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选调生上岸,单位领导还没有认识全,由于“学历”突出就长期被组织部借调,连续三年参与本市省考公务员面试工作,近距离的与考生接触,与众多考官面对面交流,但由于借调身份迟迟的不到解决,不得已偷偷到处考试,经历过放弃经历过挣扎,前后经历了6次面试,最低83.8,最高90.2,到现在的单位。面试紧张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我自己面试的时候也明显的紧张,就是口发干,同时就我看到上百人的几乎所有的考生都会紧张(在考场上听过很多人答题),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有人两腿发抖,有人额头冒汗,有“抖音”的,甚至有人奔溃,有人不露声色内心语言表述上依然可以听出紧张。但是我认为适度紧张对面试是有利,提升人的思维反应能力。有人说报班模拟可以克服紧张,其实作用不大,因为在模拟的时候,一是熟悉的考官(一般就是和你一起考生充当考官);二是熟悉的题目,模拟的题目都是公开的题目;三是熟悉的环境;四大家内心都非常清楚这是模拟,不决定结果。而我们真正进入面试考场一是完全陌生的环境,二是完全陌生考题,三是完全陌生的考官,有些考官看起来比较严肃;四是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害怕失败。所以模拟很难解决紧张问题,因为我们紧张的根源是我们不熟悉,不熟悉不了解面试题目,其实面试题目都是机关的日常工作,我们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的去关注机关工作,如果我们去别人去讲我们专业知识,或者自己喜欢明星的事情时候我们还会紧张磕巴吗,面试怎么准备并且拿高分请参考
下面来具体谈一下怎么克服面试紧张。
不少面试完的考生说:“面试超级紧张,心一直跳,如果我当时没那么紧张,放松一点、镇静一点,会表现得更好,分数肯定高些。”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表现自如呢?首先要追本溯源,了解紧张感从何而来,然后对症下药,从根源着手治愈面试紧张综合症。
一、面试的紧张感从何而来?
紧张是人类面对压力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紧张感能够让我们精神高度集中,判断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正常程度的紧张感是他人不易觉察的(心跳加速,声音不颤抖别就不会在意,因为不影响考官感受,只是你自己知道)。可是,当紧张过了头的时候,情况就变得不妙了。过度的紧张使人局促不安、思路紊乱,继而说话结巴、表情僵硬,更有甚者满头大汗、双手发抖,这样势必会影响成绩。
造成面试心理过度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把面试结果看得过重,放不下执念。很多人考了很多次好不容易进入面试,觉得不上岸失败就无颜见江东父老,我辅导不少学生,很多人就在面试准备过程中情绪奔溃了。举两个考生的例子,一个考生从毕业哪一年就开始男朋友一起考公务员,男朋友上岸种种原因就分手了,七年来她一直执拗在考公务员,其实她当前的工作也不错,似乎要给自己一个证明。中间也进入了不少面试,种种原因没有上岸,通过知乎找到我让我辅导,客观的说她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最大问题在于执念太深给自己压力太大,所以一直在向其灌输公务员这就是一份普通工作,考上也不能向谁证明什么,没有考上也很棒,释放压力,最终面试85.6成功上岸进入核心部门。另外一位83年的姐姐,今年最后一次机会,报考2个事业单位,之前跟随老公一直在外工作,回国希望在35周岁这个年纪进入体制之内,辅导的时候发现就是不敢表达,无话可说,声音很小,没有语言积累。正面鼓励作用不大,只能施压谈心,最终说出原因是因为高中时候受到过校园霸凌,因为成绩好当班干得罪班上同学,每次她回答问题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会发出怪声,导致她不敢回答问题,不干在众人面前讲话,后来语言安抚一番解开心结,2个事业单位都进入了面试,并且都是笔一面一,准备开开心心上班去了,看来一个好的面试老师还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安慰老师。
如果我们多次失败,或者对面试很恐惧,我们就要从心理根源去找到原因,有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心中的执念,不要怕说出来,解开心结就烟消云散。
