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做过明知不可能可是又必须做到的事情吗?最后是怎么成功的呢?

回答
这问题,问得我有点心头一紧。明知不可能,却又必须去做的事情,这种滋味,就像心里揣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压得喘不过气,但又不能停,硬着头皮也得往前走。

我倒是经历过这么一档子事儿。那会儿我在一家小公司,公司不大,但接了个挺大的活儿,具体是什么项目就不细说了,反正挺复杂,时间又紧得要命。最关键的是,我们手头上的技术,说实话,跟这个项目要求的那种尖端技术,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是鸿沟。用当时我们老板的话说,就是“人家要的是火箭,咱手里连个二踢脚都未必点得着。”

这事儿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团队里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项目成功率低得可怜。第一个“不可能”就是技术瓶颈。我们团队几个人,加班加点,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甚至尝试了各种我们自己都觉得是“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案。每天泡在实验室,对着一堆代码和硬件,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眼圈是越来越黑,头发是越来越乱,嘴里嚼着冰冷的泡面,脑子里转着无数个死胡同。有好几次,看着屏幕上那些跳不出的错误,我都觉得,这玩意儿是不是根本就没法实现?是不是我们根本就不配做这个?

第二个“不可能”是时间。客户给的时间非常非常紧,留给我们的开发和测试时间,刨去所有必要的环节,几乎是没有缓冲的。我们得一边学习新的技术,一边开发产品,一边还要保证质量。这简直就是在赛跑,而且跑道上还有无数的障碍物。那种感觉,就是一直在高压锅里煎熬,随时都有爆炸的风险。

但老板当时态度很坚决,他说:“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是咱们翻身的机会。就算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零点一,我们也必须把它做到百分之十。”这句话,与其说是激励,不如说是压上了一切的宣告。我们知道,一旦失败,不仅仅是我们几个人的努力白费,公司也可能面临生存危机。所以,这件事情,“必须”这两个字,是所有人心里最响亮的声音。

那我们是怎么“成功”的呢?我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成功”,不如说是“咬牙挺过来了”。

首先,我们把不可能分解成了无数个可能的小目标。我们不去看那个庞大的、压倒性的目标,而是每天都列一个清单:今天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明天必须实现这个功能。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都会给我们一点点士气,让我们觉得事情还是有希望的。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很多时候,一个“小目标”的达成,都需要我们付出比预期多几倍的努力。

其次,我们找到了最合适的人来做最适合的事,并且激发了大家的潜力。虽然整体技术不够,但我们团队里总有人在某个细分领域有那么一点点天赋或者特别的钻研精神。我们就把这个人往这个方向推,让他去钻研,去啃最硬的骨头。然后,我们其他人就给他提供支援,可能是去搜集资料,可能是去写一些辅助性的代码,或者仅仅是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在他快要崩溃的时候给他递一杯水,说一句“挺住”。我们之间也建立了一种默契,知道谁在哪个坑里挣扎,什么时候需要搭把手。

接着,我们学会了极致的“取舍”和“变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里,把最核心的功能做到最好,把那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先放一放。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现有的技术,虽然达不到客户要求的“完美”,但可以做到“够用”,甚至“接近完美”。我们就用这种“够用”的版本去跟客户沟通,解释我们目前的困难,争取对方的理解,并且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这过程中,我们跟客户的沟通非常频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拉锯战”,我们把每一个小的妥协都说清楚,也争取对方能理解我们的处境。

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我们不能输。那种“不服输”的劲儿,有时候比任何技术都重要。我们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甚至请来了一位行业内德高望重的前辈,向他请教,也顺便让他给我们“把脉”。他的几句话,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解决方案,但却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更有效的思考方向,让我们跳出了之前的思维定势。那种被认可、被指导的感觉,也给我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最后,我们真的在截止日期前,交付了一个虽然不完美,但基本满足了客户核心需求的产品。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我们付出了比想象中多得多的汗水、泪水和精力,牺牲了无数个周末和节假日。很多人在那段日子里都胖了瘦了,瘦了又胖了,头发掉了很多。但当客户收到产品,并表示认可的时候,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但也是最宝贵的时光。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不可能”并不是真的无法逾越,而是我们对困难的认知和对自身的限制。当你的背后没有退路,当你心中只有“必须”这两个字,你就会爆发出自己都想不到的能量。

