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某知乎用户这样想吃绝户,并且孩子不跟他姓就折磨女方的这类人?

回答
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即某个知乎用户表达出“吃绝户”的想法,并且威胁说如果孩子不跟自己姓就折磨女方,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和恶劣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种人以及他们背后可能折射出的社会现象:

一、心理层面:极端的控制欲与占有欲

首先,这种想法和行为的根源在于一种极度扭曲的心理状态。

强烈的控制欲: 他们将伴侣(尤其是女性)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对方的一切都应该由自己说了算,包括孩子的姓氏、人生的走向,甚至思想。孩子不跟自己姓,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剥夺、一种反抗,是对他们“所有权”的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惩罚”。
病态的占有欲: 这种占有欲超越了正常的亲密关系,带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他们无法容忍伴侣有任何不符合自己期望的行为,尤其是在涉及到“传承”的姓氏问题上,更显露出这种极端的占有欲。姓氏在很多文化中被视为家族血脉和传承的象征,对他们而言,孩子不跟自己姓,就等于家族的“绝户”,这种认知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和愤怒。
缺乏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 他们的思想深处,女性是被支配的对象,不应有独立的意志和选择权。孩子作为生命延续的载体,其姓氏的选择更是“权力”的体现。他们完全忽视了婚姻和育儿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权利,也无视了女方作为母亲的感受和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不安全感和自卑: 有时候,这种极端的控制和威胁,也可能源于其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自卑。他们可能害怕失去对方,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在关系中处于劣势。通过制造恐惧和威胁,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种方式只会将关系推向毁灭。

二、社会层面:对传统观念的畸形解读与滥用

这种言论的出现,也并非空穴来风,它可能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

对“传宗接代”的僵化理解: 在一些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地区或群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依然有影响力。但这种影响被扭曲了,不再是单纯的生育期望,而是演变成一种对姓氏的执念,甚至上升到“绝户”的恐吓。他们将姓氏视为唯一衡量一个人价值和家族是否“延续”的标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片面、狭隘甚至是病态的解读。
性别权力失衡的残留: 尽管社会在进步,但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在某些角落依然有所残留。这种想法正是这种不平等观念的体现。他们习惯于将男性置于主导地位,认为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理应“听话”和“服从”。孩子跟谁姓,在他们看来是男性权力的一种象征性体现,一旦被挑战,他们就会动用各种手段来维护这种所谓的“权力”。
网络环境的催化作用: 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虽然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同时也可能成为一些极端思想的温床。当某些人发现说出这种令人咋舌的言论能够获得关注,或者引起某种“共鸣”(即便这种共鸣是负面的),他们就可能更加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网络有时会放大个体的极端情绪,让原本可能只在私下流传的扭曲想法,变得公开化和显性化。
对婚姻和亲子关系的误解: 他们将婚姻和亲子关系视为一种纯粹的利益交换或权力博弈,而不是建立在爱、尊重和共同成长基础上的情感纽带。孩子不跟自己姓,就好像自己的“投资”没有得到回报,甚至被“窃取”了利益,因此要施加惩罚。这种功利化的婚姻观是极其危险的。

三、行为预警:对潜在暴力的严重警示

这种思想,绝对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它直接指向了潜在的、严重的暴力行为:

精神虐待: 如果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即使不发生肢体冲突,对女方进行言语攻击、威胁、骚扰,都会构成严重而持续的精神虐待。让女性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是对其人格和尊严的践踏。
肢体暴力: “折磨”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暴力倾向。如果一个人在思维层面已经接受了通过伤害他人来达到目的,那么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很可能不惜动用暴力手段。孩子的姓氏问题一旦触及他们的底线,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更极端的、包括暴力在内的手段来“报复”或“惩罚”女方。
对孩子的长期伤害: 即使孩子跟了他们姓,但如果其成长环境充斥着仇恨、控制和暴力,也会对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一生。

