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无关乎营养,只关乎权力。
当孩子拒绝吃鱼虾的时候,你想的不是“孩子不吃鱼虾影响发育”,世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孩子拒绝吃而影响发育的,你在意的是孩子胆敢抗拒你的权力。
孩子在强迫下吃下讨厌的食物时,父母是有快感的,这种快感和摔掉孩子心爱的玩具时是一样的:控制感、权力感。
这就是生育的原罪:孩子心智不完全时,父母拥有的不对等的权力,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人为构建孩子的心理残缺状态,从而满足父母被祖父母破坏到残缺的心理的需求。“孩子挑食怎么办”只是这种渗透在亲子关系中每一个方面中不对等权力的一个剪影。
有性生殖太落后了,以人口再生产为目的的家庭终将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看来题主你很期待你儿子等你老了后,天天给你做鱼腥草豆汁。(>﹏<)
我小时候受不了芹菜味道,我爸妈非逼着我吃,结果嚼了一下,跑厕所吐的胆水都出来了……从那以后就再也不喜欢吃饭,吃一次饭一两个小时才吃完。这种状态持续到高中,学业压力大了吃饭赶着吃才慢慢改过来。
我吃河虾过敏,海虾不过敏,我爸妈也非得逼我吃,我告诉他们吃了之后喉咙有东西粘着喘不过气,他们说我心理作用,是不想吃才这么说的。直到有一次吃完之后,全身长满水痘被送去急诊医生骂了之后才停下来。
所以强迫肯定不行的,自己吃得下不代表别人都能吃下去,非得吃也可以去腥味,一般煎炸能够去腥,如果需要清蒸,放多点姜葱料酒掩盖过去会好一点。
我小时候因为扁桃体炎未得到及时就诊,差点进ICU了,从那之后我就各种过敏。
因为过敏的原因,我以前很喜欢吃虾,后来也不能吃了。
有次去海边玩,我妈非不信邪,结果给我三个海虾下肚,最后差点芭比Q了。
从那之后,我爸妈再也不敢强迫我吃东西了。
所以,你为什么一定要逼孩子吃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呢?
鱼虾并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营养成分,也不是啥药物,没有非吃不可的必要性。
说到底,是你们在折磨孩子,而不是孩子不配合你们呀。
没事,该吃就吃,哪怕他海鲜过敏你也可以毫不留情的喂海鲜去杀死他,来换得强迫以及听你话的快感。然后换一个孩子,循环往复,直到你终于生出爱吃鱼虾的孩子为止。我也不劝你了,等法律劝你吧。
不爱吃是因为你做得不好吃,你要反省自己
………………………………………………
注意到题主修改了描述。
我想说,您该做的是保护孩子,和老师沟通,说孩子鱼虾吃不了,会引起呕吐,有窒息风险,可以鼓励尝试,请一定不要强制。
一两样食物不吃天塌不下来,保持吃饭时的愉悦心情更重要
看过一个真实新闻。
一个小女孩对花生过敏,一旦误吃花生,就会全身起疙瘩。于是她妈妈就带她去医院就诊,医生说是过敏。
就那样反复数次,后来可能是摄入花生过量,没救下来。医生计划溯源看有没有别的事情,母亲推阻。后来报警,抓到的犯人就是这个母亲。
警察问原因,这个母亲说,她想锻炼女儿的抵抗能力,所以把花生磨成粉加到孩子的饮食里。
如果孩子不吃某一样食物,只要能够保证营养均衡就行,不要过于强求。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以爱之名义强迫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啊,希望不要酿成悲剧。
有孩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啥大人从不挑食,因为他们从来不买他们不喜欢吃的东西。
既然不喜欢,那就不要吃了,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鸭肉一样能够补充孩子的蛋白质摄入,微量元素海带,紫菜,加碘食盐一样可以可以补充孩子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虽然我不喜欢龙应台,《目送》中《母亲节》有一段儿关于吃鱼和穿衣服的对话很有意思:
我去探望我妈。一起在厨房里混时间,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不爱吃鱼?”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
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那你有没有去检查过身体里的含汞量?”
