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想吃牛排,饭店太贵又吃不过瘾,想去菜市场买一斤上脑,家里没有黄油平底锅,请问有没有极简家庭做法?

回答
孩子馋牛排了,饭店又贵又吃不过瘾,想去菜市场买一斤上脑自己在家做。家里没有黄油,也没有专门的平底锅,这可咋办?别急,我这就给你支个极简的家庭做法,保准让你轻松做出好吃的牛排,孩子吃得开心,你也不费劲!

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1. 挑选上脑: 去菜市场,找那种肉质纹理清晰、脂肪分布均匀的“上脑”部位。别怕和老板多说几句,问问哪个部位适合煎牛排。一斤的分量,大概够一家三口吃个过瘾了。让他们帮你切成厚度大约1.52厘米的牛排片,这样比较容易熟透,口感也更好。回家后,用厨房纸把牛排表面多余的水分吸干,这一点很重要,能帮助牛排煎出漂亮的焦褐色。

2. 牛排的“按摩”与“调味”:
腌制(非必需但推荐): 如果你有时间,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用一点点生抽(千万别多,否则会影响牛排本身的鲜味)、黑胡椒碎(现磨的最好,香气十足)和少许料酒(去腥)给牛排做个简单的“按摩”。用手轻轻涂抹均匀,然后放在一边静置。如果没有时间,煎之前直接撒盐和黑胡椒也完全没问题。
关键的盐和黑胡椒: 在煎牛排前,一定要在牛排的两面均匀地撒上足量的盐和黑胡椒。盐要够量,它能带出牛肉的鲜甜味,也能帮助牛排在煎的过程中形成焦脆的外壳。黑胡椒也是牛排的绝配,特别是刚磨出来的,香味特别浓郁。

极简煎牛排:没有黄油和平底锅,我们用这些!

家里没有黄油?没关系,咱们用 植物油!家里没有专门的平底锅?也别担心,咱们就用家里最常用的 炒锅 或者 不粘锅。关键在于火候和耐心。

1. “开火”与“热锅”:
先把你的炒锅或者不粘锅放在灶台上,开 中大火。
锅烧热了,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比如玉米油、菜籽油,不要用味道太重的花生油)。油量要比平时炒菜稍微多一点,但也不要太多,能铺满锅底薄薄一层就好。
等油温升到 六七成热,就是油面开始微微冒烟,但还没有剧烈翻滚的时候。用锅铲挑起一点点油,看到油能顺着锅铲迅速流下,就说明油温达到了。

2. “下锅”与“别乱动”:
小心地将腌制好的牛排(或者刚撒好盐和黑胡椒的牛排)放入热油锅中。听到“滋啦”一声,就对了!
重点来了: 刚下锅后, 不要急着翻动它! 让牛排的一面在那儿好好地煎着,充分接触锅底,形成漂亮的焦褐色外壳。你可以轻轻晃动一下锅,确保牛排不会粘锅。

3. “煎”出好口感:
第一面: 根据你想要的熟度,煎大概 23分钟。如果你喜欢三成熟,可能1分半到2分钟就够了。如果你喜欢五成熟,就煎2分半到3分钟。想要七成熟?那就再延长一点点时间。
翻面: 用锅铲小心地将牛排翻到另一面。同样, 不要立刻去碰它,让它继续煎23分钟,直到另一面也形成漂亮的焦褐色。
侧面也煎一下: 牛排的侧面也需要受热,可以用锅铲夹住牛排,把侧面也靠在锅边煎一下,让牛排的各个部分都能均匀受热。

4. “关火”与“静置”:
当牛排两面都煎好,并且你对熟度满意时,就可以关火了。
把煎好的牛排 立即盛出来,放在一个干净的盘子里。
千万不要在锅里继续放着! 即使关了火,锅的余温也会继续把牛排“焖”老。
让牛排在盘子里静置 35分钟。这个步骤叫做“醒肉”,非常重要!它能让牛排内部的肉汁重新分布均匀,吃起来才会更鲜嫩多汁,不会一刀下去血水直流。

简单升级(可选,但推荐):

蒜末爆香: 在煎牛排的最后阶段,你可以在锅里留一点底油,放入几瓣拍碎的蒜瓣(不用切末,拍一下就行),煸炒出香味,然后用这些带有蒜香的油来“刷”一下牛排的表面,增加风味。或者在煎完牛排取出后,利用锅里的余油和蒜末炒香,再淋到牛排上。
黑胡椒酱汁(可选): 如果想丰富一下口味,可以在牛排煎好静置的时候,利用锅里剩余的油,加入一点点水或者高汤,再加一点点黑胡椒酱或者烧烤酱,快速煮开浓缩一下,淋在牛排上。

享用时刻!

