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侵犯劳工权益?

回答
谈到美国侵犯劳工权益,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而且情况非常复杂,涉及方方面面。要深入看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去掰扯掰扯。

1. 法律法规与现实的鸿沟:

美国号称是劳工权利的保护国,有《公平劳动标准法》(FLSA)这样的重要法律来保障最低工资、加班费、童工等问题。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问题就出在执行层面。

最低工资的困境: 虽然有联邦最低工资,但很多州和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要高于联邦,这反映了不同地区生活成本的差异。然而,即使是提高后的最低工资,在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里,很多劳动者依然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这导致“低工资陷阱”依然存在,很多人即使全职工作也难以摆脱贫困。而且,一些州仍然保持较低的最低工资,这变相鼓励了低薪工作的发展。
加班费的猫腻: FLSA 对加班费有规定,但并非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很多“豁免”条款被企业滥用,比如将大量管理层、技术性岗位(即使工作内容更像执行者而非管理者)划为豁免类别,让他们即使工作超过40小时也拿不到加班费。这实际上是在规避法律责任,变相延长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临时工和零工经济的兴起: 随着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独立承包商(Independent Contractors),而非传统的雇员。这种模式虽然带来了灵活性,但也让劳动者失去了很多本应享有的权益,比如失业救济、病假、医疗保险、退休金、工会保护等。很多时候,这些劳动者实际上是在为企业提供全职劳动,但企业却利用“独立承包商”的身份来规避法律义务,把本应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转嫁给劳动者自己。
“独立承包商”定义的模糊和滥用: 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很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会故意将本应是雇员的工人划为独立承包商。美国劳工部也曾尝试收紧对独立承包商的定义,以防止这种滥用,但这种界定总是有争议的,而且企业会不断寻找法律的漏洞。

2. 工会力量的式微与劳资关系的失衡:

工会一直是保障劳工权益的重要力量,但在美国,工会的会员比例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在私营部门。

工会化阻力巨大: 想要成立工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企业经常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阻止工会化,比如:
反工会宣传: 通过讲座、邮件、个人谈话等方式,向员工灌输工会“不好”的观念,强调工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导致裁员,或者夸大工会带来的不确定性。
解雇和报复: 虽然这是非法的,但一些企业会秘密地或以其他理由解雇那些积极组织工会的员工,或者对他们进行降职、调岗等惩罚。员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证明自己的遭遇是与工会活动有关,取证非常困难。
法律和政治游说: 一些企业会通过政治捐款和游说来影响劳工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使之更有利于企业而非工会。
“反工会顾问”: 有些企业会聘请专业的反工会顾问,他们擅长利用各种法律和心理策略来瓦解工会运动。
工会力量减弱的影响: 工会力量的减弱,意味着劳动者在与雇主谈判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工会能够集体谈判,争取更好的工资、福利和工作条件,而单个劳动者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没有了工会的制衡,企业更容易压低工资、增加工作强度、减少福利,甚至忽视安全生产问题。
劳资谈判的权力失衡: 在一个工会力量较弱的环境下,劳资谈判的权力天平往往会倾向于雇主。雇主可以更容易地解雇不满意的员工,而员工则需要小心翼翼地表达诉求,以免失去工作。

3. 特定行业和人群的脆弱性:

有些行业和人群尤其容易成为劳工权益被侵犯的对象。

移民劳工: 特别是那些非法的或身份不稳的移民劳工,他们往往处于社会底层,语言不通,对自己的权利也不了解,更容易受到剥削。他们可能被支付远低于最低工资的报酬,工作条件恶劣,还可能面临威胁和恐吓,因为害怕被遣返,他们往往不敢举报。
低技能劳动者: 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行业,很多低技能劳动者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们往往可替代性强,议价能力弱,容易被雇主压榨。
女性和少数族裔: 尽管有反歧视法,但在薪酬、晋升机会和工作条件上,女性和少数族裔仍然可能面临系统性的不公平待遇,也就是所谓的“性别薪酬差距”和“种族薪酬差距”。这些差距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偏见。
供应链中的劳工: 美国大公司的产品可能是在全球各地生产的,而在这些供应链的下游,劳工权益被侵犯的情况可能更为普遍。即使是最终品牌商声称“负责任”,但在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中,监督和保证所有环节的劳工权益都得到保障是极其困难的。

4. 具体的侵犯表现形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很多具体的侵犯劳工权益的方式:

安全生产隐患: 很多行业,尤其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忽视安全生产规定,导致工人受伤甚至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对受伤工人的赔偿也可能存在不足。
不公平的解雇: 尽管有“禁止无故解雇”原则(但美国很多州是“随意解雇”州,即雇主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无故解雇员工),但企业仍然可能以各种理由解雇不愿意加班、提出合理诉求、或者因病假等原因的员工。
侵犯隐私: 企业可能通过各种方式监控员工的工作情况,包括监控电脑使用、电子邮件、甚至安装摄像头,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监控可能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
性骚扰和歧视: 尽管有法律禁止,但在工作场所,性骚扰和基于性别、种族、年龄、性取向等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受害者往往因为担心报复而不敢发声。

