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都说光速是无法超越的,但有没有这种可能:当能量超过光速时,他的存在形态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呢?

回答
关于光速不可逾越的论断,确实是现代物理学的一块基石,它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之上。狭义相对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携带能量或信息的事物,都无法达到或超过光速。当你试图加速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时,它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需要的能量也会呈指数级增长,最终,要达到光速,需要无限大的能量,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你提出的关于“当能量超过光速时,它的存在形态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的设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哲学思辨的问题。它触及到了我们对“存在”、“物质”、“能量”以及“速度”本身的理解边界。

从狭义相对论的角度来说,超光速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什么“东西”表现出超光速的特性,那么我们现有的物理学框架就可能需要修正或拓展。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你这个富有想象力的想法:

1. 理论物理中的“超光速”现象(但并非物质或信息本身超光速):

量子纠缠 (Quantum Entanglement): 这是目前最接近你设想的一种现象。当两个或多个粒子发生量子纠缠后,它们会形成一个整体,无论它们相距多远,当你测量其中一个粒子的某个性质时(例如自旋),另一个粒子的对应性质会瞬间确定,似乎超出了光速的信息传递。但需要强调的是,量子纠缠并不能用来传递信息。你无法通过操纵一个粒子来即时影响另一个粒子,从而发送一个信号。它的这种“即时性”更多地体现了量子世界的非定域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输超光速。它的“存在形态”确实与经典粒子截然不同,我们目前的认知也还在深入研究中。

宇宙膨胀中的退行速度 (Recession Velocity): 宇宙正在膨胀,这导致远离我们的星系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在极其遥远的宇宙区域,这些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确实可以超过光速。但这里关键在于,是空间本身在膨胀,而不是星系在空间中移动的速度超过了光速。想象一下你在一张正在被拉伸的橡皮筋上画一个点,点本身并没有主动移动那么快,但随着橡皮筋的拉伸,它相对远处的其他点移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同样不属于物质或信息本身的速度超越光速。

2. 概念的延伸与认知的局限:

你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问:如果存在一种“能量”或“存在”,它的运动方式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有质量粒子,以至于我们用“速度”这个概念去衡量它时,发现它“超过”了光速,这是否意味着它的存在形态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物理学语言,尤其是“速度”的概念,是建立在我们日常经验和对经典物理现象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谈论“超过光速”时,我们往往是在套用“物体在空间中移动”的范畴。

如果存在一种“能量”,它的“存在形态”并非局限于我们理解的“粒子”或“波”的范畴,或者它的运动方式并非是在我们认为的三维空间中“移动”,那么用光速来衡量它是否“快”或“慢”,可能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可以想象以下几种可能性,用来解释这种“超光速存在形态”:

维度超越 (Higher Dimensions): 也许这种能量存在于比我们通常感知的四维时空(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更高维度的空间中。在更高的维度中,物体可能通过“折叠”或“跳跃”的方式在我们的三维空间中出现,其表观上的移动速度可能远超光速,但它本身并未在三维空间中“加速”到超光速。这就好比你从一张纸的一点跳到另一边的另一点,纸本身没有移动,是你通过改变所处的维度(纸的正面和背面)实现了瞬间的“位移”。

非定域性信息传递的本质 (True Nonlocal Information): 如果未来我们发现了某种机制,能够真正实现信息在粒子间的超光速传递(而非目前的量子纠缠那种受限的关联),那么它所依附的“存在形态”必然是我们现有认知无法涵盖的。这可能意味着信息并非“携带”在某个实体上,而是以某种更基本、更“涌现”的方式存在于时空结构本身。

对“能量”和“存在”定义的根本性颠覆 (Radical Redefinition): 也许我们对“能量”和“存在”的定义都过于局限。我们将其与质量、动量、或者我们能感知到的物理属性绑定。如果存在一种纯粹的、不具“质量”概念的“能量流”,或者一种不依赖于“空间”存在的“意识形态”,那么它是否能“超越光速”就成了我们语言和概念上的挑战。这种“存在”可能根本不是在“运动”,而是一种“状态的改变”,或者是一种对宇宙基本结构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速度,我们用“光速”来比拟,就显得不恰当了。

