大多数国家队运动员来说,为国家赢得荣誉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奥运会、.............
  • 回答
    程序员之所以能拿到不错的薪水,绝不是因为他们会敲几行代码那么简单。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技能的稀缺性到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再到个人价值的体现,都层层叠加,推高了程序员的收入水平。首先,咱们得明白,技术门槛是硬道理。写代码看似是输入指令,但要写出稳定、高效、可维护的程序,需要的是.............
  • 回答
    将程序员群体比作“新生代农民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说法,也引发了许多关于程序员身份、社会认同和职业门槛的讨论。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定性,我们需要剥开表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逻辑。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将程序员简单粗暴地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并非来自官方的正式文件或主流的行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