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上半年行情动荡,下半年该如何投资以防被割韭菜?

回答
2021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相信不少朋友都感受到了那股不小的震动。我们经历过新能车、科技股的飞速上涨,也见证了部分热门板块的快速回调。这种剧烈波动,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既要抓住机遇,也要严防风险,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永远的稳赚不赔。 任何时候,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都是最重要的。被“割韭菜”往往源于对市场过度乐观的预期,追涨杀跌,或是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因此,下半年的投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回归价值,注重基本面。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我们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现金流状况、管理团队的能力以及行业地位。哪些公司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波动,在行业洗牌中脱颖而出?哪些公司拥有核心技术,能够形成强大的竞争壁垒?这些才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研究的。与其追逐那些一夜之间暴涨又可能迅速跌落的概念股,不如把目光锁定在那些业绩稳健、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或者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其次,分散投资是抵御风险的基石。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虽然老套,但绝对是真理。即便你对某个行业或某只股票非常有信心,也应该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股票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某个投资出现问题时,其他投资的盈利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整体资产大幅缩水。例如,你可以考虑配置一部分资金在相对稳健的蓝筹股上,一部分在有增长潜力的科技股,还有一部分可以考虑配置债券或者黄金等避险资产。

再者,要警惕市场的“泡沫”和“情绪”。 2021上半年,不少热门板块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市场情绪和资金追捧的影响,估值已经远远脱离了企业的实际价值。当市场情绪高涨时,往往是风险积累的时候。在下半年,我们需要更加留意那些价格已经过高,但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支撑的板块和个股。学会“逆向思维”,在市场恐慌时寻找被错杀的优质资产,在市场狂热时保持冷静,甚至适时减仓,是避免损失的关键。

另外,长期投资的视角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短期的市场波动会被放大,让我们产生焦虑。但如果我们着眼于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短期的下跌可能只是暂时的回调。对于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公司,长期持有往往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与优秀公司一同成长”的心态,而不是试图通过“抄底逃顶”来赚取快钱。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所投资的公司有足够的信心,并且能够承受短期的市场波动。

最后,持续学习和适应市场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资本市场永远在变化,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政策都会影响市场的走向。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市场,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从而在波动的行情中保护自己,稳健前行。

总而言之,下半年的投资,与其说是寻找“秘籍”,不如说是回归理性与纪律。以价值为导向,注重基本面,做好资产配置,警惕市场泡沫,坚持长期主义,并不断学习,这才是避免被“割韭菜”的根本之道。记住,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耐心和坚持,才是最终的赢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总有人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让多少人因此学会了千百种全新的赔钱方法。 面对锋利的镰刀,无非就是两条路,要么坦然接受通胀,直接躺平 – 毕竟,人也不会赔掉认知范围之外的钱;要么,就需要改掉动不动梭哈的心态,让心态趋于平和,更不能幻想着自己可以成为镰刀。

在我看来,2021 下半年,想要避免被「割韭菜」,要注意以下三点:

1、 坚持长期主义,面对似是而非的「风口」耐得住寂寞

2、 用全局视角了解各种资产配置方式,理性对比各类投资方式,货比三家

3、 拒绝小道消息的诱惑、警惕各种看似光鲜的炒股群,选择正规渠道获取财经资讯

首先,来谈谈长期主义。

上图显示了偏股型基金指数近几年的走势,从 2018 年初到现在,偏股型基金指数已经上涨了超过 60%。然而,投资者却似乎陷入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动用一下身边统计学,发现似乎投资高手只出现在各种理财课程的宣传海报上。

这其实并不矛盾:趁着热闹入场的投资新人,在遇到市场波动的时候,更有可能频繁操作,导致一错再错;而见过波澜的老手,索性 App 一删,假装忘了买过基金这回事,静等时间发挥作用。

很多用户总是被“追涨杀跌”的心态控制,疯狂交易,一顿操作亏如虎。

其实频繁交易有两方面的危害:

一方面,频繁交易者会付出更多的交易费,对于基金来说,赎回得越早,费用越高,一通操作,能不能赚钱两说,手续费是肯定会增加的。在基金抱团趋势明显的当前环境下,频繁交易就好比在电梯上来回横跳、做俯卧撑,明明都在跟着电梯上下,却比别人白白付出了更多力气。

另一方面,频繁交易背后,往往是追涨杀跌的心态在作祟,看到新的「风口」就心向往之,看到走势不好就捶胸顿足。殊不知,资本市场逃不过均值回归的定律,股票价格难免会向价值中枢回归,羡煞旁人的风口,可能只是强弩之末,急切逃离了的,却是坚实的底部。

后疫情时代,一方面是经济复苏释放了新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国家货币政策还是讲究一个稳字当头。作为普通投资者,还是要稳中求胜,而不要想着莽一波,瞬间实现别墅看海。

