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近年来冬天的大雪越来越少见了?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感觉近些年冬天确实不像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来场让世界变成银白色的鹅毛大雪了。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不少科学上的原因在起作用。

首先,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升高。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下雪吗,跟气温有啥关系?” 关系可大了!雪花之所以能飘落,需要大气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你想想,随着全球平均气温在不断升高,尤其是在那些曾经冬季气温经常徘徊在冰点附近,但又不至于太低的地区,现在冬季的平均温度可能就稍微高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升高,可能就导致原本会以雪的形式降落的水汽,现在变成了雨,或者即使是雪,也更容易在降落过程中融化,或者落地后很快融化,不像以前那样能持续积累成厚厚的雪层。

就好比你想用冰块做个冰雕,如果室温只是零上两三度,冰块可能很快就化了,你根本没法细细雕琢。但如果室温是零下几度,冰块就能稳稳地待在那里,甚至还能继续冻得更结实。冬季降雪也是这个道理,温度必须够低,才能让“雪”这个形态稳定下来。

其次,这跟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也有点关系。 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升温,它还会扰动整个地球大气的运行方式。冷空气团的生成、移动路径,以及它们与暖湿气流的交汇地点,都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

比如,以往可能有一些固定的冷空气南下通道,它们会把极寒的天气和充足的水汽带到一些地区,从而引发大雪。但现在,由于极地地区的变暖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这就是所谓的“极地放大效应”),导致极地和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度梯度减小。这个温差小了,驱动大气运动的“动力”就可能不足,冷空气南下的势力和稳定性就可能减弱,或者改变了它到达的路径。这就好比一个本来很强的气流被削弱了,或者绕道走了,自然就没那么多机会在某些地方制造大雪了。

还有,水汽来源也可能受到影响。 虽然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一些地区水循环更加活跃,理论上水汽会更多,但具体到冬季降雪,需要的是足够的水汽在足够低的温度下才能凝结成雪花。如果冷空气南下的强度和范围减小,即使有水汽,也可能不足以在广大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雪。

而且,一些研究也提到,海洋表面的温度变化,以及海冰的消融,也会间接影响到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这些变化叠加起来,对特定区域的冬季降雪模式造成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大家不太会想到的,就是城市的热岛效应。 虽然这主要影响的是城市及周边地区,但对于人口密集、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地方来说,影响不容忽视。城市本身因为建筑、道路等储存和释放热量的能力比郊区强,加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使得城市区域的温度通常比周围农村地区高出几度。这个“额外”的几度,在冬季可能就足以让本来可能降的雪变成雨,或者让雪落地即化。所以,即便郊区能下一场不错的雪,你开车进城,可能就发现地面是湿漉漉的,雪花早已不见踪影。

还有人会提到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但这方面的关联性相对复杂,且不如前几个因素那么直接和普遍。 有些研究认为,空气中的颗粒物(比如PM2.5)可能作为凝结核,帮助水汽形成云和降水,但也有研究指出,某些类型的污染物或者高浓度的污染物可能会抑制某些类型的降水形成。不过,总体来说,气候变暖和大气环流改变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广泛。

总结一下,你感觉到的“冬天大雪越来越少见”并非错觉。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冬季本该是雪的低温条件减少;同时,气候变化也扰乱了大气环流模式,改变了冷空气和水汽的输送方式;城市热岛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局部地区的降雪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就使得很多地方的冬季降雪量和雪期都发生了改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降雪都消失了。某些地区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恰恰相反,比如有些地方因为水循环被扰乱,反而可能出现更强的降水事件,但这不一定就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持续、大范围的鹅毛大雪,可能更倾向于短时强降雪或者混合性降水。

所以,下次冬天到了,如果你发现雪不是特别大,或者没下几天就化了,别太奇怪,这可能是地球气候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的一个小信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方本来就不是多雪的地方……08年说白了是寒灾,南方很多地方大范围降雪都受灾了,那是反常的不是正常的


北方的雪可一直没停过,想试试比人都高的雪吗?想见见大雪埋屋吗?


