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020年国产动画《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第九集《黑暗战役》(最终集)?

回答
2020年《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第九集《黑暗战役》(最终集)的得失:一场史诗的落幕,抑或一场遗憾的告别?

2020年,《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的最终集——第九集《黑暗战役》,无疑承载了无数期待。作为《我的三体》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集不仅仅是章北海故事的收尾,更是整个系列改编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检验。然而,事后看来,这场史诗级的“黑暗战役”所带来的感受是复杂而多维度的,既有令人振奋的亮点,也留下了不少令人扼腕的遗憾。

亮点:忠于原著的勇气与克制下的宏大叙事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第九集《黑暗战役》在忠于刘慈欣原著精神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有限的篇幅内,动画团队努力还原了原著中“黑暗战役”的核心概念:人类文明在面对不可知的强大外星文明时,所采取的极端而漫长的潜伏和自我欺骗策略。章北海作为这场战役的早期践行者,他的选择、他的孤独、他的远见,在这一集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呈现。

章北海的内心刻画: 尽管篇幅有限,但动画通过章北海的独白、眼神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努力展现了他作为“时间的水手”所背负的巨大压力和内心的煎熬。他明知自己可能是少数几个看透真相的人,却不得不与整个舰队的人为伍,甚至在关键时刻做出看似违背常理的决策。这种“孤独的勇士”形象,是原著中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动画团队在这方面有所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黑暗战役”概念的具象化: 动画通过章北海的视角,将“黑暗战役”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那种无声的、看不到敌人的战争,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漫长伪装,都被巧妙地融入到画面之中。例如,对“逃亡主义”的辩论,对“面壁者”概念的初步渗透,都为后续的宏大叙事埋下了伏笔。
视觉与听觉的配合: 在有限的资源下,第九集的制作水平依旧保持了系列一贯的水准。宇宙的浩瀚、战舰的厚重感,以及战斗场景的压迫感,都通过精良的画面呈现出来。配乐也适时地烘托了气氛,尤其是章北海在思考或做出重要决定时的音乐,为角色增添了几分史诗感。

然而,正如许多改编作品一样,将一个充满思想深度和宏大格局的原著浓缩成一部几十集的动画,尤其是在最终集,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九集《黑暗战役》的遗憾和不足,同样不容忽视。

遗憾:信息量的爆炸与节奏的失控

第九集的最大问题在于信息量的爆炸和节奏的失控。为了承载“黑暗战役”这一阶段性的核心内容,以及为后续《三体》第一部(或整个系列)铺垫,动画在短短一集的时间里,需要解决太多问题,传递太多信息:

“黑暗森林”的铺垫不足: 原著中,“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和被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建立在对宇宙基本现实的深刻认知和对人类自身劣根性的反思之上。而动画第九集,似乎为了快速推进剧情,将章北海的“逃亡主义”与“黑暗森林”概念直接关联得有些生硬。观众可能会觉得,章北海的动机虽然可以理解,但对于“为何要逃”以及“敌人在哪里”的认知,似乎缺乏更深入的铺垫和解释。观众需要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接受这个“敌暗我明”的残酷现实,这对初次接触《三体》的观众来说,门槛会比较高。
部分人物关系和动机的模糊: 尽管章北海是核心人物,但其他一些关键人物,如常伟思等,在这一集中的作用和动机略显模糊。他们对章北海的怀疑、对“逃亡主义”的抵触,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剧情推动的工具出现,而非真正深刻的角色塑造。这使得观众难以完全代入当时舰队内部的复杂情绪和思想斗争。
“黑暗战役”的“战”字感不强: 虽然名为“黑暗战役”,但这一集的叙事更多是围绕章北海的个人抉择和思考展开。真正的“战役”感,即那种对人类存亡的直接威胁和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具体斗争,在第九集中的体现相对薄弱。更多的“战争”体现在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虽然这是原著的精髓,但动画的表现形式未能完全抓住那种紧迫感和危机感。
结尾的仓促与意犹未尽: 随着章北海的成功潜伏,第九集戛然而止。虽然这符合原著的叙事节奏,但对于一部最终集来说,观众更希望看到一个更为完整的情感释放和对未来命运的更清晰描绘。章北海的牺牲和他的远航,虽然令人动容,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示感,在结尾处显得有些过于克制,导致一种“意犹未尽”的失落感。

