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穆斯林和犹太人为什么结怨?

回答
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的结怨是一个复杂且历史悠久的问题,其根源涉及宗教、历史、政治和地缘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展开:

一、 宗教层面:共同的根源与分歧

共同的先知和经典: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发源于亚伯拉罕(Abraham),因此都尊崇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宗教始祖。两者都相信独一的真主(阿拉),并共享许多先知,如摩西(Musa)、亚伦(Harun)、大卫(Dawud)和所罗门(Sulayman)。犹太教的《摩西五经》(Torah)和《圣经》中的一些部分,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Quran)中都有提及和引用,但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和叙事。
分歧点:
对耶稣(尔萨)的看法: 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上帝之子;伊斯兰教则尊崇耶稣为一位伟大的先知,但不是上帝之子,也不是最后的先知。
对穆罕默德(Muhammad)的看法: 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先知,是“封印先知”,他带来了《古兰经》,这是对前几部经典(包括《摩西五经》和《新约》)的最终和完整的启示。犹太教当然不承认穆罕默德是先知,更不承认《古兰经》的神圣性。这种对最后一位先知的根本性分歧,是双方宗教叙事中至关重要且不可调和的一点。
神学解释和律法: 尽管有共同之处,但对真主的属性、神学解释以及宗教律法(如饮食规定、安息日等)的理解和实践存在显著差异。

“神圣应许之地”的争夺: 犹太教认为上帝应许将迦南之地(即今天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赐予亚伯拉罕及其后裔,并在此建立他们的国度和圣殿。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城,犹太人认为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都建于此。伊斯兰教也承认这片土地的神圣性,并认为它对穆斯林同样重要。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城(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伊斯兰教认为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升天(Mi'raj)。这种对同一片土地的宗教宣称和神圣地位的认同,是冲突的深层原因之一。

二、 历史层面:从共存到冲突

早期的共存与互动: 在早期,穆斯林和犹太人在某些地区(如阿拉伯半岛、西班牙)曾有过相对和平共存的时期。尤其是在穆罕默德建立的早期伊斯兰国家,麦地那的犹太部落曾与穆斯林签订协议,共同管理城市。穆斯林将犹太人(以及基督教徒)视为“有经人”(Ahl alKitab),给予他们一定的宗教自由和保护,但地位低于穆斯林。

逐渐加剧的紧张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政治和领土权力争夺中,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宗教和政治权力: 伊斯兰教的崛起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权力格局。在穆斯林统治下,犹太人虽然受到保护,但往往是二等公民(dhimmi),需要缴纳额外的税(jizya),并面临一些社会限制。这种不平等关系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可能导致摩擦。
冲突事件: 历史上有不少因宗教纠纷、经济竞争或政治权力而引发的冲突事件,这些事件在双方的集体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三、 近现代政治与地缘政治因素:矛盾的核心

这是当前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冲突最直接、最激烈的层面,主要围绕着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展开。

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兴起: 19世纪末,在欧洲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旨在为受迫害的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将其视为回归故土的家园。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的移民: 从19世纪末开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移民到当时由奥斯曼帝国统治,后被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这引起了当地阿拉伯人(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的不满和担忧,他们视这片土地为自己的家园。
英国托管时期的承诺与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的托管权。英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发表了《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这被犹太复国主义者视为重要的支持。但同时,英国也向阿拉伯人做出了一些承诺(如希望他们反抗奥斯曼帝国),这使得英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陷入了两难。这种模糊和自相矛盾的政策加剧了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张关系。
1948年以色列建国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这立即引发了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和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以色列的“独立战争”,对巴勒斯坦人而言则是“纳克巴”(Nakba,意为“大灾难”),导致大量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持续的领土争端与冲突: 以色列建国后,与阿拉伯邻国和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不断。
领土占领: 1967年的“六日战争”使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东耶路撒冷、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这些地区至今仍是巴勒斯坦人争取建国的核心区域。
定居点问题: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建立犹太人定居点,这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也是巴勒斯坦人建国的主要障碍。
耶路撒冷的地位: 以色列声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且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人则希望东耶路撒冷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对耶路撒冷主权的争夺是冲突中最具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方面。
难民问题: 1948年及之后冲突造成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至今未能解决,他们及其后代渴望返回家园的权利是冲突的关键议题。
安全问题: 以色列认为其生存受到来自周边国家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威胁,因此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如隔离墙、军事行动等,这些措施也常常引发人道主义危机和巴勒斯坦人的不满。