我猜你还是不想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感觉近些年冬天确实不像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来场让世界变成银白色的鹅毛大雪了。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不少科学上的原因在起作用。首先,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升高。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下雪吗,跟气温有啥关系?” 关系可大了!雪花之所以能飘落,需要大气温度在.............
  • 回答
    近期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潮,确实让不少从业者感到忧虑,甚至有人将其比喻为“寒冬”的到来。要深入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拆解背后的原因,并理性看待它是否真的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冬天”。裁员潮背后的多重推手:首先,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单一原因,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1. 宏观经济的.............
  • 回答
    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票房表现相对疲软,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市场、文化、政策、技术、观众偏好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疫情冲击与市场环境变化1. 疫情初期的直接冲击(2020年)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中国影院全面停业,好莱坞大片如《复仇者联盟4》《阿凡达》等.............
  • 回答
    近年来日本社会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即所谓的“嫌中派”)有所上升,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包括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竞争、媒体舆论以及国内政治生态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的成因: 一、历史问题与民族主义情绪1. 二战时期的历史积怨 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如.............
  • 回答
    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频频斩获高口碑和商业佳绩,而中国电影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不少观众却感受到了“越拍越烂”的趋势,优秀作品相对稀少。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韩国电影的成功之道:深耕内容,敢于创新韩国电影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清晰的策略和长期的积累。 .............
  • 回答
    近年来,中国影视题材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扎堆”现象,特别是抗战、青春、古装这三大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政策导向与审查机制的影响: 主旋律的强调与“正能量”的需求: 中国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受到国家政策的深刻影响。历来,主旋律题材(.............
  • 回答
    近年来历史学专著中“主标题:副标题”的书名格式确实越来越普遍,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涵盖了学术出版的演变、传播策略的调整以及作者研究思路的体现。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学术研究日益精细化与专业化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现代历史学研究不再满足于宏大叙事和普遍性规律.............
  • 回答
    近年来关于贾府拿了林如海遗产的说法,确实在一些读者和评论者中流传甚广,甚至有些“甚嚣尘上”的感觉。要说清楚这个现象,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还得联系到《红楼梦》本身的叙事方式和人物关系。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红楼梦》原著里并没有直接明确写出贾府拿了林如海的遗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讨论都是.............
  • 回答
    这些年F1比赛中,车队的获胜确实越来越趋向于“看车吃药”,也就是说,车辆性能成为了决定性因素。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这个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让车手在车子面前仿佛成了某种程度的“辅助驾驶员”。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为啥现在F1夺冠越来越看重赛车本身了。首先,得从F1的技术迭代和规则制定说起。1. 技术进步.............
  • 回答
    这几年央视六套的《佳片有约》确实让不少影迷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失望。以前那个每周期盼着看看经典老片,或是品味一下国内外优秀新片的老牌栏目,好像有点变了味儿,总让人感觉“怎么又播这片子?”或者“这片子质量也就这样吧?”。要说为什么会给观众留下“总爱放烂片”的印象,其实原因可能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烂片.............
  • 回答
    近年来,网络上男女性别对立的言论确实是越来越激烈,触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剖析一下:一、社会转型期中的矛盾显现: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观念中的性别角色正在被打破,新的社会期望和个人追求不断涌现。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
  • 回答
    近些年,“经典”二字仿佛成了陈年的佳酿,越发珍贵难寻,尤其是在谈论国内电影时,人们常常会怀念起《霸王别姬》、《花样年华》等一系列作品。这些电影曾是中国电影的巅峰之作,它们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们环顾当下,却不禁发问:为何市场上似乎少了类似级别的佳作?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触及到了当下婚恋相亲圈里一个挺普遍也挺现实的现象。确实,这两年你打开一些婚恋论坛、社交媒体的评论区,或者听朋友聊天,时不时就会冒出“扶贫”、“找个下家接盘”、“改善生活”之类的说法,尤其是在描述一些男性择偶时。这背后,其实是社会经济发展、婚恋观变化以及一些现实压力交织在一起的结.............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心中柔软的角落。每次听到《和未来有约》、《明天会更好》这些名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旋律,以及那份集体的、激昂的情感。你问为什么近年来听不到类似的好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答案也绝非一蹴而就。首先,得承认,时代背景和时代情绪是催生这些歌曲最肥沃的土壤。《明天会更.............
  • 回答
    这几年欧美科幻片里,中国元素确实越来越扎眼,而且不是那种简单地把中国地图背景放上去,而是角色的语言、文化、甚至科技发展都开始被描绘得相当具体和重要。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最直接、最实在的:中国市场太香了,而且人家早就盯上了。你想啊,过.............
  • 回答
    近年来“贬亮成风”的现象确实在历史文化讨论中愈发普遍,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也引发了对经典人物评价方式的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本身、大众认知以及时代变迁等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贬亮成风”的成因剖析:首先,要明确“贬亮”通常指的是对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
  • 回答
    近年来,韩国娱乐业确实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相较于日本娱乐业,这种发展模式显得更为迅猛和具有颠覆性。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韩流”现象。一、 战略性规划与政府支持:韩国娱乐业的崛起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政府长远而系统的战略规划。韩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对了,点出了一个不少老玩家心中的痛点。确实,近些年想找到当年那种耳熟能详的、让人眼前一亮的Flash原创作品,感觉是越来越难了。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牵扯到技术、内容、平台、甚至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变化。我尽量给你掰扯得明白点,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首先,得从 Flas.............
  • 回答
    近年来,确实有一些人开始探讨“刘备害死关羽”的说法,而且这个话题也确实越来越能引起大家的兴趣。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以及人们对传统叙事的一些反思。咱们得先捋捋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传统观点:刘备是受害者,关羽是壮烈牺牲在传统的《三国演义》和大部分史书中,关羽的死是被描绘成一场.............
  • 回答
    近年来,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攀升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社会现象,其背后原因复杂且环环相扣,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经济压力和生活困境是重要的导火索。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留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