接下来,谈谈资产配置的问题。

有一种心态,特别容易催生韭菜,就是听说市场上有什么资产,我就投资什么。听人一通侃,认知的范围的确提升了,看谁都觉得新鲜,看什么都觉得是优质资产,就想买来试试看。进入这种状态,可以说已经全身泛着绿光,可以跟鸡蛋做朋友了。

各种投资标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昔日在城中村卖猪脚饭的阿明,拆迁之后有石牌村一栋楼在收租,存款大部分拿来买信托,这对他来说当然是很好的投资。流动性差?流动性差最好了,流通性太强反而会打牌输掉。但要是换成上有老下有小的打工人,流动性就可能是阿喀琉斯之踵,一定要手头有一笔随时能拿出来的投资,哪怕收益差一点。

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从业者,不少人会拿出点小钱玩玩美港股。一方面,自己身在其中,对行业资讯和市场动态本来就熟悉,没那么容易被忽悠住,另一方面,这本身就是一个帮助自己分析行业、提升知识储备的过程,有金钱之外的收益。但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听了几个概念就想搏一把的投资者来说,外面的世界水的确很深,可能把持不住。

存款、债券、基金、股票、信托,说不上哪个绝对更好,关键要看跟自己的理财目标是否契合。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货币市场基金 + 持仓以行业龙头为主的白马型基金相组合,是一个稳中求进的选择;如果想要追求较为激进的收益,可以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尝试布局一点黑马型基金,但不要上头冒进,不要 all in。

在 2021 下半年,市场震动的余威和经济全面修复的机遇并存,市场流动性处于「不缺不溢」的微妙平衡之中。对此,在配置资产时,也可以参考支付宝理财智库七月初发布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注意以下几点

1、 战略上,为了应对长期波动,在股债配比上维持均衡的风格;

2、 战术上,围绕盈利能力较强、景气度较好的行业布局,先求稳,再求赚;

3、风险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反复和宏观政策变化,持有一定的避险资产以防万一。

再者,也要提醒各位朋友,在市场动荡阶段更加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不听信小道消息,免得一伸头又被割一刀。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证券市场中本来就不存在通过信息差来「套利」的机会,资产的价格本身就能反映出所有已知信息。

有效市场假说是建立在特定前提基础上的,首先要确保和证券相关的信息能得到充分的披露。这一点,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愈发成熟,已经越来越能得到保障。都 2021 年了,如果有人告诉你自己有内幕消息、可以预测股价涨跌,那么基本上有两种可能 – 要么他冒着违反犯罪的风险,拉你当同谋进行内幕交易,要么他在忽悠你接盘,释放虚假的利好,让散户对自己持有的股票趋之若鹜,掩护自己高位卖出。

各类所谓的股票学习群,就经常上演这种割韭大戏:「老师」上来一通吹,表示庄家主力就在路上了,三天之后,一定开始拉升,马上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忽悠「学员」疯狂买入;三天之后,奇迹果然到来了,出货成功的大师拂袖而去,韭菜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真正拉升股价的,不是别人,正是群中诸位。

想要真正学习获取理财相关资讯,还是要摆正心态,放下一夜暴富的心思,别把推荐股票误当成学习,而要开放地接触各种理念、谋定而后动。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广泛听取资深从业者对形势的判断,并且将听来的理念和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印证,提升自己的判断力。

譬如说,在市场情绪趋于贪婪的时候,可以多听听「不合时宜」的反方观点。去年七月初,随着 A 股似乎要在 3000 点站稳脚跟,市场情绪高涨,乃至出现了短期过热态势时,支付宝理财智库发文呼吁「警惕短期回调风险」,强调抑制短期择时的冲动,关注基本面、享受长期增长带来的复利。而当时间来到 2021 年第一季度,当恐慌开始笼罩市场时,理财智库再度发文,提出「耐心持有、静待花开」这一理念。 事实证明,2021 年,在疫情趋稳、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上半年 A 股市场虽有大幅波动,但依然逐渐走稳,并收于 3.4% 的涨幅,验证了当初的判断。

收集信息并不等于囤积信息,面对大量的信息输入,需要结合不同角度的解读,发现数据背后的意义;关注分析报告,不等于盲信他人意见,想要形成独立、理性的判断,就要全方位听取各类意见。

