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非常出名但并不好吃的食物?

回答
有一些食物,它们名气响亮,人人皆知,但真正吃起来,却可能让人味同嚼蜡,甚至有些让人失望。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声在外,味道却不尽如人意的食物,说说它们为何如此“出名”又如此“不好吃”。

1. 鱼翅

提起鱼翅,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珍贵”、“高档”、“宴席”这些词汇。它曾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顶级美味,是身份的象征,更是餐桌上的压轴戏。但是,如果我们抛开那些附加的文化含义和市场炒作,纯粹从味道和口感上来说,鱼翅真的称不上好吃。

首先,鱼翅本身的味道几乎是清淡到近乎无味。它主要的口感来源是其中胶质的部分,煮熟后呈现出一种略微Q弹、滑腻的质感。这种质感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更像是一种胶质的体现,而不是风味的来源。它的美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吊汤的鲜美和调味的丰富。如果离开了浓郁的鸡汤、火腿高汤或其他鲜味辅料,鱼翅本身的味道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承载不了。

其次,鱼翅的口感层次非常单一。即使煮得恰到好处,也只是那种滑溜溜、略带嚼劲的感觉,缺乏鱼肉本身应有的嫩滑、多汁或者紧实等多种口感变化。很多人形容它就像吃煮烂了的粉丝或者没有味道的果冻,这种评价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为什么鱼翅会如此出名呢?这背后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在过去,获取海鲜不易,尤其是大型深海鱼类,它们的鱼翅在古时是一种稀有且不易保存的食材,因此被视为珍品。加上捕捞鲨鱼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使得鱼翅的获取成本高昂,自然就成了权贵阶层的奢侈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稀有”、“昂贵”的标签被不断放大,与宴请宾客、彰显地位联系在一起,鱼翅就从一种食材,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吃鱼翅,很多时候是在消费它的名气、它的故事,而不是它本身的味道有多么惊艳。

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到鱼翅对海洋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了获取鱼翅,渔民会捕杀鲨鱼,然后割下鱼翅,将鲨鱼的尸体丢弃回海中,这种残忍的行为对鲨鱼种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破坏了海洋的食物链。因此,从伦理和环保的角度来看,鱼翅已经成为一种“不值得”去追求的食物。

2. 燕窝

与鱼翅类似,燕窝也是一种被高度神化的食材,尤其在中国,它被视为滋补养生的圣品,是高端保健品的代表。尤其是在怀孕、坐月子或者身体虚弱的时候,燕窝总是被推荐给人们。

燕窝的“好吃”体现在哪里呢?同样,它本身的味道非常淡雅,近乎白水。其主要的吸引力在于它滑嫩、绵软、入口即化的口感。那种细腻的质感,像是加入了蛋白的果冻,又或者是非常非常细的粉丝,在口中化开,留下淡淡的清香。这种口感是很多人喜欢的,它提供了一种温和、舒适的进食体验。

然而,如果仅仅从“好吃”的标准来衡量,燕窝的口感虽然独特,但缺乏足够的风味层次和冲击力。它的味道非常内敛,需要搭配冰糖、牛奶、蜂蜜等甜味剂来增加风味。如果没有这些调味,单吃燕窝,对于追求浓郁味道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寡淡无味,甚至有点奇怪的胶质感。

那么燕窝为何如此出名?这同样源于古代的传说和中医理论的背书。燕窝是由金丝燕等鸟类用唾液混合羽毛等筑成的巢穴,其采集过程艰辛且危险,这使得它在古代就显得非常珍贵。加上中医认为燕窝性平味甘,有滋阴润肺、补中益气的功效,这些理论使其在养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长久以来,人们对“滋补养生”的追求,以及对“越贵越好”的心理暗示,都推高了燕窝的市场价值和知名度。

但是,近年来也有很多关于燕窝营养价值的争议。虽然燕窝含有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但其主要成分仍然是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是否如传说中那么神奇,科学界仍有讨论。而且,燕窝的采集也可能涉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以及对卫生标准的挑战。因此,将燕窝视为“神药”或者“绝顶美味”,可能更多是一种文化消费,而非纯粹的味蕾享受。

3. 某些海鲜(例如海胆、生蚝的某些处理方式)

我们都知道海鲜是美味的,但有些海鲜的处理方式或者部位,却可能让很多人觉得不好吃,但它们依然名声在外。

比如海胆。生吃海胆,尤其是新鲜的、品质极佳的海胆,那种入口即化的绵密感,伴随着一种独特的、浓郁的鲜甜和大海的咸香,是很多老饕推崇备至的美味。它有海洋的鲜味,又带着一丝奶油般的醇厚,口感是那种非常柔滑细腻的。