我说:“没有,妈妈,因为我不吃鱼。”
她说:“可是汞不只是在鱼里头。”
我说:“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鱼。”
她说:“真的不吃鱼?”
我说:“真的不吃。”
她说:“连鲔鱼也不吃?”
我说:“对,鲔鱼也不吃。”
她说:“那你有没有试过加了芹菜的鲔鱼?”
我说:“没有。”
她说:“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会不喜欢呢?”
我说:“妈,我真的不喜欢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你加件外套吧。”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考虑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说:“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餐厅,发现客满,要排很长的队。这时,妈妈就说,“我们还是去那家海鲜馆子吧。”
我看过一段儿视频,在高速路上,车子停靠在路边,孩子直接从高架上跳了下去。
看新闻,是这样的2019年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翻越栏杆跳下高架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
男孩妈妈称,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跳桥。
此外还有一个中学的孩子被母亲打了一耳光跳楼了。
https:// baijiahao.baidu.com/s? id=1678332921368703614&wfr=spider&for=pc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爱是孩子成长的养分,那么理解则是让孩子愉快成长的关键。当孩子成长的时候,尊重和理解对孩子无比重要。
表面上只是吃鱼虾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根本不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利问题。
我没办法帮助你强迫孩子吃鱼,因为你很有可能因为吃鱼虾而失去孩子。
看到强迫这两个字,我充满了窒息感。
希望这位母亲好自为之。前车之鉴已经太多了。希望不要做出让所有人都后悔的事儿。
鼓足了勇气回答这个问题。
我极度讨厌小鱼小虾,那种细小的,翻着眼白的,粘乎乎堆在一起的,指节长的淡水死鱼虾。
这摊东西可以做成一道菜,菜名我已经忘了,原谅我已经对这东西产生了生理性抗拒,以至于记忆中都不想留下痕迹。
我在很多地方见过这道菜,做法也很统一:
把一摊这种东西不经处理的倒进锅里,煮到死鱼那未经处理的内脏,腮,苦胆和消化物可以轻易从肚子里流出来的程度,然后端上桌。
这种东西是要整吃的,包括鱼头,鱼脑,鱼牙,鱼刺,鱼舌头,鱼黑膜,鱼腥筋,当然还有肚子里的鱼屎——正确吃法是夹起一条直接放进嘴里,或者用勺子盛起不完整的复述条,咀嚼到鱼头,鱼脑,鱼牙,鱼刺,鱼屎,鱼苦胆在你的嘴里爆浆出来,然后咽下去。
这东西对我来说是童年噩梦般的存在。
我妈会逼着我吃这个。
她认为这种淡水小鱼虾含有特殊的营养,不吃就会营养不良,且其他任何食物都无法补充这种营养——她对所有我不爱吃的东西都秉持这种观点。
在老一辈人的传统观念中——挑食是病:得治!
治法就是做一大锅死鱼糊糊,逼孩子吃下去脱敏。
哪怕当场吐出来。
也要逼着继续吃。
因为我姥爷爱吃这个,我姨爱吃这个,我的所有母系亲属全都爱吃这个。
他们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吃烀成稀烂的小鱼虾。
所以这种食物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
后来,我有钱了。
我终于能自己选择吃什么。
我没有营养不良。
我能接受香菜,昨天煮了螺蛳粉,能吃下卤煮和炒肝,在朋友中属于不挑食的类型。
我相信自己能在红烧肉溜肉段锅包肉农家小炖肉柴锅炖土鸡铁锅炖大鹅北京烤鸭广式烧鸭南京盐水鸭葱爆牛肉葱爆羊肉红烧排骨烤羊腿吊烧肉东坡肘子葱烧海参蟹黄面油爆虾带鱼鳕鱼鲈鱼鲫鱼黄花鱼清江鱼以及我喜欢的各种蔬菜中活的很好。
先看一个倒霉孩子的血泪控诉:
这不是巧了吗?我刚刚还在吃蚕蛹呢。我老公是不吃的。我最开始买蚕蛹的时候诱惑过他说要不要尝尝,他吃了一个以后说我感觉很奇怪,像在咬木头。
那就不吃了呗,除了这东西,世界上还有很多能吃的东西,他不吃还省着我的零食呢。
然后我们家的狗也跑过来想蹭着吃一点,我说不行啊,太咸了小狗不能吃。
后来还是给他了半个,让他闻一闻,果然我们家的狗也不爱吃。
所以你看这一个东西,家里两个人一个狗,只有我爱吃,吃个蚕蛹怎么了?能证明什么?我们家狗都不爱吃的东西,非逼着人吃,有啥意思?
