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黑石集团终止对 SOHO 中国收购要约,这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黑石集团终止对SOHO中国的收购要约,这绝对是一条重磅消息,对SOHO中国、黑石集团乃至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含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

一、 黑石集团终止收购要约的直接含义

最直接的含义就是:黑石集团不再计划以此前宣布的价格和条件收购SOHO中国的控股权。 这意味着双方原本的交易协议宣告破裂。

二、 可能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终止?)

交易终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虽然黑石和SOHO中国并未公布具体的终止原因,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推测:

1. 监管审批未获批准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反垄断审查: 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股权收购,尤其是涉及上市公司,通常需要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的反垄断审查。黑石收购SOHO中国交易金额较大,如果被认为可能产生垄断效应或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审查可能会非常严格。
外商投资审查: 中国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关键领域的外商投资有严格的审查机制。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其持有的核心地段优质物业,可能被视为敏感领域。如果交易未能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或者审批过程中出现了让黑石难以接受的条件,则可能导致终止。
地缘政治风险: 近期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中美关系也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大型外资收购中国资产,特别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产项目,监管机构的态度可能会更加谨慎。

2. 交易条件或估值出现分歧:
SOHO中国资产质量或未来盈利能力不如预期: 在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过程中,黑石可能发现了SOHO中国资产在运营、现金流、租金增长、空置率等方面存在不如预期的风险,或者对其未来的盈利能力评估发生了变化。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房地产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双重影响。如果交易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压力加大,或者对未来的市场前景预测发生重大转变,黑石可能会认为原定的收购价格不再具有吸引力。
融资成本或资金来源问题: 作为一家大型金融机构,黑石的收购资金并非全部自有资金,可能需要通过融资来实现。如果全球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增加,或者其融资方案出现变数,也可能影响交易的最终落地。

3. 其他战略考量或替代方案:
黑石集团自身战略调整: 黑石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资管理公司,其投资决策会根据全球宏观经济、市场机遇以及自身的投资组合战略进行调整。也许黑石在交易进行过程中,找到了其他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或者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判断发生了改变。
SOHO中国自身情况变化: 虽然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排除SOHO中国在交易过程中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导致交易对黑石的吸引力下降。

三、 对SOHO中国的影响

1. 股价波动: 交易终止的消息一定会引发SOHO中国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剧烈波动。在宣布收购要约时,股价通常会上涨;交易终止后,股价可能会大幅下跌,甚至低于收购要约公布前的水平。
2. 战略困境加剧: SOHO中国近年来面临经营和转型的挑战,此前将出售部分资产视为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交易终止意味着其原定的资产出售计划受阻,短期内可能难以找到像黑石这样的大型买家。这可能会迫使其重新审视其经营策略,甚至可能需要考虑更大幅度的资产出售或私有化以外的方案。
3. 估值压力: 交易的终止可能会让市场对SOHO中国的资产价值产生新的质疑,从而对其整体估值造成压力。
4. 张姓家族的控制权: 张欣及其丈夫潘石屹是SOHO中国的实际控制人。交易终止意味着他们短期内无法通过出售公司来实现部分资产变现或退出,将继续面临管理和运营公司的挑战。

四、 对黑石集团的影响

1. 投资策略和声誉: 虽然这笔交易的终止不至于对黑石在全球的投资声誉造成致命打击,但作为一家在全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投资公司,交易的终止可能会让一些市场参与者对其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判断产生疑问。
2. 资金配置和回报: 黑石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这笔交易的尽职调查和谈判。交易终止意味着这些投入无法转化为实际收益,也需要重新考虑这部分资金的配置。
3. 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这也可能反映出黑石集团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审慎评估。