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 在近现代,一些宗教极端主义者在双方都扮演了煽动和加剧冲突的角色。有些犹太极端主义者主张更大的以色列国土,或否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而一些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则将犹太人视为敌人,并煽动仇恨和暴力。

总结:

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的结怨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宗教信仰的差异、历史上的互动与权力变迁,以及近现代政治和地缘政治的复杂纠葛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双方有着共同的宗教根源和先知,但对关键神学问题和历史叙事的根本性分歧,以及围绕“应许之地”的长期领土和政治主权争夺,尤其是现代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是导致双方长期以来关系紧张甚至敌对的主要原因。

要理解这种结怨,必须认识到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到不同时期和地区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响,并且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多样性。将所有穆斯林和犹太人视为一个同质的群体,并一概而论地描述其关系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也有许多穆斯林和犹太人呼吁和平、共存和相互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和一个土耳其的穆斯林聊天,发现他很讨厌犹太人,这是为什么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的结怨是一个复杂且历史悠久的问题,其根源涉及宗教、历史、政治和地缘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展开:一、 宗教层面:共同的根源与分歧 共同的先知和经典: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发源于亚伯拉罕(Abraham),因此都尊崇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宗教始祖。两者都相信独.............
  • 回答
    回族和非回族一起吃饭,非穆斯林在桌上吃猪肉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现实的文化交流场景。简单来说,并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说“非穆斯林也不能在桌上吃猪肉”,但具体怎么做,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比如尊重、场合、关系亲近程度等等。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核心原则:尊重和理解首先要明白,回族人不吃猪肉是.............
  • 回答
    穆斯林社群将深圳体育场前全裸的女性艺术体操雕像用红布和绿布包裹起来的事件,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引发多方面的讨论和思考。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事件的背景与可能的原因分析: 艺术表达与文化冲突的碰撞: 艺术体操雕像: 雕像本身是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旨在展现艺术体操运动员.............
  • 回答
    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这两大在伊斯兰西班牙(安达卢斯)和北非留下了深刻印记的王朝,其兴衰过程都堪称跌宕起伏,尤其是它们的迅速衰落,往往让后人津津乐道,也引发了不少探讨。要说清楚为何它们衰落得如此之快,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内部以及外部因素,并且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最终将这两个曾经.............
  • 回答
    在伊斯兰教思想史上,罕百里学派与穆尔泰齐赖学派之间的一场思想论战,其核心在于对“《古兰经》是否是‘被创造’的”(halq alQur’an)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这场辩论不仅仅是神学上的推敲,更触及了对安拉属性、人类自由意志以及宗教权威根源的根本性认知差异。穆尔泰齐赖学派,作为那个时代理性主义的代表,.............
  • 回答
    杨康和穆念慈的爱情,在我看来,是一曲充满挣扎、责任与个人选择的悲歌。它不像大多数武侠小说里那种轰轰烈烈、坚定不移的爱情,而是掺杂了太多的现实羁绊和人性弱点,显得格外真实,也格外令人唏嘘。首先,我们得承认,杨康对穆念慈的感情,是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字可以概括的。初遇与吸引: 杨康第一次遇见穆念.............
  • 回答
    在《狮子王》的经典故事里,成年雄狮之间的权力斗争是核心之一,而穆法沙和刀疤无疑是这场斗争中最关键的人物。但如果严格按照电影呈现的情况来推断,关于娜娜的父亲,我们确实会陷入一个有趣的逻辑推敲中。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剧情设定: 统治者地位: 在荣耀石,雄狮的地位是世袭的。穆法沙是现任国王,刀疤是他的.............
  • 回答
    穆迪自 2014 年上台以来,印度经济和工业化前景的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复杂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结合他执政期间的具体政策、国际环境以及印度自身的内在条件来分析。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挑战并存穆迪政府上台时,印度经济正面临不少挑战,包括通货膨胀、经常账户赤字以及一些结.............
  • 回答