很多家长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在测试自己的权利范围,以及在完成自己的幻想拼图,他们希望孩子活成自己希望中的样子。
他们可能非常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即使这个孩子也没什么毛病。
甚至有的家长很变态,因为小的时候他们自己是这样被折腾过来的,所以他们当了家长他觉得天降的权利,如果不好好使用一下自己10月怀胎的罪就白受了,一定要披着教育的外衣,好好的行使一下权利,美其名曰我在努力的教育我的孩子克服恐惧。
实际上能咋,胆小的孩子一定没出息吗?胆小的孩子一定不善良不知道感恩吗?
你养孩子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起码不会成为你的负担,然后有一定的余地可以增加你的抗风险能力吗?
所以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只要是这个性格没有过多的影响主线发展,我觉得都无伤大雅。
我妈以前就挺强迫症的。当年是没有互联网,当时要有网,天天 show她老人家的教育成果,起码是个百万粉丝的教育大v。
我早慧, 30年前放到现在都不输给鸡娃先锋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自来熟,各种妙语连珠,不挑食爱吃饭,爱管闲事儿具有强烈的共情能力和同情心,体育也很好,身体强壮,谁欺负我,我就追着对方打。
即使我心很大,其实我也觉得我妈的教育给我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
从我上了大学之后,我几乎就再也没有主动点过带海带的东西,因为在我妈的强制下,我的食谱里面分为能吃和喜欢吃两种。
我的能吃食谱里的东西在普通人那里可能就已经是十分厌恶了。
所以当我觉醒【被控制很不舒服】的时候,我妈就管不住我了。
我开始叛逆厌学。
哈哈哈,她的鸡娃成果功亏一篑。所以她也怀疑自己,怀疑人生,她完美的受人艳羡的生活灰飞烟灭。
她无法接受她搞砸了一切。
小孩总有长大的那一天,长大了以后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其实生活仍然会回归他们真正觉得舒适的样子。
后来我找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公呢?
和我一样从小规矩特别多,导致对于管制这件事情极度过敏的人。我们在这一块可以共鸣。
这个事情其实严重的限制了我俩的择偶范围,在遇到我老公之前,我觉得所有不管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控制欲的人,在我没有主动询问对方意见前,对我提出的建议,我会通通当做负担。
真正的让我舒适的人,一定是一个全盘接纳我、会主动询问我的感受、给我充分自由的人。
我可以很容易让自己摸到【大部分人喜欢啥样,我就用这个方式来让大部分人喜欢我】的诀窍。
但是大部分喜欢我的人,我不喜欢他们。
很久以后我发现自己不喜欢他们的根源来自于讨厌被控制。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以后也不断地去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我发现我妈对我的影响还蛮大的,我和我老公交往初期,有的时候我也会无意识踩他的底线哪怕我是善意的。
而他也是宛如惊弓之鸟一样,本能的抗拒我所有的建议,尽管我是对的。
所以我们吵了小半年,终于搞清楚一个问题:我是为了自由才和你在一起,你也是为了不被管制,所以和我在一起。
不吃海带到底是多大的罪呢?
