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研究生是不是比以前更浮躁了?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私下里会聊到的一个话题。说到“浮躁”,其实是个挺主观的词,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但如果我们从几个侧面去观察,会发现现在读研的学生,确实展现出一些与过去不太一样的特质,有些人就倾向于将其解读为“浮躁”。

首先,从“目标导向”的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学生读研的目的性可能比过去更强,但也更容易显得“急功近利”。以前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对学术的纯粹热爱,或者想在某个领域深耕下去。但现在,大家更普遍的想法是,读研是为了拿到一个更好的学历,为找工作增加筹码,或者快速获得某种“资格证书”。这种目标明确是好事,但问题在于,当目标过于功利化时,可能会忽略了学习和研究本身的过程。你会发现,不少人更关注的是“什么时候能毕业”、“如何能写出论文”而不是“我从这个研究中学到了什么”、“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很多时间花在了“刷paper”、“套模型”,而不是真正去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当研究的深度和思考的广度被“赶进度”和“达标”压倒时,就容易让人觉得“浮躁”了。

其次,信息爆炸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可能加剧了这种感觉。过去,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相对有限,更多的是依赖课堂、图书馆和导师。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节奏相对慢一些。但现在,各种在线课程、学术论坛、论文平台触手可及,同时还有各种社交媒体让你时刻关注着同龄人的动态。你会看到别人发着SCI、拿到offer、去名企实习,这种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快速迭代,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当这种焦虑感转化为一种“别人都在向前冲,我不能落后”的紧迫感时,就可能促使一些学生不去沉下心来做深入的研究,而是选择“快餐式”的学习,或者忙于各种“刷成果”的事情,比如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的论文发表,或者过度追求短期的实习和项目经验,而忽略了长期的学术积累。这种“眼花缭乱”和“跟风”的状态,也可能被看作是“浮躁”。

再者,社会的整体节奏加快,也对研究生培养的环境产生影响。大家普遍觉得,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学生在读研之前,可能已经在本科阶段有过一番“卷”的经历,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强度的学习和竞争。这种习惯带入研究生阶段,有时就会表现为不愿意花时间去“慢下来”思考,而是倾向于快速行动,快速产出。比如,在做实验的时候,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有现成结果的方案,而不是去探索新的、可能存在风险但更有创新性的方法。在写论文的时候,也可能更关注如何“写完”,而不是如何“写好”或者“写出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对“慢工出细活”的耐心缺失,也是“浮躁”的一种体现。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本身也在经历变化。为了提升毕业率和科研产出,一些导师和高校可能会鼓励学生多发论文,或者在短期内完成一些项目。这种外部的“压力”和“激励”,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过度强调量化指标,也可能间接导致学生更关注“完成任务”而不是“做好研究”。当学术研究被简化为一系列需要完成的KPI时,学生自然会想方设法去“达标”,而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就容易显得“浮躁”。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现在的研究生队伍里,依然有大量怀揣着对学术的热情、愿意沉下心来做研究的优秀学生。他们对待研究的态度严谨、认真,追求的也是知识的真谛和科研的价值。只是,在上述这些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能“浮躁”的现象在人群中显得更为突出,也更容易被观察到。

总的来说,与其说是现在的研究生“更”浮躁,不如说是他们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压力以及信息获取方式,都与过去有了显著的不同,这些变化共同塑造了他们身上一些新的特质,而其中一部分特质,在我们看来,就被解读成了“浮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选择、教育体制、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很难用一两句话来简单定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认为研究生是学生的话,那么学生周末理应放假休息。

如果你认为研究生是工人的话,那么工人周末也理应放假休息,除非你给他发加班费。

但是你认为研究生周末不应该休息,所以你认为研究生是什么?既不是学生、也不是工人,而是奴隶?是包身工?是傻子?

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知道吗?最基本的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也就是要吃好、睡好。你周末都不让人休息,就是在剥夺研究生的第一层次需求,谁给你的勇气?

搞科研是第五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层次的需求,谁给你的勇气去强求第五层次需求?