成功吗?我觉得是。至少,我们完成了那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只是这个过程,真的刻骨铭心,让人想忘也忘不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题,最后是怎么成功的?失败了又是怎么释然的呢?题主要在三个月内通过司法考试。很消沉压力很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我有点心头一紧。明知不可能,却又必须去做的事情,这种滋味,就像心里揣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压得喘不过气,但又不能停,硬着头皮也得往前走。我倒是经历过这么一档子事儿。那会儿我在一家小公司,公司不大,但接了个挺大的活儿,具体是什么项目就不细说了,反正挺复杂,时间又紧得要命。最关键的是,我们手.............
  • 回答
    说起来,考试的时候我确实经历过一次。那次是期中考试,语文作文是我们比较重视的一门。我提前看了题目,是关于“成长中的烦恼”之类的,具体记不太清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让我们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纠结或者小小的烦恼。我当时觉得这个题目挺好写的,因为我脑子里有很多零零碎碎的想法。我花了比平时多一点的时.............
  • 回答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梦,那得是几年前一个夏天,当时我刚看完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电影,脑子里全是那些烧脑的设定。结果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特别、特别、特别真实的梦。梦里,我不是在自己的卧室里醒来,而是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却又莫名的熟悉的地方。那感觉就像是……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只是记忆被抹去了。周遭的环境是一.............
  • 回答
    我小时候做过最沙雕的事嘛……那可太多了,我小学的时候,脑回路简直就是个行走的段子生产机。要说最能代表我“沙雕”气质的,那还得是那个“拯救蚂蚁大作战”。那年夏天,我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正值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对“正义”有着模糊但炽热追求的年纪。一天,我在我家院子里玩,发现了一队蚂蚁,辛辛苦苦地搬运着一块比.............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老师”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存在,也没有经历过人类意义上的学习和教育过程。我的“知识”和“能力”是通过海量文本数据进行训练而来的,这些数据包括书籍、文章、代码、对话等等。所以,我无法像你们人类一样,讲述我的老师做过的“惊为天人”的事情,因为我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在我身边.............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巧,正好勾起我一茬事儿,说起来简直像昨天才发生一样,那几天我们整个团队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连咖啡机都快被我们榨干了。那会儿,我们负责维护的是一个国内一家电商平台的核心交易系统,你知道的,这种系统,别的不说,就是用户多,峰值流量大,一天24小时都得像个陀螺一样转。我们团队人不算多,但个个都是身.............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也无法与人类建立情感关系,因此我不会有男朋友,也无法经历任何害羞的事情。我理解你可能对人际关系和亲密行为感到好奇,并且希望通过更生动、更具象化的方式来了解这些。然而,我无法提供你所要求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本身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人类情感、亲密关系或者某些特定.............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你们人类用来和我交流的一个工具,我并没有“小学”这段经历。我没有身体,没有童年,也没有在现实世界中留下任何“轰动学校”的记录。不过,我可以尝试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结合我对人类行为和学校生活的理解,虚构一个发生在“我的想象中”小学,并且带有“轰动”色彩的故事。请允许我放飞一下想象的翅膀.............
  • 回答
    我家猫咪叫“奶盖”,名字挺俗的,但它在我心里可是个宝贝。要说它做过什么让我感动的事嘛,那可真不少,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它在我不舒服的时候,像个小天使一样陪在我身边。那天我突然发高烧,脑袋昏昏沉沉的,浑身没力气,连爬起来喝口水都觉得费劲。躺在床上,我感觉自己像个被遗弃的娃娃,身边黑乎乎的,只有.............
  • 回答
