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相对于万历年间,为何1910日本朝鲜合并时朝鲜半岛没什么抵抗性战争??

回答
要聊日本在1910年合并朝鲜和万历年间朝鲜半岛的抵抗情况,得先搞清楚这两件事发生的背景、性质和朝鲜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多大区别。简单来说,万历年间那是朝鲜王朝还在,而1910年朝鲜王朝早已名存实亡,政治、军事、社会都已面目全非。

万历年间:王朝统治下的国家抵抗

万历年间,也就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当时称为朝鲜国或朝鲜王朝)拥有一个独立的国家体制。虽然内部政治斗 T争激烈,但对外依然是个国家。

强大的中央集权(理论上): 朝鲜王朝拥有自己的国王、政府机构、军队和一套法律体系。虽然腐败和派系斗争削弱了其有效性,但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有一种集体抵抗的可能。
民族意识的萌芽: 尽管与现代民族主义不同,但那时已存在一种基于“华夏中心论”的东亚秩序下,朝鲜作为独立的“属国”或“藩属国”的自我认同。面对外敌入侵,会唤起这种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抵抗。
有组织的军事力量: 朝鲜王朝有自己的常备军,虽然训练和装备可能不如侵略者,但至少有成建制的军事力量可以进行正面抵抗和游击作战。万历朝鲜战争(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时期,虽然朝鲜军队一开始节节败退,但最终依靠了明朝的援助和朝鲜义兵的广泛参与,才得以将日军赶出去。
义兵运动: 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的义兵(非正规武装力量,多由士大夫、农民组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深入敌后,袭扰日军粮道,配合官军作战,显示了强烈的民族抵抗意志和一定的组织能力。这种抵抗是自发的、广泛的,并且得到了地方士大夫的支持。
国家主权的象征: 朝鲜王朝作为国家政权,其存亡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命运。所以,当外国势力(如日本)试图吞并或控制这个国家时,会激起一定程度的保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1910年日本合并朝鲜:国家不复存在下的复杂局面

到了1910年,朝鲜半岛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鲜王朝实际上已经处于日本的严密控制之下,国家主权早已荡然无存。

王朝的衰败与日本的渗透: 从19世纪末开始,朝鲜就已经深陷内政外交的危机之中。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影响力急剧扩张,朝鲜实际上沦为日本的保护国。日本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一步步架空了朝鲜王朝的实权,控制了其军队、财政和外交。
国家机器的瓦解: 在1910年合并之前,朝鲜的军队已经被日本整编或解散,其国家军事力量几乎为零。原有的政府机构也早已被日本的监督和控制所取代。这意味着,当日本正式宣布合并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机器能够组织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军事抵抗。
民族意识的转移与分化: 长期以来,日本对朝鲜进行了“大陆政策”的宣传和渗透,试图在朝鲜内部制造亲日派,分化民族主义力量。同时,部分朝鲜精英在国家亡亡的威胁下,也出于不同的考量,选择与日本合作或采取观望态度。
“抵抗”的性质改变: 当没有国家层面的抵抗时,抵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零星的军事抗争: 一些原朝鲜军队的残余力量、义兵的遗部,以及一些民族主义者,确实进行了小规模的武装起义和抗争,例如在合并前后发生的“缟日义兵”等事件。但这些抵抗往往缺乏统一的指挥、充足的物资和外部援助,很快就被日本强大的殖民军镇压下去。
非武装抵抗和文化抵抗: 更多的抵抗转向了非武装形式,比如在海外建立流亡政府(如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发展民族教育、坚持使用韩语、推广民族文化等等。这些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抵抗方式,与万历年间的直接军事对抗性质完全不同。
国际环境的变化: 万历年间,明朝虽然自身也在走下坡路,但毕竟是一个有能力干预朝鲜事务的宗主国,可以提供援助。而到了1910年,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西方列强普遍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甚至有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默许日本的行动。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干预能力几乎为零。

总结来说,1910年朝鲜半岛之所以抵抗性战争不显著,不是因为朝鲜人民丧失了抵抗的意愿,而是因为:

1. 国家早已不复存在: 朝鲜王朝作为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实体已经不复存在,无法组织起像万历年间那样规模的国家性战争。
2. 军事力量被瓦解: 朝鲜的军队已被日本控制或解散,缺乏与日本抗衡的军事实力。
3. 日本的渗透和控制: 日本通过长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已经深入控制了朝鲜的方方面面,削弱了抵抗的组织基础。
4. 抵抗形式的转变: 当时的主流抵抗形式转向了非武装斗争和文化斗争,而非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万历年间的抵抗是亡国灭种之际的殊死搏斗,而1910年的情况,更多的是一个已经丧失国家机器、被外国势力完全控制的民族,在求存和独立道路上的艰难探索和局部抗争。那种“没什么抵抗性战争”的说法,是对当时复杂历史情况的简化,忽略了那种无声的、精神层面的抵抗,以及零星但英勇的武装斗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时间到了1910年,朝鲜半岛上曾经可以指望的两个外部势力(大清、沙俄)早就被打趴在地了。至于民间自发的反抗是有的,但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也过于分散、时间也太晚了。