2、把面试考官过度神话,有点瞎子拜神的意味。省考考官一般是从组织部的领导、党政机关的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副(厅)局长、人事(处长)科长等人抽调担任,年龄一般在40以上,35岁以下基本上很少见,为什么因为级别到不了,考前会有系统的培训。干部当的再大也是普通人,有的考生出来就反映自己在答题的时候考官在打哈欠,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其实不要这样区理解,更多是考官太累了,因为他们平时在办公室是一种相对放松的转态坐着大皮椅,而面试的时候是一种比较紧张状态,很多事面试工作连续两天,中午只有吃盒饭的时间,根本就没有休息,而几乎所有的考生答题其实基本上差不多,特别是一些流水线出来,人际关系题一上来就是反思道歉沟通,组织计划题上来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等等,考官听一天难免会疲惫。让你听一天这样的回答也很累的。讲这么多就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大家都是普通人。并且你和考官除了这次面试以后基本上不会有交集,你面试完了考官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的。
3、把自己看的过轻,妄自菲薄;不少考生,特别是参加过一些面试培训班的考生,如果不是很擅长言辞的话,就有一种被碾压的感觉,在循环的模拟和对练中,就会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不敢说,而老师也没有做出合适的干预就会在培训中沦为别人找自信的对象。其实大家都是通过大学教育,在能力上不会相差太多,即使有差距,但是不一定是你的岗位
4、对自己的表现要求过高,追求完美。面试来找我辅导的考生,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强调自己没有面试经验小白型,另外有一种就是强调自己有很丰富的面试经验,现在就想拿高分,说实话我更有把握将小白带上岸。对于面试经验丰富的人,不要常讲你以前有面试经验(这都是失败的经验)更不要以为自己报过大机构培训班(一开口考官就晓得你是那个机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其实这都是你的包袱负担,要放下来,垫在脚下,而不能背身上,放下一切才能跳起来摘桃子!也不要一开始就给我自己设置太高的标准,面试更多是一种临场发挥,给自己太高的目标压力太大反而没有效果,适当的降低目标效果会更好。
5、缺乏社交经验,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莫名的畏惧。有很多考生是内向型的,胆子小,不敢表达自己,久而久之语言匮乏,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把自己写好的答案,拿到人多的地方去读、去讲。练习口才、练习胆量,抛弃羞耻感。
怎样从根源治愈面试紧张症?
平常心面对结果。笔试是资格,面试决定结果,但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失败,真的不要紧,只要笔试成绩上来了,这次不成公,下次就可以了,有些时候运气因素真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历的面试失败考生基本上都考上了,建立这样的心态,失败不要紧,后面无论事业单位、公务员,只要能考我就去考,考到组织欠我一个编制。
正确看待考官的地位。考生和考官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人尊我卑”。我们的能否上岸是主宰在自己手中的,结构化面试、无领导或者机构化小组面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弱化考官对面试过程的干扰。特别是结构化,考官不存在与你交流的全程就是你在表演,好坏不受干扰,这样也保证面试公平性。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要敞开说,可以目视前方,看考官眼睛上方额头,不要和别人眼睛对着看(看着别人眼睛讲话容易紧张)。敞开来说其实很多人很能讲的。
正确认识自身实力和条件。每个人的基础和条件不一样,无论我们怎么能力最终分数肯定也不会一样,有些人就是能够口若悬河理论信手拈来谈笑风生。所以在面试场上我们不要和别人去比也没有必要和任何去比,一些基础差上过机构培训班的考生,肯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别人都好能讲,自己不会讲不敢讲讲不好,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不懂得保护“差生”,任其被碾,就很有可能在这里什么也学不到,反而更不敢讲了。每个都有自己天赋,达到自己的最高分就可以了,基础差一点的笔试就考高一点。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前面讲了,口才不好,羞于表达的就要到公共场合去讲,想要通过进入面试后再去模拟就已经晚了。可以平时多关注时政新闻、领导人讲话、社会热点评论、官网新闻语言,可以整理下来,到人多的广场去读,去讲,也可以把面试题目的答案自己写下来,反复读反复讲。熟能生巧。
如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请看
最后说一下,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欢迎交流。觉得不错的,有一丁点收获点个赞,上岸时属于认真看完点赞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