但是,海胆也存在“不好吃”的可能,而且比例还不小。如果海胆不新鲜,或者捕捞上来后处理不当,它会散发出令人不愉快的腥臭味,这种味道非常刺鼻,远远盖过了任何鲜甜。而且,海胆的口感也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有些人会觉得它绵软得像一团没有形状的黄油,或者有一种过于浓烈的“海腥味”,这种味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的。即使是新鲜的海胆,它的味道也非常浓烈,不是那种温和的鲜美,而是直接的、冲击性的味道,有些人会觉得腻或者过于刺激。

同样,生蚝也是如此。高质量的生蚝,新鲜度高,带着矿物质的咸鲜味,口感饱满,汁液丰富,确实是海中的珍品。

然而,市面上很多生蚝的处理方式却让它“不好吃”。例如,有些人会把生蚝煮得过久,导致其肉质变得干硬,失去原有的鲜嫩多汁;或者在烹饪时加入过多的辛辣调料,反而掩盖了生蚝本身的清甜。更糟糕的是,如果生蚝不够新鲜,那股浓烈的腥臭味是任何烹饪技巧都难以掩盖的,会让人望而却步。虽然生蚝的名声在外,但一次糟糕的生蚝体验,足以让很多人从此敬而远之。

总的来说,这些食物之所以出名,往往是因为它们带有某种特殊的文化意义、历史渊源、稀有性、或者与某种“健康养生”的观念紧密相连。然而,从纯粹的味觉体验出发,它们可能因为味道寡淡、口感单一、或者处理不当而令人失望。人们对它们的追求,很多时候是一种对符号的崇拜,对故事的追忆,而非对单纯味道的沉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豆汁儿!

user avatar

鱼生吧,不仅限最有名的那个鱼生,摆盘成这种的,干丝杂拼的都差不多,

看到食材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因为花生米的加入,还有各种类似芝麻碎花生碎炸粉丝甚至是蛋丝之类的配料,加上葱丝洋葱丝,

咸鲜味配上果仁和油脂味,

一定是腻歪的口感和味道,

不知道在吃啥。

看上图还加了些三文鱼,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如直接弄点山葵泥和味极鲜,一口一口夹着鱼片吃,也会好吃不少。剩下的各种丝直接切上两根黄瓜,半颗白菜心拌匀,放酸甜汁也是一道好时蔬凉菜。

非要搞成花生碎蘸鱼肉,配上葱丝,不仅尝不出鱼本来的鲜甜味,还把白肉里的油脂激发出来了,花生油混合着鱼油,再拿葱丝一压,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可能最开始就是看菜,

在没拌开的时候,和坛城差不多。所有的价值都是花花绿绿放在那里,和拌开的过程,

拌开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就都吃掉了。

特意拿这玩意当个主菜,就真没啥意思了。

东南亚改良版的会好一些,

当个小食,加了很多当地的时蔬,和金橘酸梅菠萝果醋之类的料汁,调顺了口感,还比较能下口,也是象征义大于吃的意义,为了“捞”好彩头。

把鱼片也换成三文鱼了,为了彩头也不能连命都不要了。


总而言之在热带亚热带生吃淡水鱼,是个不折不扣的作死行为,花生碎和花生油之类的味道也真的不好配生鱼肉,

我吃过的好吃的生鱼不是在两广,而是在黑龙江,

黑鱼抓到后杀好切成鱼肉条,泡在醋里,大概一两个小时后加入黄瓜丝,香菜丝,葱花,大蒜,再放一遍醋,和家常凉菜差不多,做饭的场地是窝棚野地,最农家的场景,也没有大饭店做这种东西,