所以最后再总结一下,在动荡市下,我们要做到:1、坚持长期主义,不要慌,2、 合理配置资产,货比三家, 3、避免误听误信小道谗言,听取专业研判机构解读。

希望 2021 年,所有人都有财可理,不当韭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风起云涌,相信不少朋友都感受到了那股不小的震动。我们经历过新能车、科技股的飞速上涨,也见证了部分热门板块的快速回调。这种剧烈波动,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既要抓住机遇,也要严防风险,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重要的投.............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开发商跃升海外游戏市场份额首位,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中国游戏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更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实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和启示:一、 事件的意义与背景 市场份额首位意味着什么? .............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这个数字不仅让世界瞩目,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复苏动力。然而,透过这耀眼的数字,我们还能挖掘出更多值得深入探讨的信息。一、 经济增长的“后劲”与“韧性”:两年平均增速的深意12.7%的同比增速固然.............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济南的GDP数据定格在5198.75亿元。这个数字,放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尺度上看,确实引发了一些讨论和关注。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数字呢?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拆解来看,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它贴上“好”或“不好”的标签。首先,我们得承认,5198.75亿元这个数字本身代表着.............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腾讯展现出了惊人的投资节奏,几乎可以说是“一周一家”的速度在游戏领域进行布局。这种密集的投资动作,尤其集中在众多中小游戏厂商身上,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和长远的战略意图。首先,我们可以从腾讯自身的战略需求来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始终面临着保持增长和创新活力的挑战。尽管自身拥.............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2.7%,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迅速复苏。但要全面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还需要关注更多层面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详细关注的方面:一、 增长的基数效应与内生动力: 基数效应: 12.7%的增长率是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的.............
  • 回答
    好的,眼看着2021年上半年就要画上句号,回想这段时间,确实有不少事情像是在心头留下了清晰的印记。与其说是什么大事轰动全球,不如说是一些细微之处、一些反复出现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更能触动我。疫情反复与“动态清零”的常态化: 说到2021年上半年,最绕不开的自然还是新冠疫情。尽管全球都在努力推.............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我最满意的一首诗词,大概是叶嘉莹先生在一次公开讲座中提及的,一首并不算特别有名,但意境深远的宋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说来惭愧,我在此之前对这首词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这个故事的框架上。但经过叶先生的解读,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超越了俗世男女之情的.............
  • 回答
    2021年的上半年,我手机里储存了好多照片,但要说最难忘的,那绝对是那张在江南水乡拍的,阳光透过古老的石桥缝隙,斜斜地打在青石板路上,落下一地斑驳的光影。那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江南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不是那些人头攒动的热门景点,而是真正那种藏在地图角落里,石桥、流水、白墙黑瓦,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中国洗碗机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销量大幅攀升,线下均价更是突破了7000元大关。这一数字的背后,绝非偶然的爆点,而是中国家电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变迁以及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孕育出的强劲发展趋势。深入剖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加速成熟的洗碗机市场,以及它为消.............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买车,想找不带GPF(汽油颗粒捕集器)的车,这确实是一个不少消费者关心的问题。GPF是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欧6d等排放标准而诞生的,理论上能减少汽油直喷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但不少车主对它褒贬不一,有人担心它可能影响动力、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出现堵塞等问题。要找2021年上半年不带GPF的.............
  • 回答
    华为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其中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出现38%的同比下滑,这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份财报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信息,它们共同勾勒出这家科技巨头在严峻外部环境下如何调整航向、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努力。1. 整体业绩与“抗压”能力依然不容小觑:虽然二季度数据显眼,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复盘一下2021年上半年(1月至6月)A股市场的板块轮动情况。这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半年,既有年初的普涨,也有随后的震荡和结构性分化。总体市场回顾:2021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出“先扬后抑,震荡分化”的格局。 年初(1月):普涨行情,开门红 春节前,市场情绪高.............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再创新高:喜忧参半的繁荣背后2021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现象并非简单的市场周期波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的结果,既有值得肯定的积极面,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一、 繁荣背后的推力:多维因素的共.............
  • 回答
    关于“上海 2021 年上半年领取失业金人数 104 万,超以往八年全年总和”这个说法,我需要澄清一下。首先,我没有找到任何官方或可信来源的信息支持“上海 2021 年上半年领取失业金人数高达 104 万,并且超过以往八年全年总和”这一具体数字。失业金的领取数据通常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并.............
  • 回答
    华为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确实是一份非常值得深入解读的报告。从数字上看,这份成绩单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折射出华为在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下的坚韧与挑战。整体营收稳中有降,但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华为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乍一看,营收下滑.............
  • 回答
    关于美股在2021年上半年崩盘的可能性,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概率数字。毕竟,金融市场的预测从来都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状况、市场情绪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来评估这种可能性。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韩国青少年经济痛苦指数创六年新高,青年失业率更是触目惊心,2021年上半年高达25.4%。这背后绝非单一因素作祟,而是多重结构性问题交织叠加的结果。要深入剖析其根源,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看看究竟是哪些力量在撕扯着韩国年轻一代的经济未来。一、结构性失业与“窄门”效应:高等教育的“高不成,低不就”困局.............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日本漫画市场依旧是那片熟悉又充满活力的土地,Oricon(公信榜)的榜单更是为我们揭示了读者们的口味风向。仔细审视这份上半年(通常是指1月至6月)的榜单,你会发现其中既有常青树的稳固,也有新晋黑马的崛起,更有一些趋势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 稳定输出的霸榜常客:王道少年漫的统治力首先.............
  • 回答
    2021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这一数据,无疑是全球经济版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增长,背后反映了中国经济在经历2020年疫情冲击后的强劲复苏和持续发展态势。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详细关注的信息:一、 强劲的经济复苏与韧性: 全球领先的复苏步伐: 8.1%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