五、 值得关注的进一步信息

1. 官方发布的具体原因: 双方后续是否会公布更具体的交易终止原因至关重要。这将为市场提供判断未来类似交易的重要参考。
2. SOHO中国后续的资产处置计划: SOHO中国是否会继续尝试出售资产?如果继续,会选择什么样的出售方式(部分资产出售、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价格和交易条件会是怎样的?
3.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 这笔交易的终止是否预示着国际资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情正在降温?或者仅仅是针对SOHO中国的个案?这需要结合其他房地产投资案例来观察。
4. 监管政策的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吸引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特别是涉及核心地段优质物业方面,会采取更审慎或更严格的政策?
5. 黑石在中国其他的投资: 黑石在中国的投资项目众多,了解其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是否也面临类似挑战,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其对中国市场的整体看法。
6. SOHO中国管理层和战略的调整: 交易失败后,SOHO中国管理层会做出哪些调整?是会坚持目前的经营模式,还是会进行更激进的改革?

总结来说, 黑石集团终止收购SOHO中国的交易,是一个复杂事件,反映了国际资本在当前中国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它不仅对SOHO中国自身的战略和运营带来压力,也可能对国际资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情绪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将持续关注双方后续的动向,以及这一事件对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和外资进入策略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如果你认为是因为他们一家子“恨国”“跑路”“吃相难看”“他儿子”等等去看这个问题,可能有点低估了中美最近的博弈,更看轻了中国政府,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第一,美国加息箭在弦上,最高层前几天电话后并未见到什么实质性的经济和贸易金融方面的谈判和交易,反而美国又在301和所谓“台湾经济贸易代表处”等问题上撩拨中国底线,那就意味着中国始终没有吐口帮助美国,说白了就是就没想买更多美债,也无意改变国内政策放水,或者说美国根本就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和更好的交换条件和中国做这笔大交易!也许对美国来说,中国的要价不过是让美国死的好看一点,临终关怀好一点。但不做交易,明年的中期选举泡汤,马上到来的通胀洪水要从腰间升到胸口了,加息的确能让通胀消减,但无人接盘的条件下,股市崩溃就在眼前,通胀洪水是退了,但没穿内裤就像阿富汗撤退一样别人看的一清二楚。

第二,索罗斯最近大骂贝莱德做多中国,明里暗里的意思是我们这边正在纠集大军要对中国下手做空呢,你们居然“投共”送人头去了!贝莱德集团做多中国能看到美国资本的撕裂,政治是政治,生意是生意,话是没错,不过实际上在这几年尤其是今年并没有那么简单,就如同很多国家接受并开始本地生产中国的疫苗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站队,当然也可以理解是两边下注,无所谓,反正就是至少不会反对你,为什么?因为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能提供疫苗的就这几个国家。包括这几年的金融开放速度也在加快,双赢嘛。

黑石集团很复杂,曾被冠以“美国大房东”的称号,这回的收购也主要是地产项目,那么就要明白,中国到底欢迎的是什么样的投资?高科技、能源、制造业、科研合作甚至金融合作都可以,比如特斯拉,比如壳牌,比如德国各车企,地产不行!或者不能让国内和世界投资人看到指标性的交易,最近正在收拾的人,都是什么类型?最近中国对房地产的态度是什么?联系在一起就很清楚,一是房企背景,二是政治上指手画脚的有想法的,甚至如他们家这种恨国的,全家精神外国人,身体已经跑路的,三是搞馆赏勾结的,搞什么湖边大学的,哪里的官员集体落马了?

所以他们家基本都占全了,又撞上了房地产是和国外的交易,变相让美国资本抄底的交易如果做成,那指标意义和示范意义太负面了,虽然谈不上政治正确,但如果这类资本的管理我们可以让他们这样顺利的进出,他们还满嘴甩着恨国闲话,那只能说我们驯化资本失败了,未来谁相信你能带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呢?