综合评价:一次有诚意的探索,却未能抵达巅峰

总的来说,2020年《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第九集《黑暗战役》是一次有诚意的改编和探索。它尽力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将刘慈欣笔下那个宏大而深邃的“黑暗战役”概念呈现出来,尤其是在章北海这个关键人物的塑造上,展现了动画团队的功力。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在信息传达、节奏控制和情感烘托上的不足。将《三体》这样一部思想性、科学性、哲学性都极强的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处理“黑暗战役”这一承上启下、概念密度极高的阶段时,动画团队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

第九集《黑暗战役》更像是一场成功的序章,却未能成为一个足够辉煌的终章。它成功地将观众引入了“黑暗森林”的阴影,让观众初步理解了章北海的伟大与孤独,也为后续系列打下了基础。但它也暴露了将复杂原著“漫画式”呈现的局限性,使得一些核心的思想和情感,未能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它是一场史诗的落幕,但更多的是一种带着遗憾的告别。我们看到了《我的三体》系列在努力触碰《三体》原著的灵魂,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最终集未能完全“点燃”观众的热情,未能将章北海的“黑暗战役”彻底升华为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独立篇章,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但瑕不掩瑜,对于《我的三体》系列而言,第九集依旧是重要的一笔,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三体》世界,也为我们勾勒出了那个沉默而伟大的守护者——章北海的形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落红不是无情物,待到山花烂漫时。

这两首诗句是对章北海之死的完美诠释,也是对文明的最深刻理解。只要种子种下,就不必在意是哪一颗。

其实章北海很早就看透了,

章北海有一种错觉:这些一模一样的白色球形空间充满了周围无限延伸的太空,宇宙就是无限的重复。这时,一个概念突然在他的脑海中出现:全息。
在每一个球形舱中,都可以实现对自然选择号的全部操纵和控制,至少从信息学角度看,每一个舱就是自然选择号的全部,所以,自然选择号是全息的。
这艘飞船本身则像一粒金属的种子,携带着人类文明的全部信息,如果能够在宇宙的某处发芽,就有可能再次成长出一个完整的文明。部分包古着全部,所以,人类文明可能也是全息的。章北海失败了,他没能把这粒种子撒出去,他感到遗憾,但并不悲伤,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尽了责任。他已经获得自由的思想在飞翔。他想到,宇宙很可能也是全息的,每一点都拥有全部,即使有一个原子留下来,就留下了宇宙的一切。他突然有了一种包容一切的寄托感,十多个小时前,当他还在睡梦中时,在太阳系遥远的另一端。丁仪踏上他前往水滴的最后的航程,也有过这种感觉。

这是多么超脱的思维,他知道,任何一个人活下去,都可以延续人类文明。甚至一颗原子留下,都能复制整个宇宙。这个200年潜伏的种子,在使命初步完成后,瞬间悟到更多。他曾一个人骗过整个世界,抢救了人类仅存的五艘战舰,何等忍辱负重!