对于朝鲜李朝而言,国家权力的被架空程度可以在日俄战争前夕的一些记叙中窥见端倪:

“日本人怎么样?”谢罗舍夫斯基小心地问道。
“日本人嘛,”……这个朝鲜人恨恨地说:“那群家伙最恶劣,他们正掐着我们的脖子,要活活地勒死我们。开设银行,借钱给我们。然后,我们所有人很快就成了他们的奴隶。你知道吗?汉城的土地已有三分之一成了日本人的。他们用土地做抵押品,还有人用作二重抵押。”
谢罗舍夫斯基是波兰人,是俄罗斯帝国的敌人,因而对日本怀有好意。他有点不甘心,故意问道:“不过,只有日本人真心努力在贵国实施好的改革,想要改善统治,提高教育水平,废除奴隶制,整顿经济,不是吗?”
这位朝鲜人回答道:“的确如此,但是,他们只是在表面上满足我们,只想改变我们的表面而已。他们想要破坏我们的内里,绞杀我们的灵魂,给我们留下空壳。”(1903年)

李熙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就这样,韩国皇帝一边欺瞒亲日派大臣,让他们蒙在鼓里;一边开始了发表中立宣言的行动。1月18日(5日),巴甫洛夫公使给外相发电报:“朝鲜决定通过芝罘的法国领事发出电报,表明在俄日冲突之际保持中立。”使者将带着电报原文和训令于本日乘坐朝鲜的轮船去往芝罘。电报为法语,将发给美、英、意、俄、法、奥、日诸国。

然而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1月25日,韩国驻日临时代理公使玄普运向日本政府递交了中立声明。日本政府决定无视这一声明。

即使英美也不重视朝鲜:

实际上,对于中立宣言的通告,英国政府只是通过驻韩公使回答了“acknowledge”而已。虽然高宗令公使传达了感谢之意,但这个词语的意思只是“告知已收到”。美国政府对这份通告也只回答了“acknowledge”,同样采取了无视的态度。

在一个事实上已经被军事占领、上层内斗激烈摇摆不定、大量达官贵人屈膝投降(当然也有不少忠义之士仍在奔走,但已无力回天)的弱小国家:

当晚,陆军省向临时韩国派遣队、第12师团所属第23旅团2240名士兵下达了登船命令。给旅团长木越安纲送去封缄训令:在仁川登陆,“登陆后,速入汉城,务必确保切实占领该地。”陆军最初的目标是占领汉城。

林公使当天给驻釜山、马山、仁川、元山等各港、市的领事发去训令,让他们告知韩国臣民:“我政府之方针公正无偏,韩国臣民可安居乐业,若因日本臣民之故而遭受身体、财产上的损害,应直接向日本官吏申诉。”