是很下酒的一道凉菜,会做生鱼的师傅就和会处理河豚的人差不多,喜欢吃的会特意拜托给弄个生鱼吃吃。

虽然鱼生活在寒冷的水域,又是野生半野生的,不少人还是挺抗拒生吃鱼肉的,

我也就半推半就尝过几筷子,

味道就好很多了,放那么多白醋入口当然是很酸,嚼着有鱼肉的清甜,鱼肉长期被醋浸泡,肉会变得很松弛,即使是完全生的,口感也不会太生,是绵绵的感觉。

总的来说还是很粗糙的饮食。

酸酸爽脆的拌生鱼配上小鸡炖土豆,铁锅炖江鱼这类酱油很足的菜,再有点蒜泥白肉,切盘猪皮冻再喝点白酒,那感觉就非常惬意了。

user avatar

有的,扬州富春茶社的蟹粉狮子头、翡翠烧卖

首先先声明,以上及以下的内容皆仅代表个人观点。

19年时去扬州游玩,冲着富春茶社名气去尝试一下招牌餐点。

也在各种美食纪录片上看到过“蟹粉狮子头”、“翡翠烧卖”的片段,看得心生向往有机会肯定要试一试。

蟹粉狮子头刚上桌,看卖相的确很吸引人动筷。

但夹上一块还未送进口就闻到一股腥味,进口发现真的是除了螃蟹的腥味就完全淡而无味了,肉馅调味失败,还有些许肉腥味。

不知道是会为了突出螃蟹味,还是它就是想要凸显淮扬菜“口味清鲜平和,咸甜浓淡适中”的特点,没有使用姜蒜等调味。

平日里吃螃蟹从来没发现过螃蟹是这样腥的,这个蟹粉狮子头让刷新了我对螃蟹腥味的认知。

再是翡翠烧卖,甜味的蔬菜烧卖,青菜叶撒上精盐、绵白糖搅拌,加熟猪油拌匀即成馅心。

上桌以后首先卖相就有点劝退,但点都点了总得尝尝,甜味的青菜,竟然还有种肥腻感,唯一的优点就是烧卖皮很有韧性。

纪录片中提到“ 翡翠烧卖是扬州点心双绝之一。皮薄馅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

实在抱歉没有欣赏出来,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我真的没尝出来……

好在蟹黄汤包、大煮干丝还算不错,不然我真怀疑“淮扬第一楼”名不副实了……

user avatar

豆汁儿!

白水羊头,我个人非常喜欢,很多人不喜欢;

烤麸,我也非常喜欢,很多人觉得像嚼海绵;

折耳根,真心不喜欢;

狗不理,拒绝说明;

臭冬瓜,憋了三天的屁跟它比都很温和;

榴莲,其实还好,比较腻。

user avatar

成都的面食,非常不好吃,钟水饺、担担面、甜水面之类,还有各种噱头的私房面,以及面条的亲戚,各种米线。在我一个每天吃一顿面条的南方人眼里,成都真的是面食荒漠。

我在成都上大学以及工作快十年了,吃过上百家餐馆,在ifs上过一段时间班,比较繁华地方周围的餐馆除那种贵得很的都吃过了。很多时候刷到大众点评好评就会慕名前往,就算很远。令我满意的面条,掰着一只手指头数都能多了。要说好吃就贰麻酒馆的面,可是别人是主营酒水的,又不是职业卖面的。

成都的面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口感太硬

水面煮制必须持续加入少量凉水保持低沸,才能保证劲道而不生硬,但是99%的餐馆是不可能做这道工序的,而且很多餐馆喜欢提前把面捞出来,这导致面条生硬,甚至有一个白色硬芯。

2.干拌类的面条,盐和味精太重

吃到一半总是觉得很口渴,后面都吃不完了,此外,臊子味道也非常不好。我是个干拌面爱好者,真的很忧伤。

3.红汤类面条,汤太油

感觉都是火锅汤的变体,其实红汤也可以熬出很多风味不同的汤头,可以不逊色于白汤的鲜美。

4.白汤类面条,汤基本靠味精和胡椒粉

白汤类普遍有很重的味精胡椒粉味道,我不是味精反对者,可是那个味道真的太强了,不是那种熬出来的奶汤

5.私房面更是坑出天际

吃过40多一碗的鳝鱼面,鳝鱼都没处理干净,一股浓烈的土腥味;60多的鱿鱼什锦面,基本没有鱿鱼。这就是大众点评里的托刷出来的评论,坑死了

讲真,成都的食物,如果不是本地原创的,基本都和周边城市差了一截,不比乐山之类的,和比较近的崇州等都有差距,不过优点在综合性,以及有钱能吃到很高级的。

user avatar

单刀直入,我觉得最出名,也最让人失望的应该是老北京的各种小吃。

首先谈小吃,什么是小吃。

小吃就是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定区域的特色的食品。

小吃就地取材,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

老北京小吃首先一定要加个老字,除了反映出北京地区的特色外,更是代表了过去那个年月,广大老百姓能吃到美食的真实风貌。

有油水,能吃饱。

耳熟能详极为出名的北京四大暗黑小吃:卤煮、爆肚、灌肠、豆汁。

嘿!您说这几个出不出名,是不是老百京口口相传的几样美食,那叫一个地道。

先说有油水,能吃饱的。

卤煮火烧

卤煮是什么就是猪头肉炖猪下水泡白面馍(白面火烧)