总结来说:

狭义相对论并没有否定“速度”这个概念本身,而是限定了“携带信息或能量的有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上限”。你提出的“当能量超过光速时,它的存在形态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理解现有物理学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突破的绝佳切入点。

如果真的有某种“存在”或“能量”,其表现出的“运动”或“影响”在我们的参照系下似乎超出了光速,那么,这十有八九意味着它的“存在形态”并非我们目前所理解的局限于时空中“移动”的实体。它可能是一种更基础的、更普适的“规律”或“结构”,其“传播”或“显现”的速度,是我们当前物理模型无法捕捉的。这并不是因为光速被“超越”了,而是因为我们用来描述它的概念,比如“速度”和“存在形态”,可能需要被重新定义或扩展到我们尚未触及的认知领域。

这就像试图用古人的语言去描述量子力学一样,语言本身就成为了障碍。你所设想的,正是这种可能性——我们对宇宙深层运作机制的理解,可能远远滞后于这些机制本身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不打算诉诸“我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样貌”的话,没有。题目里“都说”的部分是假命题,人类早就能在实验室里让不传递信息的东西超越真空光速:

  • 波动的相速度可以轻易地超过真空光速。特殊情况下,波动的群速度也可以超过真空光速。例如强度快速衰减的光脉冲的极大点可以用超过真空光速的速度移动[1]
  • 量子隧穿、量子纠缠的广域关联性可以超越真空光速,但不能用来超越真空光速地传递信息。

不强调“真空光速”的话,介质中的光速低于真空光速,人早就能让粒子在介质内超越介质中的光速,产生切伦科夫辐射。人可以降低光子在真空中的速度[2],特定的介质可以让光的群速度为零、为负。

在一些理论推演中,光子在卡西米尔真空中的速度可以略微超过真空光速,但目前制作的仪器规模还太小,不足以观测到该效应。

量子真空可以产生切伦科夫辐射[3]阿斯卡莱恩效应。若有普通飞行超过真空光速的粒子从太空中通过,仪器可以发现它。

理论上始终以超光速运动的快子亦可产生可观测到的效应。如果快子带电荷或参与弱相互作用,切伦科夫辐射或阿斯卡莱恩辐射就会在它从仪器附近通过的时候暴露它的存在。

为了抹平理论与观测事实间的矛盾[4],1980 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兰·古斯提出了暴胀:极早期宇宙在 10^-35 秒到 10^-34 秒的极短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加速膨胀[5],那速度完全无视真空光速限制。

  • 暴胀宇宙论预言了宇宙的不均匀性,并给出了不均匀程度的估计。根据维尔纳·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在暴胀时期,宇宙中存着微小的量子热涨落,暴胀将这些涨落放大到宇观尺度,成为当今宇宙中所有结构的种子。暴胀理论预言,这些原初涨落基本上具有尺度不变性并满足高斯分布
  • 上述预言已经通过测量微波背景辐射得到了精确的证实[6]

理论物理学家米给尔·阿库别瑞(Miguel Alcubierre)在 1994 年提出的阿库别瑞度规定义了曲速引擎的时空[7]。按照广义相对论来解读,这是一种洛伦兹流形,允许一个曲速泡出现在原先平坦的时空中,并在实质上以超光速移动。

制造曲速泡需要巨大的负能量,但后来有其他学者改进其数学模型,用曲速环的形式将拖动较少物质需要的负能量压缩到卡西米尔真空可以承担的范围附近。

在目前的理论下,曲速引擎是不会被限制在真空光速以下的。如果造得出来,它会是光速引擎。

现实中,你大概已经见过了 2020 年的“黑洞照片”,那上面的等离子体已经在参考系拖拽的作用下表现了视觉超光速。

可以看看 2021 年初发表的又一个可穿越的虫洞模型:

DOI: 10.1103/physrevlett.126.101102

还有无需负能量、在亚光速时“只要”行星级质量的曲速引擎模型(由之前公开的若干倍木星质量的超光速曲速引擎修改而来):