    在日本,穆斯林的饮食选择相对有限,但在特定城市和地区(如东京、大阪等)已有一定的清真餐饮资源,且近年来随着国际游客增加,相关服务逐渐完善。以下是关于日本穆斯林用餐便利性的详细分析: 1. 清真餐厅的数量与分布 主要城市: 东京、大阪、京都、神户等地的伊斯兰社区或移民较多的区域(如东京的上野、新.............
  • 回答
    穆斯林群体对美国抱有仇恨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因素。这种情绪的形成是历史、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1. 中东地区的美国政策与干预:这是许多穆斯林群体对美国产生负面情绪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几个关键点包括.............
  • 回答
    穆斯林移民对欧洲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很难简单地用“毁灭性的打击”来概括。这种影响是动态的,并且在不同地区、不同社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详细地探讨,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文化融合与适应(Integration and Adaptation): 历史视角: 欧洲历史.............
  • 回答
    关于穆斯林是否可以退教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在伊斯兰教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解读。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伊斯兰教法(Sharia)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关键的切入点。传统上,许多伊斯兰教法学者认为,一旦一个人公开宣誓成为穆斯林,接受“清真言”(Shahad.............
  • 回答
    关于如何减少对中国穆斯林群体的负面言论和攻击,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群体都不应该因为其宗教信仰而遭受攻击或污名化,而针对特定群体的攻击行为本身就是不应该存在的。然而,如果从一个社会如何促进不同群体和谐共处,以及如何减少误解和偏见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探讨一些可能有助于改善中国穆斯.............
  • 回答
    关于中世纪著名穆斯林医学家、科学家伊本·西拿(Ibn Sina)的姓名含义,“中国之子”的说法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或误传。以下从历史背景、语言解析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详细说明: 一、名字的实际来源与含义1. “伊本·西拿”(Ibn Sina)的字面意义 “Ibn”是阿拉伯语中“儿子”的意思(源自.............
  • 回答
    关于美国穆斯林高中生在大学申请中反复书写“Black Lives Matter”并被斯坦福大学录取这一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理解此事需要结合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多样化考量、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的历史背景与近期挑战,以及社会政治议题在大学申请中的影响。一、 事件.............
  • 回答
    在国内,温和派穆斯林是存在的,他们构成了中国穆斯林群体的主体。这些穆斯林,无论其所属的具体教派(如伊斯兰教逊尼派下的四大法学派,或少数什叶派),都普遍奉行伊斯兰教的核心教义,强调和平、仁慈、公正、互助等价值观。以下将详细讲述国内温和派穆斯林及其对极端穆斯林的看法:一、国内温和派穆斯林的主要特征和理念.............
  • 回答
    “辱骂穆斯林等于替伊斯兰国招兵”这个说法,听起来振聋发聩,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究起来,却经不起推敲,甚至可以说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糊化了。要反驳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展开,既要讲道理,也要结合现实,让 argument 更有说服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问题:将个体行为与集体性质混淆。“辱.............
  • 回答
    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 人人生而平等,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无论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种族或性别如何,他们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打破贫困循.............
  • 回答
    关于中国穆斯林和“穆黑”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中国穆斯林与世界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异同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的穆斯林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穆斯林在信仰核心上是一致的,都信仰伊斯兰教,遵循《古兰经》和圣训的教导。 他们都认为阿拉是独一的真.............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并非穆斯林,无法以穆斯林身份去“表态”。但我可以根据我所理解的普遍价值观和逻辑,来谈谈一个真正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在面对极端穆斯林恐怖主义时,应该会持有的立场,以及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立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恐怖主义,无论是谁打着何种旗号实施,都是对生命尊严和人类良知的践踏。伊斯兰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