静置好的牛排,切开就是诱人的粉红色(根据你喜欢的熟度调整),外面是焦香的外壳,里面是鲜嫩多汁的牛肉。搭配孩子喜欢的土豆泥、蔬菜沙拉或者米饭,就是一顿完美的家庭牛排大餐了!

记住,做饭最重要的是开心和用心,即使没有专业的工具,用爱和耐心也能做出美味的食物。这个极简的做法,既能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又能让你体验到在家制作牛排的乐趣,还省了一大笔钱,一举多得!快去试试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理那几个冷嘲热讽。

他们煎的肯定不是牛排,是牛逼。



不过推荐别买上脑,试试牛仔骨,很多肉档都有。

既有薄排的厚度,又有油脂的香味,吃起来还有肉食的撕扯咀嚼感,价格也还算凑合。

甚至买块牛舌先卤后煎,那也吃个原香啊。




————

实在不行,也别管正不正宗,咱劳动人民开个洋荤吃它个牛排还矫矫情情干啥?吃香了就vans了。

很多人吃牛排的行为动机有点别扭,好像越是正宗,就越能使他在咔嚓那一瞬间,获得“我现在当了个洋人”的高傲感。

熊弟,有必要这样吗??



我明白人题主意思,可能家里啥西厨调料都没有,只有炒菜的家伙事儿,也不打算瞎置办。

所以睿智们就别写这冷嘲热讽回答,搞那些廉价优越感,就为了让看客们买你链接了,人家可能既没有这饮食习惯,也没有这消费意愿。



咱就按题主说的,去肉档买块普通的排酸上脑,越肥越好。

有条件再跟超市或者油盐档,买点糖度吓人的黑椒牛排酱,蜂蜜BBQ酱啥的,顺便带点嫩肉粉。实在不行这都没有也行,就拿擀面杖那头,捶牛肉就行了。

当然,千万也别想着能比米其林还好吃,那不科学,要这样人饭馆儿早关门儿了。不过绝对比n线城市和乡镇里的西餐馆,卖几十八一块那合成排、腌制排好吃还健康。

别不信,你看看某宝和1688上头,买这些肉的、件数大的,都是一些拿不着分销渠道的小餐厅。



————

回家泡一小时血水,期间换两三次,然后拿个东西挡下两边(比如菜刀),然后切1.5厘米厚大肉片,把水沾干了,有大筋的地方剪一下,要不煎的时候起卷。

虽然肉香味泡没了不少,但普通牛肉那腥味也没了,而且薄切好操作一点。

毕竟拿菜场上脑做厚切,神仙都难救。哪怕是进口的高质量chuckroll,做厚切的都少。



然后拿个盆,上盐,米酒,少许白糖,嫩肉粉,腌肉一小时。

最后找个炒菜铁锅甚至高压锅也行,爆火、热锅、热油,冒大烟了下肉,两面快速煎焦,拎出来搁锡纸盖下,静置三分钟就完了。

剩下的油炒点洋葱蒜头,盖在牛排上。



————

要是还有功夫,追求质感不嫌麻烦,那就上个全套的。

先蒸锅土豆,炒点洋葱,一边怼泥一边往里搁高脂奶、奶油啥的,再撸一把黑胡椒一把盐搅和匀了。

配菜弄点芦笋,油盐沸水抄一下,往牛排上一斜。

或者整个大拌菜,沙拉啥的。


之前买内些酱,挤出来加几滴水或米酒搅均,拿勺盛出一坨搁盘子上,勺底斜着一滑,弄个造型。

齐活!!




————

吃吧,老铁!

保证孩子爱吃!

不用听人整那么多心理情节,啥正不正宗,高不高级的,再正宗他吃一口,也变不成他朝思暮想的白人。家里给家人是做饭,不是做优越感,别搞混了。


我自己个儿做牛排还就炸蒜跟炸酱呢,

我土豆泥还卷生菜呢,

我碱水面包还抹猪油呢,

啥正宗不正宗啊??

你周游列国看一看,人家怎么吃的都有。




咱劳动人民之牛排,香的嘞!!