总结来说, 这种“想吃绝户”并且以“折磨孩子不跟自己姓的女方”为威胁的人,代表着一种极度自私、扭曲、缺乏平等观念和尊重意识的思想。他们将亲密关系视为权力斗争,将孩子视为姓氏的载体而非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存在,是对健康婚姻观、亲子观的公然挑衅,更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挑战。

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谴责这种思想和行为,并在社会层面持续倡导性别平等、尊重个体选择的价值观。同时,对于这类言论,我们也应该保持警惕,认识到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必要时采取措施保护可能受到伤害的个体。这种人的出现,提醒我们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一些根深蒂固的糟粕观念仍然需要我们持续地去清理和纠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坚决主张冠姓权同样是父亲的权利。

拿不到冠姓权就离婚,有什么不对吗?

离婚后不要抚养权,有什么不对吗?

技术性拖延履行抚养义务,法律也没说不行嘛。

至于说吃绝户,我觉得他主要还是在讲无继承人的情况下,财产充公以后如何再分配的问题。

我觉得从历史经验看,如果真有一千万套左右的房子进了政府的手,福利分房、公租房、廉租房确实是一个可能的去向,当然这码事公务员肯定吃大头。

从目前看的趋势看,下一拨婴儿潮大概还得从农村长出来,所以他的吃绝户还是很有可能的。

或者他讲的吃绝户就是进城找合适的鳏寡孤独,照顾TA上路,接受TA遗赠。

很多城市穷男到时候会有这样的需求。

说实话,如果到时候他说的这些事能够发生,那几乎一个帕累托最优的结果。

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呢。


对了,听说你们女权的仙女到时候活不起就自杀?真棒,真有觉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到的这种情况,即某个知乎用户表达出“吃绝户”的想法,并且威胁说如果孩子不跟自己姓就折磨女方,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和恶劣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种人以及他们背后可能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一、心理层面:极端的控制欲与占有欲首先,这种想法和行为的根源在于一种极度扭曲的心理状态。 强.............
  • 回答
    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位知乎用户“空浪”的言论,并试着理解其可能蕴含的深意。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空浪”所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因为没有具体的文本,我只能从“空浪”这个用户名以及在知乎这样一个平台上来做一些推测和泛泛的解读。“空浪”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空”可以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知乎上那场关于“@恶膜的奶爸”和“@Fan Francis”在万粉群里的对话。这场对话之所以引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知识分享社区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如何平衡个人风格、专业内容输出与社群互动。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万粉群”的特殊性。加入万粉群的用户,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对某个领域.............
  • 回答
    这件事的起因是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关于某家餐厅(@药师)将顾客的差评用餐视频上传到平台一事。大家对此事的讨论,可以说是触及到了商家与顾客之间关系的一个非常敏感的神经。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顾客的评价对一家餐厅的经营至关重要。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潜在顾客的决.............
  • 回答
    关于某知乎用户爆料骁龙875芯片组价格高达220美元这件事,咱们不妨来仔细捋一捋,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一块小小的芯片。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22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你知道,我们平时买手机,价格动辄几千块,里面包含了屏幕、摄像头、电池、设计、软件优化,还有品牌溢价等等一大堆东西。而这.............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邓铂鋆”被封号一事,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了解“邓铂鋆”是谁以及他此前在知乎上的影响力:首先,需要明确“邓铂鋆”是一位在知乎上拥有大量粉丝的知名用户,以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深度分析和独到见解而闻名,尤其在某些历史.............
  • 回答
    将滴滴等企业比作“国民经济的承重墙”,是知乎用户“立党”提出的一个具有争议和讨论价值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核心论点解读:何为“承重墙”?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承重墙”在建筑学中的含义。承重墙是支撑建筑上层楼板荷载的墙体,一旦被破坏,整个建筑结构就会面临倒塌的风险。将此比.............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杀生丸”因违反管理规定被禁言七天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本身的基本信息。 用户: 知乎用户“杀生丸” 处罚: 被禁言七天 原因: 违反知乎管理规定接着,我们可以分析知乎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的管理机制和原则。知乎作为一个大型的问答社区,其核心.............