第三,明年我们的直接税也箭在弦上,进一步要对资本进行管控,财政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转型,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次转型,这是保证共和国未来长治久安的财政保证!这些年的反腐败、军改、金融去杠杆、遏制大资本实际都是为这一次改革和转型做准备,去除各种障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不是说说而已,有巨大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当然新冠疫情这一意外事件反而加速了我们改革的进度,相对的也降低了内外阻力,不但验证了共和国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检验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能力,验收了最大规模最全面工业体系的水平!更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威力!这也就在思想上做了很好的准备。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国运”这件事不得不信。我曾经说过这次改革成功,结合一带一路,中国将迎来再一次的盛世。

资本的集结号已经吹了几次了,最近一次是麻衣金服上市

小时候读历史总认为士农工商为啥要把商人搞的那么低,为啥不让商人考科举,有些朝代对商人穿衣服住房甚至纳妾都有苛刻要求,原来古人聪明的很!

user avatar

从未见过如此明目张胆的!

潘石头其实是个耿直汉了。

上次我回答李摘瓜为什么在世界各地并购就说过,人家这是障眼法。

石头仗着自己星条旗护体,认为无需障眼法,直接跑路。结果没跑成。


当然,早晚是要跑成的。

user avatar

姓潘的还是老老实实卖了soho股票滚蛋吧,别老想搞一些有的没的。

时代不一样了

user avatar

简单说就是一场不成功的美国廉价资本抄底中国资产的案例。

2021年最大的影响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货币超级宽松。

这1.9万亿只是拜登的开胃菜,后面还准备2-4万亿复工复产。

美国采用直接向民众补贴现金的救助办法,在开工不足的情况下,货币就会转变为逆差,从非疫区的进口会创造额外的“疫情特需”。

鉴于中国是少数恢复生产的非疫区国家之一,2021年外需增加很可能超出2020年的规模。

美国采用购买金融资产的方式创造货币,就会出现资本过剩,相对地,越发稀缺的资产价格就会飙升。

如果人民币随美元一起宽松。

大类资产上涨压力,这个不用解释。

在资本市场并没有如此开放的时候,印美元都会造成国内房价的上涨、都会造成大宗商品输入型通胀。

在拜登任内、在我们加大资本市场开放的新局面下,这种压力就更大。

房价暴涨,股市疯狂,但可能好景不长,房价终将会在泡沫狂欢中破灭,股市也在疯牛后出现股灾,到时遭殃的是整个国民财富,会被华尔街资本洗劫一空。

出口型企业受制于rmb升值压力,会受到很大影响。

2020年经济的一个动力,其实是上半年不被看好的出口,下半年因为海外疫情,​竟然是超预期的,如果升值太快,经济承压太大。​

升值对目前的RMB资本来说并不友好,拜登不会放弃特朗普限制RMB资金投资高科技企业的限制。资本外流,又没什么好买,就又回到了地产、消费品牌这些老路——显然未来10年的核心资产并不是这些。升值对国家来说,会造成资本浪费。

如果坚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不随之宽松,外币计价的中国资产就会非常便宜。

美资将大举涌入收购中国资产。

这就要求中国在成为储备货币之前,不能开放资本市场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严控资本FDI,防止廉价资本通过股市或FDI抄底中国资产。

兔子这次危机所有操作都是教科书级的,从抗役到签署15国贸易协定,再到房地产三道红线、金融去杠杠,再到碳中和去产能输出通胀。

现在就是对美国输入通胀,坐等美股和美债扛不住,

就是严防金融风险,去泡沫。

货币宽松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社会阶层贫富差距的加大。美国此次大选的乱局,根源就在于其全球化的角色使得美国资本与劳动两极化——资本的财富份额急剧增加,劳动的收入比例则迅速下降。可以预见,为应对新冠而猛烈扩张的货币,将会进一步分化美国社会。

美国的国内矛盾就意味着中国有处理国内问题的空间。

中国如果抑制货币宽松的冲动,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就会得到控制,社会就可以保持社会稳定。