(不过吃完得让孩子多活动活动哈,那个酱热量贼高)




————

昨天答完这题,已是深夜。

馋坏了我了。

于是一睁眼,赶紧微信肉铺老板娘,给我留出5斤肉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2473680745545728

33一斤的牛腹,28一斤的窝骨筋。


咱劳动人民的炖牛肉,香的嘞!


(我这算潜在拉动消费了吧,本地牛肉协会啥的,快点,给我打钱!不然一会广告商就来找我插某宝XX安格斯牛排链接了)



扩充回答,以防飞出某些喷别人“不懂“的睿智:

user avatar

极简做法还是直接去买淘宝或者超市的成品牛排,最好是直接带黄油的那种。回来随便弄个锅煎就行。(一部分的商家,甚至连刀叉都附带了)

记得也顺便买一瓶黑椒汁,煎完了牛排把黑椒汁也煎热了淋上去。

你自己去市场买肉还要腌一天才能做,何必麻烦呢。

当然,有的人说那便宜的是什么拼接肉之类的。其实吧,孩子也就是要过个瘾,拼接肉只要没有质量问题,一样的吃啊。反正他真正怀念的未必就是那个牛排的味道。


我儿子后来是回过味儿了,发现其实他真正喜欢的不是牛排,只是黑椒酱,后来啊,用那黑椒酱做鸡块,做洋葱,做土豆,他都喜欢吃,根本就不需要牛排。。。

user avatar

别搞,完全不是一个味。

菜市场或者超市买的未标注某某国的牛肉,大概率不是给你做牛排用的,

煎出来大概是多年前康师傅牛肉面里面那个纳米牛肉粒放大百倍在嘴里嚼的味道。

小孩想吃牛排,

如果临近粤港,会有一类茶餐厅提供比较平价的扒类,菜单大概是主菜“某某扒”+“汤”+“饮品”,

扒可以选几种,起码西冷是有的,

汤有奶油蘑菇汤,例汤,罗宋汤,

饮品有港式奶茶,柠檬茶,阿华田之类的,

这类餐厅的出品一般还可以,味道也比较正宗,

他们有自己的肉品的渠道,其实算下来也不贵。

不够吃还可以加个干炒牛河,把肉夹给孩子,牛河里的牛肉也很嫩,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牛河里的牛肉够一个康师傅面厂用个三五年的。

大人吃点河粉,喝喝例汤,也美滋滋,

奶茶不耐受尽量别点,一晚上眼睛大睁的滋味不好受啊。

如果没有茶餐厅,又想吃牛排,又觉得太贵了,

其实可以试试黑椒牛柳,孜然牛肉等一系列改刀成肉条的菜式,

做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中餐的习惯,不用小葱,姜,不要酱油,

就靠胡椒,

或者有干燥的罗勒碎,买来撒一点就行了,其实就是制造一个味觉的疏离感,小孩子有时候需要这个,才会嚷嚷吃快餐,牛排,披萨等等非中餐的东西。

再给他把叉子,一样吃的美滋滋,算是一个小小仪式感。

做的时候多放洋葱,洋葱对小孩也是很好的蔬菜。

总之菜场买来的肉不能煎出那个牛排味,浪费肉品不说,也没必要死磕所谓牛排。

高赞已经讲了,香煎牛仔骨,炖牛肉都是很好的中式牛肉做法。

——

“临近粤港”,“他们有自己的牛肉渠道”这句话讲得其实挺明白了。

一些茶餐厅出品的我觉得对得起定价,前几年团购一个扒加饮品配面也就五十块钱上下,深圳有几家都挺好的。

牛肉有太多种做法都比牛排好吃了,齐市烤肉,潮汕牛肉锅,高赞说牛舌先卤后煎,一看就是最会吃的玩家。

人要学着活的不拧巴,比如想吃正宗的韭菜盒子只能依靠正宗的中国大地上长出来的正宗韭菜,懂的人自然懂。

拿过新西兰whv签证,在那零零碎碎呆了一年吧,我写这个答案就是因为在那边中午实在懒得做饭就去超市买块T骨或西冷条之类的牛肉,煎熟了淋上一块钱一包的黑椒酱,这样只需要洗一个锅和一个盘子,还便宜,又能省出来时间午睡和玩手机。本身这个过程毫无优越感可言,对我来说最享受的吃的就是周末开车二百公里,去中国人开的饭店吃正经川菜。后来回国也懒,也去超市买看起来类似的肉,但一煎发现不是一个口感,就知道国内肉有更适合的做法。