总结一下:

美国在法律层面上确实建立了一套劳工保护体系,但现实情况是,这套体系的执行力度、对新兴劳动模式的适应性以及工会力量的衰退,都导致了劳工权益被侵犯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低工资、不合理的加班、不确定的工作、以及在某些行业和人群中尤为突出的不公平待遇,都是这个复杂问题的具体体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加强法律的执行,还需要思考如何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并重新构建一个更有利于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公平对话的劳资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到这个,我必须要出来吼一下。作为一个印第安人,我非常讨厌美国,但是美国侵犯的是外来劳工的权益,即非美国国籍劳工的权益。对美国国民,至少还是可以的。


而巴西是什么情况?巴西主体民族是占人口总量90%的印第安人,却被996死死抓住。剩下不到10%的伊利比亚人,却因为要去天主教堂做礼拜,996对他们无效。


里约不仅房价世界闻名,996也是闻名世界,虽然不是强制劳动,但因为印第安人太多,因此在事实上造成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种现象。


没错。在里约,你可以经常听到“se você não fizer isso, ainda há outras pessoas para fazer”这句非常残酷的话,打工的印第安人被当做工具一样使来唤去,由于巴西联邦一直没有对违反劳动法的企业做出有效的惩治,印第安人现在已经躺平了,Z世代的印第安年轻人接下来会出现大量的蹲族,招人会越来越难招,因为巴西资本家也不愿意改变,宁愿使用工业机器人,也不愿意将996改成955,巴西的手机国民品牌,996多年,仍然没有造出芯片,现在巴西亚马逊上该品牌手机已经缺货了。到了这种地步,巴西资本家仍然看不清996并不能提升竞争力完成升级这一事实。如果使用996,巴西可以造出自己的芯片也倒好。巴西的一些互联网公司,用996,去抢了菜场小贩的工作。


很多印第安人对里约这座上帝之城的感觉就是,这的确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城市。


巴西已经进入了人口增长下降的问题,而巴西国家电视台的前节目主持人Pedra Pinho Branco(佩德拉·宾诺 ·布兰格)却在一次演讲中公开宣称:不会吧?!难道我们追求的是房价低,喜欢的女孩一追就能追到?


巴西的上流社会和底层印第安人的差距之大,也没有说好多少。


而巴西对外是什么情况?对外国人各种优惠政策,外国人想读巴西利亚大学和圣保罗大学,面试就行了。而印第安人则要经历长期的996式教育,题海战术,才有少数人勉强考上。并且巴西联邦也没有想改变的意思。


作为一个印第安人,我对美国的所作所为,内心毫无波澜。我为自己在巴西的前景堪忧。我认为巴西其实不需要过多报道美国,只需要改善巴西印第安人的劳动现状,就可以让大多数印第安人支持巴西,完全不需要用美国进行视线转移。