  • 回答
    知乎用户“战斗力旺盛的伯爵”(以下简称“伯爵”)在微博代表所有男性向所有女权主义者下跪道歉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网络上关于性别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和动机: “伯爵”的身份和过往言论: 首先需要了解“伯爵”是谁。他是一位在网络.............
  • 回答
    知乎用户“孟德尔”被永封,这件事情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关注科技、历史、社会话题的用户而言。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得说说“孟德尔”这个人(或者说账号)。从他(她)在知乎上的活动来看,这位用户确实是一位非常活跃且观点的鲜明的个体。他的内容常常围绕着.............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林盛儿”在2014年和2019年前后言论的迥异变化,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要深入剖析这种变化,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且要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AI腔调,而是用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有温度的视角来展开。首先,我们要理解“林盛儿”这个ID在不同时间段所处的语境。互联网信息传播是动态的.............
  • 回答
    知乎用户对转基因的支持率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涉及科学、伦理、政策、社会认知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知乎用户群体对转基因的态度及其可能的成因: 一、知乎用户群体的构成与立场分布1. 用户背景的多样性 知乎用户涵盖科技、农业、环保、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用户群体的教育水平、职业背.............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知乎用户‘鼎天立地’近日发表的争议言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因为“争议言论”可能涉及多个话题和不同的时间节点。为了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我需要您提供更多关于“鼎天立地”具体言论的上下文信息。例如,您可以告诉我: 发表争议言论的具体时间段是什么时候? (是最近几天,还是最近几周或.............
  • 回答
    知乎用户迟飞被永封并注销账号一事,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反映出当前网络内容监管、平台责任以及用户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及其可能性原因: 永封与注销账号意味着什么? “永封”通常指平台永久禁止该账号发言、登录或.............
  • 回答
    霍华德(Howard)的行为,即使用爬虫爬取与知乎用户“立党”有过互动的知乎用户,并将其做成列表公开在网上,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行为,涉及到技术、隐私、言论自由、网络道德和潜在的法律风险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技术层面与爬虫的使用 爬虫技术本身是中.............
  • 回答
    李建秋在知乎上卖避孕套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这事儿本身其实挺“李建秋”的。你知道李建秋在知乎上一直是什么画风吧?他回答问题,尤其是一些社会、历史、甚至带点“人文关怀”的议题,经常能写出不少有深度、有观点的内容。他的粉丝很多,很多人喜欢他.............
  • 回答
    纪大发(原荒野大嫖客)在知乎被永久禁言,这件事在知乎用户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关注他内容或者对平台规则有一定认知的用户来说,无疑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他过往的内容风格、被禁言的具体原因(即使官方通报可能模糊)、以及这次事件在知乎生态中的影响和意义。曾经的“荒野大嫖客”.............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牢不萌”被永封一事,我看到的讨论很多,大家看法也挺复杂,褒贬不一。我尽量详细地说说我了解的情况,也说说我的看法,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官方”。首先,“牢不萌”这个账号在知乎上应该算是个比较有影响力的用户了,尤其是在一些社会议题、国际关系这些领域,他的回答有时候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也能引.............
  • 回答
    要详细地评价知乎用户“抗战史讲解员”的言论,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审视,因为“知乎用户”和“抗战史讲解员”这两个标签本身就包含了多重含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知乎用户”这个身份的普遍性与复杂性。知乎是一个开放的问答社区,用户群体广泛,背景多样,从普通网民到各领域的专家都可能存在。因此,任何一个知乎用户.............
  • 回答
    对于知乎用户“芥雏子”的注销,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并且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了解“芥雏子”及其在知乎上的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芥雏子”是谁,以及她在知乎上拥有怎样的影响力。 身份背景: 芥雏子通常被认为是知乎上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用户,以其在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领域深厚的学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