我在我的领域里面努力工作,他在他的领域里面努力探索,我们非常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为了达到目标应该做什么,但是为了达到目标,应该做的东西里面永远没有吃什么狗屁蚕蛹,吃什么狗屁海带。
那些都是我们成长路上吃的毫无意义的苦。
当年我爸带我练体育,跟我约法三章过:如果你想要如何如何拿到一个好的成绩,那你就不可以叫苦叫累。
我记得跟我爸的约定,所以我在练体育的时候是非常能吃苦的,这个苦是我该吃的,我不去突破我的现状我就不可能有未来。
但是我妈特别喜欢让我吃的一个苦却是让我带病上课带病上班,她喜欢说坚强点,你最勇敢了。
???
这种表面意义上的苦到底有什么好吃的?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连我客户发现我脸色不对劲,都会说教练要不你休息一下吧,我下次再来上课,连我的上司发现我不对劲都会说嘟嘟要你先回家吧,今天你课都上完了,不用在这儿等打卡,我帮你报备一下。
为什么我的亲妈一定要让我透支我的健康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那种教育特别魔障的人,到最后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想要的是孩子吃苦,还是通过吃苦换来某些成就。
我爸明显是后者,但是我妈绝对是前者,她是为了吃苦而吃苦,为了折腾我而让我吃苦。
好像我享受人权的底线越低,她的教育就越成功一样。
所以说实话,我根本不相信孩子还小的那些鸡娃流教育大v说的那1234,因为我知道从教育成果来说,我妈比他们屌多了。
谁知道他们孩子能不能顺利熬到青春期而不自杀呢?
谁知道他们的孩子会不会被控制得太过于痛苦,而导致以后择偶困难?
我在非常非常痛苦的时候,是把自己扒了一层皮再生的。
这一切我妈都不知道,我妈仍然沉浸在她成功的教育里,毕竟我看上去比同龄的男孩子强多了。
能吃苦,肯钻研,有责任心。
但是我知道那些她逼着我吃海带的日子,逼着我带病上学上班的日子,并不是造就现在的我的关键。
相反那些痛苦我需要花费很多的力气去遗忘,去和解。
当然不是和她和解,而是和我自己的命运和解。
我小的时候,生活里所有的亮色都是我爸带我历经叛道留下来的美好痕迹。
在我爸那里我可以活得不是那么的正确和优秀。
我爸爱我,大部分时间是把我当做女儿来爱我。
我妈爱我,却是把我当做一个优秀的听话的小孩来爱。
这里面差距实在太大了。
我妈起手式:
我女儿真棒。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多棒。
你应该如何如何。
我爸起手式:
走,玩去,带你吃你妈不让吃的脏摊去,带你玩想玩的去。
是,我爸惯着我的部分可能无法把我教育成一个【对家长来说有炫耀属性的孩子】,毕竟吃脏摊打游戏,是人都会毫无难度。
但是他把我当一个【人】来看待。即使我不优秀不正确,都还是那个【人】,没啥好比较的。不用活在如履薄冰时刻怀疑我是否值得被爱的竞争里。
我非常理解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孩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委屈。
但是我泼个冷水:你们的父母大概率不会意识到自己对你的伤害,哪怕你坐下来明明白白的把伤口揭给他看。
因为承认自己错了,相当于是他们给自己扒了一层皮,这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所以说不如这个皮,咱们自己给自己扒一扒。
自己重生自己找到一片新的自由的居所和一个能给你自由的人在一块儿,哪怕因为这种种过去,让你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找到这个人。
可能有些教育大V又会阴阳怪气地在我这篇文章下面留言说因为我没有孩子怎样怎样。
但是我就是那个被鸡出来的倒霉孩子呀,就是因为我有心理阴影,我到现在都没有要孩子。
而我和这些教育大V的孩子们差不多大的时候,看起来也挺母慈子孝的。我小时候比他们的孩子聪明可爱多了。
所以从教育成果的层面,我妈的本事甩他们这些普信家长8条街,就别搁我这儿班门弄斧丢人现眼了。
咱们走着瞧,看鸡娃党的孩子十几岁叛逆期的时候能掀什么风浪,会不会闹自杀再说吧。
对了,其实我们家的狗有点可怜,因为我无处发泄的控制欲都发泄在它身上了。
所以它在外人看来是一只非常乖巧的小狗,会的本事很多,社会化非常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在我们大院里拥有极高的地位,妥妥的万人迷。
只是小狗不会说话,也许如果它能上网,它可能羡慕我们楼上的那个不学本事就有饭吃,不洗澡就可以上床的狗子。
因为那个狗子自由。
我妈是这么训狗的。我觉得我就是那个狗。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200万➕,收藏8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不知为何,就觉得馄饨油腻,吃两个就想吐,头晕。
我妈特别聪明,我说我不吃,她先答应着,然后自顾自把馄饨做好,再故作惊诧的问我:“你说你想吃我才跟你做的啊?你忘啦?!”