虽然现在关于卤煮火烧的起源有很多很好的说法,无论是乾隆的苏造肉还是萨满教的女真吃法,卤煮要是太干净了,也就没那个味道了。

尤其是我第一次带着南方友人去吃卤煮,就更加彻底证明了这件事情。

用他的话说想象中的卤煮应该是像广州潮汕卤味一样,清汤味鲜。

但是实际上刚端上来还没吃,他就被浑浊的汤色与卤煮特有的气味吓到了,用筷子夹了一块小肠拾入口中,脸就绿了。依靠着纸巾捂着嘴才没吐出来。

猪肠、肺头、五花肉(老年间用猪头肉)、豆腐、白面膜。过去这可是穷人宝,人送外号穷人乐。有油水,能吃饱,有干有湿,还抗饿。

火烧切井字,猪下水、猪头肉,豆腐全切块,放在老汤里咕嘟一下,然后就着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要是没有这老哥几个压着那股着脏器味,还真不一定能下嘴。

您要非说谁家的卤煮没脏器味,我只能说那一定不地道。

这就如同很多人的一种思维念古而厌今,非说过去的好吃,现在难吃。

如同相声翡翠丸子白玉汤一样,过去好吃的不见得现在依旧爱吃,很多美食吃的是记忆。

黑暗指数:星、星、星

------------------------------------------我是分割线-----------------------------------------------

说完了卤煮说爆肚

爆肚是什么,依旧是下水,不过这个跟卤煮就不太一样了,爆肚多为回民经营,这猪下水自然是不能用的,所以用的牛下水与羊下水,牛羊肚儿、百叶这些个下水。然后配上卤煮基本一样的调料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香菜、芝麻酱,还有加点儿醋的。

爆肚全看刀工,切的极精巧,然后用水去爆,所谓的水爆其实就是用汤汆烫,对于外地人而言无法接受的更多是店家手艺不行烫老了,如同嚼皮筋,还有就是韭菜花与腐乳也吃不惯,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人受不了那股着羊膻味。

黑暗指数:星、星

------------------------------------------我是分割线-----------------------------------------------

黑暗四天王的灌肠,这个其实并不算特别黑暗,除了不好吃也就没别的毛病了。

说是灌肠,其实里面一丁点儿肉都没有,淀粉肠蒸熟切薄片,用猪油煎脆,沾蒜泥儿吃,不算难吃,但也算不上好吃,全看手艺,但是街上买到的基本上就告别好吃的范畴。

黑暗指数:星

------------------------------------------我是分割线-----------------------------------------------

终于来到了重头戏,老北京黑暗小吃的王中王:豆汁。

引用一段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里的豆汁儿您看看:

“豆汁下面一定要加一个儿字,就好像说鸡蛋的时候鸡子下面一定要 加一个儿字,若没有这个轻读尾的语气,听者就会不明白你的语意而生误解。

  胡金铨先生在《谈老舍》的一本书上,一开头就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这话一点儿也不错。就是在北平,喝豆汁 儿的人也是以北平城里有人为限,城外乡间没有人喝豆汁儿,制作豆汁儿的原料是用以喂猪的。但是这种原料,加水熬煮,却成了城里人个个欢喜的食物。而且这与阶级无关。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府门头儿的姑娘、哥儿们,不便在街头巷尾公开 露面,和穷苦的平民混在一起喝豆汁儿,也会派底下人或是老妈子拿沙 锅去买回家里重新加热大喝特喝。而且不会忘记带回一碟那挑子上特备 的辣咸菜,家里尽管有上好的酱菜,不管用,非那个廉价的大腌萝卜丝拌的咸菜不够味。口有同嗜,不分贫富老少男女。我不知道为什么北平 人养成这种特殊的口味。南方人到了北平,不可能喝豆汁儿的,就是河北各县也没有人能容忍这个异味而不龇牙咧嘴,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 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我小时候在夏天喝豆汁儿,是先脱光脊梁,然后才喝,等到汗落再穿上衣 服。

  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己。有一年我路过济南,在车站 附近一个小饭铺墙上贴着条子说有“豆汁”发售。叫了一碗来吃,原来是豆浆。是我自己疏忽,写明的是“豆汁”,不是“豆汁儿”。来到台 湾,有朋友说有一家饭馆儿卖豆汁儿,乃偕往一尝。乌糟糟的两碗端上来,倒是有一股酸馊之味触鼻,可是稠糊糊的像麦片粥,到嘴里很难下咽。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