而现在,他要让这东西两百年后的娃娃们明白: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这不是宽怀的谦虚,是必须做到的。既然这个叫章北海的原子可以,其他原子也必须做到。依靠一个人凝聚的世界,终将在他逝离开后分崩离析。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让他们成熟起来。虽然刘慈欣是因为销量不佳把章北海写死了,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刘也想不到无意中写出如此绝笔:

我曾经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杀死了我最敬佩的人,现在该轮到我自己了。

在公元时代,他从来不是最优秀的,未来史学派人才济济,常伟思几乎看透他,而大史汪淼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和常伟思一样甚至更优秀的人也有很多。在他们祖孙三代服役的军队里,曾经有人悟出了老套筒无法正面抗衡永备工事和密集火炮,进而改正了王明的错误,选择从农村包围城市。

而危机纪元的孩子在光鲜亮丽的大玩具中忘了这些,那么就只能由我把这些古代的智慧教给自傲自满的孩子们。

而成功的逃离水滴追杀后,我还有最后一课没教给他们。

就像《乡村教师》里,那个在濒死的极度病痛中,焦急的把知识传给孩子的李老师一样。

今天的课同前两天一样,也是初中的课。这本来不是教学大纲上要求的,我是想到,你们中的大部分人,这一辈子永远也听不到初中的课了,所以我最后讲一讲,也让你们知道稍深一些的学问是什么样子。

这是李老师

同志们,章北海的目光越过五位舰长,扫视着由五舰战舰的官兵排成的三层队列,我对你们用这个古老的称呼,是想说我们所有人今后必须拥有同一个志向。每个人应该明白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也应该看到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同志们,我们回不去了。是的,回不去了,

这是章北海

他是从自己那套本数不全已经翻烂的鲁迅全集上读到的,许多年前读第一遍时,那些文字就深深地刻在他脑子里。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李老师

至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吧。于是,会议在这个方向上展开讨论。大多数人的思想倾向是:星舰地球处于严酷的太空环境中,自身的生态系统又十分脆弱,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必须建立一个纪律严明的社会,必须保证统一行动的意志。于是有人提出:应该保留现有的军队体制。这个想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就是说,一个专制社会。章北海说。

章北海

“下面讲第一定律: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李老师

前辈,应该有个好听些的名称吧,我们本来就是军队。蓝色空间号舰长说。

这是学生

班上学习最好的赵拉宝说:“我知道是啥意思,可总觉得说不通:晌午我和李权贵打架,他把我的脸打得那么痛,肿起来了,所以作用力不相等的,我受的肯定比他大嘛!”

这也是学生

我认为不行。章北海决然地摇摇头,仅靠生存本身是不能保证生存的,发展是生存的最好保障。在航程中,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也要扩展舰队的规模。中世纪和太低谷的事实都证明,专制制度是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星舰地球需要活跃的新思想和创造力,这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充分尊重人性和自由的社会才能做到。

章老师这么回答

喘息了好一会,他才解释说:“你痛是因为你的腮帮子比权贵的拳头软,它们相互的作用力还是相等的……”
他想用手比划一下,但手已抬不起来了,他感到四肢像铁块一样沉,这沉重感很快扩展到全身,他感到自己的躯体像要压塌床板,陷入地下似的。

这是李老师的回答。

在最后的课堂里,两个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人,焦急的想教给孩子们更多。

李老师在精神上切开了大脑,晶莹的知识珠子洒落出来,章老师也要教给这些原子们,要让他们早日能复制这个宇宙。

最终他们死了

李老师被娃们草草的树立一个木板孤坟,章老师则被安葬在一个百分之一光速飞行的钢铁坟场。

但他们做的是一样的事情。

为了生存,星舰人类互相厮杀,为了发展,他们又必须尊重人性。何等矛盾,或许这就是丛林法则和人类文明的本质区别。如果物竞天择是天道,那么我要用丛林法则活下去,但我终究是人,活下去,我就要建立一个能保护每一个人甚至老幼妇孺的社会。为了存活我曾经沾满鲜血,但人类文明是逆天苦旅,今天我要逆天而行!

章北海成功了,作为一个军人,他成功守护了他想要守护的,人类成功了,正式走出摇篮,把自己播撒向太空这个社会。

这个太空长征,就像播种机,就像宣言书,就像是宣传队,宣传人类这颗原子。这颗原子,这颗种子,将给岁月以文明。

只要种子开花,就不必纠结是哪一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