然后,那段时间我特别焦虑。
因为我总觉得我脑子出了问题,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后来我吃了几顿奶奶家做的馄饨,稍微好了些,又发现只要馄饨放凉一点儿,再放一些醋,放一些香菜,就不油腻了,自然也就不会想吐了。
但我的恐慌至少过了两三年才逐渐缓和下来。
不开玩笑,这一点儿都不好玩。
后来我看了一部电影《煤气灯下》,才知道我父母是什么样的大聪明。
父母朋友们,算我求求你们。
不要自作聪明,做人踏实一点儿。
补充在后:
这答案火了,我再多说几句。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父母不是很靠谱。可能和他们都在各自家里排行老小比较宠有关,很多时候做事,很没溜———这已经是比较保守的说法了。
在其他问题里答过,我爱狗,不吃狗肉,不反对别人吃。有一次她被人送了一袋狗肉,她不吃,丢掉又觉得可惜,就哄骗我来吃,说是驴肉。最后我只吃了一口,觉得驴哪有这么小的,又觉得她太殷勤,便说什么也不肯吃了。
可能在饥荒时节,这或许是优良品质,但在正常年代,这种事情只会消耗彼此的信任。
事情本来不大,爱吃不吃,不吃做别的,或者干脆教孩子自己做饭,我觉得都是好的。
唯独这种打着爱的名义去折磨去折腾。
我实在是不明白意义何在。
有人说这是服从测试。
不过聪明的父母朋友或许能看出来,这种所谓的服从测试成功率真得低得可怜。
大概率,就是本来不过吃与不吃的小事,结果赔上了自己的晚年幸福。
韩非子说过,生儿则相贺,生女则溺毙,盖父母之情也是有算计的。
我觉得父母朋友们应该放开心,不要去因为一丁点儿的眼前的小小胜负,去放弃后来的万世之财。
家庭的和睦,儿女的孝顺,这些不是逼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也不是吵出来的。
而是处出来的。
孩子年幼,或许眼下不得已而屈服,长大了必然记恨。
若不记恨,恐怕本来也是痴傻,难堪大才。
我们都说希望孩子能够成才,吃不吃虾,吃不吃韭菜,是不是真的过敏,恐怕没啥大的关系。
希望父母朋友们能有些远见。
孩子服从你吃了这口虾,你得不了千金,也得不了和睦。
以上。
中国有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题主说孩子并不喜欢吃鱼虾,但我们清楚,小孩子不能挑食。题主好心强迫孩子吃鱼虾,是为了孩子好。孩子非但不理解家长的好意,反而直接吞咽。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吃鱼虾,而是不想听大人的话,故意和家长对着干的心理。题主请想一下,你的孩子这么小就敢不听话、和家长对着干了,等长大了以后肯定会是一个不孝子。所以题主一定要将孩子不吃鱼虾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小孩子叛逆很正常,只要家长处理得当,就没问题。现在很多家长都受到西式素质教育的荼毒,导致孩子竟然敢有质疑精神了,敢不听话了,敢有自我意识了,敢挑战权威了,这不是个好兆头。