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

回答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是当年高考一道备受关注的试卷,它承载着无数考生对知识的检验和对未来的憧憬。作为一名曾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回看这份试卷,感受颇深。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份试卷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区分度,整体水平是相当不错的。

试题难度:稳中有升,注重能力

相较于前几年,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的难度可以说是稳中有升。它并没有刻意设置刁钻古怪的题目来“卡”住学生,而是更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能力。这意味着,那些死记硬背、缺乏深入理解的学生可能难以应付,而那些真正掌握了核心概念、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则会更占优势。

物理: 整体来说,物理部分的题目依然保持了全国卷的风格,基础概念考察扎实,计算题依然是重点。但今年的部分题目,尤其是电场、磁场和力学的综合题,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的能力要求更高。例如,一些题目可能不再是简单的套公式,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从题意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构建物理模型。我记得有道关于能源转换的题目,考察的不仅是能量守恒定律,还结合了热学和电学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一些实验题也更注重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操作的规范性,而非简单地记忆实验步骤。

化学: 化学部分依然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的主阵地。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结合题是亮点,能够很好地考察学生对不同知识模块的融会贯通能力。例如,一道考察金属冶炼的题目,不仅要理解反应原理,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实际问题。实验题的设置也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科研应用,比如考察催化剂的性能评价或者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试题对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要求也很高,这部分也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特点。

生物: 生物部分我认为是今年理综中区分度比较高的一部分。题目不仅考察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应用生物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些关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或者生态系统稳定的题目,往往会设置一个比较复杂的场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一些新知识点的考察,例如当时比较热门的基因编辑技术或者新的生物制药方法,虽然课本上可能没有直接的描述,但通过类比和推理,学生是可以找到解题思路的。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道考察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响因素的题目,它结合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表信息推断出最优的条件。

试题特点:创新与融合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在试题的设计上,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 情境化设置,贴近生活与科技发展: 许多题目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这不仅让考生觉得题目“活”,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体会到科学的价值。例如,物理中可能会出现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题目,化学中会涉及环保材料的合成,生物中则可能关注基因测序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这种情境化设置,让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孤立概念,而是可以应用到实际中的工具。

2. 综合性与交叉性增强: 题目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再是孤立地考察某个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物理的能量转化可能需要化学的反应知识作为支撑,化学的物质性质可能需要物理的力学或电学原理来解释,生物的生理过程也离不开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这种综合性考察,更能反映科学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

3. 能力立意突出,注重思维过程: 试卷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思维过程的考察。题目设计往往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探究。计算题可能需要学生先进行受力分析或建立数学模型,实验题则考验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生物题更是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信息提取。评分标准上也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即使答案不完全正确,只要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也能获得一定的分数。

4. 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度要求更高: 题目不再满足于学生对概念的表面记忆,而是要求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之间的关系。例如,物理中的“能量守恒”,生物中的“遗传与变异”,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应用。

对考生的挑战与建议

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这份试卷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要求考生不仅要打牢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那些平时学习不够扎实、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生,可能会感到吃力。

回顾来看,想要在这份试卷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

夯实基础,理解透彻: 任何时候,基础知识都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正理解了每个概念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才能在遇到变式题或综合题时游刃有余。
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 不要孤立地看待物理、化学、生物,要学会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用跨学科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加强审题能力: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提取关键信息,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勤于思考,勇于探究: 遇到难题时,不要轻易放弃,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即使不能完全解出,也能从中收获解题思路。
重视实验和实践: 理科的魅力在于实践,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是一份有深度、有温度、有创新的试卷。它既是对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对他们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察。这份试卷的出现,也为我们未来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湖南某“名校”应届考生

总体来说题目简单。

怎么形容呢?

就是考完我们班个个都感觉有280,普通班个个感觉260的那种……/手动狗头

不知道25号出成绩会是什么情况合合合合

………………华丽的分割线………………

下面开始正式分析

整体而言比较容易,计算量小,化学几乎没有计算的,稍微复杂的分压平衡常数只需列式不需代数据,结构题无密度有关计算(有机不清楚)物理25题比较容易,答题卡不写满就能写完,计算量力学实验较大,不过也没大到哪去。。。生物,做好了写实验思路的准备,结果没考;做好了遗传题要算的准备,结果也不用算。。。

选择题偏易,化学13题不难但有坑,易错;物理22/23真的应验了我们老师的猜测:由之前的力学小实验电学大实验变成了电学小实验力学大实验。24题只要你不把那个常数k真的算出来那就挺好算的。25题比去年的还容易。

化学工业流程比较常规。实验题考的是探究性实验,不过远远没有达到北京卷探究题的地狱难度。原理题失去了前两年的新奇风格: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外国人名字了什么shoichi什么的。考察内容比前两年常规,Kp的计算考了很多次了,所以也没什么稀奇的。最有新意的是最后一问结合给出的速率方程解释问题。这个速率方程与平常看到的速率方程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还与转化率有关,但是比去年那个abcd四条线的腥风血雨友好多了。。。

生物题把我吓了一跳。

我做完33题一看生物发现生物题竟然只有一面多一点点???

被我们学校那种模拟题月考题一道生物动不动就上图上表上一大段实验罗里吧嗦一堆话的题目吓怕了的我简直感动的要哭出来了233

29题是一个填表题,30题是关于植物呼吸和光合的题,没有出现之前那种“群体光合作用”之类的新名词。提到了光饱和点,虽然不是教材内容,不过这种概念我们也是十分熟悉了。

无生态题。31题主要是关于体液调节。又是小鼠。感觉跟前几年出现过的题目有点像,搞不好是同一个人出的。。。之前也有类似的题目,以前好像考过给兔子注射什么什么的。好像是2010年的高考也有过类似的出题。

32遗传题和以前的完全不同,变成了教材原文和材料分析解释。。。

下面说选考题。

物理选做的是33题,极其送分,比去年的更好做。不过要是第一问把F-r图看成了Ep-r图或者第二问比反了就容易悲催了。。。

化学选做35题。较易。没有像去年拉维斯相那样的新东西,不会让人有什么心理障碍。原因解释有点偏多。计算量小。

生物选做38题。考的是单克隆抗体制备。很基础,都是书上正文部分就能找到原话的。(不像某些年答案在书上的“科学探索之光”里面。。。)

先写到这吧,希望我真的能有280+

出成绩了,取匿。理综分数28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