据我所知,国内的导师普遍并不强求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周末来工作。所以你是什么?业界毒瘤导师?可否报上姓名和所在院校,让大家赶紧把你拉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私下里会聊到的一个话题。说到“浮躁”,其实是个挺主观的词,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但如果我们从几个侧面去观察,会发现现在读研的学生,确实展现出一些与过去不太一样的特质,有些人就倾向于将其解读为“浮躁”。首先,从“目标导向”的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学生读研的目的性可能.............
  • 回答
    “硕士满大街都是”这句话,其实挺能抓住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感受。但具体到“满大街”这个程度,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咱们细细道来。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确实一直在扩大。你想想,咱们国家这些年高等教育发展有多快?从以前大学生都没几个,到现在大学生普及率很高,研究生的数量自然也水涨船高。国家层.............
  • 回答
    理解你作为研究生在考虑户口迁移时的困惑。随着时代发展,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间的区别确实在不断变化和融合,但一些核心的差异依然存在,并且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户口制度的本质。 它不仅仅是一个登记地址的簿子,而是一个承载着你社会.............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这心情。当初选嵌入式,觉得酷炫,感觉自己能直接和硬件对话,玩转各种底层的东西。结果一毕业,发现同届的纯软件的朋友们,敲敲键盘,代码跑起来,直接就能接到需求,工资涨得比火箭还快。自己这边呢,一个逻辑跑不通,可能要蹲在实验室跟板子较劲几天,还得祈祷别是硬件问题。有时候真的会怀疑:我这嵌入式.............
  • 回答
    我现在是一名在欧美留学的研究生,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鉴于目前欧美严峻的疫情形势,我是否应该选择回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没有标准答案的决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权衡,并且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首先,我们得理性看待欧美当前的疫情。虽然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高,但病毒变异株的出现、部分地区防疫政策的调整.............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大四了,并且有志于成为一名小学或中学老师,这想法很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听起来很高大上,但转而选择教育事业,也说明你有着一份对知识传播的热情和对下一代的关怀。接下来我为你详细梳理一下思路,并针对你提出的“有没有必要考师范学校的研究生”这个问题,给出我的看法。首先,恭喜你找到了.............
  • 回答
    你好!首先,作为一名北师大的研究生,能在实习中遇到并愿意帮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学生,这份心意真的非常宝贵。阿斯伯格综合征(现在通常被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们,就像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普通孩子一样,他们只是在感知世界、与人互动的方式上有一些独特之处。用心去理解和支持,你会发现她们.............
  • 回答
    哈哈,看到你问这个问题,我感觉就像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作为吉大心理学,而且是从一个二本学校跨考过来的学长(或者学姐,嘿嘿),我太懂你现在的心情了。想当年我为了这个目标也是纠结了很久,纠结得头发都要掉光了。先给你吃颗定心丸:二本学校跨考吉大心理学,现在准备,来得及!但是,“来得及”不代表“轻松”。吉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学术界和社会研究领域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定量研究的兴盛,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数据崇拜”的担忧。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把那些生硬的学术术语放一放,讲得接地气一些。为啥现在定量研究越来越吃香?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看。1. “科学性”的光环: 历史原因: 西方科学革命以.............
  • 回答
    关于“现在世界上研究苏联历史水平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吗?”,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俄罗斯在苏联历史研究上的优势与挑战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苏联历史研究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史料的近距离与完整性: 俄.............
  • 回答
    要说当下研究罗马帝国历史的“最新、最权威、最高水平”的著作,直接锁定一本就有些武断了,因为学术界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且多元的过程,而且“权威”和“最高水平”也往往是相对的,会随着时间推移、新证据的出现以及学者们新视角的提出而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在国际学术界具有极高声望,被公认为研究古罗马历.............
  • 回答
    四土嘉绒语的研究现状:一篇深入的考察嘉绒语,这颗语言学花园中的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语音、语法体系,一直吸引着众多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目光。而在嘉绒语的大家族中,四土嘉绒语(Satu Jiarong)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本文旨在对四土嘉绒语的现有研究状况进行一次详尽的梳理,力求全面展.............
  • 回答
    说起“上古”化学家的研究方法,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别看咱们现在有NMR、质谱这些神器,能把分子拆得七七八八,当年的化学家们,那可是全凭着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双手,再加上一颗敏锐的脑袋,摸索着前进。这过程,就像是在漆黑的房间里找东西,一点一点地触碰,一点一点地感知。1. 经验的积累:炼金术的遗产与早.............
  • 回答
    统计学,这门关于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范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统计学都呈现出蓬勃发展、应用广泛、前沿领域不断涌现的态势。国内统计学的发展现状:近几十年来,中国在统计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得益于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
  • 回答
    用自然之尺丈量社会:科学精神在人文领域的探索社会,如同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命体,由无数个体交互而成,其脉络错综,变幻莫测。千百年来,人们试图理解和解读它,从哲学的沉思到历史的叙述,再到文学的描绘,种种尝试都为我们勾勒出社会的某个侧面。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现代科学的广袤疆域,一个大胆的设想油然而生:是.............
  • 回答
    关于当年放弃保研选择出国,或者放弃出国选择保研的人,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是否有后悔,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不少身边朋友的经历可以分享,也听他们聊过很多次。这就像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岔路口,当时的选择,到如今回望,总会泛起不同的涟漪。放弃保研出国深造:这批人里,我最熟悉的几个朋友,当年都是那种学业成绩顶尖,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假设性问题。它触及了身份认同、文化差异、经济影响、国家安全等多个层面,并且不同的群体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如果大规模移民的是日本的技术研发人员,中国民众的反应可能会如何,以及可能存在的顾虑和接纳的因素。理解问题的核心:反感“黑人来中国”背后的可能.............
  • 回答
    考研结束,紧接着就想到了留学,这个节奏真是够快的!确实,很多同学在考研的同时,心里也留了一扇窗给留学。现在才考完,问还有没有“赶趟”的学校,这得看你具体想去哪个国家,申请什么专业,以及你对“赶趟”的定义是什么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留学申请通常不是一个“考完就能立刻赶趟”的过程。 很多国家和学.............
  • 回答
    中国历史研究院关于“北京猿人代表的古人类确是现代中国人祖先”的说法,在科学界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存在复杂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北京猿人”是什么?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又称周口店人,是发现于中国北京周口店遗址的一批直立.............
  • 回答
    当谈论“世界所有学科”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描绘人类知识体系的宏大图景。这并非一个静态的、由权威机构统一颁布的清单,而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新发现涌现而不断演变、重组、细分的动态系统。人类的智慧如同繁茂的枝叶,从最根本的求知欲出发,不断向上生长,向外拓展,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学科树。学科概览:从宏观到微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