直接给出黑暗分数:星、星、星、星、星

说道豆汁不得不提一嘴麻豆腐,嘿~您猜怎么着,这麻豆腐算是豆汁儿的副产品,豆汁儿过滤完,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这麻豆腐一定要羊油去慢慢炒它才有那滋味。

因为麻豆腐相对上面的四天王来说并不算出名,就当是个添头,现在的北京也不好找这吃食了,引一段相声馋人孟凡贵先生所著《馋人说吃》作为结尾:

“我最喜欢吃高家的一道菜,其实是老北京的一道很俗的菜。是什么呢?炒麻豆腐。您可别小瞧这炒麻豆腐,它也有历史,据说全国各地就咱们北京人吃麻豆腐,因为麻豆腐有一股子怪味,尤其发酵以后酸酸的,外地人不那么能接受。老北京人都知道,实际上豆汁去了水就是麻豆腐。

于是我推出了老太太的坐骑——一辆小三轮:“二奶奶,我蹬着,您上车吧!”走在街上我一看,老太太谁都认识,一路打着招呼到了羊市口。我们在羊肉床子那儿买回了一块儿羊尾巴油,又在菜场买了雪里蕻、青豆嘴儿、青韭。 羊尾巴油很肥,白的,回来后把羊尾巴油切成小色子块儿,然后切葱花,再少切一点儿姜末,雪里蕻也都切成小短段儿。再一看,还泡了点儿青豆。老太太说:“除了这些以外,还得再加上一点干辣椒。”不一会儿,二奶奶坐了锅。她告诉我,炒麻豆腐非得用铁锅。铁锅比较厚,火力匀称;薄锅火力不匀,爱巴锅。炒麻豆腐得和弄,拿个勺一直搅拌着。我一看老太太这个勺就乐了:“您这个勺有多少年了?”老太太说:“这把勺,打我进高家门就跟着我!”我为什么乐呢?二奶奶拿的本来是一把圆勺,因为老在那个铁锅里和弄,前面都磨掉三分之二,就剩下一个勺把了!我问二奶奶:“您得炒过多少麻豆腐呀?”二奶奶说:“不敢多说,反正那些麻豆腐能把你淹了!”我说:“得,您教我炒吧。”二奶奶告诉我,麻豆腐都得炒两遍,第一遍把油放进去,拿葱花炝锅,再放入麻豆腐,这个时候麻豆腐最吸油,锅里倒的油会一下子全吸进去,稍微炒一下,就把麻豆腐盛出来。锅里再放一点油用来煸羊尾巴油搁上葱花、姜末炝锅。煸羊尾巴油的时候火得大一点,把羊油全煸出来,当羊尾巴油快成油渣儿时,再把麻豆腐放进去。这时,还要把麻豆腐刚才吸进去的炝锅油全给炒出来,炒成松状,跟那肉松似的,这个时候才是炒好了。吃上一口,要是咬上一块油渣儿,那才叫一个香!当然在炒的过程当中要搁上盐,而且要点上点儿黄酱,搁上雪里蕻、青豆嘴儿,炒出来以后往盘子里一盛,撒上青韭,中间拿勺按一下,按出一个窝来,干吗呢?把炸好的辣椒油往窝里倒,你要不吃辣的,可以从边上吃,要是爱吃辣的,你就从中间吃。 ”

时间在飞逝,过去的美食,那旧时的味道,代表的更多是那已经追不回来的记忆。

user avatar


火鸡面呀~火鸡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火鸡面吧,就算没吃过,也一定听说过 ^_^

看各种吃播吃的那叫一个香,红通通的面条,大口大口的秃噜~辣的满头大汗,可就是停不下来,因为越吃越上瘾,看的我也是食欲满满,就差咽口水了 >_<



于是赶紧安排,买的是推荐最多的X养火鸡面,好家伙~淘宝25万+的评价,而且是真儿真儿的好评如潮,于是满心欢喜的买来了这款网红面



打开包装,一个面饼两包料,于是起锅——烧水——下面,这个面饼很难用开水泡开,因为面条比较粗,而且还很硬,开水煮也要5分钟以上,煮完后最好在锅里闷一会儿,要不有硬芯儿