中国最大的泡沫在房市,房地产三道红线、房贷比例不得超过40%、学区房概念降温

这些政策都是在严防金融风险。

就是说我们护住了自己的要害,再去发动金融攻击(对外输出通胀)

货币是2021年最大的变量,只要人民币能保持正的利率,就有可能成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安全岛。

复杂来说,无论今天的全球化还是过去的“日不落化”,不仅要让英美的富人发财,而且也要让被统治的当地人的上层发财,这样才能降低统治成本。

这些当地的上层资产阶级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习惯于在世界各地来来往往,打理在各地的各种投资和生意,他们家族的血管里流淌着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很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血液,是一个典型国际资本家。

用用希特勒的话来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蓝色国际”成员。“这些人有时候在法兰克福、有时候在巴黎、有时候在伦敦,或者在纽约和维也纳,他们在哪里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轻松愉悦,

这些人是典型的国际居民,这样的人会爱中国吗?

不!不会!”

他们从小的家庭教育,无不传授给他们这样的世界观:

他们是社会精英,与众不同,尤其是与普通英国人不同——这些人生与死都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他们不是同胞,而是一些可以替代的下等人。

就算都死光了,也可以轻易的找到波兰人、印度人、非洲人和阿拉伯人代替他们——总之,他们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人。

为了捍卫他们阶级的利益和大英帝国,他们不应该给自己设立道德底线,可以使用各种狡诈的伎俩,应该成为“最有头脑的狮子。”

精英们则相信一种庸俗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自己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口头高喊自由,却认为平民是应该淘汰的失败者。

自由主义往往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联系在一起,相信物竞天择,相信自由竞争会带来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这种繁荣就是需要让有能力的人自由发财,让没能力的人自由的去死。而现在自由主义则软化了过去的一些说法。

美国的问题和当年大英帝国问题也是一样,18世纪晚期,英国希望北美分担帝国的防务费用,然后美国独立了,19世纪中期,希望加拿大分担帝国费用,然后加拿大也表示要效仿美国,在后来英国就再也不敢对任何一个白人殖民地提这样的要求。全部英帝国费用都是本土和印度,以及后来的埃及负担的,所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要求停止印度为大英帝国买单之后,英国就没法继续维持下去了。

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而是谁来承当这些对殖民地的投资,和捍卫殖民帝国不受外来侵犯的防务费用。

当时的人也是有这个意识的,看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著作就知道,这是当时的英国决策者非常了解的原理。印度的铁路系统基本上都是在殖民时代建立的,孟买在之前只是不大的渔村。

比如美国人援助非洲人医疗药品,等非洲人口爆炸后他们的粮食就可以很方便的卖过去。

无论今天的全球化还是过去的“日不落化”,不仅要让本国的富人发财,而且也要让当地人的上层发财,这样才能降低统治成本。

殖民历史上最大的争议是,到底殖民地变得更穷了,还是更富了。

如果从直觉上看明显变得更穷了,在英帝国的统治下,爱尔兰因为饥荒而背井离乡,印度人被饿死,非洲在人吃人。

但是从统计数据上,却是殖民地更富裕了,被英国剥削了200年之后,印度有了塔塔集团。

最终指向的结论不是殖民地变得更穷了,而是殖民地的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

在爱尔兰闹饥荒的那些年里,爱尔兰对英国的牛肉和小麦出口创造新高,因为最好的耕地和牧场都在大地主手里,普通农民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在山坡地上种植一些马铃薯维持生活,当马铃薯发生病虫害时,他们就面临生存威胁。

同样印度人被饿死时,还在为欧洲出口大量棉花和茶叶,非洲人在人吃人时还在为英国餐桌供应咖啡和可可——因为种植园都是属于少数人的。

无论全球化还是“日不落化”,最终的结果都是要培养出一个全球化的精英阶级,去统治全球的平民阶级。

平民阶级如果不抗争,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当年的爱尔兰人、印度人和非洲人一样。