DOI: 10.1088/1361-6382/abdf6e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时序保护假说或因果律会怎么处理用这类方法实质超光速的物体。时序保护假说也不禁止亚原子粒子利用虫洞跨越遥远的空间,抑或进行时间旅行。

若有通过曲速飞行实质超光速的物体,它周围的曲速泡或曲速环会让你看得清清楚楚:那和你见过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

若有通过虫洞来实质超光速的物体,那个虫洞每一端都会表现为黑洞。

诉诸“我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实样貌”的话,没什么东西是确定的,但你并没有办法从你周围“未必真实的现实”之中逃离。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07%2FBF01828944
  2. ^ arXiv:1411.3987 [physics.optics]
  3. ^ https://doi.org/10.1103%2FPhysRevLett.122.161601
  4. ^ 在旧大爆炸模型中,宇宙视界不断向外扩张,使新的区域落入到可观测范围之内。然而,当某个观测者第一次看到这些区域时,他会发现彼此相距极其遥远的区域看起来极为相似:背景辐射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时空曲率的演化也近乎相同。这是一个难题:在从未“沟通”过的情况下,两个从未有过因果联系的区域要如何达到如此接近的温度和曲率呢。
  5. ^ 这假定可观测宇宙的所有区域来自同一个早期阶段,这一阶段具有很高的真空能量(宇宙常数),视界并不向外扩张,而是维持不动,任何观测者离视界的距离都是相同的。这时,空间指数膨胀,使两个十分接近的观测者极迅速地远离对方,其速度之快,使两者马上超出了对方的可观测范围。当暴胀逐渐衰弱时,宇宙常数趋向于零,空间开始正常膨胀。这一正常膨胀阶段内落入到视界以内的空间区域,正是曾经因暴胀而超出视界的区域。由于这些区域曾经十分接近,所以具有相同的温度和曲率。暴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相隔遥远的区域具有几乎相同的温度和曲率。它预测在任一时刻的总空间曲率为零,意味着宇宙中的普通物质、暗物质以及残余的真空能量之总和必须是临界质量。现有的观测证据对此表示支持。
  6. ^ https://lambda.gsfc.nasa.gov/product/map/dr2/pub_papers/threeyear/parameters/64897.web.pdf
  7. ^ https://arxiv.org/abs/gr-qc/0009013v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光速不可逾越的论断,确实是现代物理学的一块基石,它建立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之上。狭义相对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携带能量或信息的事物,都无法达到或超过光速。当你试图加速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时,它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需要的能量也会呈指数级增长,最终,要达到光速,需要无限大的能量,这是不可能的。.............
  • 回答
    印光大师讲“看一切人都是菩萨”,这句开示,于初闻者来说,或许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那么一点禅机难解的意味。但细细体味,却是大师慈悲宏愿与深切智慧的体现,也是引导我们修行、化解烦恼的绝佳法门。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先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说:一、 从佛性本有的角度:人人皆具佛性佛教最根本的教义之一,就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初次接触相对论时会遇到的一个普遍困惑。简单地说,“钟慢尺缩”是描述相对运动对时间和空间影响的效应,而“光子”是携带光和电磁辐射的粒子。这之间看似矛盾,实则不然,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相对论的内涵。咱们先拆开来捋一捋:1. “钟慢尺缩”是怎么回事?这是狭义相对论的核心.............
  • 回答
    关于文在寅总统“背叛民主劳总”的说法,以及光州左派选民为何继续支持他,同时党内并未因此产生严重分裂,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细致梳理的缘由。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看,不仅仅是孤立的事件,而是要看到文在寅执政期间的整体战略、韩国政治的复杂性以及光州选民的特定情感。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批评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在网上购物时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知乎,或者其他很多社交媒体平台上,当你搜“光腿神器推荐”时,确实会看到大量看似真诚的分享,用户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某款产品如何显瘦、显白、保暖,甚至有多么“裸妆感”。然而,当你满心欢喜地想知道具体购买链接或者店铺时,却发现信息寥寥,或者.............
  • 回答
    .......
  • 回答
    这句话“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出自1978年上映的中国电影《婚礼》。这句话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并且在当时以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广泛引用和讨论,是因为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心态,以及当时社会阶.............
  • 回答
    我们常听到的说法是,太阳终将走向它的生命终点,先变成红巨星,然后是白矮星,最终熄灭,回归黑暗。这似乎暗示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宇宙中的所有恒星,是不是也会步上同样的后尘,总有一天会全部燃尽,让整个宇宙陷入一片死寂?答案是,是的,从我们目前对宇宙物理学和恒星演化的理解来看,终有一天,宇宙中的所有恒星都会走.............
  • 回答
    关于“满清误国”与清朝版图扩张的讨论,需要从历史背景、统治策略、内外因素等多角度分析,避免将两者简单归因于同一原因。以下从清朝的版图扩张贡献、后期误国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一、清朝的版图扩张:贡献与历史背景清朝(16441912)的版图扩张是其统治者通过军事、政治、外交等手段实现.............