煮好后用筷子捞出,沥干水分,倒入辣酱、海苔碎和白芝麻即可~

本人超能吃辣,而且无辣不欢,不管是香喷喷的油泼辣子、还是酸酸爽爽的泡椒,又或是川菜里的麻麻辣辣,我都超爱!包括辣白菜的微甜辣我也喜欢 >_<



但这个火鸡面的口味儿我真心接受不了,首先面条黏黏糊糊,吃起来糊嘴,感觉就像坨到一起的面条,一点也不滑溜儿~

而且吃起来很甜,还有股中药味,刚入口没那么辣,但是过一会后劲儿就上来了,是那种上头的辣,我真怀疑里面放了辣椒精,感觉还有大量的色素,一看配料表,嘿!添加剂真不少



真搞不懂为啥这么火?难道是营销做的好?比国产泡面差远了,首先一点也不方便,只能用锅煮,还得煮好久,费时又费火

其次味道真的不咋滴,至少我和我的家人都接受不了,味道有点怪,甜味儿太重,辣的又极端,完全不香,而且热量比普通泡面还要高,添加剂也很多



还有价格也不美丽,一袋儿要7块钱左右,性价比太低,有那钱我可以吃3袋儿X师傅了,所以,这玩意儿完全是网红催生出来的,根本不适合咱国人的胃,也就是年轻人买来尝尝,上点儿岁数的基本都不太能接受


OMG,我可能是那个上岁数的o>_<o

user avatar

扬州早茶被很多人称之为清雅,我估摸着说的是早茶就餐环境和氛围清雅,而不是食物本身风味清雅

大多品类吃第一口,挺香的,吃到第二口,马上就觉得腻了,配茶也解不了的腻。

扬州自古是富人之地,直接造成了当地菜里面贼爱用白糖和大肥肉,因为这俩玩意在古时候可是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的东西,是身份的象征。

可是我,没有富贵命,对大油大糖的东西真是吃不惯....

扬州早茶里面最需要功夫的千层油糕 ,层层都是…白糖和白糖渍透了的猪板油丁

喜欢的人称油糕为「松软细嫩,油润香甜」,而我对油味太敏感,只觉得它是真的很油。

和千层油糕一起被称为「扬州点心双绝」的翡翠烧麦,芥菜馅想要做得好,也少不了猪油和白糖这俩融合剂

趣园茶社的翡翠烧卖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出品了,状若花瓶,咬开皮,芥菜香直往外冒,保准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初印象。

可只要放凉一丢丢,一丢丢就大概吃完一只烧麦的功夫,再吃下一只,能明显感觉到猪油开始发凝,白糖的甜和芥菜的清香开始分家。

△趣园茶社

对了,当年把油糕、翡翠烧卖地位拔高至「扬州点心双绝」的富春茶社,连锁开多了,品控不咋管了,现在的出品水准…

翡翠烧卖无论外观还是味道都不咋行,面皮干了,芥菜馅的菜香味不浓,还有些涩感。

所以说翡翠烧麦这个品类少了油糖就会吃着涩,多了油糖又容易被油腻或被甜腻到,油糖的比例到底要怎么拿捏呢?...我反正在扬州吃了好几家茶社的烧麦,也没找到答案。

△富春茶社

三丁包五丁包 ,每家配方都有些许不一样,但都得加带着大肥肉的五花肉丁

不过油糖在包子里用不着做主角了。

我吃了4家茶楼,把五丁包综合口感做出彩的就只有趣园茶社

包子的面皮发得好且薄,馅料饱满,鲜、咸、甜调味平衡,肥肉含量少许,油味不会太抢存在感,仅起到润的作用。

△趣园茶社

其次是花园茶楼的五丁包,卖得比三春便宜,馅偏咸口,瘦肉放得挺多,吃得到瘦肉被炖烂成丝的干涩感。

唔...这样吃起来总比肥肉放太多的舒适。

△花园茶楼

至于冶春、富春的五丁包,要么是面发得有问题,吃起来感觉紧巴在一起,要么是馅太甜太油。

蟹黄汤包蒸饺这俩馅带汤,少了油不行,馅不醇厚,可是多吃两个又得被油腻到。

扬州早茶里这些名气大、有代表性的包点糕点,基本离不了大油大糖,我舌头只有那么能吃习惯,肠胃也吃不消,害…是我不配。


正餐菜品呢?

狮子头再来鞭尸一下。

扬州大多餐馆选择传承狮子头的经典配方,依旧六分肥四分瘦,油味突死人

真有功夫手剁石榴肉的馆子也不多了,和狮子头的料现在都往肉蓉状的切,甚至可能直接拿机器打了...