民族主义的好处就是,它把原来正在融为一体的各国精英阶级割裂开,强迫他们互相对立,这样他们实行联合统治的能力就降低了。

而平民阶级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团结起来,提高了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全球化遭遇民族主义是一种人类“生态系统”的自发平衡,全球化虚伪的普世价值必须用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来平衡,如果不如此,人类社会就必然毁灭——要么人类社会在全球化的精英统治中彻底毁灭,要么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毁灭。

今天美国人给穷国援助,给盟友军事保护,对流氓国家开战,花的钱都是全体纳税人的钱,但是赚钱的却是少数富人,他们从全球化的资本自由流动和开放性市场中获利。所以美国的全球化没法持续下去,最终会出现一个“特朗普”。

就今天来开,尽管有很多不足,但是民族主义仍然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在过去的30多年里,所谓全球化已经走过来头,普世价值和所谓的政治正确也走过了头,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平民阶级在自我挽救,也是挽救整个人类社会。

当游戏进行到这个时候,那么就没法在进行下去。除了个子最高的一小部分人之外,其他人都会要求重新制定规则。但是制定怎样的规则,不同身高阶级的人有不同的看法。2.5米高的希望能制定对自己身高更有利的规则,1.8米高的希望能更适合自己参加,而且1.6米高的说任何对高个子有利的规则一律不公平。

这种争吵越是持续不断,僵持的时间越长,那么使用暴力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时候经常会有人提议“让我们把个子最高的那几个腿打断,然后扔到场地外面吧!”(美国超 4 万人请愿别让贝索斯重返地球)这种提议总是让绝大多数人赞同——在重新制定规则的时候,往往个子最高的一小部分人,处境最危险。就像法国大革命时期一样,第一批被打断腿扔出去的是法国的宫廷权贵们;第二批是大贵族和金融家的立宪派;然后第三批代表工商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也被扔了出去。

user avatar

这事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索罗斯

最近索罗斯对中国的批判,简直就是疯狂,而黑石正好挡在枪口上,被索罗斯连番教育。要知道索罗斯对投资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黑石自然是感受到了压力。SOHU只是投资届的一个插曲,索罗斯才是重点。

说说索罗斯这位国外大牛和中国的渊源

1998年,索罗斯兵败香港,这可以说是一生的遗憾。

2009年,索罗斯虽然也来中国投资一些小钱钱,但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2016年,中国经济形式有点波折,索罗斯发现时机到了!他兴奋起来了,索罗斯带着他的对冲基金和一大堆的其他基金,开始在香港做空人民币,号称“中国不可避免的硬着陆”,还有什么“中国遇到了25年来最差的一年”,“人民币必定贬值”诸如此类。索罗斯不愧是老手,短短三天,人民币就暴跌了1300个基点。结果呢?央行发现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不对,上去一巴掌就把索罗斯拍死在地上.....

2016年1月24日,新华社再发文严厉警告索罗斯们,做空人民币死路一条。那些急切砸盘套利的投机者和恶意做空者,却面临更高交易成本乃至严重的法律后果;须知,一个具有坚强变革意志和纠错韧性的转型中大国,所拥有的雄厚资源和政策弹药,使其足以掌控局面。
2016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再发文称,做空中国者终将败于市场。人民日报采访的专家表示“想成功做空中国无疑是可笑的。” 

索罗斯输了之后,他不服啊,心想“你们这是赖皮啊,直接降维打击“。

然后从2016年开始,索罗斯就开始歇斯底里的批判中国,无论是华为、中兴,还是制度方面,到处都有索罗斯的声音。最近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了,和中国势不两立了。因为索罗斯必须要赢!