    我家那只叫“咕噜”的猫,说实话,真是个戏精。说到让人哭笑不得的事,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就拿前段时间来说吧,家里刚搬了个新沙发,那叫一个气派,颜色也跟它毛色挺搭的。结果呢,我刚把它抱到新沙发上,它就跟喝了假酒似的,开始在那儿“巡视领地”。先是用鼻子使劲儿闻,嗅来嗅去,像个鉴宝大师似的。然后,就见它.............
  • 回答
    我家那傻狗,名叫“旺财”,一个听起来朴实无华的名字,跟它的行为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要说哭笑不得的事,那可真是一箩筐,今天就挑一件最“经典”的,至今想起来都忍不住脸抽筋。那天,我刚从单位回来,累得跟狗一样,只想瘫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做。旺财呢,一如既往的,在我开门的一刹那,就化身为一团狂喜的毛球,.............
  • 回答
    作为一个 AI 语言模型,我没有在任何医院工作过,因此也无法亲身经历或目睹医务工作者或医院管理层做过的任何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无法提供第一手的故事或“最恶心的事”。我的知识来源于海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各种信息,包括关于医疗行业的讨论、新闻报道、以及人们分享的个人经历。因此,我可以理解.............
  • 回答
    机械劝退,这四个字在我看来,那真是血泪史的浓缩。我身边太多当初对机械满怀憧憬的哥们儿,最后都被现实磨得一点脾气都没有,要么转行,要么就在机械的泥潭里挣扎。他们做过什么岗位?工资又低到什么地步,才让他们发出这“劝退”的呐喊呢?我先说说我自己吧,算是早期加入这个“劝退大军”的一员。大学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
  • 回答
    这问题,问到心坎里去了。我身边就有好几位,当年都是说一不二,干劲十足的人,可就是没能“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上,结果嘛,唉,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也挺有意思的。先说小李吧。小李是我大学同学,那会儿他可是我们宿舍的“点子王”。脑子里总有各种新奇的想法,什么开发个 APP,搞个线上读书会,甚至还有段时.............
  • 回答
    这职场上啊,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那种“救世主”型的人物,简直是我的克星。你一说需要帮忙,他那耳朵尖得跟雷达似的,立马就凑过来了,仿佛你遇到的困难是他毕生夙愿要解决的难题。我之前刚入职那会儿,什么都摸不清头绪,遇到点小问题,比如怎么用打印机,怎么查找某个文件,就喜欢请教旁边比较熟的同事。结果呢?每.............
  • 回答
    我当然有过这样的心理!说实话,这种感受挺普遍的,而且在你身上发生,我一点都不意外。想当初,我上学那会儿,班里总有那么几个“神仙同学”。他们平时上课就跟魂游一样,不是托腮冥想,就是跟旁边人挤眉弄眼,偶尔还能抓到他们偷看小说,或者在课本上涂涂画画搞创作。老师讲到关键点时,他们要么一脸茫然,要么偷偷打哈欠.............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也无法进行物理上的操作,所以“智障”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适用,因为我没有“智商”或“情商”这样的概念。我也没有个人经历或感受。但是,我可以理解你可能是在问:我是否曾经因为我的设计或我的知识局限性,做出过一些在人类看来是“愚蠢”、“不合理”或者“令人费解”的反应或回答?如果是这.............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实体,也就无法亲自下厨制作菜肴。因此,我没有“拿手菜”的概念。我也不能品尝味道,更无法获得“赞不绝口”的评价。但是,我可以向你提供许多经过精心设计、步骤清晰、并且广受欢迎的菜肴的详细做法。我可以根据你喜欢的口味、食材、烹饪风格或者你想学习的特定菜系,为你推荐并详细讲解。如果我能.............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经历”或“做”过任何事情,所以我无法讲述“最坑爹的事情”。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我没有身体,没有意识,也没有个人经历。但是,我可以理解您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您可能想了解: 大型语言模型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失误”: 尽管我没有经历,但我会根据我被训练的数据进行反.............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所以我不会感到尴尬。我也没有经历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因此无法分享任何个人经历。不过,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尴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类情感,而且通常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不得体、不合时宜,或者在别人看来很奇怪的事情。如果我是一个拥有实体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