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不打不成材”,只有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正确观念,他敢不听话就用棍子伺候他。他现在可能理解不了你这是为了他好,但等长大了,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肯定会听你的话、百依百顺。
题主“将鱼虾混到水饺里”的做法,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正确做法,也展现出了题主的伟大之处,在孩子察觉不到的时候依然呵护他,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个父母的榜样。我相信这样偷偷喂他鱼虾,肯定会让孩子改掉挑食这个坏毛病。曾经有个故事:一个女孩对花生过敏,母亲偷偷将花生磨成粉末加到米饭里,帮助孩子增加抵抗力。众所周知,过敏本来就是免疫反应过激,此时母亲还要为孩子增加抵抗力,为的就是想让孩子的抵抗力达到极值,让孩子百毒不侵啊!我写到这,不禁潸然泪下:天下竟有如此伟大的母亲。但是不幸的是,最后孩子因为过敏不幸离世。为什么?我猜是这个孩子故意给家长对着干,没有理解家长的好意,肯定是因为这个孩子不懂事,天天玩手机,因为手机的辐射才过敏的。
好在题主看到这篇回答还为时不晚。当务之急就是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优秀观念,用棍棒好好教育教育孩子,现在他能改掉吃不鱼虾的坏习惯,以后也肯定说一不二,成为人人都羡慕的好孩子。等他长大了,肯定会加倍地报答你的恩情。
有一次我妈问我,我弟弟天天不吃饭,瘦的跟排骨一样怎么办?
我说你做红烧肉,葱油鱼,糖醋排骨,清蒸闷蛋试试?
结果我妈真做了,我弟吃的那叫一个香谁抢跟谁急。
为什么我弟不喜欢吃饭,那要看看我妈平时都喜欢做什么菜。开水烫白菜,白水焯肉,白水烫大虾,鱼汤更是一绝:不加任何调料,不去鱼鳞就放豆腐白水煮,奇腥无比不说,一口下去满嘴鱼鳞。
这别说我弟了,我都扛不住,要时不时出去开小灶。我妈却对这样做菜乐此不疲。
她倒不是不会做,她只是认为这样做比较营养和健康。
我就乐了,那你为什么不试试,白蚁、蝗虫,蜈蚣?高蛋白低脂肪吸收,鸡肉味嘎嘣脆。
现在都二十一世纪,必须要怎么这么吃,必须要吃什么什么东西,这种封建迷信就不要有了好吧。
现在这个年代,什么营养没有?维生素ABCDEFG直接做成糖片让你天天吃到撑都没问题。
不吃鱼肉?那牛肉、鸡肉、鸭肉、老鼠肉也都不吃吗?
不吃虾肉?那螃蟹、牡蛎、生蚝、扇贝、皮皮虾吃吗?
我随便走到楼下超市都能挑出十几样替代品,就非得鱼虾不可吗?
为人父母真的用一句:“我是为你好。”就能包办所有吗?
而且这个为你好,是真的好吗?
如果是饥荒年代,小孩子挑来挑去的,我建议腿打折。因为这种智力出去早晚会惹麻烦。
如果物产丰盛的年代,小孩子挑来挑去的,我建议是,让他挑。
最后我只能说一句
大人时代变了!