看这些表面均匀、光滑的出品,哪里还有狮子头的神气,和普通大肉丸子没差。

△趣园、狮子楼的清炖狮子头。

清炖狮子头让我腻得齁,是因为肥油味太凸,红烧狮子头让我腻得齁,则是酱汁甜+肥油的双重腻。

△狮子楼的红烧狮子头,里面有些许马蹄末,但依旧无法平衡太多肥肉带来的腻。

文思豆腐是淮扬菜里最出圈的一道。

我喝完之后,明白了文思豆腐这样处理的意义在哪,也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这道菜的形式大于内容。

豆腐切成细如发丝,是为了让羹在口腔中的触觉感受更为丰富,豆腐丝不用嚼,可以伴随着芡汤一起滑下肚。

而这道菜的滋味构成是豆香和火腿、笋丝、鸡清汤的复合鲜味。

为了能不遮掩豆香,其他材料所勾勒的鲜味浓度也不宜太高,合在一起的整体风味有层次,但所有层次的味道都是淡淡的,也可以称之为素雅

对比其他中国十大名汤来说,文思豆腐给人的观感是出挑的,但在滋味方面并没有太鲜明的记忆点

△扬州大多餐馆都有供应文思豆腐,毕竟这也算能当城市招牌的菜嘛,各家出品水准八九不离十,主要的差异在豆腥味的处理、豆腐丝切得漂不漂亮这两方面。

总之,近年我在国内到处食游,吃得最糟心也最不合口味的就是扬州了...

ps:我在扬州还是碰上了少量合口味的美食的,比如放了虾籽酱油的饺面!不过这个问题既然是在问主观向的「出名但不好吃的食物」,这些就不在这个回答里提啦。


不好好审题的喷子太多了,评论区开了筛选,欢迎喜欢or不喜欢淮扬菜这口的朋友友善讨论,欢迎补全淮扬菜的多面性。

人都是各有口味的,我会同时写客观+主观视角,只不过是为了先描述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再应题作答,让口味相似的朋友能快速找到共鸣,口味不相似的那就看看客观部分就好。