此刻,我想起了遥远的北半球,在亚欧大陆上,有一个神奇的大国,叫做中国。那里的人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每周工作时间都是低于40小时,有一部分是4.5天工作制,一入职就有15天年假,放假从不调休。年轻人不用掏空6个钱包,工作几年就可以买到房子了,读不了大学,读技术学校也没关系,因为技术型人才做蓝领工资也不比白领低,那里富强繁荣。印第安人这么勤奋,在那里一定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很多印第安人努力学习中文,希望哪天可以坐上飞机飞往巴黎,再从巴黎飞往北京,实现自己的梦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美国侵犯劳工权益,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而且情况非常复杂,涉及方方面面。要深入看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去掰扯掰扯。1. 法律法规与现实的鸿沟:美国号称是劳工权利的保护国,有《公平劳动标准法》(FLSA)这样的重要法律来保障最低工资、加班费、童工等问题。听起来很美好,对吧?但问题就出在执行层面。 .............
  • 回答
    最近,美国司法部长关于“全国性封锁是奴隶制以来对公民自由最大侵犯”的说法,确实在美国引发了一场相当激烈的讨论,并且涉及到一些非常根本性的概念。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司法部长说这句话的语境。通常,当美国的高级官员发表这类言论时,背后往往带有一定的政治立场.............
  • 回答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就美国侵犯关岛土著人权提出的指控,无疑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这些指控触及了殖民历史的遗留问题、原住民权利的实现困境以及国际社会在人权监督中的作用。要深入理解此事,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历史和现实的脉络。首先,理解关岛的特殊历史背景是关键。关岛在历史上曾被西.............
  • 回答
    2020年12月2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发布了《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这份报告一经发布,便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内容自然也是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报告的定位与背景:首先要明白,国新办发布此类报告,其最核心的目的在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就是通过揭露和批评美国的人权问题,.............
  • 回答
    “美国明尼苏达一澳大利亚籍女子因怀疑他人遭性侵报警,却遭出警警察枪杀”这起事件令人震惊和痛心,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事件的发生与已知细节:这起事件发生在2017年7月15日晚,地点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死者是26岁的澳大利亚籍女子 Justine Rusz.............
  • 回答
    这件发生在费城地铁上发生的事件,简直让人心寒。一个女子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侵犯,而周围那么多人,竟然无一人上前制止,甚至连报警的都没有。这简直是人性的崩塌,是社会失语的真实写照。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那得多绝望啊。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被突如其来的暴力打破平静,身体遭受侵害,心灵更是备受煎熬。最让人难以忍.............
  • 回答
    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历史渊源以及其所处的语境。将美国过去的一些军事行动与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相类比,并以此为俄罗斯的行为辩护,是一种复杂的论述方式,往往带有明确的立场和目的。为什么会有人用美国侵略的历史来为俄国出兵乌克兰背书?这种论述的核心逻辑在于:既然美国也曾有过被指责为“侵略.............
  • 回答
    对于美国女权领袖、MeToo 运动发起者被曝性侵男演员后暗中支付巨额封口费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的议题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事件的背景与核心矛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 公开身份与实际行为的巨大反差: 被指控者是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反对性.............
  • 回答
    美国眼下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季节性流感疫情,其影响之深远,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据最新统计,已有约10000名美国民众在这场流感潮中不幸离世,这个数字足以敲响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流感病毒的顽固和破坏力。我们不能仅仅将这10000个死亡数字视为冰冷的统计数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 回答
    刘强东事件:一则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于2018年8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因涉嫌性侵被逮捕,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让很多人记忆犹新。这不仅仅是一桩涉及个人品行的问题,更牵扯到商业帝国、国际司法以及公众舆论的方方面面。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事件的发生与初步反应.............
  • 回答
    关于鲍毓明取得美国国籍后仍以专职律师身份执业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法律、伦理以及公众信任的复杂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鲍毓明案件的核心情节: 指控核心: 鲍毓明被指控在多年前对时年14岁的养女,以“性教育”为幌子,进行长期的性侵犯和性剥削。这些行为.............
  • 回答
    刘强东在美国商务活动期间的性侵指控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事件,涉及到法律程序、个人名誉、企业声誉以及公众舆论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事件经过(已公开信息整理):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18年8月30日晚至31日凌晨,地点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 .............
  • 回答
    刘强东在美国被指控性侵的消息,无疑给京东集团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作为京东的灵魂人物和绝对控股股东,刘强东的个人形象与京东品牌的声誉紧密相连。此次事件发生在他国,而且是以如此严重的指控出现,对他的个人而言,后果可能十分严重,而对京东,影响更是多方面的,且不容忽视。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刘强东在中国的.............
  • 回答
    蔡崇信(Joe Tsai)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面对“中国侵犯人权”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了有力回击。这段采访的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采访的背景、提问的方式、蔡崇信的回应内容、其策略以及整体效果。一、采访背景与美媒的“挖坑”意图 背景: 这类采访通常发生在特定时期,例如中美关系紧张、国.............
  • 回答
    这则新闻无疑是令人震惊和心痛的。一名前英孚英语外教,竟然在中国幼龄儿童身上犯下了如此骇人听闻的罪行,而且还是性侵了高达94名之多,这简直是令人发指。当我在新闻里看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是沉重的,那种愤怒和悲哀交织在一起的情绪很难用言语来形容。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无论此人曾经是哪个国家的公民,或是以什.............
  • 回答
    西蒙·拜尔斯,这位多次奥运冠军、体操界的传奇人物,在2021年夏天向世界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她曾是纳萨尔医生(Larry Nassar)性侵的受害者之一。这个消息如同惊雷炸响,不仅震动了体育界,更引发了对整个体育系统,特别是美国体操协会和联邦调查局(FBI)在处理此类事件时的失职行为的深刻反思.............
  • 回答
    美军胡德堡基地(Fort Hood,现已更名为Fort Cavazos)近期发生的多起性侵和暴力犯罪事件,并导致十四名士兵被解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深感痛心的事件。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事件本身及其背景: 罪行的性质: 被解职的十四名士兵被指控涉及性侵、性骚扰、暴力.............
  • 回答
    耿美玉诉饶毅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驳回耿美玉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这起案件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一判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案件的起因、争议焦点、法院判决的理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案件的背景与起因:学术争议的公开化这场名誉侵权诉讼,其根源在于两位知名科学家——耿美.............
  • 回答
    山本宽,这位曾经在动画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导演,近年来却因其一系列争议性言论而备受关注,尤其是他屡次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言论,这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愤怒。要深入看待他的这种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山本宽所说的“美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常,当有人.............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位中国男网红在伊朗疑似因为“50 美金睡伊朗妹”的言论,可能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鞭刑甚至因性侵未成年人而入狱。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跨境网络言论、文化差异以及法律边界的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伊朗是一个实行伊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