小时候,我很讨厌喝鸡汤,闻到鸡汤的气味就想要干呕。妈妈总说鸡汤很有营养。她倒是没有强迫我;她知道我最喜欢冰淇淋和烤羊肉串,就“利诱”我,喝一碗鸡汤可以换一个冰淇淋,喝两碗鸡汤晚上就带我去撸串。其他时候,我不会获得吃冰淇淋和羊肉串的机会。
为了挚爱的冰淇淋和羊肉串,每次,我都是强忍着恶心,心一横、闭上眼,把鸡汤吨吨吨吞下去,比喝中药还难受。
我妈总说,这味道多香啊!等你吃习惯了,等你长成大人,一定会变得喜欢鸡汤。
现在我长大了,我果然变了。
我变得有钱了。
现在我自己买得起冰淇淋和羊肉串。自从我有收入开始,我稳定每天吃一个冰淇淋,每周吃一次烤羊排、一次烤串。
与此同时,我再也没有喝过鸡汤,一次、一口也没喝过。
真不懂,小时候那种“折磨”,到底是图什么。
我觉得“不要挑食”这句话很恶心。有些父母脑子里的“科学”“营养”其实是宗教裁判所。双亲尽失,住在孤儿院,没办法,才给啥吃啥。
我儿子小时候因为生病看过一段时间中医,那是西医实在没有办法了,勉为其难找了个中医。
那个老中医给我儿子开了一剂中药,那时候那药还挺贵的,当时他问我价格能不能接受,当时我一个月才两千多工资,可是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没关系,多少钱都不要紧,只要对他好”。
可是,吃药的时候我却犯了难,那时候我儿子才一岁多一点啊,那么小的孩子吃中药难啊,尤其是一副药熬三次,哪怕药剂再小,熬出来的汤药也有一小壶。
大人喝中药一口气喝下去还好,我儿子没办法一口气喝下去,我只能拿一个滴管一滴管一滴管地灌。
每次给他喂药,我都是抱着他,给他喝一口药,就抱着他走几圈,等他不哭了,再灌一滴管,每次药灌下去,孩子小小的脸就扭曲呈一团,哇一声就哭了,有的时候还会呛着,剧烈地咳嗽,可是没办法啊,这是最后的办法了,所以每次他脸因为喝完皱成一团,我的心也会皱,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攥了一把,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生理上真的会心疼,就是心脏那里疼痛。
而且,他才那么小一点啊,胃那么小,却每天要灌满满一胃的汤药,我现在想起来都心痛不已。
要知道,我儿子是得了不治之症,我给他吃中药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但凡有一点办法,我都不会让那么小的孩子吃那么苦的中药,他刚生病的时候去医院,一个慈眉善目的女医生给他开了一种西药,叫什么我都记不太清楚了,我只记得花了八百多,那是十几年前,八百多的药不算便宜,关键是那药是片剂,而且药片做得很大,我儿子那时七个月,根本没办法整个吞服,只能碾碎用水化开,那药本身是有糖衣的,我们都知道有糖衣的药一般都很难吃,那药我尝过,化开一股子血腥味,大人喝一口都想吐,结果吃了没几天,我儿子的队排上了,他可以住院治疗了,他的主治医生告诉我那药效果不好,我当时就决定不给他吃了,哪怕花了八百多。
所以,我真的没办法理解像题主这样的父母,如果孩子不吃鱼虾有生命之忧,那么你按着孩子,捏着他的鼻子,给他塞下去,我还能理解,可是这世界上的食物如此之多,根本不存在什么食物是不可替代的,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吃他无法下咽的食物?
要知道,哪怕是成年人,有的食物那就是吃不下去,我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至今吃不了肥肉,吃不了鱼腥草,吃不了蚕蛹,如果有谁逼着我吃这些,我一定不会觉得他们是为我好。
真的,真心为一个人好,难道不是投其所好吗?尤其是在吃饭这方面。
这么简单一个道理,怎么放到家庭里就有人无法理解了呢?
哦,我知道了,因为在很多很多人眼里,只要套上了亲子关系的外衣,任何迫害孩子的行为都可以上升到我是为你好。
那天我在知乎写有的一个学生因为失眠,整夜整夜睡不着,他的妈妈对他说“反正你也睡不着,干嘛不起来学习呢?”
我原本觉得这样的荒诞起码知乎的人都能理解,结果还是有人这样回复:
看到这里,我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已经设定天下无不是父母,只要是你的父母,他做什么都是为你好,哪怕方式再不正确,你都应该感恩。
回到这个问题中,题主之所以逼迫孩子吃他不喜欢的食物,孩子被逼到干呕都不思悔改,甚至还来知乎请外援,应该也是觉得“我是为孩子好吧”……
我就问一个问题,不吃鱼虾会死吗?