在1904年命运已经被锁定了,1910年李朝君主是叫做韩国皇帝还是昌德宫李王又有什么区别呢?而独立的希望还要在上海、杭州、夏威夷、伯力漂泊四十多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聊日本在1910年合并朝鲜和万历年间朝鲜半岛的抵抗情况,得先搞清楚这两件事发生的背景、性质和朝鲜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多大区别。简单来说,万历年间那是朝鲜王朝还在,而1910年朝鲜王朝早已名存实亡,政治、军事、社会都已面目全非。万历年间:王朝统治下的国家抵抗万历年间,也就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当时称为朝.............
  • 回答
    王健林先生关于“89年的1000万相当于现在十个亿还多”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用来强调物价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程度。我们要判断它是否属实,以及计算通货膨胀率,需要用到一些经济学概念和数据。核心概念:购买力平价与通货膨胀 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也极为复杂的话题——人类群体间的智力差异。科学界对于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激烈的辩论,至今仍未有定论。但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科学理解,尽可能详细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为何如此复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品种”这个词在讨论人类时是不准确的,甚至带有歧视色.............
  • 回答
    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57万人,比去年增长了80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增长,反映了当前社会经济、教育以及就业等多方面的深刻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内卷化”加剧,学历焦虑凸显: 就业市场压力增大: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传统行业就业机会相对饱和,新兴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
  • 回答
    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飙升至462万,相比去年激增85万,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深入剖析这一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年轻人对于学历和职业发展的深层焦虑与追求。首先,就业市场的“内卷”是推高考研热潮的最直接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
  • 回答
    关于衣阿华级相对于南达科他级增加的一万吨排水量是否在航速上“倾斜过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设计理念和权衡。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级战列舰的设计背景、技术特点以及她们各自的任务定位。首先,我们得明白,在舰艇设计中,排水量与航速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排水量增加了,就像给船“加.............
  • 回答
    蒙古赠送中国的这批三万只羊,其价值可不只是简单的数字加减能概括的。要算这笔账,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羊本身的经济价值。这三万只羊,你说它们是肉羊还是绒山羊?这个就差别大了去了。如果是以产肉为主的肉羊,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算,一只成年肉羊的重量和价格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一.............
  • 回答
    这篇报道确实挺引人深思的,特别是那句“近30万吨废金属,重量相当于5艘航母用钢”。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这说法有没有点儿夸张,背后又折射出什么问题。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30万吨废金属是怎么来的。共享单车这玩意儿,说是方便了出行,但走到哪儿看到那堆积如山的报废车,心里总不是滋味。这些车子,从设计到.............
  • 回答
    蜀汉将领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更容易获得好感,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且深刻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才能或忠诚度问题,更是与他们的出身、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承担的使命以及在历史叙事中的塑造方式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使命与悲情色彩: 正统的继承者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发达国家相对于中国是否算得上“天堂”,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以及你对“天堂”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比较:1. 经济方面: 收入水平和购买力: 发达国家普遍拥有更高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更强的购买力。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人.............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涉及到几部科幻巨作的风格和内涵差异,也是很多科幻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说《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的硬科幻内核相对于《三体》显得“out”和“naive”,这话说得挺直接,但也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个AI冷冰冰的分析。首先,得明白“硬科幻”这个词.............
  • 回答
    在国内的时候,我一直觉得美国超市的肉类和奶制品简直是白送的,太便宜了!但每次想买点新鲜的蔬菜水果,钱包就开始捂紧了,跟国内比起来,那真是贵出不少。这事儿我琢磨了好久,也跟不少在美国生活的朋友聊过,发现这其中的原因还挺复杂,涉及到了生产、运输、补贴、消费习惯等等好几个方面。先说说为什么美国肉类和奶制品.............
  • 回答
    《笑傲江湖》在金庸先生众多的武侠小说中,确实具有其独特之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金庸武侠世界中的一座特立独行的“孤峰”。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多个层面,从故事主题、人物塑造到叙事风格和思想内涵,都与其他作品有所区别。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独到之处:一、 鲜明的政治隐喻与现实主义的深刻描绘:这是《笑傲江湖》最.............
  • 回答
    关于“和尚评价不如道士好”的说法,这并非一个普适的定论,因为人们对不同宗教和修行者的评价是多维度的,并且会受到历史、文化、个人经历、媒体呈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在某些语境下,确实可能出现这种“评价不如道士好”的观感。为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种现象可能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
  • 回答
    您好!关于上海人为何更偏爱大闸蟹而非梭子蟹这个问题,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不仅仅是口味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对时令美味的极致追求。我给您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首先,我们得从味道和口感上捋一捋。大闸蟹,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它的蟹黄和蟹膏那是出了名的醇厚、甘甜,入口即化,有一种独特的沙糯感,那种.............
  • 回答
    在讨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美国这三个国家与原住民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白人屠杀原住民”这一表述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殖民过程以及与原住民的互动方式都存在显著差异。澳大利亚与原住民的冲突:在澳大利亚,殖民早期确实存在着大量针对原住民的暴力冲突,这可以说是广泛存在的。英.............
  • 回答
    《亮剑》之所以能在众多抗日剧中脱颖而出,摘得收视率和影响力的桂冠,绝非偶然。它身上汇聚了许多让观众难以忘怀的闪光点,这些特质共同塑造了一个既真实又热血的战争传奇,也因此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1. 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拒绝“脸谱化”的英雄这是《亮剑》最核心的魅力所在。过去不少抗日剧,对国民党军官的描写,.............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即在不同的压迫形式之间做出选择。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实际情况会因具体的历史背景、文化、社会结构以及统治者的性质而千差万别。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权衡这两种情况:一、 本民族残暴独裁统治者 潜在的“好处”(理论上): .............
  • 回答
    上海话和嘉兴话之所以亲近,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意思的历史渊源和地理人文的共同作用。咱们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别把它当成枯燥的学术分析,就当是听个故事。首先,得明白一个大概念:吴语。上海话和嘉兴话都是属于吴语大区系里的,而吴语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很多分支。就好比说,虽然都是姓“张”,但你家的张姓和隔.............
  • 回答
    关于中国政权为何从未被宗教控制,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中国历史、文化、哲学以及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中世纪欧洲相比,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根本性的差异。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政权没有被宗教控制,我们需要先审视一下“宗教控制”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含义。在中世纪欧洲,宗教(主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