“作为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创始人,我对打败当下中国的兴趣,超过了对美国的国家利益的关心。”索罗斯如是说。

2019年,香港发生了什么,不容赘述。反正索罗斯就是借机,再次挥军做空香港股市,他利用港股下跌,大举买入空单建仓。可悲的是,这次索罗斯连香港政府那关都没过。香港政府后面毕竟有大树,发现有人砸盘,直接拿1200亿港币拍了下去,结果索罗斯一把亏了24亿港币。

只能说索罗斯实在太较真,何必呢,赚点中国的小钱钱不行么?

2021年,疫情之后的第二年,索罗斯非常不看好美国股市,人何必和钱过不去呢?索罗斯看着其他基金投资中概股赚钱啊,毕竟90多岁的人了,索罗斯也跟着投资赚点钱吧。索罗斯就投资了一些中国的企业的股票。结果呢?短短几个月,从蚂蚁金服....嘀嘀打车....娱乐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又是一连串的降维打击。

这下是真疯了。

索罗斯,中国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一个惊叹号,还是一个句号,你脑袋里是不是充满了问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黑石集团终止对SOHO中国的收购要约,这绝对是一条重磅消息,对SOHO中国、黑石集团乃至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含义和值得关注的信息。一、 黑石集团终止收购要约的直接含义最直接的含义就是:黑石集团不再计划以此前宣布的价格和条件收购SOHO中国的控股权。 .............
  • 回答
    Lynne Patton 的视频:《我所认识的特朗普家族》—— 一次多维度的审视近期,由川普集团高管 Lynne Patton 发布的视频《我所认识的特朗普家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在特朗普家族企业中身居要职的非裔女性,Patton 的视角尤为独特,也因此吸引了不同立场人群的审.............
  • 回答
    关于孔子及其弟子是否具有“黑帮性质”的说法,在学术界并没有普遍认同的观点。这种解读更像是一种新颖的、带有现代隐喻的视角,用以理解先秦时期特殊社会背景下的师徒关系和政治运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种可能性,并分析为何秦始皇“焚书坑儒”在这一框架下可能被解读为“打黑”。孔子集团:一个“文武兼备,纪律.............
  • 回答
    足球里的“黑哨”现象,确实是让无数球迷又爱又恨的顽疾,而问到它为何屡禁不止,甚至有人将其归咎于裁判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这背后隐藏着不少复杂的现实和值得深思的改革方向。为什么“黑哨”现象杜绝不了?我们得先明白,“黑哨”这个词,在足球语境里,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通常指向那些明显、一贯、甚至带有明.............
  • 回答
    《名侦探柯南》第630集“黑色13的提示”的片头曲,也就是 OP (Opening) 歌曲,叫做 《Misty Mystery》。这首歌是由日本女子乐队 GARNiDELiA 演唱的。GARNiDELiA 的音乐风格通常融合了动漫歌曲、Jpop 和电子音乐的元素,以其充满活力的旋律和清澈富有穿透力的.............
  • 回答
    在咱们语言学爱好者的小圈子里,尤其是在知乎上那些热衷于聊语言、讨论各种语言现象的圈子,有个词儿叫“馄饨”,这可不是指那种皮薄馅大的面食,而是我们内部的一个戏谑的说法,有点像是行话,但更偏向于一种自嘲和对某些现象的概括。简单来说,“馄饨”这个词,用在这里,就是形容一个概念、一个理论、一个研究方向,或者.............
  • 回答
    2020年《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第九集《黑暗战役》(最终集)的得失:一场史诗的落幕,抑或一场遗憾的告别?2020年,《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的最终集——第九集《黑暗战役》,无疑承载了无数期待。作为《我的三体》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集不仅仅是章北海故事的收尾,更是整个系列改编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检验。然.............
  • 回答
    英剧《黑镜》第一季第一集《泰罗》(The National Anthem)里的绑架事件,从我们现代社会的视角来看,确实留下了许多可以探讨和反思的空间。尤其是在主角的绝望和无助之下,整个事件的走向和最终的处理方式,都显得极端而令人不安。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如果换个角度,在不考虑剧中人物当时已经走投无路.............
  • 回答
    在战争最胶着的1943年之后,德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困境,战略轰炸更是雪上加霜。按理说,集中有限的资源生产性价比高的坦克,例如三号突击炮、四号坦克以及黑豹坦克,似乎是最理性的选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德军的坦克生产和战略选择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现实的限制,也有战略上的考量,甚至.............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让不少《神探狄仁杰》的剧迷们挠头。按照常理,李元芳作为凉州人,对凉州发生的事情应该有所耳闻,特别是像“黑衣天王”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 “黑衣天王”的神秘程度远超想象首先,我们得明白,剧里的“黑衣天王”并不是一个公.............