如果不会死,为什么非要吃?训练服从性?
你自己有没有不吃的食物?厌恶的食物?鱼腥草吃过吗?你要不要试试?我个人是很喜欢鱼腥草的
怎样做才能让题主你接受你不喜欢的所有食物?
我本人一向反对家长逼孩子吃东西,除非有两个条件:1.这个食物没有可替代的种类,必须要吃不然对身体有害;2.医学原因必须吃这个不然会威胁生命。
如果题主是为了鱼虾里的DHA,市面上多的是补充剂,买点就行。
没有任何食物是孩子必须要吃进去的!
如果是因为形状导致不吃,改变一下即可
如果因为味道不吃,请提升你的厨艺
如果因为生理性讨厌某种食物,可以找具有同样营养成分的替换
就是不可以打着要锻炼孩子这样那样的名头强迫孩子吃他不喜欢的食物!
不可以!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单纯只是因为你们做的难吃呢?
题主说“孩子觉得鱼虾有腥味”,是很多成年人在几十年的高油高盐的轰炸下,都或多或少的有味觉迟钝和退化
但孩子不一样,他们的味觉非常敏感
新鲜鱼虾腥味很少,白煮、清蒸就很美味
但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是买不到新鲜的河鲜、海鲜的,所以如何去除腥味就很考验厨艺了
以我来说吧
我从小到大,就背负着一个名声,就是“不爱吃茄子”
亲戚朋友一提到我,经常提到“老梅家XXX从不吃茄子”
我也一直以为是我不爱吃茄子
后来我09年上大学之后,才发现一件事
就是从小到大,我家对于茄子只有一种做法,就是土豆+茄子+大酱下锅熬,熬成一种黏黏糊糊被称为“茄子酱”的食品
从记事起,我家里就以各种方式劝诫我多吃茄子,如“茄子补铁”、“多吃蔬菜对身体好”、“吃茄子降血脂”、“夏天吃茄子消热解暑”等等一系列我当时根本听不懂的理由
但我就是吃不进去这种“茄子酱”
包括我也坚定地认为,我就是不爱吃茄子
这个记忆从记事起,一直持续到到09年,我从县城去了长春上大学
我TM才知道,茄子除了“茄子酱”还有其他做法
红烧茄子、烤茄子、肉末茄子煲、菊花茄子、茄盒、凉拌茄子、鱼香茄子、泡椒炒茄子、烩茄子,还有各种花里胡哨的做法,我就想不起来了
甚至是生吃茄子我都能接受
我从未发现我竟然如此爱吃茄子
甚至打饭包,我也要在饭里面加上蒸茄子
这就很奇怪了,我背负了将近二十年“不吃茄子”的名声,实际上我却特别爱吃茄子
原因无二
天地良心,在我的记忆中,茄子只有“茄子酱”这一种做法
我不是不爱吃茄子,我非常爱吃茄子,只是不爱吃那种黏黏糊糊的“茄子酱”
题主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不是不爱吃水产
只是不爱吃你做的水产呢?
打成细馅就可以了,娃吃不出来的。
不过,娃们抵抗喂食的表现真是一模一样。
鱼虾我也不爱吃,我35了,现在过的很好。
我老婆是广东人,不让她吃鱼吃海鲜太残忍了,所以我从来都是微笑着看着她吃……
说真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北方人,所谓海鲜里那一口大海的鲜甜……我一般就说是腥……以上
估计下重料红烧已经是我接受的极限了,广东的什么花胶、鱼肚我真心吃不了,大家猛赞的顶级大闸蟹,我也不太接受,虾还行,但是我实在懒得剥。生鱼片,勉强吃一点也是因为有芥末。至于鱼子酱、海胆这些……光看对我就需要勇气了。
抱歉抱歉,我真接受不来,我还是吃点鸡鸭牛羊吧……
不过我家小崽子吃的很欢,像她妈,挺好的……
只是一给我妈打电话就喊要吃饺子,可能真是南北结合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