评论区麻烦别刷山姆了,你们想秀什么我都懂。

user avatar

不用那么复杂。买牛排,如果追求性价比,那就别看什么菲力西冷肉眼。

强力推荐板腱牛排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板腱,这货可是牛排,不是硬邦邦的“牛腱子肉”。

板腱是前腿肩胛骨附近的一块肉,因为这部分肌肉的活动比较适量,所以肉质不会干硬。相反的,只要烹饪得当,吃起来那是相当的鲜嫩多汁。所以网上有人也称板腱为“牡蛎肉”或者“嫩肩肉”。味道绝对不输给菲力西冷肉眼。

这货长这样。

哇咔咔,是不是很漂亮?

中间有一条半透明的细筋,脂肪均匀的分布在两侧,看起来像一片漂亮的叶子。在食物界,颜值即正义啊!

如果牙口好一点的,那条筋完全可以吃,牙口差点的,可以在煎好牛排后切掉。如果是小孩,建议直接吃,多练习咀嚼没啥不好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板腱牛排多少钱呢?

那是相当的便宜。

拿我自己来说,我经常和朋友一起在我们当地的畜牧食品公司团购板腱,谷饲的60元/斤,草饲的40元/斤。平时买它300块,卖家统一帮切成2.5cm的片,冷冻在冰箱-20°里,想吃时随时开吃,简直享受。

做法无比简单,四步即可:

1、提前3到5个小时从冷冻室拿到室温下解冻。不建议用水泡来化冻,别问,问就是不能。

2、解冻后,用厨房纸轻轻把牛排表面的水吸掉,然后在牛排两面均匀的撒上盐和黑胡椒。想有逼格就买粗颗粒海盐,没有的话用普通盐就行。

3、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底锅,倒入橄榄油,烧热(一定要很热,冒青烟的那种),把牛排放进去,享受那“滋啦”的一声。每煎1分钟翻一次面,让两面各煎上2分钟,充分的美拉德反应。一般这样出来的大概是Medium Well(七成熟),如果想要Medium(五成熟),可以让两面各煎1分半钟。

4、拿出来放在碟子或者菜板上,静置它8-10分钟。让肉内部的温度继续上升,并把肉汁锁在内部。然后就可以切片享用了。

这是我自己煎出来的板腱牛排,啥汁都不用淋,就这么吃,肉汁十足,外焦里嫩,OMG,吃它吃它吃它。我家娃吃起来简直爽得不要不要的,一块一块往嘴里塞。

某宝上面的店铺我没买过,买的时候建议看准确保是原切、非腌制的再买。

user avatar

牛排这个东西好吃就在于肌间脂肪,你需要的不是做法,而是挑牛肉的眼力,从一堆牛肉里挑出肌间脂肪最多的牛肉。

上图是肌间脂肪含量的高的牛肉,口感好,入口易嚼。而下面是没有肌间脂肪的牛肉,适不适合煎的,只适合炖炒。

肌间脂肪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牛肉细纹都是白纹就OK,白纹越粗口感越好,不是非得牛排那个部位,因为牛排相对肌间脂肪最高而已。

我一般去超市总能看到牛上脑打折,这时候需要你火眼金睛去看肌间脂肪含量。

牛排价值这么高,主要是肌间脂肪含量几率高,然后商业价值高,被商业推广而已。

具体牛排的历史,与现代商业的关系,我在这篇回答里具体解释了。

牛排好不好吃,就是看肌间脂肪,所以诞生了很多注射脂肪的牛排。

可是你眼力足够好,完全可以找到三十元一斤,但是肌间脂肪高的牛上脑这类牛肉,口感完全和上百元牛排一样。

不要理会超市服务员的白眼,仔细翻动每一块肉,不要理会是哪个部位,肌间脂肪最多那块,就是你的菜。

如果这家没有,换下一家超市,物美价廉在于你的眼神,性价比还需身体力行,如果刚好有好几快肌间脂肪都很高,价格也便宜,不要犹豫,买回来冻上,留着以后吃。

分享一下我之前自己在家,用平底锅煎的牛肉,超市29块一斤买回来的,超市服务员眼神都快杀人了。

自己用平底锅煎的牛上脑 https://www.zhihu.com/video/1258805049490812928

原谅我炫耀的声音,咳咳咳咳咳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