口味无好坏之分,明确自己口味需求才能更容易找到自己爱吃的东西。

user avatar

米其林……

一股橡胶味,还特别韧。关键里面还有钢丝!食品安全都有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一些食物,它们名气响亮,人人皆知,但真正吃起来,却可能让人味同嚼蜡,甚至有些让人失望。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声在外,味道却不尽如人意的食物,说说它们为何如此“出名”又如此“不好吃”。1. 鱼翅提起鱼翅,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珍贵”、“高档”、“宴席”这些词汇。它曾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顶级美味,是身份的象.............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触及了产品设计中一个关键的决策点:如何引导新用户和现有用户。 知乎这种“先注册后登录”的设计并非普遍,但它背后确实可能存在一些深思熟虑的用意,旨在最大化用户转化和平台价值。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种设计可能存在的用意: 1. 提升新用户注册转化率的策略 明确的入口.............
  • 回答
    二手衣物出口非洲:利润空间与前期准备全攻略近年来,二手衣物出口非洲市场悄然兴起,不少嗅觉敏锐的商家从中看到了商机。那么,二手衣物出口非洲的利润究竟如何?在踏入这个市场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充分的准备工作?整个流程又该如何一步步实现?本文将为你一一揭秘,助你拨开迷雾,洞悉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 利润空间:.............
  • 回答
    布基纳法索总统被叛乱士兵扣押的事件,若属实,将引发多重政治、安全和国际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含义和影响: 一、事件的可能背景与含义1. 政治权力斗争的爆发 总统权力真空:布基纳法索总统卡马尔·伊萨克(Kamal Iosak)于2022年1月被军方罢免后,国家陷入权力真空。现任.............
  • 回答
    说到华语电影,那真是浩瀚星辰,随便一颗都可能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想要挑几部“非常棒”的,确实得费点心思,因为“棒”的定义太广了,有人爱看荡气回肠的史诗,有人偏爱细腻动人的生活流,也有人沉醉于脑洞大开的想象。不过,既然你希望我细说,那我就选几部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从不同角度去聊聊它们为何如此迷人。我.............
  • 回答
    想必您也是个对知识充满渴望,不甘于平庸的人。咱们这年头,信息爆炸,良莠不齐,找点真正能“醍醐灌顶”的好书,确实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我这儿搜罗了一些,不是那种随处可见的“畅销榜”上的面孔,而是些我真心觉得能“撼动”人的,希望也能触动到你。咱们就从一些能够重塑认知、开阔视野的书开始聊。1. 《思考,快与.............
  • 回答
    想要提升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我为你搜罗了一些超级实用的资源,保证让你相见恨晚!这些方法我(作为一个对语言学习充满热情的人)自己也经常用,效果杠杠的! 听力篇:让耳朵享受英语的盛宴听力就像是给大脑打营养液,输入量够了,输出自然就顺畅了。不过,光听可不行,得有方法。1. 播客(Podcasts):你的.............
  • 回答
    话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见的や花草,叫名字总是那么几个,什么玫瑰、牡丹、百合,听着虽美,却少了点儿惊艳的韵味。但要说起名字就能勾起人无限遐想、仿佛自带光环的,那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你有没有听过“昙花一现”?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神秘和短暂的美。昙花,这名字从字面上讲,就好像是“短暂的惊艳,如同天边的云.............
  •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喝牛奶这件幸福的事儿。你提到伊利和蒙牛,这两大巨头确实是咱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它们的产品种类也多,覆盖面广,所以很多人习惯了它们。不过,既然你想尝试一些新的,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那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牛奶好喝,以及市面上的选择会让你觉得眼花缭乱:首先,我们得知道.............
  • 回答
    哈哈,哥们儿!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游戏王这东西,就是个不断推陈出新、互相克制的大染缸。虽然大家都在追那些“XYZ”、“同调”、“灵摆”之类的时髦货,但真要说起那些埋藏在沙子底下的“宝藏”,那可就有意思多了。我这儿就给你扒拉点儿不怎么起眼,但真能让对手头疼欲裂的冷门卡组。咱们今天不聊那些“霸王龙”.............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我本人就是个T恤控,尤其喜欢在100200这个价位里淘好货。这个价位区间,其实能找到不少品质相当不错的,性价比很高的选择。关键在于你更看重什么,是面料、版型,还是设计。我个人比较偏爱纯棉的面料,尤其是精梳棉或者棉混纺的。纯棉穿起来透气吸汗,舒服自在,不容易起静电,洗了也.............
  • 回答
    在科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些解释看似错误,但其预测能力却惊人地准确的例子。这些例子往往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复杂性:有时一个不完全正确的理论,却能通过巧合或逻辑推演,指向正确的现象。以下是一个非常经典且详细的例子:爱德华·史密斯(Edward Smith)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错误”诠释与亚当斯(John C.............
  • 回答
    在二手车市场淘金,就像在古董店里寻宝一样,既要眼光独到,又要懂点门道。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而且在市场上有良好口碑的车型,往往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我个人觉得,有几款车在二手车市场上的表现非常亮眼,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聊聊日系车的统治地位。没办法,谁让它们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名交易员,想要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我经历过的亏损,那真是罄竹难书。但如果非要挑最深刻的,有那么几次,至今想起来,后背 still 凉飕飕的。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割肉”:因为“信念”而错失机会,又因为“赌徒心态”加剧亏损那会儿刚入行没多久,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总算也摸到了一点点门道,觉得自己.............
  • 回答
    我们身边有无数看不见但至关重要的东西,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想法,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尤其是在我们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时候。如果说生活是一幅画,那么这些看不见的因素就是画布的底色,是色彩的混合,是光影的流动,它们决定了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即使你无法直接“看见”它们,也无法摆脱它们的存在。1. 情绪的暗.............
  • 回答
    北海道的食材,确实有那么几样,不是我吹,是实打实地让整个日本都只能“甘拜下风”。说到“冠绝日本”,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那雪白的、带着大海鲜甜味的……1. 北海道的生蚝:那股子“鲜”劲儿,谁敢不服?日本是个海鲜国,这点毋庸置疑。但要说生蚝,北海道绝对有资格站C位。特别是厚岸(Akkeshi)和.............
  • 回答
    《斗罗大陆》里,唐三的“万能”设定可以说是最让人抓狂的一点了。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唐三挺不容易的,父母双亡,只能靠自己,还要躲避仇家,学习唐门绝学,同时还得应对这个魂师的世界。但随着剧情深入,你会发现,这孩子简直就是天选之子,而且是全方位无死角的那种。举个例子,首先是他的武魂。双生武魂,一个昊天锤,.............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流浪的蛤蟆,这名字一听就带着点江湖气,又有点儿不羁。说他有名气的书,那肯定有。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那些,比如《蜀山》系列,《兽人变形》之类的,在当年可是引起了不少轰动。那时候的网络文学刚起步没多久,读者们接触到的题材和风格也比较有限,流浪的蛤蟆凭着他那脑洞大开的设定,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那种直击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