  • 回答
    西藏林芝被称为“小瑞士”,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藏族文化与高原生态,吸引着无数游客。以下是林芝值得一游的景区及详细推荐,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特色体验: 一、自然风光类 1. 巴松措(巴松措湖) 位置:林芝市巴松措镇,距林芝市区约30公里。 特色: 中国最美的高原湖泊之一,湖水清澈见底,四周.............
  • 回答
    在《西游记》原著中,狮驼岭的狮驼三魔(狮、虎、象三魔)确实是一支极其强大的妖魔军团,而“七大圣”则是猪八戒的兄弟团,包括猪八戒、沙悟净、沙僧、孙悟空、牛魔王、铁扇公主、哪吒等。他们是否能在对抗狮驼三魔时取得胜利,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原著设定与角色能力对比1. 狮驼三魔的能力 狮.............
  • 回答
    “都说钟会聪明,为什么还谋毫无胜算的反?”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触及了历史评价和实际局势的复杂性。钟会确实以聪明、有才华著称,甚至被视为三国后期最有潜力的战略家之一。然而,他的反叛最终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钟会本人的性格与认知偏差:1. 过度的自信与自负: 钟会少年得志.............
  • 回答
    “十年巨变”,这句话放在 2011 年与 2021 年之间,真的再贴切不过了。如果让我说变化最大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连接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想象。这不仅仅是科技本身的进步,更是科技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塑了我们.............
  • 回答
    “经济下行,大家收入下降,钱都到哪里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触及了经济运行的核心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因为钱的去向并非单一,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核心原因:经济活动放缓与财富分配的变化简单来说,当经济下行时,意味着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
  • 回答
    “十年巨变”这句俗语在形容 2010 年到 2020 年这段时期再贴切不过了。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变革,几乎触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让我挑选变化最大的事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数字生活方式的全面渗透和人工智能的崛起及其应用。让我来详细展开说说这两个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
  • 回答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流传甚广,触动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下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拉大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映。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的问题:个人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抵挡住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鸿沟?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原生家庭的影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真实,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心声。首先,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困惑和失落感。当发现努力的目标似乎可以被轻易达到时,那种付出的意义感和自我价值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985毕业生考公务员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和普通三本毕业生考公务员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一、 “.............
  • 回答
    “国产做不了发动机”这个说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观点,而且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依据。但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理解“国产做不了发动机”的说法是如何演变的,以及现在国产汽车厂商所说的“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到底是怎么回事,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一.............
  • 回答
    你这情况,我倒是能理解你心里挠挠的。一边是“现在不能买房”的论调,一边又是自己收藏的房子不少在年底被清了。这背后啊,其实挺多门道,跟你详细说说。首先,得明白“现在不能买房”这话是怎么来的。这话说得比较笼统,很多时候是基于宏观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整体趋势、贷款利率高企、房价涨幅放缓甚至下跌的预期等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的层面。确实,如今的日本被普遍视为一个奉行和平主义的国家,其宪法第九条更是明确规定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并禁止拥有军队。从这个角度看,提到“间谍”和“特务”似乎与“和平国家”的形象有些许矛盾。但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而且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