  • 回答
    .......
  • 回答
    黑石集团以236亿港元收购SOHO中国这件事,能被市场监管总局盯上并立案审查,这可不是小事,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的地方了。这事儿一出,市场上立刻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咱们一条条来捋捋。1. 交易金额巨大,涉及国计民生:首先,236亿港元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小数目,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S.............
  • 回答
    黑石以 30.5 亿美元收购 SOHO中国:亚洲房地产投资的重磅炸弹与深层解读黑石集团以 30.5 亿美元的巨额报价收购 SOHO 中国,无疑是亚洲房地产市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之一,也刷新了黑石在亚洲房地产领域的单笔投资记录。这笔交易的意义深远,不仅对黑石、SOHO 中国本身,乃至整个亚洲房地产市.............
  • 回答
    黑石瞳,这个名字一提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人物形象。她并非那种能轻易用几句话概括的类型,而是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棱角分明,既有令人赞叹的光芒,也藏着不容忽视的暗影。从她身上最显著的特质来说,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信念和行动力。一旦她认定了某件事情,或是某个目标,就会像一头盯紧猎物的猛.............
  • 回答
    瓦哈比派的崛起与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想紧密相连,其核心宗旨在于回归《古兰经》和圣训所倡导的纯粹伊斯兰,并摒弃一切被认为是“异端”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历史悠久的宗教习俗和圣地,因被瓦哈比派视为“崇拜偶像”的行为,成为了他们改造的对象。瓦哈比派的“纯洁”理念与对圣物的看法瓦哈比派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
  • 回答
    关于“伊斯兰国”(ISIS,也被称为ISIL或Daesh)声称要摧毁麦加黑石的说法,实际上并非ISIS的官方或普遍公开的声明,更多是基于他们极端、破坏性的意识形态以及对伊斯兰教历史遗迹的惯常态度。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ISIS的理念、他们对伊斯兰教传统的解读方式,以及黑石在伊斯兰世界中的.............
  • 回答
    关于黑人女性的偏好,需要明确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不能用刻板印象或单一标准来概括群体的喜好。但基于文化、社会和心理学研究,可以总结一些普遍的、正面的特质和行为模式,这些可能与黑人女性在恋爱关系中的需求和价值观相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观察角度,但请始终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 1. 基本特质:真诚与尊.............
  • 回答
    关于黑人群体中出现的伟大文明或科学家的问题,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一、对"黑人"概念的澄清1. "Black people"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指代: 美洲:主要指非洲裔美国人(AfroAmericans) 非洲大陆: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各民族 全球视角:涵盖所有具有黑人特征的族群2..............
  • 回答
    黑丝是否显腿粗以及哪些腿型不适合黑丝,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又稍显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个人体型、黑丝的材质、颜色深浅、以及穿着者对自身腿型的认知等多种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 黑丝是否会显腿粗?笼统地说,黑丝有显瘦的趋势,但并非绝对,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显腿粗。 这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回答
    “黑洞吞噬物体”这个说法在日常交流中非常形象,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更准确的说法是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能够将周围的物质拉向自己,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让我更详细地解释一下:1. 黑洞的本质:引力的极致体现 什么是黑洞? 黑洞并非一个“洞”,而是一个在时空中具有极强引力的区域。它的形成通常是由于一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